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工部侍郎姜大人請吃的,一個小縣令怎敢拿喬,很識時務地道:“如此,多謝姜大人了。”

  一頓飯吃下來,王紫東和方大遒對這位姿容秀逸的姜大人的好感度莫名上去幾分,不過內心的芥蒂並沒有完全消去,臨走時吩咐人夜間沒人的時候掀開姜琬帶的馬車,瞧瞧裡面到底是不是全是米麵,若是,那這人就有幾分可信了。

  若是個沽名釣譽,來走過場的,他們也好早早想出對策。

  翌日。

  姜琬去了枝縣縣衙,妥縣、松縣兩個縣的縣令、縣丞已經早早候著了,只等看看朝廷派來的大官如何行事。

  王紫東拿了受災人口的花名冊給他過目:“這一個多月,縣中的災民沒吃過一餐飽飯,野菜挖完了就靠吃觀音土活命,當務之急就如大人昨天所說,要解決吃飯問題啊。”

  姜琬點點頭:“先將我帶來的米麵做成粥、飯分發下去。”

  “大人,那後續?”方大遒問。

  昨晚他們的人踩了點,姜琬的馬車上裝的的確是米麵,但對於枝縣來說,這點糧食不過杯水車薪,救濟不了三五日的。

  “本官已聯絡糧商。”姜琬皺著眉頭道:“不過,縣裡的路,似乎要先修一修。”

  出京之時,胡安玉悄悄來見了他一面,那小子辦事靠譜,姜琬便把此事托給他找人往皖西送米糧來了。

  “先修路?”王紫東不解地問。

  若要征工修路,青壯年勞力需求的糧食會更多,眼下……

  “對,不僅要修路,還要開挖河道。”姜琬道:“河道改道,泥沙淤積,若不及時清理,只怕再發一次洪水。”

  “這……”

  “以工代賑。”姜琬直接道:“修路、開挖河道的勞力,除了可以吃官府的飯外,還要額外的酌付工錢,自願報名,幾位大人意下如何?”

  “以工代賑?”

  聞所未聞。

  “嗯。”姜琬徐徐道:“三日之後,官府的粥棚只對婦孺老弱免費,自願修路挖河的,可領取2倍工錢,不願的,官府會收取少量飯錢……”

  方大遒道:“辦法是好,只是大人,陛下撥給的銀兩隻有二十萬,修路挖河,少說要這個數。”

  他比了四根手指——四十萬兩白銀。

  誰來填補這個空白。

  姜琬道:“陛下給的錢遠遠不夠。開挖河道之後,兩旁會淤出很多新的農田,這些被大水浸泡過的地方甚是肥沃,本官昨夜看了地圖,估算有五百多頃,這些農田若以官府的名義開墾後再租出去,每畝一年收二兩銀子,二位大人算算,能籌多少銀子?”

  二兩銀子租一畝農田,遠遠低於市場價的三兩,臨近沒有受災的大戶,有誰不願意撿這個便宜呢。

  “這,若按照姜侍郎所算,三年內重建枝縣的銀也有了。”

  姜琬又道:“還有被水衝垮的農田,官府若出面疏通淤積,有主的也可酌情收些工費,這些錢給僱傭的青壯年勞工,一舉兩得,你們說是不是?”

  “姜侍郎說的不錯,我看可行。”王紫東就這麼被說動了。

  其他兩個縣討論了會兒,也默認下來。

  姜琬道:“幾位大人要是沒有異議,那就這麼辦,第一,趕緊把手頭能發的賑災糧分發下去;第二在縣衙門口張貼以工代賑的公告,並讓人快速通知下去;還有修復的農田認領需要繳納工費的事兒、新出的農田買賣的事兒,都一併通知下去,張榜公布,告之於民吧。”

  五日後。

  三十幾輛運糧車抵達枝縣,姜琬命人用朝廷的救濟銀買下分發給三個縣,災民看著白花花的米麵一袋子一袋子往粥棚里抗,樂的流下了眼淚。

  “這回可是來了個青天大老爺啊。”遂奔走相告。

  “哎呦,聽說大老爺是新科狀元出身,長的那叫好啊……”有人吃飽了扯淡起來:“也不知咱們這兒最俊的姑娘是誰家的,要是能攀上姜大人這樣的,咱們皖西以後有好日子嘍。”

  “姜大人還未婚配?”有人接茬:“我說李老三,你可打聽清楚了?別弄巧成拙了。”

  ……

  等到道路、河道、農田開始清理,有人領了工錢回去,其餘的人坐不住了,紛紛前往衙門報名,給姜琬說親的事情就這麼不了了之了。

  京中。

  “陛下。”大太監王福全端著新沏的茶進來:“皖西的摺子到了,您看看?”

  皇帝今日氣色頗好,藹聲道:“怎麼?告發姜君逸的?”

  王福全笑道:“哪兒能呢?陛下看人哪兒能走眼。姜侍郎啊,在皖西可是做了幾件大事呢。”

  第151章 大婚

  裴據拈起摺子看了一會兒, 聲調不自覺高亢幾分:“這幾件事辦的還像樣兒。”

  單就“以工代賑”這一條,他就十分滿意。

  姜琬這人,不似朝中其他老臣那般迂腐, 可堪大用!

  “陛下, 那這摺子?”王福全很有眼色地試探:“您批覆嗎?”

  皇帝瞧了他一眼,起身走了兩步:“皖西這三縣,再減免兩年稅賦。姜君逸,”他眯著鳳眸道:“朕給他個驚喜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