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
春華道:“今天怎麼這樣早就關了庵門呢?”智香道:“就為的是大姑娘要來,老早的關了庵門,免得別的香客來。”說著話,進了庵門,立刻人心一靜。那院子門邊一棵撐入半空的冬青樹,抹了半邊斜陽,映著佛殿的紅牆,幽艷得很。院子裡鵝卵石面的人行路,兩面青苔很厚,這可知道走路的人很少,微微的一陣沉檀香味,在空中盤旋,這佛庵靜的表現,讓人深深地領略著。春華道:“唉!佛門真好,我來一回,便愛一回。”智香笑道:“這就叫有緣。大姑娘,你記著,一個人有了緣,是不可以錯過的。”說著話,引她上觀音殿上敬過了香,依然把她引到禪房裡來。第一樣事情,讓春華看了高興,便是給智香寫的那軸小中堂,已經掛在壁上了。智香先就合掌道:“大姑娘,我先謝謝你,人家說,你的字寫得好,詩也作得好。這樣的女才子,不想出在管府上。”春華道:“這是哪個說的?”智香笑道:“是我到府衙門裡去求劉師爺那張畫,把你寫的字也帶去了,劉師爺看到,只管說好。這還罷了,還有二少爺看到,當了一種活寶,他非留下不可。我說:“二少爺雖然是位貴人,但是這是大姑娘給庵里的,佛爺面前的東西,哪裡可以隨便給人。不過我替二少爺求她再寫一張,這沒有什麼不可以的。”春華道:“這是哪裡話!我一個姑娘家,怎好寫字送官送府?”說著這話,臉色可就沉下來了。智香笑道:“阿彌陀佛,出家人不願撒謊的。為了大姑娘這一張字的原故,我就對府里二少爺撒了一次謊。你想呀,假如我不撒謊,你這一幅墨寶,他能讓我拿了回來嗎?”春華聽她是如此說著,也就不再追問。智香笑道:“你先請坐一會子,我招呼他們去給你泡一壺好茶來喝。”說著也就轉身走了。
春華在蒲墩上坐了一會子,心裡也就想著,老尼姑對我總算很好,將來可以慢慢地和她談心,把自己這一腔心事給她說出來。假如她真能幫我一個忙,叫她引薦一下,我逃到外縣一個尼姑庵里出家,我是有了出路,對她也沒有什麼妨礙的。她這般的想著,以為自己的算法,那是很準的。正出著神呢,卻聽到外面客堂里有腳步聲,便笑道:“師傅,你全不用客氣,將來我還請你收我做徒弟啦。”說著話,伸頭向外看了去,這不由她不大吃一驚。原來並不是智香,是個三十來歲的男人。那人穿一件棗紅寧綢袍子,腰上扎著青湖縐腰帶,拖了一截在外,腰帶上是罩著寶藍綢琵琶襟的小背心,頭戴一頂尖瓜皮,有個小小的紅頂子。那人的臉,本是棗核式的,加上了這尖瓜小帽,臉子更長,鷹鼻子,小眼睛,在鼻子邊,還有不少的大白麻子。老遠地看到,這就可以料定,他不是一個好人。可是他並不因為有女眷在這裡而退了回去,卻滿臉是笑的,站定了腳,向她深深地作了兩個揖。嚇得春華臉上蒼白,只管倒著向後退。
那人卻開口了,他道:“大姑娘,我是府里的二少爺,因為這裡的老師傅,拿了你寫的一軸小中堂帶到衙門裡去,我看到之後,實在是佩服得了不得。知道姑娘今天下午要來燒香還願,因此特意前來拜訪。”春華見他那樣子,恐怕躲不了,雖是心房只管亂跳,可是面子上還要鼓著一股子氣,就繃了臉道:“呔!你這人好生無禮。男女有別,怎麼只管找我說話,哪個認得你?”那人笑道:“不認得要什麼緊,第一次見面認得了,第二次見面就是熟人了。”說著話時,他已是慢慢地走了過來。春華瞪了眼道:“這是佛地,你打算怎麼樣?你走不走?你若不走,我就要喊叫了。”那人笑道:“你喊叫就只管喊叫吧。你是燒香的,我也是燒香的,在尼姑庵里碰著了,這有什麼要緊?你告到臨江府衙門裡去,那是我的家!”說著,哈哈笑了一陣。春華一看身後有一個矮窗戶,正好通到天井,更轉到佛殿前面去。百忙之中,也不知道是哪來的那一股氣力,兩手抓著窗檻,就爬著跳了過去,跳到天井裡之後,頭也不回,一直就向庵門口奔了來。所幸庵門卻是半掩的,不用費那開門的工夫,就奔上街來。
