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頁
聖誕節前,謝爾曼將軍用大炮和棉花攻打下薩瓦納城,並把這作為聖誕禮物敬獻給了林肯。他通過喬治亞州的著名的進攻向全世界證明了,一支只有六萬人的軍隊完全可以在整個南方所向披靡,並最終和海軍艦隊匯合,奪取新的進攻點。這次戰鬥行動引起了巨大的恐懼,同時也使他的威望大振。這時的格蘭特則在牽制著李將軍的兵力,後者的軍隊人數和格蘭特的相差懸殊,無法與之匹敵。二月中旬,當查爾斯頓這個南方的文化中心被占之後,北方軍隊看來可以左右夾擊,打敗李將軍了。於是,格蘭特截斷了南方的主要鐵路線,從而切斷了李將軍和南方的聯繫線路。
里奇蒙大勢已去,現在剩下的就只有一個問題了,李到底是投降呢,還是抵抗到底?
在過去整整四年裡,傑斐遜。戴維斯一直把最高指揮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落到這步天地,他方才把指揮權推給了李,自己則冠冕堂皇地只在一篇演講中,情緒激動地宣布,他將與南部聯邦共存亡。
不久後,南方議會通過了一項法律,規定只要黑奴們願意加入軍隊,那他們就可以獲得自由。對於南方來說,下這個決定,絕非易事。現在,他們也只是憑著微弱的多數才通過了這項法案。
多麼可悲的諷刺啊!歷史上雖不乏這種事情發生,但南方的一百八十度大轉彎仍令世人瞠目:以放棄自身制度作為價碼來維護這種制度,真令人難以置信!那些為了維護奴隸制度而沖向戰場的奴隸們將獲得自由,而那些呆在家裡的奴隸們仍要受人奴役。林肯對一個軍團的將士們談到了行將滅亡的奴隸制自相矛盾的轉變,他說:“對這項措施,我還從未寫過文章或發表過演說,表達自己的意見,因為那是他們的事,和我無關。而且對此,我即便有想法,也無能為力。對南方來說,最大的問題在於,那些被他們編在軍隊裡的黑人們會不會全心全意地為他們戰鬥?我一生中曾聽到過許多理由,解釋黑人為什麼要充當奴隸,如果他們真會去為那些奴役他們的人戰鬥的話,那將比我所聽說的任何一個理由都更有說服力,更能證明黑人和奴隸的關係。他們最後決定,每四個奴隸中需有一個去當兵,這四分之一若是情願為使其他人做奴隸而戰鬥的話,那麼即便他沒有戰死,他也該回去再做奴隸!我經常說,所有的人都應當獲得自由,但對我剛才說到的那些人,我卻同意讓他們繼續被奴役下去,此外,還有那些整天嚷嚷奴隸制怎麼有理的白人們。我同意也給這些白人一個機會,讓他們自己去嘗嘗當奴隸的滋味卜……他們已經窮途末路了。
我們現在已能看到他們路的盡頭了。戰爭結束在即,我真心地感到高興。不過,現在我講的已經比我原來計劃的多得多了,就請允許我向大家道一聲再見吧!”
這是林肯用對方最後採取的措施本身說明了它的荒謬。沒有自以為是的歡呼,也沒有忘乎所以的得意。他的第二次就職演說也是這樣。事實上也沒有得到,對他來說,這時進入議會大廈和四年前同樣危險,但是顯然,人們並沒有充分意識到它的危險性,因為在這種歡欣鼓舞的勝利氣氛中,人們很容易忘記失敗者可能發起的報復。新近,林肯就職時就發生了兩件新鮮事:第一,總統的護衛隊裡又被編進了一支黑人小隊,這也是此間黑人解放運動付諸實施的一個標誌;第二,現在議會大廈的頂上立起了一座自由神像,它仿佛宣布了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只是,接受林肯第二次就職宣誓的人已不是四年前的老坦尼法官了,九十多歲高齡的他在不久前已經飄然仙逝了。現在的法官是蔡斯——是林肯越俎代庖,超越了自己的職權範圍,沒跟任何人商量便任命他為最高法官。台下坐著的第一排人當中也已經沒有了道格拉斯的身影,不過還好,今天也沒有了那頂惱人的禮帽和那根時髦的手杖給他惹事了。因為無需像第一次那樣介紹自己,所以他這次所作的就職演說只有兩頁紙,不像第一次那麼長。
“關於我們軍隊的進展情況,大家和我本人了解的一樣清楚,它乃是我們偉大事業的主要依靠之所在。我相信,對所有人來說,它都應當是令人滿意,也是鼓舞人心的。帶著對未來的希望,我在這就無需冒昧地作什麼預測了。……戰鬥雙方在念著同一本《聖經》,向同一個上帝祈禱,每一方都祈求上帝幫助自己,反對對方,有人還竟敢要求公正的上帝幫助他自己從別人的血汗中榨取麵包,這可真是豈有此理!不過,我們暫且不要去評判別人,這樣別人也就無權來評論我們了。我想,雙方的祈禱可能都得不到回應,事實上也沒有得到充分的回應。萬能的上帝有他自己的想法。罪過是無法避免的,但是,那些犯罪的人去受罪吧!如果我們假定奴隸制就是這裡所說的罪惡之一,而按照上帝的旨意又是不可避免的,那在經過了時限之後,上帝決心要消滅它了,或者,再假定說,上帝使得南北雙方發起了這場可怕的戰爭,以作為那些犯罪人應受的懲罰,那我們能從中看出有什麼地方有悻於信徒們賦予上帝的神性嗎?我們衷心希望,我們虔誠地祈禱,這場戰爭浩劫能儘快過去。
但是,如果上帝的旨意是要戰爭繼續下去,直到奴隸們二百五十年無報酬勞動所積累起來的財富化為烏有,直到用皮鞭抽出來的每一滴血被那用刀砍出來的血來償還,那麼三千年前人們說過的一句話,我們也還必須重複一遍:”主的裁決總是公正無誤的‘!“
里奇蒙大勢已去,現在剩下的就只有一個問題了,李到底是投降呢,還是抵抗到底?
