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對此景象,訶論,這一稱號的最勇敢的繼承者,從一些細小的跡象中認識到查理的無上威力,因之他稱讚道:“現在我可知道我所聽到的有關我的弟兄查理的一切都是真實的:他是怎樣由於經常演習狩獵,堅持不懈地鍛鍊身心,因而養成制服天下萬物的習慣的。對於他所賜給我的榮譽,我怎能作出相應的報答呢?要是我把這塊曾經約許給亞伯拉罕,並曾經賜贈給約書亞的土地①贈送給他的話,由於路途這樣遙遠,他也很難保住它免於蠻族的侵襲;如其不然,雖則他是一位膽識過人的君王,要想盡力來保衛它,我也深怕那些位於法蘭克王國邊境上的省份會起來叛離他的帝國。但是我深願以這種方式來表示我對他的厚施的謝忱。我願把這片土地置於他的權力之下,我作為他的代表來統治這塊地方。無論什麼時候,只要他高興,或者是有適當機會,他派遣使節到我這裡來,他將發現我是這個省份的稅收的忠實管理者。”
①典出《聖經·創世記》,第15章,第18節;《約書亞記》,第1章,第4節。——譯者
這樣一來,詩人用來描述子虛之事的詞句竟然變成了現實:
“阿拉爾之流兮,②迎帕提亞人之目;
底格里斯之波兮,濯日耳曼人之足。”
②阿拉爾河即索恩河。——英譯者
由於精力最充沛的查理的努力,使他的使臣的往還不僅成為可能,而且十分方便;而訶論的信使,不論老少,往還於帕提亞和日耳曼之間也頗便利。(不論那些語言學家們對“阿拉爾之流”作何解釋,也不論他們認為它是羅納河的還是萊茵河的支流,詩人的話都是正確的;因為語言學家們由於對方位的無知,在這一點上已然陷於混亂。)我可以舉出日耳曼的情況來證實我的話;因為在您的顯赫的父親路易的時代,每畝依法持有的土地必須交納一個便士,作為拯救聖地上的被俘囚的基督徒之用;而他們正是利用了您的曾祖查理和您的祖父路易當年對該地所握有的主權的名義提出這種不幸的呼籲的。
十 現在頌揚您的永遠讚美不盡的父親①的機會既然已經到來,我願意回溯一些帶有預言性的話,眾所周知,這些話是最聰睿的查理指您的父親而言的。當他只有六歲,正在他父親的府邸里受到最周到的撫養的時候,他就被認為(而且正該如此)比六十歲的人還要聰明。那時候,他父親認為簡直不太可能把他帶去參謁他的祖父,然而,他把他從最慈愛地撫育他的母親身邊領來,並且開始教導他如何在皇帝面前行動合度而又謙恭謹慎,如何回答被垂詢的問題,並且在一切事物上對他的父親表示敬意。然後,他帶他去到宮廷。就在當天或者是第二天,皇帝滿有興致地看到他站在群臣之中。他問他的兒子:“那個小傢伙是誰?”他回答說:“陛下,他是我的;如果您不嫌棄的話,也是您的。”於是皇帝說:“把他送到我這裡來!”小孩送過去之後,他就把這個小傢伙拉在手裡,吻他,然後把他送回原來站立的地方。但是這時他明確了自己的身分,並且認為如果站在任何身份低於皇帝的人之下,就是一種恥辱,因此,他完全泰然自若地就了位——一個與他父親的地位完全相等的位置。最有預見性的查理注意到這點,就招呼他的兒子路易,讓他查明這個孩子是什麼名義,他為什麼這樣行動,是什麼原因使得他竟然大膽到敢於同他的父親分庭抗禮。路易得到的答覆是具有充足的理由的,他說:“過去我是您的附庸,我有義務站在您的背後和跟我同級的戰士中間;但是現在我是您的盟友和戰侶,因之我合理地要求跟您平等。”當路易把這話報告給皇帝的時候,後者說了一些類似這樣的話:“如果小孩長命的話,一定會有出息。”(這話是我從聖安布羅斯①傳里借用來的,因為查理所說的原話無法直接譯成拉丁文字。而且把為聖安布羅斯所作的這項預言引用到路易的身上也是十分公允的,因為除了那些世俗政權所不可缺少的方面,例如婚姻和用武而外,路易跟那位聖者是十分相象的;並且,如果可以這樣說的話,在國家權力和宗教熱誠方面,路易還超過聖安布羅斯。他是一心崇奉上帝的天主教信徒,也是基督的僕人們的永不倦怠的同盟者、保護者和捍衛者。
①指日耳曼人路易。他是虔誠者路易之子,胖子查理之父,於843—876年任東法蘭克國王。——譯者
①安布羅斯(約337—397年)出身於羅馬貴族,曾任米蘭主教,對當時政治有很大影響。他的著作很多,對異端攻擊甚厲。——譯者
