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余:好的。從崑劇講起當然很好,但在這之前我想講幾句有關於白先生。
是這樣的,這是和崑劇的雅致有關的一個題目。
第三部分第6章 白先勇說崑曲(2)
人們要了解一個人種、一個民族、一個地域,表面看上去有好多好多因素,但是篩揀到最後剩下的就是文化因素。譬如說,在我和白先生這三次見面交往之前;或者更可以換句話說,在這更早之前大陸人民了解大陸以外的世界,白先勇先生無疑是個很重要的渠道。而他所提供的是什麼呢?他提供的是藝術化了的人生方式。這比任何地域資料、政治資料和其他許許多多的資料更要完整更要深入。這使大陸人了解外面的人是怎樣過日子,怎樣思考,怎樣掉入自己情感的。這也可以倒過來說明我們現在來確認人之所以為人的時候,最重要的是拉住一根文化的纜繩,如果文化的纜繩拉不住的話,我們個人的自我體認和整個群體的體認就很艱難了。從這個意義上說,我想像崑劇這樣的藝術就是我們幾百年來直到今天甚至今後,中國人要自我確認的時候,所要拉住的精神纜繩當中很重要的一條。當然不是說全部都要拉住這一條,但這一條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一條。因為這一條精神纜繩牽連到我們民族曾經有過的輝煌,曾經有過的高度。可是到了現代以後我們不能強迫今天現代的文化完全停留在已經有過的輝煌上面,如果停滯在過去,那就沒有新陳代謝,無法往前走了,大概任何人都不會持這樣的保守態度。但是目前出現更多的情況是斬斷了傳統的現代。我不清楚台灣現在的情況是怎樣?而在大陸的文化界則往往有各執兩極端的情形,要麼是斬斷了傳統的現代,另一種則是用非常單純、以極其悲哀的觀點覺得一切光榮燦爛都已淪喪而毫無希望,肯定最輝煌的時代是“過去”。
我覺得面對歷史這麼悠久的遺產和古代的文化,基本的心態應以多元的方式來保存它。所謂多元的方式有一種是原封不動的保存,我們是需要原封不動地保存一些東西,但是一成不變的保存在我們現代社會裡的存活率不大,那可能只是極少數,就好像博物館櫥窗式的保存。而第二種保存就像我們的《牡丹亭》一樣,經過適當的改變和整理,使它讓現代觀眾具備了充分的可接受性。
第三種則是利用它裡邊的“美”來建造一些新一點的藝術格局,而這形式可能比《牡丹亭》更新一點。在我來這裡以前,我給“上昆”作了一次專門講座。我認為這種創新的可能性還是有,就是要求現代創作者對於當時中國古典的某一些故事及文化背景的理解,而不只是完全抄襲湯顯祖的傳奇本子。所以這個新劇本的創作者要有一些必備的條件,他必須要有相當程度的古典文學素養,以及對中國古代社會的通盤了解。
第三部分第6章 白先勇說崑曲(3)
最後一種的保存就更奇特了,就類似白先勇寫《遊園驚夢》這樣,把原來的面貌以塊面的方式介入到一個現代作品。這種感覺像什麼呢?就好像現代的酒店裡突然擺設一堂明代的紅木家具,而這個酒店最吸引人最值得驕傲的也就是這一堂紅木家具,其他的擺設與這一堂家具相比就黯然失色。所有建築家許許多多的啟發與構思都是從這裡引發出來的。我想白先生寫的《遊園驚夢》就像這個比方,它是一篇非常道地的現代小說,這是一點也不錯的,你很難說它是一篇古代小說。它的靈感,它的來源,它的出發點,它的背景都和《遊園驚夢》有關,都和對古典文化的感受有關。這種存活方式只有大家才能成功,能將古代和現代交融成一體,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現代的戲劇、電影及藝術作品當中往往出現一種古典美的斷片,這個古典美的斷片處於一種特殊的地位,凸顯這個古典斷片而使之極其美,讓現代的一般青年觀眾能完全接受。看上去只是順便品嘗到古典美的最後一道食宴,由於這種方式的引進,使年輕的一代也慢慢地可以欣賞到古典藝術的全貌,這是非常重要的一著。但是這個藝術作品並非僅是手段或渡橋,它本身即是個完整體。我相信作為一個有非常悠久歷史的民族之現代作家,他要完全擺脫文化負載或文化背景那是不可能的。如果說我們要拉回我們最深的情感最後的精神,那麼我們民族情感及精神的來源是不可能斬斷的,我們有我們自己民族的遺傳、背景和許許多多的“根”。如果全盤斬斷它那就會變得很造作,而只成了一種假象,不去連根斬斷才是真實的。所謂生命的組合就是這樣,無法改變。
剛才白先生講到的問題,看上去只是個藝術問題,但實際上也就像是我們這樣的一群人生活在現代,而要怎樣去處理生命方式的問題?總的來說,生活在現代而不是個現代人那是很可悲的,但是斬斷了自己生命根源的現代人那種可悲不比前者小。
傳統文化的呈現方式可以多種多樣,這一個人現代成分可以多一點,那一個人古典成分可以多一些。這成分可以完全不一樣,但是古典與現代這兩者可以同時並存的。最恰當的比例應該怎麼樣,是無法硬開方子的,因為不同的生命形態可以有不同的組合。
情死情生話還魂
白:對的,我要再請問您一個問題,我們再回到這次上演的《牡丹亭》來講。依據我的體驗,從古至今的文學作品、戲劇作品、藝術作品能夠歷久彌新,不因時光流逝而褪色的即是其中的愛情,也就是所謂的“情”。古人表現纏綿愛情的心曲,可從唐詩、宋詞、傳奇或小說中充分體現,現代人表現愛情,以台灣來說就是流行歌,雖然淺顯通俗,但也是包含“情”。