在過去整整四年裡,傑斐遜。戴維斯一直把最高指揮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落到這步天地,他方才把指揮權推給了李,自己則冠冕堂皇地只在一篇演講中,情緒激動地宣布,他將與南部聯邦共存亡。
不久後,南方議會通過了一項法律,規定只要黑奴們願意加入軍隊,那他們就可以獲得自由。對於南方來說,下這個決定,絕非易事。現在,他們也只是憑著微弱的多數才通過了這項法案。
多麼可悲的諷刺啊!歷史上雖不乏這種事情發生,但南方的一百八十度大轉彎仍令世人瞠目:以放棄自身制度作為價碼來維護這種制度,真令人難以置信!那些為了維護奴隸制度而沖向戰場的奴隸們將獲得自由,而那些呆在家裡的奴隸們仍要受人奴役。林肯對一個軍團的將士們談到了行將滅亡的奴隸制自相矛盾的轉變,他說:“對這項措施,我還從未寫過文章或發表過演說,表達自己的意見,因為那是他們的事,和我無關。而且對此,我即便有想法,也無能為力。對南方來說,最大的問題在於,那些被他們編在軍隊裡的黑人們會不會全心全意地為他們戰鬥?我一生中曾聽到過許多理由,解釋黑人為什麼要充當奴隸,如果他們真會去為那些奴役他們的人戰鬥的話,那將比我所聽說的任何一個理由都更有說服力,更能證明黑人和奴隸的關係。他們最後決定,每四個奴隸中需有一個去當兵,這四分之一若是情願為使其他人做奴隸而戰鬥的話,那麼即便他沒有戰死,他也該回去再做奴隸!我經常說,所有的人都應當獲得自由,但對我剛才說到的那些人,我卻同意讓他們繼續被奴役下去,此外,還有那些整天嚷嚷奴隸制怎麼有理的白人們。我同意也給這些白人一個機會,讓他們自己去嘗嘗當奴隸的滋味卜……他們已經窮途末路了。
我們現在已能看到他們路的盡頭了。戰爭結束在即,我真心地感到高興。不過,現在我講的已經比我原來計劃的多得多了,就請允許我向大家道一聲再見吧!”
這是林肯用對方最後採取的措施本身說明了它的荒謬。沒有自以為是的歡呼,也沒有忘乎所以的得意。他的第二次就職演說也是這樣。事實上也沒有得到,對他來說,這時進入議會大廈和四年前同樣危險,但是顯然,人們並沒有充分意識到它的危險性,因為在這種歡欣鼓舞的勝利氣氛中,人們很容易忘記失敗者可能發起的報復。新近,林肯就職時就發生了兩件新鮮事:第一,總統的護衛隊裡又被編進了一支黑人小隊,這也是此間黑人解放運動付諸實施的一個標誌;第二,現在議會大廈的頂上立起了一座自由神像,它仿佛宣布了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只是,接受林肯第二次就職宣誓的人已不是四年前的老坦尼法官了,九十多歲高齡的他在不久前已經飄然仙逝了。現在的法官是蔡斯——是林肯越俎代庖,超越了自己的職權範圍,沒跟任何人商量便任命他為最高法官。台下坐著的第一排人當中也已經沒有了道格拉斯的身影,不過還好,今天也沒有了那頂惱人的禮帽和那根時髦的手杖給他惹事了。因為無需像第一次那樣介紹自己,所以他這次所作的就職演說只有兩頁紙,不像第一次那麼長。
“關於我們軍隊的進展情況,大家和我本人了解的一樣清楚,它乃是我們偉大事業的主要依靠之所在。我相信,對所有人來說,它都應當是令人滿意,也是鼓舞人心的。帶著對未來的希望,我在這就無需冒昧地作什麼預測了。……戰鬥雙方在念著同一本《聖經》,向同一個上帝祈禱,每一方都祈求上帝幫助自己,反對對方,有人還竟敢要求公正的上帝幫助他自己從別人的血汗中榨取麵包,這可真是豈有此理!不過,我們暫且不要去評判別人,這樣別人也就無權來評論我們了。我想,雙方的祈禱可能都得不到回應,事實上也沒有得到充分的回應。萬能的上帝有他自己的想法。罪過是無法避免的,但是,那些犯罪的人去受罪吧!如果我們假定奴隸制就是這裡所說的罪惡之一,而按照上帝的旨意又是不可避免的,那在經過了時限之後,上帝決心要消滅它了,或者,再假定說,上帝使得南北雙方發起了這場可怕的戰爭,以作為那些犯罪人應受的懲罰,那我們能從中看出有什麼地方有悻於信徒們賦予上帝的神性嗎?我們衷心希望,我們虔誠地祈禱,這場戰爭浩劫能儘快過去。
但是,如果上帝的旨意是要戰爭繼續下去,直到奴隸們二百五十年無報酬勞動所積累起來的財富化為烏有,直到用皮鞭抽出來的每一滴血被那用刀砍出來的血來償還,那麼三千年前人們說過的一句話,我們也還必須重複一遍:”主的裁決總是公正無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