到了街上,看見來去的行人,心裡才向下一落,喘過兩口氣,定著神,就向家門口走去。然而臉既紅了,頭髮也亂了,周身的小衣,也全讓冷汗浸透。到了大門口,又站著定一定神,將手理理鬢髮,這才走了進去。家裡明知她是燒香回來,可也就沒什麼人注意她的行動。春華到了自己屋子裡,坐下來定了一定神,想到剛才過去的事,心房還不住地跳。怪不得人家說三姑六婆全不是好東西,原來這尼姑庵里,還有這樣一個秘密。幸而自己跑得很快,假如中了那賊子的毒手,這個時候,就不知道是一種什麼情景?這件事,也幸得是沒有人知道,這種醜事若是被人知道了,那是跳到黃河裡去也洗不清。人家必以為是我自己不好,不然,為什麼突然和尼姑來往得這樣親密呢?天呀!總望那個男人,不要到處瞎說就好。要不然,傳揚出來了,那是活也活不得,死也死不得!事情是糊裡糊塗闖過來了,仔細想著,倒反是比以前害怕。人藏在屋子裡,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睡更不是,只是在屋子裡急得打旋轉。
到了晚上,不覺頭昏腦暈,竟是大燒大熱起來。家裡人有的說是犯了感冒,有的說是吃壞了東西。也有人說是受了驚。倒是公婆都不怎樣的介意,只是請了一位年紀老的醫生來看過了,開了一個定神退熱的方子。春華睡在床上,也暗裡想著,這事還是不瞞著公婆為是。天下決沒有瞞得了人的事。我說出來了,我可以表明我居心無愧。我不表明,吃了人的虧,還不肯說出,那顯見得是心裡不乾淨了。有了這個心,也打算到次日向公婆說著。不料到了次日早上,卻聽到公公在堂屋裡大叫豈有此理,過了一會子,婆婆進房來問病,也是掛著一臉不高興的樣子。因之自己心裡的事,一個字也不敢提,怕是得不著公婆原諒,反要受一頓申斥。糊裡糊塗地睡過了一晚,病是好了,只是四肢柔軟如綿,說不出來的一種疲倦,所以始終還是在床上睡著。又這樣過了三四天,房門口都不敢出來,房門以外,有什麼事,自己全不知道。
到了第五天下午,卻有一樁十分出於意外的事情,是娘家母親來了。管太太先陪著宋氏進房來坐了一會子,然後她避了開去,顯是有意讓她母女們說話。春華靠了枕頭躺著,沒有開口,嘴角一撇,先就有兩行眼淚流將下來。宋氏坐在床面前一張椅子上,捧了水菸袋,只管抽菸,眼睛可是向春華臉上看著的。等流了一會子眼淚,噴出煙來,嘆了一口長氣道:“冤家!你叫我說什麼好呢?你父親為你的事,鬧了那麼一個心口痛,到如今受不得涼,受不得累,到明年恐怕是不教館了。說句天理良心的話,管家待你,要算不錯,你怎麼樣子鬧脾氣,人家都容忍了。可是前天你惹的這個禍事,真是不小!”春華聽了這話,立刻臉上變了色,宋氏也不管她,接著道:“你以為這件事,除了尼姑就沒有人知道嗎?你願瞞著,人家還不願意瞞著呢。那知府的二少爺,他說你是管家的姑娘,已經派人在你公公面前提親,說是在尼姑庵里都交過言了。你公公也是氣得死去活來。”說到這裡,低了一低聲音道:“你若是夫妻和氣呢,管家人也不會怎樣疑,偏是你那顆心,怎也說不轉來的。你在尼姑庵里遇得這麼一個花花公子,還敢叫人來提親,這話一說出去了,請問,你娘婆兩家,怎樣地把臉見人?你公公對這件事,決不肯輕輕放過去,昨天跑到我們家去了,要和你爹拚命。幸而好,你爹不在家。我把他攔了回來,一口答應,總有個了結。”
春華在蒲墩上坐了一會子,心裡也就想著,老尼姑對我總算很好,將來可以慢慢地和她談心,把自己這一腔心事給她說出來。假如她真能幫我一個忙,叫她引薦一下,我逃到外縣一個尼姑庵里出家,我是有了出路,對她也沒有什麼妨礙的。她這般的想著,以為自己的算法,那是很準的。正出著神呢,卻聽到外面客堂里有腳步聲,便笑道:“師傅,你全不用客氣,將來我還請你收我做徒弟啦。”說著話,伸頭向外看了去,這不由她不大吃一驚。原來並不是智香,是個三十來歲的男人。那人穿一件棗紅寧綢袍子,腰上扎著青湖縐腰帶,拖了一截在外,腰帶上是罩著寶藍綢琵琶襟的小背心,頭戴一頂尖瓜皮,有個小小的紅頂子。那人的臉,本是棗核式的,加上了這尖瓜小帽,臉子更長,鷹鼻子,小眼睛,在鼻子邊,還有不少的大白麻子。老遠地看到,這就可以料定,他不是一個好人。可是他並不因為有女眷在這裡而退了回去,卻滿臉是笑的,站定了腳,向她深深地作了兩個揖。嚇得春華臉上蒼白,只管倒著向後退。
