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福音書的開頭部分說,有一位被稱作施洗約翰的人出現在猶太的曠野中。他在約但河邊告訴眾人說,他們要悔改,因為“神的國近了”(太3:2)[3]。可是耶穌到來以後,卻宣稱神的國已經降臨。[4]有一次,在解救了一個被鬼附著的人之後,耶穌說:“我若靠著神的靈趕鬼,這就是神的國臨到你們了。”(太12:28;路11:20)還有一次,幾個法利賽人問耶穌:“神的國幾時來到?”耶穌的回答令人吃驚:“神的國來到,不是眼所能見的。人也不得說,‘看哪!在這裡’,‘看哪!在那裡’;因為神的國就在你們中間。”(路17:20-21)[5]
你瞧,這些法利賽人以為神的國會一下子顯出來(路19:11),以為屆時上帝將消滅他的仇敵,在耶路撒冷建立統治,景象壯觀如同煙花綻放。可是他們沒有意識到,君王自己此時就站在他們中間,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神的國已經開始了。雖然仍須等到將來才能完全成就[6],但神的國已經隨著基督的到來開始了。這就是為什麼《馬太福音》4章23節里把耶穌傳的信息稱為“天國的福音”。耶穌此來是要挑戰撒但在地上的權柄,建立自己的國度,收回理當屬於他的。耶穌此來是要逆轉人犯罪墮落招致的詛咒。耶穌此來是要除掉罪和罪的惡果。
耶穌在十字架上付清罪的贖價,與人的罪行和惡意針鋒相對地鬥爭,他通過這樣的方式除掉人的罪。
那麼他又通過什麼方式除掉罪的惡果呢?面對罪人,他赦免其罪;發現疾病,他醫治患者;遇到被鬼附的,他大聲呵斥驅趕邪靈。遭到暴風侵襲,他斥責風,向海說:“住了吧!靜了吧!”驚恐的門徒看到船隻和自己的性命保住了,都鬆了一口氣,訝異道:“連風和海也聽從他了。”耶穌不僅證明他能幫助我們安然渡過“生命的風暴”,也展示出他的大能,逆轉罪對於自然的影響,這表明他正在收回地上的統治。他仿佛在說:“你們這些海浪難道不知我才是這裡的王?撒但統治這個星球太久了,致使你們對人施虐,而我來此,就是要終結這一切。”耶穌就是這樣,通過逆轉其影響,來除掉罪的惡果。
是的,在除掉罪與罪的惡果的同時,基督的國也開始了—在此要特別強調“開始”這個詞,因為它對於醫治的問題至關重要。耶穌雖然啟動了這個過程,但他並沒有就此完成。《使徒行傳》1章1節及《路加福音》所述耶穌生平時,說的是“耶穌開頭一切所行所教訓的”。
耶穌確實從人群中趕走了魔鬼,但他並沒有徹底清除魔鬼的掌控。耶穌返回天上之後依然有人被鬼附著。
耶穌確實治癒了病患。可你想想耶穌從未遇見、從未醫治的人,在他本國尚且有那麼多,更何況世界其他地方,而那些被他治癒的人後來也衰老死去了。
耶穌平息暴風,施展大能,逆轉了罪在自然界的惡果。但這意味著一切自然災難永被清除了嗎?絕對不是。
耶穌讓死人復活,令人稱奇。但是有很多虔敬的信徒,耶穌並沒有讓他們復活。即便是那些復活的人,後來也必定再度面對死亡。
耶穌赦免了人的罪,使他們在上帝眼中看為義。可耶穌使他們在有生之年脫離了罪惡,解除了罪性嗎?沒有。因此,耶穌的意圖並不是當下就給神國砌築最後一塊磚。如果他那麼做了,世間大多數人就不可能有機會聆聽福音。他的計劃是開始他的國,是奠定基礎。並向人預示末後的日子,當神的國完全成就時會有怎樣的情景。
使徒書信的作者強調,我們這些基督徒同時生活在兩個世代。儘管已稍稍瞥見永恆國度的權能,可我們仍在現世經受試煉、誘惑和苦難。上帝是當今的主宰,可他並不總是“耀武揚威”。他沒有徹底消滅罪和罪的惡果,而僅僅給了基督徒憑據,應許他們將來能夠進入他的國度。
舉例來說,我們在回天家時將變得完全公義和聖潔,而在當下,我們雖仍是罪人,但上帝已給我們“所應許的聖靈為印記。這聖靈是我們得基業的憑據”(弗1:13-14)。聖靈如何幫助我們在此生愛上帝、願行義,預示著他如何在未來使我們完全成聖、蒙上帝悅納。就像母親在開飯前給孩子嘗一口飯菜,耶穌憑藉神跡、聖靈憑藉在我們裡面做的工,使我們得以一窺天國的面貌。然而在當下,我們“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林後4:16)。儘管我們有朝一日將完全改變,但現在仍要“在這帳棚里(指身體)嘆息勞苦”(林後5:2-4)。
你現在明白我為什麼對罪、罪的惡果和神的國這些神學概念層層剖析、長篇大論了吧?疾病只是罪的諸多惡果之一,除非神的國徹底取代舊的世界,否則不可能完全除掉。耶穌行過包括醫治在內的各種神跡,但這並不能保證為跟從他的人除掉任何罪的惡果。
有時,上帝出於憐憫,會彰顯神跡醫治我們,作為即將上映佳片的“內部預映”,讓我們一窺將來的美好前景。我認為上帝有時會這麼做。但是,鑑於神的國尚未完全到來,我們不要指望任何疾病都自動得到醫治。罪有很多惡果,我們有什麼理由擅自挑出其中的一種—疾病,單單把它當作今日基督徒不該承受的呢?我們活在“現今的世代”,對於世間苦難,新約早就告訴我們:要多多忍耐!
