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Page 219-----------------------

  布哈林:至於絕食,我現在也沒有停止絕食。我給您說過,寫過,我為 什麼在絕望之中抓住了絕食。我是寫給少數人的,因為受到這樣的指控,即 罩在我頭上的指控,我是無法生活的。我不能用手槍開一下,因為那時會說 我為了損害黨而自殺了,而如果我像因病而死去,那麼你們會因此失去什麼 呢? (笑聲) 有人喊:訛詐! 伏羅希洛夫:卑鄙!叫你舌頭上長疔瘡。下流。你想一下你在說什麼。 布哈林:可是您要知道,我活得艱難哪。 史達林:難道我們輕鬆嗎? 伏羅希洛夫:您只要去想一想: ‘我不用槍自殺,而是死去的’。 布哈林:你們說起我來是輕鬆的。你們有什麼要失去的呢?要知道,如 果我是一個破壞分子,狗崽子之類的東西,那我還有什麼可憐憫的呢?要知 道,我什麼也不強求,我只是敘述我想的東西和我的感受。如果這與什麼哪 怕是小小的政治損害有關,那麼我將無條件地執行你們要說的一切。(笑聲) 你們笑什麼呢?這裡絕對沒有什麼可笑的東西。 米高揚說,我想徹底地敗壞內務人民委員部機關的聲譽。絕對不是。我 決不想這樣做。米高揚同志所說的地方涉及偵查員們提到的某些問題。我究 竟對此說了些什麼呢?我說:這種問題是完全允許的和必需的,但在現在的 具體形勢下它們導致了這樣那樣的問題。 關於政治方針。米高揚同志說,我想破壞中央委員會的威信。我說的不 是中央委員會。但是,如果公眾在公諸於報紙的決議中,在 《布爾什維克》 雜誌的社論中,總是看到那種尚須證明的東西被作為已經證明的東西,那麼 有一件事便是十分自然的,即這樣的指示性的潮流便會到處蔓延。難道這難 於理解嗎?這究竟不單單是偶然出現的諷刺小品呀。 彼得斯: (他的反駁沒有記下) 布哈林:我就要說完,請您不要喊叫。 莫洛托夫:請不要插話,妨礙人。 布哈林:米高揚同志說,我向中央委員會撒了一大堆謊,我把庫利科夫 說的 1929年與 1932年弄混了。確實,我說錯了話,不過這種個別的錯誤是 可能的。 加馬爾尼克:是搞錯了 ” (25) 在史達林等人的壓力下,在內務部製造加工的材料的影響下,全會形成 了不利於布哈林和李可夫的一面倒的意見。因此,儘管布哈林和李可夫對諸 如組織右派秘密中心、進行秘密反黨活動、把柳金綱領作為右派的綱領、與 托一季陰謀集團勾結和組織恐怖活動等誣陷不實之詞進行了逐條駁斥,始終 未能影響全會的局勢。當然,布哈林和李可夫的命運早在全會前就已決定。 因為他們二人是中央候補委員,因此必須按照黨章形式上由中央委員會討論 一下他們的問題罷了。 全會成立了一個由 36 人組成的委員會來研究和處理布哈林和李可夫的 問題。委員會的主席是米高揚。成員有:安德烈耶夫、史達林、莫洛托夫、 卡岡諾維奇、伏羅希洛夫、加里寧、葉若夫、什基里亞托夫、克魯普斯卡婭、 柯秀爾、雅羅斯拉夫斯基、日丹諾夫、赫魯雪夫、烏里揚諾娃、馬努伊爾斯 基、李維諾夫、亞基爾、卡巴科夫、貝利亞、米爾佐揚、埃赫、巴吉羅夫、 伊克拉莫夫、瓦列伊基斯、布瓊尼、雅科夫列夫、丘巴爾、科薩列夫、波斯

  ----------------------- Page 220-----------------------

  蒂舍夫、彼得羅夫斯基、尼古拉耶娃、什維爾尼克、烏加羅夫、安季波夫、 加馬爾尼克。 米高揚是外高加索人,1915年參加布爾什維克。由於他幹練的工作能力 和在反對所謂 “左傾反對派”的鬥爭中始終站在史達林一邊,博得了後者的 歡心,1926年成為最年輕的聯共 (布)中央政治局成員和最年輕的蘇聯人民 委員。在政治思想和組織路線方面,米高揚不像卡岡諾維奇等人那樣,無原 則地積極追隨史達林。他善於適應急劇變化的政局,是蘇聯歷史上一個非同 尋常的政治不倒翁。二三十年代,米高揚一直從事經濟領導工作。他雖然工 作兢兢業業,但無力消除因政治路線錯誤而造成的困難。30 年代初,“全盤” 集體化、消滅 “富農”和強制征糧的政策使國民的供應異常緊張。米高揚負 責的商業人民委員部乾脆改名為供給人民委員部。但又沒有什麼供給人民, 於是民間出現了一個順口溜: 沒有奶肉蛋, 沒有米和面, 只有米高揚。 (26)1935年,米高揚當選為中央政治局正式委員。1937 年被任命為人民委員會副主席。作為政治局委員和人民委員,他也參與了恐 怖政策的制定和執行,儘管他是處於被動的地位。米高揚是奧爾忠尼啟則的 摯友,他為自己最小的第 5 個兒子取的名字就是奧爾忠尼啟則的名字謝爾 戈。奧爾忠尼啟則死後不久,史達林就把米高揚叫去威脅說: “26 個巴庫人 民委員被殺,只有米高揚一人活了下來,這段往事真相不明,值得懷疑。所 以你,阿納斯塔斯,可不要逼我們去查清這件事。” (27)米高揚受到如此 威脅,隨時可能被指控曾在國內戰爭時期出賣了巴庫支隊的同志,於是變得 比過去更加順從。 可以想見,由這樣一個順從的人擔任布哈林和李可夫問題處理委員會的 主席,是不會使布哈林和李可夫產生什麼希望的。儘管如此,布哈林在從25 日全會兩天體會期間,仍為這個委員會準備了一個全面而激烈的書面材料, 駁斥了對他的所有指控。後來,布哈林的書面和口頭的辯護,都被定為企圖 把黨引向歧途的反黨罪證。布哈林還給史達林寫了幾封信,徹底批駁了一些 被捕的 “人民的敵人”對他的誣陷。他還通過自己家裡沒有拆掉的自動電話 機與史達林通了 3 次電話。 “尼古拉,不必驚慌,我們會弄清的。”史達林在電話里安慰他,“我 們相信你不是敵人。可是,既然索科利尼可夫、阿斯特羅夫、庫利科夫,一 些承認自己破壞活動的兩面派 ‘交待’了你,就應該心平氣和地分析一下 你不必不安!” 布哈林出口說道: “怎麼能夠哪怕去想我是‘恐怖集團的幫凶’?” “安靜,尼古拉,安靜。我們會搞清楚的”史達林放下了話筒。 (28)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