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
到了次日早上,婆婆又來看她的眼睛,見她眼睛依然紅著,便道:“這不行了,非得找醫生開一個方子不可,我派人送你到東街上汪大夫那裡去看看吧。”春華道:“醫生罷了。往常我也害眼的,到尼姑庵里觀音菩薩面前去求點淨水洗洗眼睛就好了。”管太太笑道:“那也很好,我就派人送你去吧。東大街一轉彎,就是觀音閣,路很近的。”
春華心裡很喜歡,倒不想無意中找得了一條出路。倒做出那燒香禮佛的樣子,自己先換了一身乾淨衣服,讓女僕提著一籃子香燭,同向觀音閣敬香。女僕一進門,那老尼姑智香就認得是本城管家來的,立刻滿臉笑容,迎下了大殿的階。合掌道,“這是少奶奶,我們接個緣吧。”說著,那尖削的臉上,重重疊疊的,凹出許多皺紋起來。女僕向她丟了一個眼色道:“你叫大姑娘吧。”智香笑著點點頭道:“哦哦,是是是!大姑娘好一個清秀人物,是帶著福的像。哦,眼睛上火了。不要緊,求一點淨水回去洗洗就好了。”她口裡說著,接過女僕手上的香燭籃子,先引上殿去。兩個三十來歲的中年尼姑,搶著出來,又在智香手上接過籃子去,燃燭插香。春華剛是在佛面前站定,智香就站過來敲磐。春華磕下頭去,一個字不曾禱告。她口裡念念有詞,早是說了一大串的話。春華心裡也自納悶兒,我要向菩薩禱告什麼,她怎麼會知道?不過她這樣熱心,究竟是好意,自然也就不去過問了。春華磕過了頭,智香吩咐兩個尼姑徒弟和春華灌一壺淨水,自帶了春華到客堂里去待茶。
這客堂里掛著字畫,設著大炕小桌,已經很不好。智香更掀著帘子,引她到裡面一間雅室里去。正中一個雕花圓格子門,裡面設有矮禪床,竹葉白花布的墊褥,上鋪紫色壽字蒲團。攔門掛了一個絲絡,絡著一袋香櫞。橫牆一張琴桌,有兩函黃綾裱邊的經書。一個黃瓷大盤子,盛有幾個尺來長的大佛手。另外有珊瑚樹一個,白石觀音一座。窗戶邊兩個大瓷盆,兩棵芙蓉瓣子的茶花,嬌艷欲滴。屋子裡並無桌椅,就是兩個厚布套蒲團,夾住一個矮茶几,已是放好兩碗香茶,和乾果碟子。牆上並無許多字畫,只有一張《維摩面壁圖》,一副竹刻五字對聯。春華笑道:“好一所雅潔的屋子,出家人這樣舒服,我也要出家了。”智香道:“阿彌陀佛,這屋子不過預備奶奶小姐們燒香以後,歇歇腿,喝口水的。我們自己,哪能怎樣舒服享受?”春華坐著,向屋子周圍看了幾看,笑道:“雖然你說不能怎樣享受,到底你們這屋子收拾得清清楚楚,就是不吃好的,不穿好的,倒也落得六根清淨。”智香合掌道:“阿彌陀佛,大姑娘,出家人不就為的是這個麼?”
