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哎。”鄭景又道:“你說,宗太傅要是找不到,宗姑娘就得守孝,嘖嘖,你還要守身三年……”

  他別用有意地掃了一眼姜琬下身:“你屋裡收人沒有?”

  姜琬:“……”

  “怎麼,你準備自薦枕席?”

  鄭景用那種“我一看就知道你對我有意思”的眼神看著他:“別,別,別打自家兄弟的主意。”

  姜琬:“鄭兄啊,你見過風流少爺逛青樓找花魁的吧?也見過倜儻公子出入楚館包小倌兒的吧?我雖是個糙人,也不能一出手收個黑臉漢子入房……”

  第150章 賑災

  皖西地勢低平,少處有丘陵, 南瀕揚子江支流, 北臨大別山山脈,乃皖州大邑, 皖淮一帶的小糧倉。更新最快

  姜琬還在路上, 皖西下轄的三個縣,妥縣、枝縣、松縣上下已聽聞風聲, 傳的沸沸揚揚, 說什麼的都有。

  他們對朝廷的不信任,始於前任州官耿亭, 這人在任上的時候侵吞了工部撥來維修揚子江支流的數十萬兩銀,修起來的大堤不堪一擊,導致揚子江一發水, 支流暴漲這裡就潰口,洪水一瀉數十里, 三個縣的土地全部被淹沒,一百多名百姓喪命, 而他自己卻靠著那數十萬兩銀子的賄賂平步青雲, 到揚州一帶擁抱十里春風去了。

  三個縣上至縣官下至百姓, 沒有一個人不恨他的。

  姜琬前來賑災的消息一傳下來,他們就派人去京中打聽這人的根底, 生怕再來一個耿亭。

  枝縣衙門。

  縣丞方大遒憂心道:“打聽來的消息倒說姜侍郎乃新科狀元, 出身蘇州姜氏, 曾任太子府洗馬……是, 是個好官。”

  “狗屁的好官。”縣令王紫東啐了一口:“朝里派出來的哪有好官?咱們的摺子遞上去,皇帝撥了二十萬兩白銀,從他手裡一過,能分給咱們的有五成就不錯了,三個縣再分,落到枝縣的,不過三萬兩左右,夠做什麼用的?能頂過這兩季?”

  “唉,可就這三萬兩銀子,咱們還得招待他,孝敬他,折騰個來去……”方大遒搓搓手:“日後因著這點銀子,咱們年年要孝敬他,當爺供著,你說憋屈不憋屈。”

  “去告訴另外陳大人、顧大人先別動,由本官先去會會他。”王紫東眸中精光一閃,年過四旬的面上表情不善。

  枝縣是入皖西的第一站,郊野的水退去一個多月了,道路還泥濘不堪,馬蹄一過濺的到處是泥點,相當之惱人。

  姜琬一進皖西便棄車騎馬,越往裡面走,眉頭皺的越深:怎麼這路都沒人出面修整下?若是外面的商人進不來,就算帶了錢又如何?

  照樣買不到米麵不是。

  “這位可是姜侍郎?”他正走走,忽然看見前面有幾人拱手而立,看衣著像是衙門的人,姜琬立刻下馬還了禮:“正是在下,閣下是?”

  “枝縣縣令王紫東。”王紫東報完自家名姓還不忘說說身邊的人:“這位是枝縣縣丞方大遒。”

  姜琬看著他二人身材消瘦,和氣道:“本官在戶部的時候曾聽過二位大人之名。”他看著二人腳上的泥垢道:“你們縣人口傷了多少?為何連清理道路的都沒有?”

  上來就問責,王紫東和方大遒面面相覷,為難道:“縣中青壯年多人得了水腫,無勞力可征,早聽說姜侍郎愛民如子,還請體諒我們這窮壤僻野之處的難處。”

  姜琬聽了他的話微皺了下眉,早聽說地方官難打交道,果不其然,這二位是面上恭敬,說的話則是綿里藏針,帽子給他扣好了,難處也拋出來了,剩下的就看他的了。

  很好。

  “二位大人不容易。”姜琬微笑著道:“幸好大水退後沒有疫病,水腫好治,本官來的時候在豫州換了幾車米麵,明日便可在縣中搭起粥棚,先讓縣中受災老幼吃上飯再說。”

  聞言,王紫東和方大遒心中的疑慮散去一點兒,心思複雜,既對姜琬抱著期望,又怕他帶著米糧而來是沽名釣譽,做給別人看的,到最後吃虧的還是他們。

  輕咳一聲,方大遒道:“大人長途奔波,還是先在客棧住下歇息一晚,賑災的事,也不急於這一晚。”

  他們要看看,姜琬這個年輕的工部侍郎到底帶了多少米糧過來。

  姜琬察覺二人有疑,也不點破:“二位大人請帶路。”

  他一連三日在官道上奔波,滿面倦色,確實是累到極限了。

  枝縣的官用客棧雖然簡陋但一應俱全,早有人安排了一桌小菜送至客房,姜琬換了衣裳淨過手道:“二位大人不如留下來一同用飯?”

  “不了。”王紫東和方大遒幾乎是同聲道:“大人請。”

  他二人站在一旁,姜琬如何能吃的下去,看著還算精緻用心的小菜道:“縣中遭此大災,二位大人夙興夜寐多有操勞,本官初來乍到,無寸功於枝縣百姓,怎能安心享此佳肴?”

  說罷,他放下筷子:“來人,本官從京中出來時帶了一些京中的梅菜肉餅等吃食,取來,請二位大人嘗嘗。”

  從京中跟來的離年一愣:“公子。”

  “無妨。”姜琬道:“二位大人就不要再見外了,坐下一塊兒用飯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