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他那巨大的意志力, 能夠使他控制著這種本能, 並且這樣利用它們來達到最好的效果。意志力和自製心,避免片面衝動的能力, 如我們已經在別處所強調過的,便是他性格上的主要特色。他很懂得隨時隨地去做著各種各樣的感情表現〔案這便是“ 隨機應變” 的意思〕,同時也要求他的部下跟他自己一樣做。根據蒙古的傳說,他曾經說過這樣的話, 這決不是完全無益的:“在每天過活里, 猶如二歲的犢兒動作般, 在廝殺時, 卻又如老鷹般。在筵會裡猶如駒兒般,在廝殺里襲著仇人時, 卻又如海青般。在白天裡敏捷得有如老狼般, 在黑夜裡小心得猶如烏鴉般。”⑦成吉思汗很懂得怎樣去等待機會, 並且還知道怎樣去繼續等待。同時對於他自己的意志也能夠每次控制住, 這便是說蒙古皇帝能夠忍住憤怒並且還使它去服從理智的命令。例如, 他的叔父答阿里台曾經幫助王罕反抗他的侄子, 成吉思汗意欲把他處死。但是博爾朮對他諫奏道:“自己的家自己毀壞, 好像自己的火自己熄滅一樣。你父親的遺念, 只留得你這個叔父,你怎忍廢他呢?”⑧於是成吉思汗的怒氣平息了, 他接受其僚友的意見, 赦免了他的叔父。
在這一點上, 成吉思汗跟伊斯蘭教裁判官瓦希德丁· 不申扎(Washid-ud-dinBushenji) 的關係, 尤其是特殊的, 成吉思汗常常同他談話,詢問他關於伊斯蘭教的問題。有一天, 皇帝對這個裁判官說起他自己的名聲, 由於他對花剌子模沙· 摩訶末的報復, 將要榮譽地傳布在全世界了。摩訶末並不是一個真正的國王, 卻是一個盜匪,他從前曾經殺死過成吉思汗的使節, 這件事情也是任何國王所沒有做過的非行。過了一會兒, 他詢問裁判官道: 他自己的名聲在後世究竟光榮不光榮呢? 瓦希德丁· 不申扎垂著頭說, 假使汗能夠保證他的生命, 那末他便將回答這個問題。成吉思汗便保證他的安全, 於是裁判官接續說, 在後世將沒有一個人會提起蒙古皇帝的英名, 因為皇帝的將士已經把所有的人民都殺光了。當裁判官說完了話, 成吉思汗便把他手裡所執著的弓箭丟棄在地上, 同時他的情緒好像很激動的樣子, 從對談者那方向轉過身去。裁判官看到這位可怖的征服者的憤怒, 想來他是完了, 他的性命馬上就要不保了。但是過了一霎時之後, 汗突然回過頭來, 面對著裁判官說, 他自己一向把他當作一有理性的人士看待, 但是聽到這些言語以後, 才明了裁判官也不是擁有完全的知識的。在大地上有許多國王和王國,但是無論哪一個對於盜匪摩訶末予以庇護的, 那末都將遭受到蹂躪。但是異民族和外國的國王必定會永久留傳著成吉思汗的名聲的。⑨關於成吉思汗控制發怒的能力, 我們已經擁有不少可靠的證據。有時, 當他感覺到寬大為得策時, 甚至對於紀律的違犯也沒有執行著十分嚴厲的懲罰, 雖然他通常對於這點是主張毫不寬貸地嚴懲的。例如, 在西征的戰役中, 當他派遣者別、速別額台和脫忽察兒三個萬戶去追擊花剌子模沙的當兒, 曾經頒布過嚴厲的訓令, 告誡他們不得對也里總督篾力克汗·額密兒·木勒克(Malik-Khan Amir-ul-Mulk)〔《元朝秘史》只作篾力克汗〕的領地加以任何的損害。者別和速別額台都能夠遵守他的指令, 唯有脫忽察兒把阿禿兒卻蹂躪了其領土一部分。當成吉思汗接得這項報告後,起初因為脫忽察兒違背了他的命令, 意欲把處死, 但是經過再三的考慮後, 僅對他予以嚴厲的申斥, 而其處罰也不過撤消其指揮權而已。⑩
當成吉思汗在他的軍隊裡面建立起最嚴厲的紀律,和在他的帝國裡面樹立最嚴格秩序的時候, 他也始終是一個自由、寬大和仁慈的人,在這些方面對於草原戰士的理想是十分符合的。從長春真人、宋朝使節〔趙珙〕、伊斯蘭教徒和畏兀兒人等手裡所描寫出來關於他接待來客的記錄, 我們便可以發現他對於異邦人( 尤其是當他認為這些人是有利於他的目的時)能夠表示出跟上述相同的特性來。
我們已經習慣地想像到成吉思汗是一個殘酷和反動的橫暴者, 他在被他的命令所殺戮的和平市民的屍山上,和被他的命令所毀滅的繁榮城市的廢墟上, 踏著他所進行的血路。我們的資料, 已經告訴我們關於他所作所為的一連串血腥事件, 從謀殺其異母弟別克帖兒起, 一直到後來戰役中的整批大屠殺,這是不可否認的。
假使讀過了這些資料,並且把這些資料跟他那性格上的另一面對照起來, 人們或許開始認為他是一個集合著殘忍嗜殺的暴君和史詩上的英雄、野蠻的破壞者和建設的天才等的各種特性, 以及複雜而令人驚奇的難以了解清楚的人物。但是這樣的見解是否和事實符合呢?