舉一個這方面的例子。我們的虔誠的修道院院長哈爾特穆特——他現在是您的一位受布施者——向他陳述聖高爾修道院的來自私人的微小捐獻而非出自皇家慷慨施贈的菲薄產業,不象其他修道院那樣受到特許敕書的庇護,甚至沒有受到對一切人一視同仁的法律的保護,因而無法得到保衛者和辯護人;當時,路易國王親自反擊了一切反對我們的人,並且當著所有貴族之面,當之無愧地宣稱他自己是我們軟弱無力的修道院的保護人。與此同時,他還寫了一封信給賢明的您,指示說,在經過特定的表決之後,我們可以憑靠您的威權申請我們所需求的東西。哎!我是一個什麼樣的蠢人啊!我可能是出於對他施予我們的殊恩的私人感激,卻離開了他的普及而又難以描述的仁慈、偉大和崇高方面太遠了。)
①典出《聖經·創世記》,第15章,第18節;《約書亞記》,第1章,第4節。——譯者
這樣一來,詩人用來描述子虛之事的詞句竟然變成了現實:
“阿拉爾之流兮,②迎帕提亞人之目;
底格里斯之波兮,濯日耳曼人之足。”
②阿拉爾河即索恩河。——英譯者
由於精力最充沛的查理的努力,使他的使臣的往還不僅成為可能,而且十分方便;而訶論的信使,不論老少,往還於帕提亞和日耳曼之間也頗便利。(不論那些語言學家們對“阿拉爾之流”作何解釋,也不論他們認為它是羅納河的還是萊茵河的支流,詩人的話都是正確的;因為語言學家們由於對方位的無知,在這一點上已然陷於混亂。)我可以舉出日耳曼的情況來證實我的話;因為在您的顯赫的父親路易的時代,每畝依法持有的土地必須交納一個便士,作為拯救聖地上的被俘囚的基督徒之用;而他們正是利用了您的曾祖查理和您的祖父路易當年對該地所握有的主權的名義提出這種不幸的呼籲的。
十 現在頌揚您的永遠讚美不盡的父親①的機會既然已經到來,我願意回溯一些帶有預言性的話,眾所周知,這些話是最聰睿的查理指您的父親而言的。當他只有六歲,正在他父親的府邸里受到最周到的撫養的時候,他就被認為(而且正該如此)比六十歲的人還要聰明。那時候,他父親認為簡直不太可能把他帶去參謁他的祖父,然而,他把他從最慈愛地撫育他的母親身邊領來,並且開始教導他如何在皇帝面前行動合度而又謙恭謹慎,如何回答被垂詢的問題,並且在一切事物上對他的父親表示敬意。然後,他帶他去到宮廷。就在當天或者是第二天,皇帝滿有興致地看到他站在群臣之中。他問他的兒子:“那個小傢伙是誰?”他回答說:“陛下,他是我的;如果您不嫌棄的話,也是您的。”於是皇帝說:“把他送到我這裡來!”小孩送過去之後,他就把這個小傢伙拉在手裡,吻他,然後把他送回原來站立的地方。但是這時他明確了自己的身分,並且認為如果站在任何身份低於皇帝的人之下,就是一種恥辱,因此,他完全泰然自若地就了位——一個與他父親的地位完全相等的位置。最有預見性的查理注意到這點,就招呼他的兒子路易,讓他查明這個孩子是什麼名義,他為什麼這樣行動,是什麼原因使得他竟然大膽到敢於同他的父親分庭抗禮。路易得到的答覆是具有充足的理由的,他說:“過去我是您的附庸,我有義務站在您的背後和跟我同級的戰士中間;但是現在我是您的盟友和戰侶,因之我合理地要求跟您平等。”當路易把這話報告給皇帝的時候,後者說了一些類似這樣的話:“如果小孩長命的話,一定會有出息。”(這話是我從聖安布羅斯①傳里借用來的,因為查理所說的原話無法直接譯成拉丁文字。而且把為聖安布羅斯所作的這項預言引用到路易的身上也是十分公允的,因為除了那些世俗政權所不可缺少的方面,例如婚姻和用武而外,路易跟那位聖者是十分相象的;並且,如果可以這樣說的話,在國家權力和宗教熱誠方面,路易還超過聖安布羅斯。他是一心崇奉上帝的天主教信徒,也是基督的僕人們的永不倦怠的同盟者、保護者和捍衛者。
①指日耳曼人路易。他是虔誠者路易之子,胖子查理之父,於843—876年任東法蘭克國王。——譯者
①安布羅斯(約337—397年)出身於羅馬貴族,曾任米蘭主教,對當時政治有很大影響。他的著作很多,對異端攻擊甚厲。——譯者
舉一個這方面的例子。我們的虔誠的修道院院長哈爾特穆特——他現在是您的一位受布施者——向他陳述聖高爾修道院的來自私人的微小捐獻而非出自皇家慷慨施贈的菲薄產業,不象其他修道院那樣受到特許敕書的庇護,甚至沒有受到對一切人一視同仁的法律的保護,因而無法得到保衛者和辯護人;當時,路易國王親自反擊了一切反對我們的人,並且當著所有貴族之面,當之無愧地宣稱他自己是我們軟弱無力的修道院的保護人。與此同時,他還寫了一封信給賢明的您,指示說,在經過特定的表決之後,我們可以憑靠您的威權申請我們所需求的東西。哎!我是一個什麼樣的蠢人啊!我可能是出於對他施予我們的殊恩的私人感激,卻離開了他的普及而又難以描述的仁慈、偉大和崇高方面太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