春華裝做很不在意的樣子,帶著笑道:“譬如說吧,我現在要出家,只要老師傅肯收留我,這就行了嗎?”智香笑道:“阿彌陀佛,大姑娘青春年少,怎麼說出這種話來?”春華頓了一頓,笑道:“我自然是這樣譬如說。倘若有我這樣一個年輕的難民,逃到你們手下來,非出家救不了她的命,你們是怎樣辦呢?”智香道:“只要她下決心拋開紅塵,自然是可以收留下來的。不過出家人不願惹是非,總也要查明她的來歷。”春華點點頭道:“這就是了。不瞞你說,我就最好看佛書,只是不大懂得。我們好在相隔不遠,將來我要常來向老師父求教。”智香道:“我們也不認得字,出家以後,跟著師傅念經拜懺,也多是口傳的,和我談經書是不成呵!果然的,人家都傳說大姑娘是個女才子,寫得一筆好字,做得一筆好詩。我這禪堂里,求得知府大人衙門裡的劉師爺,畫了四幅吊屏,大姑娘可不可以寫一個小中堂給我?我們結個緣。”春華心裡一想,這尼姑和氣得很,也沒有什麼俗氣,將來求她的時候還有呢。便笑道:“我的字是不好意思送人的,不過師傅說是個結緣,我倒不好意思推諉,過幾天我給你送來吧。”
智香聽了,十分歡喜,又留著春華坐談了一會兒,煮了一碗素麵給她吃,方才放她回去。春華的眼睛,本是哭腫的,歇了許久不哭,眼睛就也慢慢地退了紅。由尼姑庵回到家裡的時候,管太太看到,先吃了一驚,只說好靈的觀音大師。春華便道:“我已經許了願,眼睛好了,逢初一十五都到庵里去燒香。”管太太道:“呵喲!你這個願許得太重,往後日子長呢,你能夠逢初一十五都能去嗎?不過許了願是悔不得的,你記著吧。”春華道:“好在路近,記起來就去,總來得及,那老師傅還要我和她寫幾個字呢。”她這樣交待過了,婆婆也並沒有作聲,這也是件很平常的事,用不著怎樣再三的說。
到了次日,春華的眼睛,就完全退了紅。智香在上午的時候,親自到管家來取昨日灌淨水的壺。先是在前面管太太屋子裡談了很久的話,隨後就拿了一張宣紙送到春華屋子裡來,在房門外就叫著道:“大姑娘,眼睛好了嗎?”春華聽得是老尼姑的聲音,就迎了出來。智香打著問訊道:“菩薩保佑,眼睛全好了!大姑娘,我們庵里的事,無論如何,你也是要幫忙了。紙,我帶來了,你哪一天給我,我是不敢說,不過我求求你越快越好。”說著,又不住地合掌。春華接過紙來,笑道:“你請到我房裡坐坐。雖沒有你庵里那樣雅致,倒也乾淨。”智香道:“大姑娘不討厭我的話,將來有工夫到庵里去再談吧。我出來得久了,應該回去了。”說著她滿臉堆下笑來,連說告辭告辭,立刻就走了。春華想著,一個出家的人,也許是不願在俗家久坐的,就隨她去了。倒是她交來的這張紙是一張真正的玉版箋,不要看輕了出家人,她也很懂這些風雅事情的。自己一高興之下,慢慢的磨了一硯池墨,把那張玉版箋裁作三小張,都寫了,卻挑選了一條寫得最好的,等到十五那天,親自送到尼姑庵里去。智香接著,高興得了不得,說是明天就要拿去裱褙,過幾天,就要掛起來了。春華從來不曾和人寫過屏聯,現在老尼這樣的快活,心裡也是十分高興。在家裡悶住了幾天,便想和智香談談,不到初一,又帶了春分到廟裡來一趟。臨別的時候,智香和她說:“初一燒香的人很多,大姑娘要來還願的話,到下半天三四點鐘來吧。因那個時候,庵里沒有什麼人,我可以好好地陪你談談,燒一壺好茶給你喝。”春華也很是願意和她談談的,這就毫不疑惑地,答應了她的約會。
