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然而在說上帝“允許”撒但去做他所做的事時,我們有時會產生誤解。不要想像成撒但扭著上帝的手臂,上帝遲疑著應允:“好吧,我覺得你可以做這個和這個……但是僅此一回,別太過分了!”也不要想像成上帝一旦應允,便拿著工具包緊張兮兮地跟在撒但後面,一邊忙著修補被魔鬼毀壞的,一邊喃喃自語:“我怎麼把這個搞定呢?”更要不得的是,以為一個基督徒生了病就錯失了“上帝賜予的最好的”,以為上帝這時要被迫實施某個神聖的“B計劃”。

  不,上帝非但不會被撒但的陰謀挫敗和阻礙,實際上是利用撒但的作為來實現他自己的意願,成就他自己的旨意。

  以耶穌被釘十字架為例。撒但顯然在策動整件事上起著主要作用。他進入加略人猶大的心,唆使他背叛耶穌(約13:2、26-27);鼓動惡在猶太暴民心裡做工,煽動他們擁上耶路撒冷街頭大喊治死耶穌;讓傲慢和恐懼促使彼拉多主持假正義,為取悅眾人給無罪之人定罪;使殘忍的兵丁增加這位無辜囚徒的痛楚,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小時裡折磨並戲弄他。

  可是早期基督徒是如何從上帝的角度看待這一切的呢?他們稱頌上帝,因為對基督之死負有責任的人只是完成了“你(上帝)手和你意旨所預定必有的事”(徒4:28)。在最大膽地挫敗上帝計劃的企圖中,撒但自取滅亡,成全了上帝為拯救人類提供的最後保障。世間最惡的一次謀殺變成了世間僅有的一次救贖,罪和撒但也因此受到致命打擊。

  現在假設天父上帝採納了很多現代基督徒所持的觀點,例如,他認為:撒但所希望的一定是對上帝的子民有害的。他的言下之意是:如果撒但希望某件事發生,上帝一定希望恰恰相反的情況出現。那麼結果會怎樣呢?上帝就會阻止猶大背叛耶穌,阻止羅馬人釘他十字架。簡言之,他就會取消釘十字架!假如上帝取消了釘十字架,結果會怎樣呢?我們將無一得救!

  事情的真相是,撒但和上帝也許恰恰希望同一件事發生,只是動機各異。撒但促成耶穌被釘十字架是出於背叛;上帝則是出於愛和仁慈。撒但是促成此事的次要原因,而在根本上希望它發生,定意讓它發生,並允許撒但實現它的則是上帝。對於疾病,也是這個道理。

  我能想像某些人的反應:“不對,瓊妮,我們怎麼能說上帝是疾病的幕後推手,怎麼能說上帝希望疾病存在呢?聖經告訴我們,耶穌醫治疾病,這顯然證明上帝不希望它存在。”

  那就讓上帝親自作答,他對摩西說:“誰造人的口呢?誰使人口啞、耳聾、目明、眼瞎呢?豈不是我耶和華嗎?”(出4:11)再聽先知耶利米說:“禍福不都出於至高者的口嗎?”(哀3:38)上帝藉以賽亞之口說:“我造光,又造暗;我施平安,又降災禍;造作這一切的是我耶和華。”(賽45:7)

  這就說明上帝希望疾病存在嗎?我想,關鍵在於我們怎樣理解“希望”這個詞。上帝並不是在喜歡疾病這個意義上希望它存在。他恨惡疾病正如恨惡死亡、罪咎、悲哀等罪的其他惡果一樣。但為了某些目的,上帝可能“定意”或“寧願”讓疾病存在,只有在這個意義上,才可以說上帝“希望”它存在,若非如此,他會立即將它消滅乾淨。

  假設你是一名法官,一個在搶劫商店時被抓的男孩被帶到你面前,再假設這個男孩的父親是你最好的朋友。你會樂意給這個男孩應得的處罰嗎?不會,你會於心不忍。可你依然會處罰他,因為這麼做是合情合理的。

  所以,上帝讓疾病存在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為磨鍊基督徒的性情。通過這種方式,上帝利用一種形式的惡(疾病)來幫助剷除另一種形式的惡(個人的罪)。還有其他原因,本書前面提到的適於其他試煉的益處也適於疾病。不過,最令人欣慰的也許是上一章提到的那個原因—上帝延遲終結罪與罪的惡果,是為讓更多的世人有機會聆聽福音。因為如果上帝今天就除掉一切疾病,他也必定會除掉疾病的起因—罪,這將意味著一切罪人的毀滅。上帝正是因為仁慈,所以才推遲了對罪的審判。

  某些人可能提出另一個異議(這異議跟撒但有關),來反駁我對上帝和疾病之間關係的看法。難道上帝真的准許撒但散布疾病嗎?“既然撒但所做的一切都源於悖逆,”某些人辯駁,“那麼上帝允許撒但犯罪行惡、製造疾病,他不就成罪人了嗎?”

  這種說法的確讓人很難反駁。對於上帝與撒但的關係,我當然不是無所不曉。但聖經確實清楚指明了兩點:一方面,上帝全權控制撒但的行為;另一方面,上帝絕非罪人也絕非罪的始作俑者![2]

  當聖經向我們呈現這樣兩條看似相互矛盾的真理時,我們要如何對待呢?怎樣才能使二者相合呢?簡單的方式是否定其中的一方面。(這樣一來通常意味著否定上帝的至高權威。)但這是錯的。我們首先應該確定,兩條真理確實都是聖經的教導。一旦確定,我們就必須謙卑地使自己的理智服從上帝話語的權威,憑信心同時接受它們。上帝告訴我們什麼,我們就相信什麼,即使他所說的以我們有限的思維看來是自相矛盾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