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去了,沿著北京的街道,那街道的盡頭一直通到中組部的招待所。這條大街每每在大風裡,就顯得那麼荒涼,不見人跡。風越刮越大,幾乎要把我刮跑。下了車,我拔腳就逃,順著風往前跑去。就像有人在身後追趕我,即使是白天,我依然感覺到一種懼怕。我拿著父親的小說,有一種見不得人的感覺,還是像要找個地方把它“窩贓”起來似的。一直到有人一把拉住了我,才從慌亂中清醒過來。中組部招待所看門的攔住我,惡狠狠地問道:“幹什麼的?”“找人。”“找誰?”“周揚伯伯。”“你是什麼人?”“我是彭柏山的女兒。”

  說完以後,我被自己的聲音嚇了一跳,幾乎是在我這一輩子,在我整整二十六年的生命中,第一次這樣大聲地向人們宣稱父親的名字,宣稱我是他的女兒。這對我來說,是很不自在的一份快樂,一種淪落在災難中的快樂,我對自己感到一份忿怒。我敵意地注視著看門人,但是他根本不知道“彭柏山”是誰。他讓我站在風裡,往裡面打電話。等他轉身出來的時候,態度和悅多了。他給我指路,告訴我周揚住在哪一棟小樓里。

  走到那裡的時候,周揚已經坐在客廳的沙發里等我了。

  周揚第一句話問我:“你父親還好嗎?”

  我說:“一九六八年四月三日,爸爸被打死在河南農學院。”

  可以看出周揚驚訝的神情,他停頓了一會兒,掉過頭,迴避了我的目光,他說:“我,我不知道……他……已經……”

  然後,我更不知道……該說什麼了。其實大家都非常清楚,在批判“胡風反革命集團”的運動里,周揚扮演過什麼樣的角色。可是看著眼前的他,神態稍稍顯得呆滯,他望著牆壁,似乎不願意和我把話題繼續下去。也許他把我看成一個孩子,什麼都不懂的孩子。我的聲音是微弱的,我也不知道該怎麼樣打破這麼難堪的沉默。停頓了有那麼一會兒,周揚又問我:“你找我有什麼事情嗎?”

  我慎重地拿出爸爸書稿的手抄本:“這是爸爸的小說《戰爭與人民》,媽媽說您過去讀過。”

  周揚誠懇地抬頭看著我,慢慢地說道:“我記不得了。”

  “媽媽問您,能不能幫助爸爸把書出版了。”

  “我現在沒有什麼權了。但是,告訴你媽媽,我一定會盡力而為的。”

  話雖不多,但是,難以相信的是,我竟然被感動了,在這麼簡單的幾句話里,雖然是那麼無力,我卻聽見了一份內疚和一份真誠。我也開始像母親似的,傻乎乎地燃起了希望。原來,我們這樣的人是很容易被打發,也很容易被滿足的。後來,我們還說了什麼,都記不清了,周揚已經答應幫助出書,這足以讓我把快樂傳達給媽媽,我甚至能想像出她的那份神情,她會快樂得睡不著覺,她會有很長一段時間,在別人面前誇獎我的能幹。總之,一份可能到達彼岸的快樂。

  不久,像周揚自己說的那樣,他把書推薦到人民文學出版社,向韋君宜社長推薦了爸爸的小說。

  有再多的快樂,記憶中的北京,還是灰濛濛的。即使在過年的時候,厚厚的爆竹的紙屑在昏黃的路燈下飄舞。一九八一年的除夕,我朝胡風伯伯家走去。像走在我自己的夢裡,當一個一個人都死去以後,我竟然能沿著一條路,踏上去他們家的道路。我從來不敢想像,我甚至從來不知道,胡風這個名字,有一天也能像爸爸的名字一樣,是可以張口說出來的。沒有。從來沒有敢這麼去想像。我沒有去過他們家,可是當我一腳踏進屋子的時候,我竟是走在自己遙遙的歸途之中。連同他們的家具,都和我們家的一樣,散發出一陣陣的霉味,牆角、板壁的縫隙中落滿了灰塵。這些破家具是剛剛從公安部拿回來的。梅志阿姨接待了我,她對她的兒子老三——張曉山說:“帶小蓮去看看。”

  我沒有太明白“去看看”什麼意思,去看什麼呢?我和曉山經過漆黑的過道,慢慢地推開了一扇門。“吱咯”一聲,門開了。曉山腳步輕輕地走向一個非常蒼老的人,那竟是胡風伯伯,我從來沒有見過的胡風伯伯。在我的記憶中,只看見過他年輕時候的照片,一個高大驕傲的人,可是剎那間,在我面前坐著一個遲鈍的老人。這,是他嗎?

  曉山幾乎是貼著胡風伯伯的耳朵在說什麼。我站在他的身後,努力聽著,但是就是聽不見。接著,曉山拉了拉我的衣角,讓我過去。舊窗簾把窗子封得嚴嚴實實的,什麼光線都泄不進來。胡風伯伯端端正正地坐在沙發上。

  “胡風伯伯,您好!”

  他一句話都沒有說,就是那麼挺直著腰板坐著,兩眼像瞳孔放大一樣地凝視著我。他像個巨大的雕像,蒼白的臉。占據了他臉部一半的是他的額頭。他不說話,空氣變得緊張起來。他的瞳孔開始發亮,像被火點著似的。我想說什麼,又覺得自己被掐住了嗓子眼,乾澀得難以開口。曉山笑著,大聲地跟父親說:“爸爸,他是彭柏山伯伯,朱微明阿姨的女兒啊!”

  一九七八年我考取北京電影學院離開江西農村時,趕到湖南老家看望還戴著“壞分子”帽子的二伯伯彭象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