那人卻開口了,他道:“大姑娘,我是府里的二少爺,因為這裡的老師傅,拿了你寫的一軸小中堂帶到衙門裡去,我看到之後,實在是佩服得了不得。知道姑娘今天下午要來燒香還願,因此特意前來拜訪。”春華見他那樣子,恐怕躲不了,雖是心房只管亂跳,可是面子上還要鼓著一股子氣,就繃了臉道:“呔!你這人好生無禮。男女有別,怎麼只管找我說話,哪個認得你?”那人笑道:“不認得要什麼緊,第一次見面認得了,第二次見面就是熟人了。”說著話時,他已是慢慢地走了過來。春華瞪了眼道:“這是佛地,你打算怎麼樣?你走不走?你若不走,我就要喊叫了。”那人笑道:“你喊叫就只管喊叫吧。你是燒香的,我也是燒香的,在尼姑庵里碰著了,這有什麼要緊?你告到臨江府衙門裡去,那是我的家!”說著,哈哈笑了一陣。春華一看身後有一個矮窗戶,正好通到天井,更轉到佛殿前面去。百忙之中,也不知道是哪來的那一股氣力,兩手抓著窗檻,就爬著跳了過去,跳到天井裡之後,頭也不回,一直就向庵門口奔了來。所幸庵門卻是半掩的,不用費那開門的工夫,就奔上街來。
到了街上,看見來去的行人,心裡才向下一落,喘過兩口氣,定著神,就向家門口走去。然而臉既紅了,頭髮也亂了,周身的小衣,也全讓冷汗浸透。到了大門口,又站著定一定神,將手理理鬢髮,這才走了進去。家裡明知她是燒香回來,可也就沒什麼人注意她的行動。春華到了自己屋子裡,坐下來定了一定神,想到剛才過去的事,心房還不住地跳。怪不得人家說三姑六婆全不是好東西,原來這尼姑庵里,還有這樣一個秘密。幸而自己跑得很快,假如中了那賊子的毒手,這個時候,就不知道是一種什麼情景?這件事,也幸得是沒有人知道,這種醜事若是被人知道了,那是跳到黃河裡去也洗不清。人家必以為是我自己不好,不然,為什麼突然和尼姑來往得這樣親密呢?天呀!總望那個男人,不要到處瞎說就好。要不然,傳揚出來了,那是活也活不得,死也死不得!事情是糊裡糊塗闖過來了,仔細想著,倒反是比以前害怕。人藏在屋子裡,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睡更不是,只是在屋子裡急得打旋轉。
到了晚上,不覺頭昏腦暈,竟是大燒大熱起來。家裡人有的說是犯了感冒,有的說是吃壞了東西。也有人說是受了驚。倒是公婆都不怎樣的介意,只是請了一位年紀老的醫生來看過了,開了一個定神退熱的方子。春華睡在床上,也暗裡想著,這事還是不瞞著公婆為是。天下決沒有瞞得了人的事。我說出來了,我可以表明我居心無愧。我不表明,吃了人的虧,還不肯說出,那顯見得是心裡不乾淨了。有了這個心,也打算到次日向公婆說著。不料到了次日早上,卻聽到公公在堂屋裡大叫豈有此理,過了一會子,婆婆進房來問病,也是掛著一臉不高興的樣子。因之自己心裡的事,一個字也不敢提,怕是得不著公婆原諒,反要受一頓申斥。糊裡糊塗地睡過了一晚,病是好了,只是四肢柔軟如綿,說不出來的一種疲倦,所以始終還是在床上睡著。又這樣過了三四天,房門口都不敢出來,房門以外,有什麼事,自己全不知道。
到了第五天下午,卻有一樁十分出於意外的事情,是娘家母親來了。管太太先陪著宋氏進房來坐了一會子,然後她避了開去,顯是有意讓她母女們說話。春華靠了枕頭躺著,沒有開口,嘴角一撇,先就有兩行眼淚流將下來。宋氏坐在床面前一張椅子上,捧了水菸袋,只管抽菸,眼睛可是向春華臉上看著的。等流了一會子眼淚,噴出煙來,嘆了一口長氣道:“冤家!你叫我說什麼好呢?你父親為你的事,鬧了那麼一個心口痛,到如今受不得涼,受不得累,到明年恐怕是不教館了。說句天理良心的話,管家待你,要算不錯,你怎麼樣子鬧脾氣,人家都容忍了。可是前天你惹的這個禍事,真是不小!”春華聽了這話,立刻臉上變了色,宋氏也不管她,接著道:“你以為這件事,除了尼姑就沒有人知道嗎?你願瞞著,人家還不願意瞞著呢。那知府的二少爺,他說你是管家的姑娘,已經派人在你公公面前提親,說是在尼姑庵里都交過言了。你公公也是氣得死去活來。”說到這裡,低了一低聲音道:“你若是夫妻和氣呢,管家人也不會怎樣疑,偏是你那顆心,怎也說不轉來的。你在尼姑庵里遇得這麼一個花花公子,還敢叫人來提親,這話一說出去了,請問,你娘婆兩家,怎樣地把臉見人?你公公對這件事,決不肯輕輕放過去,昨天跑到我們家去了,要和你爹拚命。幸而好,你爹不在家。我把他攔了回來,一口答應,總有個了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