到了初一那日,春華也是一時高興,換了一件青洋緞的薄棉襖穿著,這就把她那張雪白豐秀的臉子,格外映得像鮮蘋果一樣。今天也不梳辮子,由左邊梳一個小辮,由腦後橫攔到右旁頭角上來,在那裡挽了個圓髻,在圓髻下,還墜下了一串紅絲線纏子。這樣的裝束,自己年來到今天只有三次:第一次是小秋來讀書幾天以後,第二次是到三湖去燒香,也是會小秋去,第三次就是今天。有人說,自己這樣打扮分外好看。現在打扮給誰看?不打扮又可惜了自己這一分人才。只有進廟燒香,打扮給菩薩看吧。假如菩薩看中了,收去做一個養女,倒是自己所願意的。她有了這樣一分痴心,所以歡歡喜喜,在初一下午,到庵里去燒香。當她到庵前的時候,庵門已經是緊閉著,敲了很久,門才打開,智香迎了出來。
春華心裡很喜歡,倒不想無意中找得了一條出路。倒做出那燒香禮佛的樣子,自己先換了一身乾淨衣服,讓女僕提著一籃子香燭,同向觀音閣敬香。女僕一進門,那老尼姑智香就認得是本城管家來的,立刻滿臉笑容,迎下了大殿的階。合掌道,“這是少奶奶,我們接個緣吧。”說著,那尖削的臉上,重重疊疊的,凹出許多皺紋起來。女僕向她丟了一個眼色道:“你叫大姑娘吧。”智香笑著點點頭道:“哦哦,是是是!大姑娘好一個清秀人物,是帶著福的像。哦,眼睛上火了。不要緊,求一點淨水回去洗洗就好了。”她口裡說著,接過女僕手上的香燭籃子,先引上殿去。兩個三十來歲的中年尼姑,搶著出來,又在智香手上接過籃子去,燃燭插香。春華剛是在佛面前站定,智香就站過來敲磐。春華磕下頭去,一個字不曾禱告。她口裡念念有詞,早是說了一大串的話。春華心裡也自納悶兒,我要向菩薩禱告什麼,她怎麼會知道?不過她這樣熱心,究竟是好意,自然也就不去過問了。春華磕過了頭,智香吩咐兩個尼姑徒弟和春華灌一壺淨水,自帶了春華到客堂里去待茶。
這客堂里掛著字畫,設著大炕小桌,已經很不好。智香更掀著帘子,引她到裡面一間雅室里去。正中一個雕花圓格子門,裡面設有矮禪床,竹葉白花布的墊褥,上鋪紫色壽字蒲團。攔門掛了一個絲絡,絡著一袋香櫞。橫牆一張琴桌,有兩函黃綾裱邊的經書。一個黃瓷大盤子,盛有幾個尺來長的大佛手。另外有珊瑚樹一個,白石觀音一座。窗戶邊兩個大瓷盆,兩棵芙蓉瓣子的茶花,嬌艷欲滴。屋子裡並無桌椅,就是兩個厚布套蒲團,夾住一個矮茶几,已是放好兩碗香茶,和乾果碟子。牆上並無許多字畫,只有一張《維摩面壁圖》,一副竹刻五字對聯。春華笑道:“好一所雅潔的屋子,出家人這樣舒服,我也要出家了。”智香道:“阿彌陀佛,這屋子不過預備奶奶小姐們燒香以後,歇歇腿,喝口水的。我們自己,哪能怎樣舒服享受?”春華坐著,向屋子周圍看了幾看,笑道:“雖然你說不能怎樣享受,到底你們這屋子收拾得清清楚楚,就是不吃好的,不穿好的,倒也落得六根清淨。”智香合掌道:“阿彌陀佛,大姑娘,出家人不就為的是這個麼?”