慎重而批判性地研究了資料的結果, 在今日那些沒有偏見的學者們一定能夠確信如下的事實:當成吉思汗還被人稱作帖木真時, 或者後來被人稱為蒙古民族的“汗”時, 都沒有表示傾向於任何放恣的殘忍和任何破壞的熱情, 但是無論他的天才怎樣偉大, 他畢竟是他的時代和他的民族的人, 而且因為這個緣故, 任何企圖想把他轉移到其他時代和其他國家的,還不如以他的時代和他的環境作背景來判斷他為妥。這件事情在當時是能夠很容易地被理解的, 就是在最大的戰事中, 成吉思汗的殘忍性或者嗜殺性決不會超過同時代其他國家裡的兵士們所泄露出來的。成吉思汗也像任何時代和任何民族的大征服者一樣, 都有能力去從容不迫地破滅其自己和敵人的兵士。假使他認為有利於自己的目的時, 他甚至有能力去屠殺一城的市民, 但是他決不會常常進行放恣的殘暴,也不會單單為復仇欲而對俘虜顯示出一種野蠻的殘忍性來。較他文化更高的民族而且還是跟他同時代的一部分人士,把那些俘虜在他們跟前執行著致死的拷問(如扎蘭丁在八魯彎戰役以後所做那樣) 甚至連這樣的野蠻舉動也加以賞識。成吉思汗從來沒有想到像眼界遠比成吉思汗更為廣闊的亞細亞另外一位者帖木兒(Tamerlane) 所做那樣, 因為後者曾經建立起一座用二千名活人一個一個堆疊起來然後再用磚和瓦灰泥遮蓋著的高塔。
在這一點上, 成吉思汗跟伊斯蘭教裁判官瓦希德丁· 不申扎(Washid-ud-dinBushenji) 的關係, 尤其是特殊的, 成吉思汗常常同他談話,詢問他關於伊斯蘭教的問題。有一天, 皇帝對這個裁判官說起他自己的名聲, 由於他對花剌子模沙· 摩訶末的報復, 將要榮譽地傳布在全世界了。摩訶末並不是一個真正的國王, 卻是一個盜匪,他從前曾經殺死過成吉思汗的使節, 這件事情也是任何國王所沒有做過的非行。過了一會兒, 他詢問裁判官道: 他自己的名聲在後世究竟光榮不光榮呢? 瓦希德丁· 不申扎垂著頭說, 假使汗能夠保證他的生命, 那末他便將回答這個問題。成吉思汗便保證他的安全, 於是裁判官接續說, 在後世將沒有一個人會提起蒙古皇帝的英名, 因為皇帝的將士已經把所有的人民都殺光了。當裁判官說完了話, 成吉思汗便把他手裡所執著的弓箭丟棄在地上, 同時他的情緒好像很激動的樣子, 從對談者那方向轉過身去。裁判官看到這位可怖的征服者的憤怒, 想來他是完了, 他的性命馬上就要不保了。但是過了一霎時之後, 汗突然回過頭來, 面對著裁判官說, 他自己一向把他當作一有理性的人士看待, 但是聽到這些言語以後, 才明了裁判官也不是擁有完全的知識的。在大地上有許多國王和王國,但是無論哪一個對於盜匪摩訶末予以庇護的, 那末都將遭受到蹂躪。但是異民族和外國的國王必定會永久留傳著成吉思汗的名聲的。⑨關於成吉思汗控制發怒的能力, 我們已經擁有不少可靠的證據。有時, 當他感覺到寬大為得策時, 甚至對於紀律的違犯也沒有執行著十分嚴厲的懲罰, 雖然他通常對於這點是主張毫不寬貸地嚴懲的。