第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目前敵我力量,於滇黔邊廣大地區內,求得運動戰中戰勝敵人創立根據地的可能,我們認為還是有的。

  我們的渡河技術是很幼稚,但如在第三渡河點或最後路線通過,在春水未漲之前,或不致感覺大的困難。

  國內和國際事變新發展情況我們不甚明了,在整個戰略上我軍是否應即北進,及一、四方面軍將來大舉北進後,我軍在長江南岸活動是否孤立和困難均難明確估計,因此我軍究應此時北進與主力會合抑或留在滇黔邊活動之問題,請軍委決定並望在一二天內電告。

  張國燾接到此電後,感到問題有些棘手,如果明確讓他們北上,將來出了問題不好交待,但又得讓他們北上。經過仔細琢磨,他親自擬了一份電報,於3月30日將這份電報發給二、六軍團:

  (一)依據國際國內情況民族革命高潮在生長,蘇維埃運動有些發展,但不可過分估計,蔣敵雖削弱,並不能計算他在何時崩潰;(二)最好你們在第三渡河點或最後處北進與我們會合一同北進,可先以到達滇西為目的,我們當盡力策應;(三)在困難條件下可在滇黔川廣大地區活動,但應有準備較長期的運動戰;(四)究竟如何請按實況決定,不可受拘束。

  這封電報的措辭是非常靈活而模稜兩可的,但有兩個字卻決定了二、六軍團的戰略行動,這也正是張國燾所希望的。

  二、六軍團接到電報後,根據電文中提出的“最好”是渡江北上的意圖,他們也只能選擇“最好”的來執行,並認為這是出於全國革命戰爭總的戰略要求,因此毅然放棄在南北盤江間建立根據地的打算,服從大局需要,決定北渡金沙江,以與一、四方面軍會合為戰略目標。實際,他們是在按張國燾的意圖北上。

  當張國燾正在為如何向朱德交待二、六軍團北上的問題而勞心費神時,朱德恰又向他提出要四方面軍暫時原地休整,接應二、六軍團的建議,正中下懷,他當然很痛快地同意了朱德的建議。

  這正是同樣的目標,卻有不同的需要和心態。

  二、六軍團,就這樣被張國燾以中革軍委的名義誘騙著行動起來了。張國燾心裡也是美滋滋的。

  不過,張國燾也還有他的難處。他正在為二、六軍團能否接受他這個“臨時中央”而思慮。

  當紅二、六軍團經過數月的血戰,突出重周,轉移黔東,進至石阡,他們的無線電台在一次同四方面軍通訊時,突然出現一個呼號不明的電台插進來呼叫二、六軍團。經互相詢問,才知是中革軍委三局的王諍局長親自在機上呼叫。為什麼王局長要親自上機呼叫?這是因為中央在召開瓦窯堡會議時,作出決定,“完成與二、六軍團的通訊聯絡”。王諍局長按照二、六軍團通訊的波長和頻率已親自在機上守候半月之久了。

  同中央的聯絡恢復後,中央發來一份明碼電報:

  弼兄:

  我們已到陝西保安,密碼“豪”留老四處……弟豪。

  由於沒有密電碼,但又為了通訊需要,便用明碼加打啞謎的辦法約定了一個密碼本。通了幾次電報之後,中央突然來電指示,暫停直接聯絡,以後二、六軍團給中央電由四方面軍代轉。任弼時、賀龍還以為中央只是怕約定的密碼被國民黨破譯,也就沒有多想什麼。

  過了幾天,張國燾專門發電報詢問,賀龍、任弼時回電否認同陝北有聯繫。雖然陝北來電並沒有告訴任弼時、賀龍有關中央同張國燾分裂的情況,但他們已預感到發生過什麼事情。不過,當時軍情緊急,也沒有精力去細想了。

  二、六軍團與四方面軍會合的日子,日漸臨近,張國燾卻顯得有些焦慮不安,其中原因還是他那個“臨時中央”,擔心的仍然是能不能得到二、六軍團的擁護。這是一個關係他的政治生命的大問題,不得不找陳昌浩商量。

  “昌浩,眼看我們就要同賀龍、蕭克的部隊會合了,你看怎麼辦?”張國燾有頭無尾而憂心忡忡地問,也只有知情者才明白他問的意思。

  陳昌浩完全明白張國燾的意思,想了想,關心地回答:“我們是否與中央磋商,同二、六軍團會合後,由二、四方面軍領導人組成西南局……”

  “你的意思是取消我們的‘臨時中央’?”張國燾打斷陳昌浩的話。

  “事到如今,只好如此!不然不好協調各方面的關係。”陳昌浩倒顯得有些不安了,聲音有些走調,因為他知道取消“臨時中央”對張國燾而言,是非常痛苦的,但他必須如此告訴張國燾。

  忘卻不了南下的紅軍(8)

  “我們南下遇著強硬的敵軍,否則也不會如此。”張國燾痛苦地搖著頭。

  “氣候又惡劣,給養也困難。”陳昌浩安慰地補充了一句。

  “再加上毛澤東鬧分裂。真是天時、地利、人和,我們一樣不占,哪有不輸的道理?”張國燾的臉龐被痛苦的心境拉得有些扭曲了,“你看什麼時候取消‘臨時中央’為好?”

  “越快越好,最好在與二、六軍團會合之前。”陳昌浩直截了當地回答。

  張國燾不再言語了,他擺擺手,示意陳昌浩離開,自己再想一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