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
岡特的約翰的去世對他的長子——博林布羅克的亨利——的意義最為重大。因為他是整個蘭開斯特公爵領地的繼承人,因此在1399年,他對表兄理查二世來說是個可怕的幽靈。在考文垂的決鬥被取消後,博林布羅克的亨利和莫布雷都離開了英格蘭。莫布雷的公爵領地被剝奪,於是他決定前往耶路撒冷朝聖,但途中在威尼斯死於瘟疫。而博林布羅克的亨利的流放一般被認為是不公正的,他到了巴黎,受到查理六世宮廷的歡迎,可以近距離地監視英格蘭局勢。他看到的情景是,一位國王在努力征服自己的國家。偉大而古老的英格蘭領地一個個落入了理查二世及其夥伴手中。曾經屬於沃里克伯爵、格洛斯特公爵、阿倫德爾伯爵和諾福克公爵的土地和城堡都被收歸王室。1398年,第四代馬奇伯爵羅傑·莫蒂默(他有一定的王室繼承權,因為他的母親菲利帕是安特衛普的萊昂內爾的女兒,因此他是愛德華三世的曾外孫)在愛爾蘭被殺。他的兒子埃德蒙還是個小男孩,於是馬奇伯爵領地被國王收入囊中,對其進行監護。
岡特的約翰的葬禮結束後,理查二世去了蘭利,那是愛德華二世最喜愛的地方,皮爾斯·加韋斯頓的遺體被葬在那裡,愛德華二世曾在那裡考慮對死敵蘭開斯特伯爵托馬斯進行報復。理查二世抵達蘭利的時候,做出了一個命運攸關的重大決策。據理查二世的忠僕威廉·巴戈特爵士記載,國王宣布,他寧願讓格洛斯特公爵、沃里克伯爵和阿倫德爾伯爵的後代恢復繼承權,也不願意讓博林布羅克的亨利回到英格蘭。巴戈特寫信給博林布羅克的亨利,告訴他,現在國王已經和他“勢不兩立”。理查二世於3月18日在威斯敏斯特召開會議,正式宣布剝奪博林布羅克的亨利對蘭開斯特公爵領地的繼承權,並判處他終身流放。
理查二世攫取土地到了最厲害的地步。岡特的約翰晚年害怕的事情果真發生了。1399年春季,他的大片遺產被瓜分給理查二世的主要黨羽:蘭開斯特、塔特伯里和凱尼爾沃思被封給薩里公爵托馬斯·霍蘭;在威爾斯的領地被封給埃克塞特公爵約翰·霍蘭;萊斯特、龐蒂弗拉克特和博林布羅克被賞給理查二世的堂弟阿爾伯馬爾公爵。剩餘的大部分領地都被掌握在王室手中,其豐厚的收入直接流進了理查二世在諸多王家城堡內建立的金庫。正如沃爾辛厄姆所說,此刻英格蘭全國人民都明白,理查二世放逐自己的堂弟,不是因為後者與莫布雷的爭吵,而是“因為這是個攫取公爵的財產的良機”。理查二世不像是個國王,而是個放縱的盜賊。由於這最後一次攫取土地的惡行,他奠定了自己的命運。
博林布羅克的亨利在巴黎得知自己被剝奪繼承權時,並不感到意外。他自幼與理查二世熟識,在1381年的農民起義期間曾躲在倫敦塔的壁櫥內,在理查二世與上訴諸侯的長期鬥爭中曾經反對過他,也曾支持過他。他知道,國王不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但在同一時間傳到巴黎的其他消息也許會讓他吃驚:國王打算率軍第二次遠征愛爾蘭。他會將自己的支持者和大部分私人武裝都帶過愛爾蘭海,英格蘭在幾個月之內會幾乎沒有軍隊駐守。
