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
▲虹橋▲書吧▲BOOK.HQDOOR.COM▲
第50節:千里姻緣(1)
築起血肉長城
在北京東北郊的公路上有一個被稱為「六公主墳」的站牌,顧名思義這裡曾經是「六公主」的陵寢所在。這位六公主是康熙的女兒,她是有清一代第二個遠嫁漠北的公主,她以自己的婚姻為清王朝的穩固築起了血肉長城。但伴隨著歲月的逝去,六公主早已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只留下這「六公主墳」的站牌供人憑弔……
千里姻緣
在康熙的女兒中,生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二月二十六日的六公主是第二個肩負起同漠北喀爾喀聯姻的公主。六公主的婚姻與她的四姐一樣,同噶爾丹的東犯、喀爾喀南下歸附清廷有直接關係。六公主未來的夫婿——喀爾喀賽音諾顏部的策凌,在祖母的帶領下於康熙三十一年(1692)逃到北京。六公主的婚姻、六額駙所建立的豐功偉績以及額駙的子孫在最終平定準噶爾部的遠征中所作出的傑出貢獻,都曾在歷史的長卷中留下光輝的一頁。
策凌其人
就在六公主4歲那一年,噶爾丹的鐵騎已經逼近距北京只有幾百里的烏蘭布通,「其勢甚急」,人心惶惶。為了安撫眾心,康熙在親征前夕,甚至令李光地占卜《易》,得到的卻是「復之上六」,「復之上六」卦意味著「喪統帥」,見到這樣的卦就連李光地也緊張起來,多虧康熙心有城府,從容解釋道:「今噶爾丹背天犯順,自蹈危機,兆乃應彼,非應我也。」事態果然像康熙所預料的,清軍在烏蘭布通擊潰了不可一世的噶爾丹。
策凌所在的賽音諾顏部的牧地在土謝圖汗部西部的塔密爾,賽音諾顏與土謝圖汗本來就都出自諾諾和一支,土謝圖汗的始祖阿巴岱是諾諾和的長子,而賽音諾顏的始祖圖蒙肯是諾諾和的第八子。圖蒙肯因支持喇嘛教,達賴喇嘛授予他「賽音諾顏」的稱號,「賽音」在藏語中是「好」的意思,而「諾顏」在蒙語中是「官長」的含義,不僅帶有明顯的褒獎之意,也是令其區別於土謝圖汗、札薩克圖汗、車臣汗。
順治十二年(1655)圖蒙肯之子丹津喇嘛派遣子弟來北京朝覲,並開始向清政府「歲貢九白」。而當噶爾丹大舉進犯喀爾喀時,圖蒙肯的後裔率部眾南下歸附清廷。圖蒙肯的後裔除第二子丹津喇嘛的子孫外,還有一支是其第八子丹津班珠爾的子孫,策凌就是丹津班珠爾的長孫。
雖然策凌只是個20來歲的青年,但他屬於那種「先知先覺」的人。乾隆在御製詩中就曾稱讚策凌「不必讀書知大義,每於臨陣冠三軍」,這裡所說的「讀書」並非單純的讀書識字,還包括了學習更重要的封建綱常。「不必讀書」而「知大義」自然是上等人才,讀書之後「知大義」是一般人才,讀書之後仍不「知大義」就是不可教化的下等人。如果用「先知先覺」、「後知後覺」、「不知不覺」的標準來衡量,策凌當然屬於「先知先覺」那一類。
策凌對綱常觀念的自覺領悟,引起康熙的矚目,不僅賜予他三等輕車都尉的世職,而且把地安門寶鈔胡同一處宅院賜給策凌一家,還令策凌到內廷同諸皇子一起受教育,康熙就像發現千里馬的伯樂一樣發現一個難得的人才。
◇歡◇迎訪◇問◇BOOK.HQDOOR.COM◇
第51節:千里姻緣(2)
西顧之憂
