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魏國正在慢慢向遼東的公孫淵施加壓力,他們等待的就是對手無法忍受而奮起反抗的時候。不論公孫淵是個多麼反覆無常的人,一旦他下決心對魏開戰,就一定會尋求同盟,而那個同盟只能是吳國。如果無法抵擋魏國的進攻,公孫淵應該會越過水(鴨綠江)逃往朝鮮半島。一旦如此,戰線過長的魏國就很難繼續追擊。公孫淵也會考慮擺脫魏軍的追擊後,在朝鮮半島建立基地,伺機東山再起。即使魏國深入半島內部繼續追擊,公孫淵也可能會故技重施,再次越海逃跑。聽說大海彼岸是倭人居住的國家。“那個國家叫什麼來著?是個很奇怪的名字,國家的首領好像是個女人……啊,邪馬台國……國王的名字好像是卑彌呼。”遠征遼東面臨著這樣的問題,必須要想出解決的辦法。

  仲達想出一個絕妙的主意。在發動遠征軍攻打遼東的同時,或者再稍稍提前幾天,先把士兵派到朝鮮半島去。東萊——即山東半島——與朝鮮西岸可以說是一衣帶水。在那裡有漢人的屯墾地——樂浪和帶方。樂浪位於現在的平壤附近,而帶方則在首爾附近。如果能先在那裡阻擊敵軍,就能夠切斷遼東與吳國的聯繫,同時也切斷了公孫淵的退路。“好了!”司馬仲達用右拳狠擊了一下左手的手掌:“先率兵去帶方,再派使者去邪馬台國……吳國也曾經到倭人居住的海島上征過兵,說不定今後還會再去。邪馬台國還是要控制在魏國的手中才行。”雖然房間裡只有他一個人,可司馬仲達的聲音卻漸漸高昂起來,一股久違的興奮襲上他的心頭。

  此時,在五丈原蜀國的軍營中,丞相諸葛亮的病情急劇惡化。雖然難得心情不錯,同司馬惠達等人談了很長的時間,但終究還是難以忍受病痛的折磨。“把姜維和楊儀叫來。”孔明喘著氣道。自己的身體自己最清楚,一旦發燒,意識也會混亂,所以要在那之前向屬下交代一下軍中的事情——說不定下次發燒可能會奪去他的生命。“我一旦有個萬一,你們就立刻退兵。”孔明以前就對遠征軍的將官們說過這句話。現在應該怎樣做,是否執行退兵計劃,都必須交代清楚。軍中也有不贊成退兵計劃的人,比如前任軍師魏延曾說:“誰說丞相不在了就不能繼續打仗了,不是還有我魏延嗎?”主戰派的急先鋒魏延甚至反對軍隊從渭水西進並在五丈原布陣。這次蜀軍全面退兵,要怎樣說服他或者瞞著他進行都是個問題。

  俄而,姜維和楊儀來到病房內,兩個人表情凝重。孔明閉著眼睛,口述退兵的計劃:“退兵時最害怕敵人攻擊,倘若敵人發覺我們要退兵,敵人便會乘勢發動瘋狂的攻擊。為了不被敵人發覺,我們的退兵計劃必須先從進攻開始……”孔明的臉上浮現出了笑容。這其實是苦笑。魏國的司馬仲達應該不會追擊退兵的蜀軍。司馬仲達現在在魏國朝廷中的地位非常微妙。朝廷想要儘早肅清他這樣有實力的人物,可是若沒有他,魏國也就再也不能發動大規模的戰爭了。因為除了他之外,根本沒有人有這種指揮能力。在魏國還有大敵存在的這段時間,司馬仲達是不能被肅清的。在仲達看來,蜀國這個大敵必須存在下去。如果追擊退兵時的蜀軍,就有可能給蜀軍以毀滅性的打擊,這就相當於司馬仲達用自己的手扼住了自己的脖子。司馬仲達雖然不想追擊,但在諸將面前,就這麼眼睜睜地看著蜀軍退兵而不行動,回去後也沒法交差。可以說,現在孔明是專門站在司馬仲達的立場上,為部下講解了退兵部署的。

  “魏延應該會反對退兵。”說到這裡,孔明睜開了眼睛。蜀軍必須要安全退兵,如果統一部署被打亂,一切努力將會化為泡影。

  “那魏延應該怎樣處理呢?”姜維問道。

  “緊要關頭,只有處斬,別無他法。一旦有什麼閃失,將會牽累無數性命。”孔明的聲音有些嘶啞。

  八

  丞相諸葛孔明失去意識之後,仍然熬過了十天,這或許多虧了景妹獻上的摩揭陀國的奇藥。服用了此藥之後,臨終前也能夠暫時恢復意識。

  當年八月,孔明離世。蜀志《諸葛傳》引用了《晉陽秋》一書的原文,記載如下:“有星赤而芒角,自東北向西南流,投於亮營,三投再還,往大還小,俄而亮卒。”正史《晉書·宣帝紀》的正文中也有如下記載“會有長星墜亮之壘。”孔明死去的那天夜裡,確實出現了異常的天象。

  臨終之前,孔明從床上坐了起來,說道:“我想和教母兩個人單獨說些話。”他的語氣跟平常沒有任何變化。部下們甚至抱有希望,丞相是不是恢復健康了。不一會兒,少容來了,其他的人都退出了房間。

  “我馬上就要離開人世了,可不知道為什麼還想跟教母大人說幾句話。”孔明只說了這些話,至於想聽什麼他卻沒有說出口。

  “六十多年前,我生過一個男孩。”少容道。

  “是鎮南將軍張魯吧。”孔明說道。

  “不,不是張魯。夫君張衡對我說,想拯救他人的人,是不能夠擁有自己的孩子的。因此我把自己的孩子扔掉了,把別人的孩子當作自己的孩子來撫養,那個孩子就是張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