這是個天賜良機,實在不容錯過。理查二世在英格蘭和法蘭西都有敵人,於是博林布羅克的亨利和他們所有人取得了聯繫。他的第一個盟友是托馬斯·菲茨艾倫,即前任坎特伯雷大主教,他在自己的兄弟阿倫德爾伯爵被處決的時候,遭到了理查二世的罷免。阿倫德爾家族和蘭開斯特家族的關係也許不算太好,但他們都對國王恨之入骨。他們還聯繫到了英格蘭國內對國王心懷不滿的分子:諾森伯蘭伯爵亨利·珀西、威斯特摩蘭伯爵拉爾夫·內維爾。亨利從這些人那裡得知,如果他入侵英格蘭以奪回自己的遺產,應該會得到許多貴族的支持,大有希望成功。
理查二世於5月底出征,於6月1日抵達愛爾蘭。他一定知道英格蘭本土可能遭到入侵,因為他將王冠和王室御寶——金雀花王權的關鍵標誌物——以及博林布羅克的亨利的兒子蒙茅斯的亨利,帶去了愛爾蘭。他還帶去了大部分保王派貴族和大量武士與弓箭手,準備討伐一些愛爾蘭酋長。
法蘭西國王查理六世的精神病經常發作,因此法蘭西政府朝政紊亂,對博林布羅克的亨利不構成威脅。他於6月底離開了法蘭西。1399年7月4日,他在亨伯河口的雷文斯伯恩附近登陸。他身邊只有不到一百人,算不得令人畏懼的入侵。但據柯克斯托爾編年史家記載,他剛剛登陸,“大群騎士和騎士侍從聞風蜂擁而來投奔他”。他的擁護者包括許多北方伯爵和騎士,包括諾森伯蘭伯爵的兒子哈里·“熱刺”,他享有英格蘭第一騎士的威名。
理查二世的國民長期以來飽受欺凌和敲詐,於是紛紛倒向博林布羅克的亨利的陣營。《英格蘭國王理查二世遭背叛及遇害編年史》的作者寫道,“人們爭先恐後地奔向公爵,為他效力,向他獻上自己的財產,無一例外”。整個英格蘭為博林布羅克的亨利駕臨的消息而歡欣鼓舞。理查二世留在國內的政府以約克公爵(蘭利的埃德蒙,博林布羅克的亨利和國王的叔叔)為首,主力干將則為國王的寵臣,包括約翰·布希爵士和理查·斯科羅普爵士。他們於7月中旬企圖在牛津組建一支保王黨軍隊,但英格蘭中部人民都奔向博林布羅克的亨利的陣營,因此他們不得不向西一退再退。阿斯克的亞當估計,博林布羅克的亨利麾下擁有十萬大軍。雖然編年史家們慣於誇大其詞,但這一次應該沒有誇張。
岡特的約翰的葬禮結束後,理查二世去了蘭利,那是愛德華二世最喜愛的地方,皮爾斯·加韋斯頓的遺體被葬在那裡,愛德華二世曾在那裡考慮對死敵蘭開斯特伯爵托馬斯進行報復。理查二世抵達蘭利的時候,做出了一個命運攸關的重大決策。據理查二世的忠僕威廉·巴戈特爵士記載,國王宣布,他寧願讓格洛斯特公爵、沃里克伯爵和阿倫德爾伯爵的後代恢復繼承權,也不願意讓博林布羅克的亨利回到英格蘭。巴戈特寫信給博林布羅克的亨利,告訴他,現在國王已經和他“勢不兩立”。理查二世於3月18日在威斯敏斯特召開會議,正式宣布剝奪博林布羅克的亨利對蘭開斯特公爵領地的繼承權,並判處他終身流放。
理查二世攫取土地到了最厲害的地步。岡特的約翰晚年害怕的事情果真發生了。1399年春季,他的大片遺產被瓜分給理查二世的主要黨羽:蘭開斯特、塔特伯里和凱尼爾沃思被封給薩里公爵托馬斯·霍蘭;在威爾斯的領地被封給埃克塞特公爵約翰·霍蘭;萊斯特、龐蒂弗拉克特和博林布羅克被賞給理查二世的堂弟阿爾伯馬爾公爵。剩餘的大部分領地都被掌握在王室手中,其豐厚的收入直接流進了理查二世在諸多王家城堡內建立的金庫。正如沃爾辛厄姆所說,此刻英格蘭全國人民都明白,理查二世放逐自己的堂弟,不是因為後者與莫布雷的爭吵,而是“因為這是個攫取公爵的財產的良機”。理查二世不像是個國王,而是個放縱的盜賊。由於這最後一次攫取土地的惡行,他奠定了自己的命運。