例如, 在西征的戰役中, 當他派遣者別、速別額台和脫忽察兒三個萬戶去追擊花剌子模沙的當兒, 曾經頒布過嚴厲的訓令, 告誡他們不得對也里總督篾力克汗·額密兒·木勒克(Malik-Khan Amir-ul-Mulk)〔《元朝秘史》只作篾力克汗〕的領地加以任何的損害。者別和速別額台都能夠遵守他的指令, 唯有脫忽察兒把阿禿兒卻蹂躪了其領土一部分。當成吉思汗接得這項報告後,起初因為脫忽察兒違背了他的命令, 意欲把處死, 但是經過再三的考慮後, 僅對他予以嚴厲的申斥, 而其處罰也不過撤消其指揮權而已。⑩
當成吉思汗在他的軍隊裡面建立起最嚴厲的紀律,和在他的帝國裡面樹立最嚴格秩序的時候, 他也始終是一個自由、寬大和仁慈的人,在這些方面對於草原戰士的理想是十分符合的。從長春真人、宋朝使節〔趙珙〕、伊斯蘭教徒和畏兀兒人等手裡所描寫出來關於他接待來客的記錄, 我們便可以發現他對於異邦人( 尤其是當他認為這些人是有利於他的目的時)能夠表示出跟上述相同的特性來。
我們已經習慣地想像到成吉思汗是一個殘酷和反動的橫暴者, 他在被他的命令所殺戮的和平市民的屍山上,和被他的命令所毀滅的繁榮城市的廢墟上, 踏著他所進行的血路。我們的資料, 已經告訴我們關於他所作所為的一連串血腥事件, 從謀殺其異母弟別克帖兒起, 一直到後來戰役中的整批大屠殺,這是不可否認的。
假使讀過了這些資料,並且把這些資料跟他那性格上的另一面對照起來, 人們或許開始認為他是一個集合著殘忍嗜殺的暴君和史詩上的英雄、野蠻的破壞者和建設的天才等的各種特性, 以及複雜而令人驚奇的難以了解清楚的人物。但是這樣的見解是否和事實符合呢?
慎重而批判性地研究了資料的結果, 在今日那些沒有偏見的學者們一定能夠確信如下的事實:當成吉思汗還被人稱作帖木真時, 或者後來被人稱為蒙古民族的“汗”時, 都沒有表示傾向於任何放恣的殘忍和任何破壞的熱情, 但是無論他的天才怎樣偉大, 他畢竟是他的時代和他的民族的人, 而且因為這個緣故, 任何企圖想把他轉移到其他時代和其他國家的,還不如以他的時代和他的環境作背景來判斷他為妥。這件事情在當時是能夠很容易地被理解的, 就是在最大的戰事中, 成吉思汗的殘忍性或者嗜殺性決不會超過同時代其他國家裡的兵士們所泄露出來的。成吉思汗也像任何時代和任何民族的大征服者一樣, 都有能力去從容不迫地破滅其自己和敵人的兵士。假使他認為有利於自己的目的時, 他甚至有能力去屠殺一城的市民, 但是他決不會常常進行放恣的殘暴,也不會單單為復仇欲而對俘虜顯示出一種野蠻的殘忍性來。較他文化更高的民族而且還是跟他同時代的一部分人士,把那些俘虜在他們跟前執行著致死的拷問(如扎蘭丁在八魯彎戰役以後所做那樣) 甚至連這樣的野蠻舉動也加以賞識。成吉思汗從來沒有想到像眼界遠比成吉思汗更為廣闊的亞細亞另外一位者帖木兒(Tamerlane) 所做那樣, 因為後者曾經建立起一座用二千名活人一個一個堆疊起來然後再用磚和瓦灰泥遮蓋著的高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