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是政治原因,後來者不能居上,馬超不能成為第一上將。關羽和張飛是嫡系勢力,如果將趙雲也列入上將銜,那麼荊州派系的武將就沒有一個人入選了,這個是不符合劉備集團發展戰略的。

  南陽幫武將必須有一個入選,夠格的只有黃忠和李嚴,兩人一比較,黃忠必選。至於和孫策一樣掛討逆將軍銜的吳懿,由於劉備娶了吳懿的妹妹為妻,那麼兩漢外戚干政的慘痛教訓是不可能讓並沒有什麼突出軍功的吳懿這麼快就衝上頂級軍銜的。

  可以說,劉備決定的四大上將人選是最符合實際的理想安排。但是問題出來了,諸葛為什麼也反對將黃忠列入四大上將之列?

  第一當屬歷史的巧合。諸葛在他的荊州歲月里都在忙什麼?忙著思考歷史,忙著考察地理。在他那智慧的頭顱里迴蕩的都是兩漢開國帝王劉邦和劉秀那些盪氣迴腸的故事。

  劉秀的哥哥劉縯為什麼被殺,相信諸葛是很清楚的。我們發現一個神奇的歷史巧合,光武帝的兩大班底是南陽幫和河北幫,雲台二十八將,南陽幫甚至占了一半。

  而劉備的兩大班底也正是南陽幫和涿郡幫,不同的是,劉秀起家在南陽,劉備起家在涿郡。為了避免再發生舂陵軍和綠林軍之間的悲劇,為了避免再發生真定王劉楊“叛亂”的笑話,諸葛覺得夯實涿郡幫(關羽張飛趙雲簡雍)作為集團中流砥柱,才是成都初定時符合穩定需要的人事安排。

  趙雲的個人能力和穩重的性格尤其令諸葛欣賞,也就是說諸葛也認為第四上將應該授銜給趙雲。

  ☆、第六零一章 猛將兄跟了我吧

  更神奇的發現是,勸進漢中王的11人大名單里居然沒有安漢將軍糜竺,糜竺代表著徐州幫,且他的排名一直緊隨諸葛之後,“益州既平,拜為安漢將軍,班在軍師將軍之右”,見《糜竺傳》。

  另外還有一個元老也沒有出現在這個11人大名單中,即在劉備被陶謙表為豫州刺史時加入集團的豫州人劉琰(豫州名士陳群將劉備始亂終棄),此人在諸葛時代成為車騎將軍,高掛縣侯爵位。

  因此可見,糜竺和劉琰的弱化,在諸葛的眼中代表著豫州幫和徐州幫必須排在涿郡幫和南陽幫之後。

  再則,劉封和南陽系武將都是謹小慎微的諸葛心中的噩夢。劉表時代,南陽幫甘寧的表演讓大家目瞪口呆;魏延在進軍成都的路上表現怎麼樣,史料不明,但霸氣外露是肯定的。

  鋒芒畢露的小字輩劉封敢欺負大氣側露的東州幫武將孟達(魏文帝善孟達之姿才容觀《劉封傳》),儘管劉封還不是南陽幫的。

  諸葛出山以後,蜀漢集團內部派系之間的矛盾就逐漸體現出來了。魏延的耿直,劉封的剛猛尤為諸葛所不喜。

  因此諸葛覺得很有必要先打壓南陽幫武將們的上升勢頭,諸葛遂建議劉備先行抑制南陽幫武將黃忠,但說出來的話卻走調了,一向喜歡豪爽武人的劉備不以為然。

  或許陳壽也覺得諸葛此舉不爽,遂決定將趙雲提升,與四大上將五人並傳,成為演義中五虎上將的理論來源。

  回說黃忠見義勇為,幫助李陵打發走此方一霸方圃之後,李陵與黃忠相談甚歡,這時他已經猜到十有**是黃忠給兒子治病到處求醫才來到長沙,但他為了引出此時,明知故問黃忠。

  黃忠一聽這話整個人仿佛一下子老了十歲,嘆了一口氣這才說道:

  “不瞞公子,犬子得了重症,咳嗽連連,有時連血都咳了出來,黃某這才在荊州四處求醫,只是尋遍了名醫,皆曰:此症無法治。可黃某半生就這一子,為了他,家裡已經快徒見四壁了。”

  李陵一聽,暗道果然如此,同時心下也因此已經有了收服黃忠的計策。

  “哦?我給你引見一人,醫術之高,世所罕見,令郎之病治癒有望。”李陵如此說道。

  黃忠一聽大喜,並且非常上道地忙彎腰作揖打拱道:

  “如若能治好小兒之病,黃忠這一身倒有幾分蠻力,倒可賣於公子家,奉公子為主!”

  李陵一聽,臉上都笑出了玫瑰花,謙虛道:“不急不急,先治好令郎為要。”

  李陵向黃忠要介紹的這位名醫,確實名不虛傳而且更是流傳千古。東漢末年有三位名醫大家,他便是其一。

  東漢末年,人才輩出,如果天上掉下來一塊隕石,能拍死一大片謀士、武將,這且不說,在醫學領域裡,也誕生的三位傑出醫學家,對後世影響深遠,史稱“建安三神醫”。

  第一,首推醫仙董奉:

  “桃花漫說武陵源,誤殺劉郎不得仙。爭似蓮花峰下客,栽成紅杏上青天。”

  董奉,又名董平,字君異,侯官縣董墘村今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古槐鎮龍田村人,少年學醫,信奉道教。年輕時,也當過幾天弼馬溫類的小吏,小官最難做,老百姓和上級都把你當狗看,董奉受不了,就辭官歸隱了,在其家村後山中,一面練功,一面行醫。

  董奉曾經救過交州太守士燮的命,“燮嘗病死,已三日,仙人董奉以一丸藥與服,以水含之,捧其頭搖之,食頃,即開目動手,顏色漸復,半日能起坐,四日復能語,遂復常。”

  董奉因為用醫術使停屍三天的士燮起死回生,創造了醫學上的奇蹟,從而獲得了“醫仙”的稱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