博林布羅克的亨利在巴黎得知自己被剝奪繼承權時,並不感到意外。他自幼與理查二世熟識,在1381年的農民起義期間曾躲在倫敦塔的壁櫥內,在理查二世與上訴諸侯的長期鬥爭中曾經反對過他,也曾支持過他。他知道,國王不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但在同一時間傳到巴黎的其他消息也許會讓他吃驚:國王打算率軍第二次遠征愛爾蘭。他會將自己的支持者和大部分私人武裝都帶過愛爾蘭海,英格蘭在幾個月之內會幾乎沒有軍隊駐守。
這是個天賜良機,實在不容錯過。理查二世在英格蘭和法蘭西都有敵人,於是博林布羅克的亨利和他們所有人取得了聯繫。他的第一個盟友是托馬斯·菲茨艾倫,即前任坎特伯雷大主教,他在自己的兄弟阿倫德爾伯爵被處決的時候,遭到了理查二世的罷免。阿倫德爾家族和蘭開斯特家族的關係也許不算太好,但他們都對國王恨之入骨。他們還聯繫到了英格蘭國內對國王心懷不滿的分子:諾森伯蘭伯爵亨利·珀西、威斯特摩蘭伯爵拉爾夫·內維爾。亨利從這些人那裡得知,如果他入侵英格蘭以奪回自己的遺產,應該會得到許多貴族的支持,大有希望成功。
理查二世於5月底出征,於6月1日抵達愛爾蘭。他一定知道英格蘭本土可能遭到入侵,因為他將王冠和王室御寶——金雀花王權的關鍵標誌物——以及博林布羅克的亨利的兒子蒙茅斯的亨利,帶去了愛爾蘭。他還帶去了大部分保王派貴族和大量武士與弓箭手,準備討伐一些愛爾蘭酋長。
法蘭西國王查理六世的精神病經常發作,因此法蘭西政府朝政紊亂,對博林布羅克的亨利不構成威脅。他於6月底離開了法蘭西。1399年7月4日,他在亨伯河口的雷文斯伯恩附近登陸。他身邊只有不到一百人,算不得令人畏懼的入侵。但據柯克斯托爾編年史家記載,他剛剛登陸,“大群騎士和騎士侍從聞風蜂擁而來投奔他”。他的擁護者包括許多北方伯爵和騎士,包括諾森伯蘭伯爵的兒子哈里·“熱刺”,他享有英格蘭第一騎士的威名。
理查二世的國民長期以來飽受欺凌和敲詐,於是紛紛倒向博林布羅克的亨利的陣營。《英格蘭國王理查二世遭背叛及遇害編年史》的作者寫道,“人們爭先恐後地奔向公爵,為他效力,向他獻上自己的財產,無一例外”。整個英格蘭為博林布羅克的亨利駕臨的消息而歡欣鼓舞。理查二世留在國內的政府以約克公爵(蘭利的埃德蒙,博林布羅克的亨利和國王的叔叔)為首,主力干將則為國王的寵臣,包括約翰·布希爵士和理查·斯科羅普爵士。他們於7月中旬企圖在牛津組建一支保王黨軍隊,但英格蘭中部人民都奔向博林布羅克的亨利的陣營,因此他們不得不向西一退再退。阿斯克的亞當估計,博林布羅克的亨利麾下擁有十萬大軍。雖然編年史家們慣於誇大其詞,但這一次應該沒有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