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特殊的時代有特殊的人。”史蒂夫總結道,“使徒就是特殊的人。事實上,他們是非常特殊的,所以《以弗所書》2章20節告訴我們,整個教會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穌自己為房角石。那可是相當高的地位和榮譽,其餘的人是得不著的。

  “瞧瞧,你的書架上有那麼多關於醫治的書。”史蒂夫指著我的書桌上方,並取下一本書,“我讀過這本。我來指給你看,書里有這樣的話。”說著翻動書頁。

  “瞧,作者在這兒引用《馬太福音》10章8節里耶穌對十二使徒說的話:‘醫治病人,叫死人復活,叫長大麻風的潔淨,把鬼趕出去。你們白白地得來,也要白白地捨去。’”他的手指滑到下一段。

  “在這裡,他用那句經文證明我們應當去做同樣的事。瓊妮,如果耶穌的話直接適用於我們,就意味著我們都應當去叫死人復活!”

  “還有一點,”他斷言,“無論我們如何看待神跡在那時的重要性,相對現在而言,有一點是肯定的:我們不能以上帝昨天行的事為證指出他今天就要行同樣的事。如果真是那樣,他就肯定不能讓我們的鞋和衣服穿壞穿破,因為以色列人在曠野行走時,他就是這樣行的!”[3]

  我漸漸想通了。雖然我們能從閱讀使徒行傳學到很多,但不一定意味著我們也能做他們所做的一切。上帝派他們來扶持教會是在一個特殊時代,那時教會急需幫助。我們不能因為做不到使徒所做的一切,就懊喪不已,反而應當稱頌上帝滿有智慧地賜予他們適於當時的特殊能力,也賜予我們適於當今的特殊恩典。

  史蒂夫和我都沒留意時間,幾個小時就這樣溜走了。雪已停,爐火已熄,早已過了我應當上床的時間。史蒂夫打哈欠,伸懶腰,起身要走。

  他撿起我倆喝剩的可樂瓶,遲疑了片刻,開口說:“瓊妮,這番話對我來說並不輕鬆。看你在輪椅里這麼多年,我真的是咬著牙說出這些話的。要問誰最希望看見你行走,非我莫屬。”

  “我明白。”我讓他放心。

  “我不希望你把我今晚講的一切照單全收。我只是懇請你以一種開放的心態去做一些敬虔的思考。”

  親愛的讀者,這也是我懇請你去做的。

  [1]林前9:1-3;林後2:17,11:23。

  [2]《使徒行傳》的前7章只提到使徒行神跡(徒2:43,3:6,4:33,5:12,5:15-16)。《使徒行傳》6章6節寫道,使徒按手在7個大有信心的人(都是非使徒)頭上,為他們禱告,其中有司提反和腓力。緊接著經文就記述了司提反在民間行神跡的事(6:8)。在司提反的事跡(6:8-7:60)之後,經文記述了腓力在撒瑪利亞行神跡的事。顯而易見,他們是在使徒按手在他們頭上時獲得這種能力的。

  普通信徒在沒有使徒幫助的情況下似乎不能將異能傳給其他人。使徒聽見撒瑪利亞人“領受了神的道”(8:14),就打發彼得和約翰往撒瑪利亞去,因為“聖靈還沒有降在他們一個人身上,他們只奉主耶穌的名受了洗”(8:16)。當使徒按手在撒瑪利亞人頭上,他們就“接受了聖靈”(8:17)。

  有些學者認為撒瑪利亞人直到彼得和約翰到來之後才真正得救,因為一個人沒有接受聖靈怎麼能算得救呢?然而,我們更傾向於認為“他們接受了聖靈”的意思是“他們接受了聖靈的異能”。一方面是因為,8章14節說撒瑪利亞人“領受了神的道”;另一方面是,在8章18節中,行邪術的西門“看見使徒按手,便有聖靈賜下”。這表明撒瑪利亞人接受的是外在的可見的異象,而不是內在的蒙恩。由此看來,腓力不是使徒(在“使徒”這個詞的特指意義上),接受異能是在使徒的監督之下,而且,那些接受了這種異能的人似乎不能在沒有使徒幫助的情況下,僅憑自己將異能賜給別人。

  [3]參見申29:8。這個觀點出自HenryFrost《神奇的醫治》。

  第十四章禱告和應許

  可是,我們在那間橡木小教堂里朗讀的經文顯得那麼言之鑿鑿!我說的是聖經里所有關於應許的經文,似乎在向基督徒保證,他們的禱告都將得到回應,包括對醫治的祈求。記得嗎?

  “你們奉我的名無論求什麼,我必成就,叫父因兒子得榮耀。你們若奉我的名求什麼,我必成就。”(約14:13-14)

  “我實在告訴你們,無論何人對這座山說:‘你挪開此地,投在海里!’他若心裡不疑惑,只信他所說的必成,就必給他成了。所以我告訴你們:凡你們禱告祈求的,無論是什麼,只要信是得著的,就必得著。”(可11:23-24)

  “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4:13)

  這將我們帶到了第十一章結尾的第三、第四個問題:聖經向我們應許,無論我們奉耶穌的名求什麼,必給我們成就,包括健康和醫治。

  這些都是驚人的應許,但是引發了一個問題。請問:你什麼時候親眼看見一座山投在海里了?虔誠的基督徒奉耶穌的名滿懷信心地禱告,祈求的很多事卻從未發生。那麼當基督徒的禱告未得回應時(也就是當上帝回答“不”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看待這樣的經文呢?我們不能避而不談,也不能怎麼舒服怎麼解釋。我們若是將這些經文單獨寫在一塊飾板上安裝在壁爐上方,將其視作上帝一字不差的應許,認為所有的禱告都將以我們期待的方式得到回應,那真能叫人深受打擊。我願意第一個承認,我有時候就覺得自己的禱告碰到天花板便彈了回來,從未上達天庭。你沒有過同感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