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刨錛打劫”一案本身就怪,白四虎躲在家裡,絕沒人想得到是他,他鬼使神差偏要去找郭師傅,所以說活該他死,該死活不了。

  白四虎這個人也是邪行,刨死一個外地女子帶回家,將女屍當媳婦,據說那女屍還給他生了個孩子,糧房店胡同凶宅中有殭屍媳婦鬼孩子的傳說傳開了,那兩間房子被封,人們都說是凶宅,周圍的住戶想到這麼些年隔壁躺著一具女屍,屍身上的鹽抹得太多,長起了白繭般的鹽霜,有誰能不發怵?所以該搬走的全搬走了,糧店胡同住戶本來不多,這一驚動,又空了一多半。

  舊時地名起的隨意,糧店胡同以前有過官辦糧房,故此稱為糧店胡同,全稱是糧房店胡同,在北站邊上,臨近“寧園”,寧園是清朝末年建的一個種植園,裡頭有開出來的湖,民國二十年一九三一年改為北寧公園,到了五六十年代,人們還是習慣用“寧園”的舊名。

  白四虎家住北站寧園糧房胡同,他被抓捕槍斃之後,房產充公,門上帖了封條,周圍的住戶並不多,後來北寧公園擴大湖面,拆了不少老房子,白四虎的兩間房也在那時候拆掉了,這全是後話,暫且按下不表。

  白四虎家中的女屍,死了不下十年,解放前來逃難的外地人多,兵荒馬亂,查不出身份了,死屍送去火化,糧店胡同的房子帖了封條,此案算是告一段落,社會上不明真相的人多,仍是謠言四起,說什麼的都有。

  郭師傅不敢居功,這不是他一個人能破的案子,也輪不到他立功,一九五四年六月底槍斃了白四虎,社會治安越來越穩定,郭師傅的運氣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壞,日子一天天的過去,轉眼到了一九五七年,連降暴雨,海河水位猛漲,到得一九五八年夏季,氣候反常,連續幾個月沒有降雨,酷暑悶熱,下河游野泳的人多,接二連三地淹死人。

  有一天郭師傅在河上打撈浮屍,忙完了回到家,太累了,睡得很早,半夜聽外屋有聲響,他以為進來賊了,穿上鞋出來看,一看外屋沒人,可一抬頭,瞧見牆上的灶王爺畫像,把他驚出一身冷汗,畫中的灶王爺和灶王奶奶臉變了。

  那是毛茸茸的兩張怪臉,四個黑溜溜的眼珠子來回亂轉,郭師傅抓起鞋子扔過去,就見兩個毛色蒼黃的東西,打從灶台上跳下,由門底fèng隙間鑽出去逃走了,原來是兩隻大狐狸蹲在灶台上。

  郭師傅看鞋子扔在了灶王爺畫像上,這還了得,趕緊用手去擦鞋印,怎知畫像在牆上貼了多年,畫紙已經糟了,用手一抹,畫像便碎了,再也不可能恢復原狀。

  前幾年他在莊八輩兒的攤子上吃羊雜碎,用火筷子捅倒一隻狐狸崽子,到底是不是這東西上門尋仇,卻也無從追究,反正八仙灶的風水破了,恐怕不是祥瑞之兆,但他無論如何也料想不到,“糧房胡同凶宅”里的東西要出來了。

  第十六章 海張五埋骨

  一

  “河神”里提到最多的海河,河道並不算長,打從金鋼橋開始,直到大沽口入海,全長七三公里,但是海河的水系很大,共有五大支流,分別是“北三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漳衛南運河”,五大支流又分出三百多條河道,形同在華北大地上展開的扇子面,天津衛的海河好似扇柄,至此突然收窄,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北有燕山,西有太行山,東南則是大平原,發源於高原的河流,侵蝕疏鬆的黃土,吞下大量泥沙流進海河,致使河底年復一年地往上抬升,應對洪水的能力越到下游越不行,所以經常發大水。

  夏汛期河水陡漲陡落,各次洪水皆是來勢兇猛,根據記載,明代在天津設衛鑿城以來,海河流域發生過三八七次嚴重水災,天津城讓大水淹過七零多次,軍民房屋多受水患之害,解放後毛主席曾做出指示,一定要根治海河水災,因此每到旱期都要給海河清淤,同時挖防洪的溝渠。

  說話到了一九五八年,那年淹死的人非常多,因為旱情嚴重,氣候酷熱,人們貪圖涼慡,下河游野泳的人比往年多出幾倍,伏天裡頭,即使不會水的人,也忍不住到河裡洗個澡,由於天旱,水位低,河底的淤泥水糙接近水面,下去很容易陷在臭泥中,或是讓水糙纏住,越掙扎纏得越緊,水性再好也活不了。

  郭師傅家的灶王爺畫像被毀,按張半仙的話說是破了風水,要走背字兒,可他整天忙著撈河漂子,也沒顧得上多想。

  第二天,老梁找到郭師傅,說是各部門各支隊都要抽調人手充河工,挖掘防洪溝治理河患,決定讓郭師傅和丁卯去參加勞動。

  從此他們倆每天去挖大河,挖河是最苦最累的活兒,尤其是悶熱無雨的夏季,天熱得好似下火,頂著毒辣辣的日頭,挖河溝里的淤泥,淤泥讓烈日一曬,泛出青綠的顏色,臭不可聞,郭師傅不止挖大河,什麼時候河裡淹死人,他們還得趕去打撈死屍。

