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2]我個人認為,我們無法像上帝一樣對“公正”具備完全和準確的理解,出於兩個原因。其一,我們不了解所有情況。試圖判斷上帝在特定情況下的作為公正與否如同進入一間屋子,正趕上一場進行到一半的爭論。我們不了解所有背景情況,也就沒有資格做出裁定。直到審判日來臨,我們才能了解所有情況,才能以一種永恆的視角審視一切。

  其二,我們自己意識不到罪的嚴重和醜惡。我真的很少意識到,上帝對於我們這些叛逆不道、忘恩負義的人根本不欠分毫。這麼說其實算客氣的。實際上,他是欠我們一樣—地獄。我父親曾感慨道,我們基督徒說自己該下地獄,可我們在這世上嘗到最輕微的一絲地獄之苦就連連抱怨,真是嘖嘖怪事。哪怕我們僅有一次能夠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罪行的深重,我敢肯定,我們都會同意C.S.路易斯的話:“真正的問題顯然不是為什麼有些謙卑、敬虔、篤信之人受苦,而是為什麼有些人不受苦。”(C.S.路易斯《痛苦的奧秘》84頁)

  一條常被提出的反對上帝具有公正性的理由是:“上帝容許世上存在一些我們看似極不公正的事情(如,兒童死於戰爭等),如果上帝稱其為‘公正’,那麼我們對公正的定義必是與他完全不同。如果我們眼中的‘黑’是他眼中的‘白’,那麼討論就變得毫無意義。”C.S.路易斯有理有據地回應了異議。(《痛苦的奧秘》23-24頁)如果你在思索上帝的美善這個大問題,請務必讀一讀這本好書。

  第五部分完美的苦難拼圖

  第十六章天堂

  “雲。”我喃喃自語,呆呆地望著飛機舷窗外。

  “什麼?”正在看書的謝樂爾抬起眼睛。

  “外面那些雲。”我答,“你來看。”

  謝樂爾倚著我的肩頭,凝望窗外連綿起伏的壯麗雲海。時近黃昏,雲層呈現出深紫、淺粉、淡藍、亮橙,仿佛天上的山脈在夕陽映照下鋪展開來,景象華美之至。

  “你覺得像什麼?”我問。

  “群山。”她說,“萬紫千紅的茫茫群山。”

  “是呀。”我回答,仍舊目不轉睛地看那景致,“你甚至以為,如果你跳出去落到上面,它們會托住你。”

  但這不可能。縱然美麗,看似堅固,它們不過是稍縱即逝的水霧,虛無縹緲的雲煙,今天在,明天逝去。

  我想到我們在這世上的生命,想起聖經是這麼說的:“你們的生命是什麼呢?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雅4:14)我環視機艙,只見乘務員分發食品飲料,商人閱讀《華爾街日報》,母親和小寶寶同坐,遊客帶網球拍同行。有人在打盹兒,有人凝望窗外。坐飛機的人里,有的去赴銷售會議,有的去度假,有的去看孫子孫女。

  我暗自思忖:這看上去並不像一片稍縱即逝的雲霧,我們真的不相信一切都將結束,不是嗎?如果沒有上帝的點撥,我們都會以為這趟人生旅程將永遠進行下去。

  可是旅程終將結束。今生不是永恆,也不是生命中最好的部分。今生的美好只不過是我們將在天堂體會的完美事物的映像。正如我的畫作。我描畫身邊的自然景色,可那些圖畫只不過是對我所見的一種粗略而無力的反映。我用灰色的鉛筆描摹上帝用無限多的色彩繪出的美景。我的畫作為速寫本邊緣所限,不可能完全描繪出上帝創造的圍繞在我們上下四周的無邊無際的自然。正如我的畫作反映出我所見的自然,令人愉悅卻不完美,我們所知的今生今世也只是對有朝一日將要顯露之榮耀的一種預映。真實終極的圖景,存在於天堂。

  我們的問題是,我們過分沉溺於生活的“真實”。

  “一個月之後,我將躺在佛羅里達的沙灘上喝檸檬水。”勞累過度的秘書夢想度假。

  “再過三周我們就離開這兒啦!”高三學生期待畢業。

  “他不就是世界上最好的人嘛!”訂婚的姑娘感嘆。

  “但願我這次能升職。”主管雄心勃勃。

  可是願望的實現卻很少那麼如意。期待已久的假期匆匆結束而且費用高昂;相比大學的課業負擔,高中的作業就像

  小孩的遊戲;白馬王子原來是個滿身缺點的平庸丈夫;職務的升遷帶來的是更大的壓力。生活中的好事很少如我們期待的那樣令人滿意,就算令人滿意,也不夠持久。

  所以上帝在聖經里教導我們要思念天上的事(西3:2;彼前1:13)。生活的樂趣絕不是為滿足我們,而僅僅是激發我們去渴求那即將到來的—是在我們苦度今生奔向天堂的過程中給我們加油鼓勁的。“在我們奔走天路的旅程當中,慈愛的天父預備了可愛的客棧,讓我們的身心得到休憩,不過,他並不願意我們誤把客棧當作真正的家。”[1]

  問題在於,我們確實錯把旅店當成了家。天堂遙不可及,難以捉摸,而且,我們必須死了以後才能去那兒。誰願意去想這個!於是,上帝只好幫助我們注目於永生。我們通常一開始對他所做的並不領情,但後來便會心懷感激。薩繆爾·盧瑟福在一封寫於17世紀的信中描述了這種幫助:

  如果上帝在早些時候告訴我,他要讓我獲得這世上最大的快樂,接著告訴我,他要從讓我斷臂或瘸腿並除去我慣常的快樂源泉來開始他的工作,那麼我一定會認為他實現意圖的方式非常奇特。然而,就連這種方式也顯明了他是何等智慧!假如你看見一個人關在一間密室里,對油燈頂禮膜拜,欣喜於油燈發出的亮光,而你希望給他真正的快樂,那麼你會首先吹熄所有的燈,然後打開門窗讓陽光照進來。[2]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