是這樣的,這是和崑劇的雅致有關的一個題目。
第三部分第6章 白先勇說崑曲(2)
人們要了解一個人種、一個民族、一個地域,表面看上去有好多好多因素,但是篩揀到最後剩下的就是文化因素。譬如說,在我和白先生這三次見面交往之前;或者更可以換句話說,在這更早之前大陸人民了解大陸以外的世界,白先勇先生無疑是個很重要的渠道。而他所提供的是什麼呢?他提供的是藝術化了的人生方式。這比任何地域資料、政治資料和其他許許多多的資料更要完整更要深入。這使大陸人了解外面的人是怎樣過日子,怎樣思考,怎樣掉入自己情感的。這也可以倒過來說明我們現在來確認人之所以為人的時候,最重要的是拉住一根文化的纜繩,如果文化的纜繩拉不住的話,我們個人的自我體認和整個群體的體認就很艱難了。從這個意義上說,我想像崑劇這樣的藝術就是我們幾百年來直到今天甚至今後,中國人要自我確認的時候,所要拉住的精神纜繩當中很重要的一條。當然不是說全部都要拉住這一條,但這一條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一條。因為這一條精神纜繩牽連到我們民族曾經有過的輝煌,曾經有過的高度。可是到了現代以後我們不能強迫今天現代的文化完全停留在已經有過的輝煌上面,如果停滯在過去,那就沒有新陳代謝,無法往前走了,大概任何人都不會持這樣的保守態度。但是目前出現更多的情況是斬斷了傳統的現代。我不清楚台灣現在的情況是怎樣?而在大陸的文化界則往往有各執兩極端的情形,要麼是斬斷了傳統的現代,另一種則是用非常單純、以極其悲哀的觀點覺得一切光榮燦爛都已淪喪而毫無希望,肯定最輝煌的時代是“過去”。
我覺得面對歷史這麼悠久的遺產和古代的文化,基本的心態應以多元的方式來保存它。所謂多元的方式有一種是原封不動的保存,我們是需要原封不動地保存一些東西,但是一成不變的保存在我們現代社會裡的存活率不大,那可能只是極少數,就好像博物館櫥窗式的保存。而第二種保存就像我們的《牡丹亭》一樣,經過適當的改變和整理,使它讓現代觀眾具備了充分的可接受性。
第三種則是利用它裡邊的“美”來建造一些新一點的藝術格局,而這形式可能比《牡丹亭》更新一點。在我來這裡以前,我給“上昆”作了一次專門講座。我認為這種創新的可能性還是有,就是要求現代創作者對於當時中國古典的某一些故事及文化背景的理解,而不只是完全抄襲湯顯祖的傳奇本子。所以這個新劇本的創作者要有一些必備的條件,他必須要有相當程度的古典文學素養,以及對中國古代社會的通盤了解。
第三部分第6章 白先勇說崑曲(3)
最後一種的保存就更奇特了,就類似白先勇寫《遊園驚夢》這樣,把原來的面貌以塊面的方式介入到一個現代作品。這種感覺像什麼呢?就好像現代的酒店裡突然擺設一堂明代的紅木家具,而這個酒店最吸引人最值得驕傲的也就是這一堂紅木家具,其他的擺設與這一堂家具相比就黯然失色。所有建築家許許多多的啟發與構思都是從這裡引發出來的。我想白先生寫的《遊園驚夢》就像這個比方,它是一篇非常道地的現代小說,這是一點也不錯的,你很難說它是一篇古代小說。它的靈感,它的來源,它的出發點,它的背景都和《遊園驚夢》有關,都和對古典文化的感受有關。這種存活方式只有大家才能成功,能將古代和現代交融成一體,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現代的戲劇、電影及藝術作品當中往往出現一種古典美的斷片,這個古典美的斷片處於一種特殊的地位,凸顯這個古典斷片而使之極其美,讓現代的一般青年觀眾能完全接受。看上去只是順便品嘗到古典美的最後一道食宴,由於這種方式的引進,使年輕的一代也慢慢地可以欣賞到古典藝術的全貌,這是非常重要的一著。但是這個藝術作品並非僅是手段或渡橋,它本身即是個完整體。我相信作為一個有非常悠久歷史的民族之現代作家,他要完全擺脫文化負載或文化背景那是不可能的。如果說我們要拉回我們最深的情感最後的精神,那麼我們民族情感及精神的來源是不可能斬斷的,我們有我們自己民族的遺傳、背景和許許多多的“根”。如果全盤斬斷它那就會變得很造作,而只成了一種假象,不去連根斬斷才是真實的。所謂生命的組合就是這樣,無法改變。
剛才白先生講到的問題,看上去只是個藝術問題,但實際上也就像是我們這樣的一群人生活在現代,而要怎樣去處理生命方式的問題?總的來說,生活在現代而不是個現代人那是很可悲的,但是斬斷了自己生命根源的現代人那種可悲不比前者小。
傳統文化的呈現方式可以多種多樣,這一個人現代成分可以多一點,那一個人古典成分可以多一些。這成分可以完全不一樣,但是古典與現代這兩者可以同時並存的。最恰當的比例應該怎麼樣,是無法硬開方子的,因為不同的生命形態可以有不同的組合。
情死情生話還魂
白:對的,我要再請問您一個問題,我們再回到這次上演的《牡丹亭》來講。依據我的體驗,從古至今的文學作品、戲劇作品、藝術作品能夠歷久彌新,不因時光流逝而褪色的即是其中的愛情,也就是所謂的“情”。古人表現纏綿愛情的心曲,可從唐詩、宋詞、傳奇或小說中充分體現,現代人表現愛情,以台灣來說就是流行歌,雖然淺顯通俗,但也是包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