  防洪溝主要是趁旱期水枯,挖開河道中的淤泥,加深拓寬河道,遇上暴雨,不至於讓大水直接灌到城裡,郭師傅和丁卯挖大河的地方,在西北郊區,綠隴遍野,有大片的菜園,再往西不遠是“得勝口”,古稱小稍口,清朝咸豐年間,林鳳祥李開放指揮太平軍北伐,打到小稍口準備渡河,突然受到民團伏擊,一潰而敗,因此朝廷賜名“得勝口”。

  天氣炎熱,兩撥人輪著挖大河,這天中午,輪到郭師傅歇晌,河工們圍著他,讓他講海河裡的水鬼。

  郭師傅不敢說鬼神之事,怕說錯了話,又惹得老梁惱火,想起往西是“得勝口”,又聽說此地有海張五的墓,便說了個關於海張五的段子,清朝末年,海張五是天津衛第一有名的大混混兒,出身貧苦,通過把持鹽運發家,天津出鹽,清朝那會兒城裡最有錢的人,全是鹽商,可想而知,海張五也是富得流油,當年太平軍北伐打到天津城,他出錢組織民團練勇,埋伏在稍直口打排槍,太平軍一片一片倒在民勇的土槍下,兵敗如山倒,終於讓僧格林沁的馬隊殲滅,海張五由此受到朝廷賞識,封了個從三品的武官。海張五是鹽梟混混兒出身,別看有了頂戴花翎,斗大的字他識不了半筐,扁擔橫在地上不知道念個一,有一次欽差大臣下來視察,海張五前去接待,跟欽差大人敘話,說完了公事,為了顯得近乎,上下級之間拉些家常,海張五問欽差大臣家裡有幾個孩子?欽差大臣說有兩個犬子,說完了也問海張五家裡的情況。海張五心想:“欽差這麼大的官,尚且稱家裡的公子為犬子,我一個從三品的武官該怎麼說,總之我家的孩子,無論如何也不能跟欽差的公子相提並論。”當下欠身答道:“讓老大人見笑了,下官家裡只有一個王八羔子。”

  挖大河的河工們聽完都笑,正要讓郭師傅再說一段,忽聽挖河泥的那群人一陣譁然,竟在淤泥下挖出了怪物。

  二

  一九五八年天津衛兩件大事,一是跟隨形勢大煉鋼鐵,二是抗旱防汛挖大河,挖河主要是挖泄洪河,當時真挖出了不少東西,因為河泥淤泥年久,埋住了河邊的墳地或村子,所以會挖出幾百年前的東西,現在一些上歲數的人,說起當年的事還有印象,即使不是親眼目睹,也都有所耳聞,真正可驚可駭的,前後有四次,郭師傅和丁卯見到的是第四次。

  城外挖泄洪河防汛溝的地點有十幾處,四次並不在同一地點,頭一件怪事出在子牙河,那一年挖大河,白天幹活兒,挖出淤泥,裝在小車上推走,河邊搭了大棚,離家遠的幾個河工,晚上在大棚里過夜,夏天悶熱,蚊蟲也多,但是挖河泥的活兒太累,河工們一躺下就睡著了,這時大棚外來了六個穿黑衣服的小孩,長得都差不多,推開棚門,進來對河工們說了些莫名其妙的話,什麼“我們兄弟一直住在這,別讓我們分開”,當時沒人聽得明白,也不知這六個小孩從哪來的,想要追問,卻見棚門關得好好的,已不見了那六個孩子的去向,河工們以為是做夢,轉天接著挖河清淤,在河泥下挖出六個鐵貓,鐵鑄的大貓,長滿了鏽蝕,看不出細部,輪廓像貓,不知道是什麼朝代沉在河中的東西,那時候為國家獻銅獻鐵光榮,走到路上撿根鐵釘子都不忘上繳,因此六個鐵貓被送去打成了土鐵,河工大多是以前魚行腳行出身的苦力,這些人很迷信,認定那天的六個小孩,是河底六隻鐵貓所變,古物有了靈氣,毀之不祥,暗中燒香禱告,但是此後也沒有別的怪事發生。

  第二次是在西門外,老時年間,天津衛有四座城門,分別是“拱北門、鎮東門、安西門、定南門”,庚子年城牆城門全部拆除,但人們仍習慣沿用舊地名,西門外有條牆子河,曾經是城下壕溝,在那清淤挖泥,挖出個老墳,裡頭沒有棺材,是很窄的夯土坑,躺著一具乾屍,朽爛的衣服還在,裹著死屍,挖大河清淤那幾年,挖出的墳墓不下數百,只有這個嚇人,那乾屍臉部凹陷,或是頭上沒有臉了,下顎到眉骨是拳頭大小的一個凹坑,積了黃水,惡臭難聞,過後古屍讓誰收走就不得而知了,此事引出不少謠言,但都不可盡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