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Page 227-----------------------

  (17) 《任何時候都不能違背真理》,第151頁。 (18) 《任何時候都 不能違背真理》,第 157—158 頁。 (19) 《布哈林的最後歲月》,第175 頁。 (20) 《他要改造生活,因為他熱愛生活》,《星火》雜誌1987 年第 48 期。 (21) 《他要改造生活,因為他熱愛生活》。 (22) 《布哈林的最後 歲月》.第 126頁。 (23) 《勝利與悲劇——史達林政治肖像》,(蘇)《十月》雜誌1988 年第 12期,第 113頁。 (24) (美)史蒂芬·科恩:《布哈林政治傳記》,北京1988年版,第 572—573 頁。 (25) 《關於所謂“右派—托洛茨基反蘇集團”—案受審人員 的黨籍問題》,第 78—79 頁。 (26) (27) 《史達林周圍的人》,第108 頁。(28)《勝利與悲劇——史達林政治肖像》,載(蘇)《十月》雜誌1988 年第 12斯、第 112頁。 (29) 《布哈林的最後歲月》,第127頁。 (30)載 《星火》雜誌1983年第 10期,轉引自萬戶智、韋政強等編譯: 《克里姆林 宮秘聞》,北京 1988年版,第23—24 頁。 (31) 《勝利與悲劇—史達林政 治肖像》,載 (蘇)《十月》雜誌1988年第 12期,第 113—114頁。 (32) 《布哈林的最後歲月》,第128頁。 (33)蘇共中央公報1989年第5 期登載 的委員會的會議記錄與沃爾利戈諾夫的說法相同。見 《公報》第80 頁。(34) 《勝利與悲劇——史達林政治肖像》,載(蘇)《十月》雜誌1988 年第 12 期。第 114頁。 (35) 《他要改造生活,因為他熱愛生活》。(36) 《布哈 林的最後歲月》,第 178頁。(37)《布哈林的最後歲月》,第139頁。(38) 《他要改造生活,因為他熱愛生活》。 (39)列夫·沃斯克列夭斯基: 《 也有我灑的一滴血——布哈林及 其絕命書》,載 (蘇)《莫斯科新聞》周報1987年第49 期。 (40) 《布哈 林的最後歲月》,第 138頁。 (41)Г·沃龍科夫: 《從不說謊的人》,載《莫斯科新聞》1988年4 月10 日。 (42) 《從不說謊的人》。

  ----------------------- Page 228-----------------------

  第十章莫斯科第三次公開審判 (上) 凡是真正應該被稱作政治活動家的人,即使他們的 肉體已經死去,他們在政治上是不會死去的。 ——列寧 1938年3 月2 日,莫斯科第三次公開審判在聯盟宮十月大廳開場,莫斯 科漫長而產寒的冬天雖己接近尾聲,但依然寒氣襲人。冬日灰暗的光線似乎 勉強透進那狹長的廳堂,所以廳堂里就是白天也開著電燈。 在廳堂的前5 排落座的是內務部的人,後面是公眾代表。像以往的公開 審判一樣,公眾代表是由當局挑選、審查和批准的,包括蘇聯社會各階層以 及新聞界的代表。公眾代表中的許多人的旁聽證只能使用一天。這就是說, 他們只能去見識見識,而不能觀察了解審判的全過程,當然也就不可能形成 完整的印象,無法對審判作出全面的評價。公眾代表中有史達林特意允許的 人,比如蘇聯著名作家愛倫堡,他發表過不少肯定公開審判的言論。此外, 聽眾中還有外國記者。英國記者中有麥克萊恩和代表 《星期日泰晤士報》的 埃德蒙·史蒂文斯。主要的外賓是參加過莫斯科第二次公開審判的美國總統 特使約瑟夫·戴維斯。他依靠他的俄語翻譯記者夏布羅聽了第三次公開審判 後,認為史達林已在 “俄國摧毀了希特勒的第5 縱隊”,①而夏布羅則認為 公開審判不過是一出鬧劇。 353 在聽眾的等待中,首先是法官入座,有審判長烏爾里赫、審判員馬圖列 維奇、葉夫列夫和書記員巴特涅爾,當時烏爾里赫帶著 “軍隊軍法官”的軍 銜,相當於現在的蘇聯司法上將軍銜。法學博士、俄羅斯聯邦功勳法學家奧 列戈·喬穆什金說, “直截了當地說,只有援引人員編制表才能稱烏爾里赫 為法官,因為他是那樣肆無忌憚地踐踏了司法機關最起碼的道德準則和法律 準則。②”烏爾里赫是繼老布爾什維克、忠誠的列寧主義者瓦連京·安德烈 耶維奇·特里福諾夫之後,於 1926年任蘇聯最高法院軍事法庭庭長職務的。 他是個特別內向而孤僻的人,沒有朋友,不與人們來往。經他的手簽署死刑 判決書後而含冤去世的人何止千千萬萬。他到自己臨死前沒有要住宅,而在 “大都會飯店”占了一個豪華的房間。到1948年,顯然是因為他知道的事情 太多,應該遭到他的受害者的同樣的命運了,他被從軍事法庭調到一所軍事 學校不顯眼的崗位上。1950年他的死救了他,使他免遭鎮壓。馬圖列維奇和 葉夫列夫是兩個唯命是從的不敢說話的人,在莫斯科第三次公開審判的速記 記錄里,找不到他們對受審人和證人的提問,也沒有他們對法庭審訊議程的 任何反應。接著入座的是國家公訴人總檢察長維辛斯基和辯護律師布芬德和 科莫多夫。然後,衛兵進入會場。預審期間的偵查員們坐到了被告席的前面, 繼續觀察和監督他們長期審訊過的每個被告,注意他們的動態。接著被告被 帶到了被告席。 第三次莫斯科公開審判與前兩次公開審判相比,特點是被告重要人物 多,範圍廣,影響大。被告席上有3 名列寧在世時聯共 (布)中央政治局委 員:布哈林、李可夫和克列斯廷斯基。由於布哈林的聲譽,莫斯科第三次公 開審判常被人稱為 “布哈林案件”。被告中有傳奇式的革命英雄、共產主義 運動的著名戰士、巴爾幹和烏克蘭革命運動的領導人拉科夫斯基。蘇聯前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