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Page 229-----------------------

  務人民委員、大劊子手雅哥達,閃著他老鼠般的驚懼而疑惑的眼睛,不住地 向左右瞅來瞅去。他出現在被告之中,引起了被告們和聽眾的驚訝。其餘的 被告主要是二三十年代蘇聯的高級幹部。羅森戈爾茨、伊萬諾夫、切爾諾夫、 格林科曾任蘇聯政府的人民委員,澤連斯基曾任蘇聯供銷合作聯社的社長, 沙蘭戈維奇曾任白俄羅斯黨組織的主要領導人,還有烏茲別克的前領導人、 所謂的民族主義分子霍賈耶夫和伊克拉莫夫。除了上述領導人外,還有5 名 中級幹部:蘇聯駐柏林商務代表處的幹部別索諾夫,農業人民委員部的幹部 祖巴列夫,古比雪夫和高爾基的 3位秘書。最後還有 3位非黨醫生:著名的 醫學家普列特尼奧夫、萊溫和卡扎科夫,其中前兩位醫生年齡分別為66 歲和 68 歲,是這次公開審判中最老的被告。 被告們神態各異,霍賈耶夫穿著一套似乎剛做的西服。伊克拉莫夫則穿 得邋邋遢遢,顯得頹唐不堪。雅哥達鬼鬼祟祟的樣子,像一隻被治服的狼。 克列斯廷斯基面色蒼白,身體虛弱,鷹鉤鼻子上架著一付鋼邊眼鏡,鐵青著 一張臉。布哈林雖然瘦弱,但神情自若,目光凝重。 按照事先安排好的法庭程序,首先由審判長烏爾里赫宣布開庭。然後, 書記員宣讀了公訴書,它是總檢察長維辛斯基於 1938年2 月23 日寫成的。 公訴書冗長空洞,危言聳聽,沒有提出什麼可作為罪證的事實材料。公訴書 宣稱本案的21 名被告犯下了裡通外國、破壞社會主義建設、謀殺黨和國家領 導人、陰謀推翻社會主義制度、復辟資本主義和分裂祖國的大量罪行。 “內 務人民委員部所屬機關經調查後,確認本案被告遵循敵視蘇聯的外國諜報機 關的指示,組織了一個 ‘右派—托洛茨基聯盟’的陰謀集團,其目的在於推 翻蘇聯現存的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制度,在蘇聯復辟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政 權,便於各敵國瓜分蘇聯,使烏克蘭、白俄羅斯、中亞細亞各共和國、格魯 吉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和濱海區脫離蘇聯。 “調查認為,‘右派—托洛茨基聯盟’內部糾集有托派、右派和季諾維 也夫分子,以及孟什維克、社會革命黨人和烏克蘭、白俄羅斯、喬治亞、 亞塞拜然、中亞細亞各共和國的資產階級民355族主義分子。”③ “調查結果表明,‘右派—托洛茨基聯盟’按照與德國和日本諜報機關 達成的直接協議,並遵循人民公敵托洛茨基的指示,策劃並執行了一系列針 對我國某些最優秀的人士的恐怖行動。”④ 公訴書還宣稱 “右派—托洛茨基聯盟”與軍隊的陰謀分子密切合作。 公訴書說,許多被告從20 年代初起就充當德國、英國、日本和波蘭的間 諜,還有一些被告曾作過沙皇暗探局的特務。被告的破壞活動遍及工業、農 業、商業和財政各個領域。在恐怖活動方面,公訴書再次把基洛夫被害的責 任加到被告身上,基洛夫的死再次成為打擊和鎮壓任何反對派領導人的借 口。公訴書正確地指責雅哥達通過列寧格勒內務局副局長扎波羅熱茨為謀殺 基洛夫的成功創造了環境。但其正確性僅到此為止,因為公訴書接著十分拙 劣地說雅哥達從葉努基澤那裡得到了謀殺基洛夫的指示。在公訴書中,過去 一向宣稱的古比雪夫和高爾基的自然死亡變成了政治謀害,也是右派—托洛 茨基集團插手搞的。前國家政治保安總局局長明仁斯基以及高爾基的兒子佩 什科夫,和古比雪夫、高爾基一樣,是被反革命集團用醫療手段謀害的。與 前兩次公開審判的被告一樣,被告同樣被指控為對史達林等黨和國家領導人 進行了謀殺恐怖行動,而且同樣是不成功的。頭號被告布哈林似乎在 1918 年就企圖謀害列寧、斯維爾德洛夫和當時不起眼的處在二流領導人地位上的