在六公主13歲那一年,儘管康熙徹底摧毀了噶爾丹的勢力,但準噶爾本土——天山以北的廣大地區仍然被噶爾丹之侄——策妄阿拉布坦所盤踞。策妄阿拉布坦絕非等閒之輩,當噶爾丹打著達賴喇嘛的旗號回到伊犁爭奪準噶爾汗位的時候,羽翼尚未豐滿的策妄阿拉布坦立即退避三舍,表現出臣服;當噶爾丹揮師東進、占領喀爾喀後,策妄阿拉布坦則立即把伊犁據為己有,發動了一場不流血的政變;而當噶爾丹在昭莫多遭受毀滅性的打擊後,策妄阿拉布坦封鎖了從阿爾泰山退往伊犁的路,釜底抽薪,予以致命一擊。尤需一提的是,策妄阿拉布坦在取代噶爾丹之初,對清政府相當友好,在康熙三十七年、四十年相繼向清廷獻出噶爾丹的骸骨及噶爾丹之女鍾齊海。
同準噶爾較量過多年的康熙,從策妄阿拉布坦表面恭謙的背後洞察到那掩藏得很深的韜晦——既利用噶爾丹的東進得到準噶爾部故地,也利用了清軍同噶爾丹的戰爭鞏固在伊犁的統治。一個如此精通權變的人一旦統治地位鞏固,就不會滿足局處一隅。而在達賴六世轉世靈童的問題上,策妄阿拉布坦就流露出其稱霸西陲的意向。
達賴五世圓寂後,西藏地方官員——同噶爾丹私交甚厚的第巴桑結嘉錯,立15歲的倉央嘉錯為達賴五世的轉世靈童,並安排倉央嘉錯於康熙三十六年九月初六在拉薩布達拉宮坐床,此即第一位達賴六世。由於第巴桑結嘉錯同控制西藏的蒙古和碩特部拉藏汗權力之爭的激化以及第巴桑結嘉錯在康熙四十四年(1705)被拉藏汗處死,倉央嘉錯——這個八年來一直不願接受教規約束的青年便被拉藏汗作為假達賴給廢黜了,另立意希嘉錯為六世達賴,此即第二位達賴六世。為了防止比鄰西藏的策妄阿拉布坦把被廢黜的倉央嘉錯搶去作為控制西蒙古的政治資本,康熙立即派人去西藏接倉央嘉錯來北京。事態如康熙所預料,策妄阿拉布坦也派人來接倉央嘉錯,只是晚到了一步。
第50節:千里姻緣(1)
築起血肉長城
在北京東北郊的公路上有一個被稱為「六公主墳」的站牌,顧名思義這裡曾經是「六公主」的陵寢所在。這位六公主是康熙的女兒,她是有清一代第二個遠嫁漠北的公主,她以自己的婚姻為清王朝的穩固築起了血肉長城。但伴隨著歲月的逝去,六公主早已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只留下這「六公主墳」的站牌供人憑弔……
千里姻緣
在康熙的女兒中,生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二月二十六日的六公主是第二個肩負起同漠北喀爾喀聯姻的公主。六公主的婚姻與她的四姐一樣,同噶爾丹的東犯、喀爾喀南下歸附清廷有直接關係。六公主未來的夫婿——喀爾喀賽音諾顏部的策凌,在祖母的帶領下於康熙三十一年(1692)逃到北京。六公主的婚姻、六額駙所建立的豐功偉績以及額駙的子孫在最終平定準噶爾部的遠征中所作出的傑出貢獻,都曾在歷史的長卷中留下光輝的一頁。
策凌其人
就在六公主4歲那一年,噶爾丹的鐵騎已經逼近距北京只有幾百里的烏蘭布通,「其勢甚急」,人心惶惶。為了安撫眾心,康熙在親征前夕,甚至令李光地占卜《易》,得到的卻是「復之上六」,「復之上六」卦意味著「喪統帥」,見到這樣的卦就連李光地也緊張起來,多虧康熙心有城府,從容解釋道:「今噶爾丹背天犯順,自蹈危機,兆乃應彼,非應我也。」事態果然像康熙所預料的,清軍在烏蘭布通擊潰了不可一世的噶爾丹。