你瞧,這些法利賽人以為神的國會一下子顯出來(路19:11),以為屆時上帝將消滅他的仇敵,在耶路撒冷建立統治,景象壯觀如同煙花綻放。可是他們沒有意識到,君王自己此時就站在他們中間,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神的國已經開始了。雖然仍須等到將來才能完全成就[6],但神的國已經隨著基督的到來開始了。這就是為什麼《馬太福音》4章23節里把耶穌傳的信息稱為“天國的福音”。耶穌此來是要挑戰撒但在地上的權柄,建立自己的國度,收回理當屬於他的。耶穌此來是要逆轉人犯罪墮落招致的詛咒。耶穌此來是要除掉罪和罪的惡果。
耶穌在十字架上付清罪的贖價,與人的罪行和惡意針鋒相對地鬥爭,他通過這樣的方式除掉人的罪。
那麼他又通過什麼方式除掉罪的惡果呢?面對罪人,他赦免其罪;發現疾病,他醫治患者;遇到被鬼附的,他大聲呵斥驅趕邪靈。遭到暴風侵襲,他斥責風,向海說:“住了吧!靜了吧!”驚恐的門徒看到船隻和自己的性命保住了,都鬆了一口氣,訝異道:“連風和海也聽從他了。”耶穌不僅證明他能幫助我們安然渡過“生命的風暴”,也展示出他的大能,逆轉罪對於自然的影響,這表明他正在收回地上的統治。他仿佛在說:“你們這些海浪難道不知我才是這裡的王?撒但統治這個星球太久了,致使你們對人施虐,而我來此,就是要終結這一切。”耶穌就是這樣,通過逆轉其影響,來除掉罪的惡果。
是的,在除掉罪與罪的惡果的同時,基督的國也開始了—在此要特別強調“開始”這個詞,因為它對於醫治的問題至關重要。耶穌雖然啟動了這個過程,但他並沒有就此完成。《使徒行傳》1章1節及《路加福音》所述耶穌生平時,說的是“耶穌開頭一切所行所教訓的”。
耶穌確實從人群中趕走了魔鬼,但他並沒有徹底清除魔鬼的掌控。耶穌返回天上之後依然有人被鬼附著。
耶穌確實治癒了病患。可你想想耶穌從未遇見、從未醫治的人,在他本國尚且有那麼多,更何況世界其他地方,而那些被他治癒的人後來也衰老死去了。
耶穌平息暴風,施展大能,逆轉了罪在自然界的惡果。但這意味著一切自然災難永被清除了嗎?絕對不是。
耶穌讓死人復活,令人稱奇。但是有很多虔敬的信徒,耶穌並沒有讓他們復活。即便是那些復活的人,後來也必定再度面對死亡。
耶穌赦免了人的罪,使他們在上帝眼中看為義。可耶穌使他們在有生之年脫離了罪惡,解除了罪性嗎?沒有。因此,耶穌的意圖並不是當下就給神國砌築最後一塊磚。如果他那麼做了,世間大多數人就不可能有機會聆聽福音。他的計劃是開始他的國,是奠定基礎。並向人預示末後的日子,當神的國完全成就時會有怎樣的情景。
使徒書信的作者強調,我們這些基督徒同時生活在兩個世代。儘管已稍稍瞥見永恆國度的權能,可我們仍在現世經受試煉、誘惑和苦難。上帝是當今的主宰,可他並不總是“耀武揚威”。他沒有徹底消滅罪和罪的惡果,而僅僅給了基督徒憑據,應許他們將來能夠進入他的國度。
舉例來說,我們在回天家時將變得完全公義和聖潔,而在當下,我們雖仍是罪人,但上帝已給我們“所應許的聖靈為印記。這聖靈是我們得基業的憑據”(弗1:13-14)。聖靈如何幫助我們在此生愛上帝、願行義,預示著他如何在未來使我們完全成聖、蒙上帝悅納。就像母親在開飯前給孩子嘗一口飯菜,耶穌憑藉神跡、聖靈憑藉在我們裡面做的工,使我們得以一窺天國的面貌。然而在當下,我們“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林後4:16)。儘管我們有朝一日將完全改變,但現在仍要“在這帳棚里(指身體)嘆息勞苦”(林後5:2-4)。
你現在明白我為什麼對罪、罪的惡果和神的國這些神學概念層層剖析、長篇大論了吧?疾病只是罪的諸多惡果之一,除非神的國徹底取代舊的世界,否則不可能完全除掉。耶穌行過包括醫治在內的各種神跡,但這並不能保證為跟從他的人除掉任何罪的惡果。
有時,上帝出於憐憫,會彰顯神跡醫治我們,作為即將上映佳片的“內部預映”,讓我們一窺將來的美好前景。我認為上帝有時會這麼做。但是,鑑於神的國尚未完全到來,我們不要指望任何疾病都自動得到醫治。罪有很多惡果,我們有什麼理由擅自挑出其中的一種—疾病,單單把它當作今日基督徒不該承受的呢?我們活在“現今的世代”,對於世間苦難,新約早就告訴我們:要多多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