  ----------------------- Page 230-----------------------

  史達林,實行反革命政變,奪取以列寧為代表的無產階級國家政權,當然也 包括奪取還沒有掌握黨政大權的民族人民委員史達林的政權。後來,以這次 公開審判提出的控告為部分依據而編寫的篡改和偽造歷史的電影 《列寧在一 九一八》,公開地搬上了舞台,流毒全國和全世界。當時,蘇聯各報甚至來 不及等待開庭,竟相登載揭露 “托洛茨基—布哈林匪徒”的罪行的文章,要 求無情地懲治這些被告。而在開庭審判的3 月2 日,蘇聯各中央報紙都發表 了社論,同聲譴責 “右派托洛茨基集團”的罪行,提出了從肉體上消滅 “血 腥的狗強盜”的口號 (這是來自維辛斯基的語彙)。第二天,報紙把大部分 版面讓給了 “一個定罪的結論就足夠槍斃這些壞蛋!”的典型口號,發表了 工人、集體農民、著名學者和軍人的信件,以及各地要求嚴辦的建議。

  ----------------------- Page 231-----------------------

  1.克列斯廷斯基等在法庭上 我不承認我有罪。我不是托洛茨基分子。我根本沒 有參加過右派—托洛茨基集團,我不知道這個集團的存 在。我也沒有幹過哪怕一樁要我個人承認的罪惡活動,我 尤其不承認我有與德國情報機構聯繫的罪行 我在被 捕前是聯共 (布)黨員,並且現在仍然是聯共(布)黨 員。 ——克列斯廷斯基 公訴書宣讀後,審判長烏爾里赫依次驗證被告身份,詢問被告是否服罪。 對於已經主持了兩次大型公開審判的他來說,這只不過是走走形式,因為面 前的被告是被內務部長期秘密審訊治服了的犯人,根本不是本來意義上的被 告,即在被判罪以前有法律所保障的公民權利的被告。他本來認為這些被加 工好了的被告,會一個一個服服貼貼地承認自己有罪,就像被嚴厲的家長打 怕了的兒童一樣,要他們承認什麼就承認什麼。烏爾里赫一一點著被告的名 問道: “你對你被指控服罪嗎?”布哈林、李可夫和雅哥達等全都機械地回 答說: “是的,我服罪。”但輪到克列斯廷斯基時,他突然以一種刺耳、顫 抖的聲音大聲說: “我不承認我有罪。我不是托洛茨基分子。我根本沒有參 加過右派托洛茨基集團,我不知道這個集團的存在。我也沒有幹過哪怕一樁 要我個人承認的罪惡活動,我尤其不承認我有與德國情報機構聯繫的罪行 我在被捕前是聯共 (布)黨員,並且現在仍然是聯共(布)黨員。”⑤ 357 克列斯廷斯基出生於 1883 年,烏克蘭人,1907 年畢業於彼得堡大學法 律系。他是一位 1903年入黨的老黨員。從 1907年開始,他在國家杜馬社會 民主黨團中工作,多次被捕和流放。在他的履歷表一欄中這樣寫著:因參加 革命活動在維爾諾 1904、1905 (兩次)、1906年 (兩次)被捕,在維捷布斯 克 1905年被捕,1905、1907、1914年分別在彼得堡被捕。1905年被當局從 彼得堡放逐,1906年從維捷布斯克放逐,1914年從彼得堡放逐到烏拉爾。 1905年,當克列斯廷斯基第二次被捕後關在維連斯基監獄時,黨組織派 了一個同志以 “未婚妻”身份與他聯繫。這個年輕可愛的姑娘的任務是向他 傳達組織活動的消息,了解克列斯廷斯基對工作的意見。克列斯廷斯基出獄 後,充當聯繫人的姑娘與他更緊密地聯繫起來,成了他真正的未婚妻,不久 他們結婚了。 在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時,他擔任烏拉爾州和葉卡捷琳堡市蘇維埃的領 導工作。在蘇維埃政權初創的年代,他在列寧身邊工作,幫助列寧解決過許 多問題。他通曉法語、德語、拉丁語,記憶力很強。列寧常常稱讚他的能力, 有時遇到難於回答的問題,便說 “去問問克列斯廷斯基”。 他在黨的第六、七、八、九次黨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1919—1921 年擔任中央政治局委員和書記處書記,同時擔任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後來, 擔任財政人民委員、蘇聯駐德國大使和外交部第一副人民委員。在他身上, 列寧教導出來的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品質特別突出:對待革命事業堅韌 不拔,對待人民心地善良。他非常平易近人,對待下級,哪怕是最普通的職 員,他也非常誠懇、坦率、和藹,好像對方同樣是克里姆林宮的重要官員。 他最喜歡謙虛誠實之人,容不得兩面三刀的人和追名逐利者。在俄共 (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