策凌所在的賽音諾顏部的牧地在土謝圖汗部西部的塔密爾,賽音諾顏與土謝圖汗本來就都出自諾諾和一支,土謝圖汗的始祖阿巴岱是諾諾和的長子,而賽音諾顏的始祖圖蒙肯是諾諾和的第八子。圖蒙肯因支持喇嘛教,達賴喇嘛授予他「賽音諾顏」的稱號,「賽音」在藏語中是「好」的意思,而「諾顏」在蒙語中是「官長」的含義,不僅帶有明顯的褒獎之意,也是令其區別於土謝圖汗、札薩克圖汗、車臣汗。
順治十二年(1655)圖蒙肯之子丹津喇嘛派遣子弟來北京朝覲,並開始向清政府「歲貢九白」。而當噶爾丹大舉進犯喀爾喀時,圖蒙肯的後裔率部眾南下歸附清廷。圖蒙肯的後裔除第二子丹津喇嘛的子孫外,還有一支是其第八子丹津班珠爾的子孫,策凌就是丹津班珠爾的長孫。
雖然策凌只是個20來歲的青年,但他屬於那種「先知先覺」的人。乾隆在御製詩中就曾稱讚策凌「不必讀書知大義,每於臨陣冠三軍」,這裡所說的「讀書」並非單純的讀書識字,還包括了學習更重要的封建綱常。「不必讀書」而「知大義」自然是上等人才,讀書之後「知大義」是一般人才,讀書之後仍不「知大義」就是不可教化的下等人。如果用「先知先覺」、「後知後覺」、「不知不覺」的標準來衡量,策凌當然屬於「先知先覺」那一類。
策凌對綱常觀念的自覺領悟,引起康熙的矚目,不僅賜予他三等輕車都尉的世職,而且把地安門寶鈔胡同一處宅院賜給策凌一家,還令策凌到內廷同諸皇子一起受教育,康熙就像發現千里馬的伯樂一樣發現一個難得的人才。
◇歡◇迎訪◇問◇BOOK.HQDOOR.COM◇
第51節:千里姻緣(2)
西顧之憂
在六公主13歲那一年,儘管康熙徹底摧毀了噶爾丹的勢力,但準噶爾本土——天山以北的廣大地區仍然被噶爾丹之侄——策妄阿拉布坦所盤踞。策妄阿拉布坦絕非等閒之輩,當噶爾丹打著達賴喇嘛的旗號回到伊犁爭奪準噶爾汗位的時候,羽翼尚未豐滿的策妄阿拉布坦立即退避三舍,表現出臣服;當噶爾丹揮師東進、占領喀爾喀後,策妄阿拉布坦則立即把伊犁據為己有,發動了一場不流血的政變;而當噶爾丹在昭莫多遭受毀滅性的打擊後,策妄阿拉布坦封鎖了從阿爾泰山退往伊犁的路,釜底抽薪,予以致命一擊。尤需一提的是,策妄阿拉布坦在取代噶爾丹之初,對清政府相當友好,在康熙三十七年、四十年相繼向清廷獻出噶爾丹的骸骨及噶爾丹之女鍾齊海。
同準噶爾較量過多年的康熙,從策妄阿拉布坦表面恭謙的背後洞察到那掩藏得很深的韜晦——既利用噶爾丹的東進得到準噶爾部故地,也利用了清軍同噶爾丹的戰爭鞏固在伊犁的統治。一個如此精通權變的人一旦統治地位鞏固,就不會滿足局處一隅。而在達賴六世轉世靈童的問題上,策妄阿拉布坦就流露出其稱霸西陲的意向。
達賴五世圓寂後,西藏地方官員——同噶爾丹私交甚厚的第巴桑結嘉錯,立15歲的倉央嘉錯為達賴五世的轉世靈童,並安排倉央嘉錯於康熙三十六年九月初六在拉薩布達拉宮坐床,此即第一位達賴六世。由於第巴桑結嘉錯同控制西藏的蒙古和碩特部拉藏汗權力之爭的激化以及第巴桑結嘉錯在康熙四十四年(1705)被拉藏汗處死,倉央嘉錯——這個八年來一直不願接受教規約束的青年便被拉藏汗作為假達賴給廢黜了,另立意希嘉錯為六世達賴,此即第二位達賴六世。為了防止比鄰西藏的策妄阿拉布坦把被廢黜的倉央嘉錯搶去作為控制西蒙古的政治資本,康熙立即派人去西藏接倉央嘉錯來北京。事態如康熙所預料,策妄阿拉布坦也派人來接倉央嘉錯,只是晚到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