春華裝做很不在意的樣子,帶著笑道:“譬如說吧,我現在要出家,只要老師傅肯收留我,這就行了嗎?”智香笑道:“阿彌陀佛,大姑娘青春年少,怎麼說出這種話來?”春華頓了一頓,笑道:“我自然是這樣譬如說。倘若有我這樣一個年輕的難民,逃到你們手下來,非出家救不了她的命,你們是怎樣辦呢?”智香道:“只要她下決心拋開紅塵,自然是可以收留下來的。不過出家人不願惹是非,總也要查明她的來歷。”春華點點頭道:“這就是了。不瞞你說,我就最好看佛書,只是不大懂得。我們好在相隔不遠,將來我要常來向老師父求教。”智香道:“我們也不認得字,出家以後,跟著師傅念經拜懺,也多是口傳的,和我談經書是不成呵!果然的,人家都傳說大姑娘是個女才子,寫得一筆好字,做得一筆好詩。我這禪堂里,求得知府大人衙門裡的劉師爺,畫了四幅吊屏,大姑娘可不可以寫一個小中堂給我?我們結個緣。”春華心裡一想,這尼姑和氣得很,也沒有什麼俗氣,將來求她的時候還有呢。便笑道:“我的字是不好意思送人的,不過師傅說是個結緣,我倒不好意思推諉,過幾天我給你送來吧。”
智香聽了,十分歡喜,又留著春華坐談了一會兒,煮了一碗素麵給她吃,方才放她回去。春華的眼睛,本是哭腫的,歇了許久不哭,眼睛就也慢慢地退了紅。由尼姑庵回到家裡的時候,管太太看到,先吃了一驚,只說好靈的觀音大師。春華便道:“我已經許了願,眼睛好了,逢初一十五都到庵里去燒香。”管太太道:“呵喲!你這個願許得太重,往後日子長呢,你能夠逢初一十五都能去嗎?不過許了願是悔不得的,你記著吧。”春華道:“好在路近,記起來就去,總來得及,那老師傅還要我和她寫幾個字呢。”她這樣交待過了,婆婆也並沒有作聲,這也是件很平常的事,用不著怎樣再三的說。
到了次日,春華的眼睛,就完全退了紅。智香在上午的時候,親自到管家來取昨日灌淨水的壺。先是在前面管太太屋子裡談了很久的話,隨後就拿了一張宣紙送到春華屋子裡來,在房門外就叫著道:“大姑娘,眼睛好了嗎?”春華聽得是老尼姑的聲音,就迎了出來。智香打著問訊道:“菩薩保佑,眼睛全好了!大姑娘,我們庵里的事,無論如何,你也是要幫忙了。紙,我帶來了,你哪一天給我,我是不敢說,不過我求求你越快越好。”說著,又不住地合掌。春華接過紙來,笑道:“你請到我房裡坐坐。雖沒有你庵里那樣雅致,倒也乾淨。”智香道:“大姑娘不討厭我的話,將來有工夫到庵里去再談吧。我出來得久了,應該回去了。”說著她滿臉堆下笑來,連說告辭告辭,立刻就走了。春華想著,一個出家的人,也許是不願在俗家久坐的,就隨她去了。倒是她交來的這張紙是一張真正的玉版箋,不要看輕了出家人,她也很懂這些風雅事情的。自己一高興之下,慢慢的磨了一硯池墨,把那張玉版箋裁作三小張,都寫了,卻挑選了一條寫得最好的,等到十五那天,親自送到尼姑庵里去。智香接著,高興得了不得,說是明天就要拿去裱褙,過幾天,就要掛起來了。春華從來不曾和人寫過屏聯,現在老尼這樣的快活,心裡也是十分高興。在家裡悶住了幾天,便想和智香談談,不到初一,又帶了春分到廟裡來一趟。臨別的時候,智香和她說:“初一燒香的人很多,大姑娘要來還願的話,到下半天三四點鐘來吧。因那個時候,庵里沒有什麼人,我可以好好地陪你談談,燒一壺好茶給你喝。”春華也很是願意和她談談的,這就毫不疑惑地,答應了她的約會。
到了初一那日,春華也是一時高興,換了一件青洋緞的薄棉襖穿著,這就把她那張雪白豐秀的臉子,格外映得像鮮蘋果一樣。今天也不梳辮子,由左邊梳一個小辮,由腦後橫攔到右旁頭角上來,在那裡挽了個圓髻,在圓髻下,還墜下了一串紅絲線纏子。這樣的裝束,自己年來到今天只有三次:第一次是小秋來讀書幾天以後,第二次是到三湖去燒香,也是會小秋去,第三次就是今天。有人說,自己這樣打扮分外好看。現在打扮給誰看?不打扮又可惜了自己這一分人才。只有進廟燒香,打扮給菩薩看吧。假如菩薩看中了,收去做一個養女,倒是自己所願意的。她有了這樣一分痴心,所以歡歡喜喜,在初一下午,到庵里去燒香。當她到庵前的時候,庵門已經是緊閉著,敲了很久,門才打開,智香迎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