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頁
眼下,自是不信裴清的話。
裴安良擲了木棍,唉聲嘆氣道:「不孝啊!糊塗啊!」
「是為了您兒媳。」
山羊鬍子抖了抖,靜默了好一陣,裴安良道:「老頭子我記性再不好,也記得你不是駙馬爺了。」
作為一個上了年紀的老人家,饒是見了再多事,也看不透自家兒子和公主兒媳的事情。兒媳親自將兒子送入了大獄,又親自劫了刑場,折騰來折騰去還是留了兒子一命。這是唱什麼戲?
裴清磕了頭:「她心裡有兒子,兒子心裡也有她。」
裴安良又默了一陣。他不懂,但他知道兒子對這個公主是真心,否則不會在寒山寺的時候替人家擋箭。
「好了,好了,你愛怎麼著怎麼著吧!你再死了,沒人給你收屍!」
裴清道:「多謝爹爹。」
-
江月樓又開始說書了。
「眾位看官,那裴清裴大人人人都知道,他在淮安府生死不明啊!人人都道他被仇家尋了仇,結果呢,這又活了!您說說,這真是何等福大命大啊!」
眾人唏噓一片,某看官疑惑道:「怎麼活的呢?護送的官兵不都死了?」
「老朽今日正是要說這個,話說那裴清途徑之地恰好是一山神的所在,且看那......」
往後
的話,皆是一些玄之又玄的東西。
永嘉坐在裴府花園的亭子裡,年年蹲坐在石桌上陪著她。獅子貓兒的毛又長又多,被風一吹,威風凜凜的活像只昂揚的小獅子,同她一起盯著下人們的活計。
裴清被抄了家,但因著裴清是她的駙馬,所有家產按律法皆有她的一份,故而官府不敢動。裴府自然也是她的,她往衙署里遞了些話,自然而然就仍落回了她的手裡。
從知道裴清仍活著的那一日起,她便開始拾掇裴府。
喬家的消息遞得快,沒幾日就到了她這兒。玉墜子沒有回來,留在了裴清手上,裴清暫時留在了淮安城裡。
永嘉聽到消息的那一刻,攥緊多日的心終於鬆了下來。
還好,還好,他還活著,還願意來見她。
她這幾日閒散下了心情,便日日到裴府里督工。從前府中的下人大部分都回來了,除卻一些家鄉離得太遠實在沒法回的。其實裴清待下人是真的好,誰都樂意重新回到裴府里。
將近端午,園子裡一掃春日不相稱的蕭瑟荒涼,**樹梢皆泛起夏意。引了活水的小湖漣漪成紋,幾尾金黃紅燦的錦鯉苗兒在水光瀲灩里追著尾游弋,一對新抱來的鴛鴦棲在幾株恰開的睡蓮間。
下人們正栽著新運來的石榴和夾竹桃,幾株石榴上已開了紅似火的花,有幾隻花苞上已墜了小小的青果。永嘉靜靜看著,思緒在初夏景致里緩緩流動著,就像太湖石堆起的溪道里流動著的小溪。
小德子繞過了**,順道提點了幾句做事小心些,哈著腰入了亭子,附在永嘉耳邊輕聲道:「殿下,胡大人的事有著落了。」
永嘉收回了思緒,問:「如何?」
先前喬老將軍同她說,若想讓裴清順理成章地回京,從中斡旋時最好得內閣胡大人的助力。喬家父女熱心,一力幫襯著她。這幾日她在裴府里忙著,小德子顧著喬家的消息。
「三日後喬小姐大婚,因著王與文是上門做的贅婿,喜宴是在喬府里辦的。胡大人的身份原是不必來,喬老將軍親自替殿下寫了張帖子,今日得了答覆,胡大人說他會來的,屆時請到喬府花園子裡說話。」
永嘉鬆了口氣,將蹲坐在石桌上舔爪子的年年抱起來放到腿上,撫著它的毛。
「如今我難親自出面,這樣最好。胡朋興,照如今看倒是個好相與的。」
喬老將軍雖說讓她尋胡朋興,但永嘉一直都提著心吊著膽。雖說當日裴清斬立決時是胡大人送的信,但當日只是為刀下救人,今日的情形可不同。
如今是要將裴清這個罪臣官復原職,是皇帝親自下的斬立決的旨意,朝中再同裴清交好的,也萬萬不敢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做代價去救旁人,這是人之常情。
小德子道:「喬老將軍說了,殿下盡可信了胡大人,胡大人和駙......裴大人是有著過命交情的。」
原是當年聖上登基之初百官朝賀,新皇登基是大喜之事,地方官員便遵照個報喜不報憂的律條,在那段時日裡只向上頭說好話。恰恰就是那段時日裡出了樁大事。
西南一縣遭了大震,本就是窮苦貧瘠之地,一震之後各方都需要銀子,賑災要銀子,大災之後必有大疫,治病也要銀子。這是個窮苦地,父母官求爺爺告奶奶也沒調來多少糧食,一時亂了陣腳。
平日鄰省救濟幫襯是尋常之事,只是那地方實在倒了大霉,大災正好碰上皇上的大喜,誰敢報了這禍事上去?父母官不敢報,幸好有個不怕死的縣丞報上去了,摺子倒是到了京城,卻被司禮監壓了。
誰都知道,新皇登基初遇大災,本就是不詳之兆。更何況內閣和司禮監那些人,多少都知道當今聖上即位並不太正統。
誰敢說?
胡大人出面了。
朝廷派人和銀兩去地方救災了,但是胡大人下獄了。
裴清出面了。
裴清差點兒被下獄,好在他那時候紅得發紫,再如何還是將自己和胡朋興也保住了。
後來為著這個事兒,那些罵裴清的御史言官偃旗息鼓了一陣子。
永嘉也知道這件事,默了一會兒,輕聲道:「胡大人怕也是什麼都不知道,卻比我還信他。如今看來,一貫是我多心多疑。」
小德子撓了撓頭,面露難色道:「可殿下和胡大人的處境不同。殿下和裴大人從前是夫妻,胡大人和裴大人是同僚,殿下看事帶著情多,胡大人看事帶著理多。情比理多.....這就是那句什麼話來著?哦,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你如今說的話竟染了些讀書人的滋味。」永嘉輕笑了笑,對小德子話中之意不置可否,「旁觀者清......他是名同其人,真真是將什麼事都看得清。」
「奴婢倒是覺得,裴大人在殿下身看上不清。」小德子小心翼翼道。
「怎麼?」
「若是裴大人在這事上也看得清的話,他定不會收下殿下的玉墜子了。」
永嘉斂了眸,並不說什麼話。
她知道裴清收了她的墜子同意回京的時候,是高興的。可高興之後便余忐忑。從前她不知情,將他傷得太深,即便如今他願意與她見一面將話說開,那然後呢?
小德子和月若還想喚他駙馬爺,卻被她止住了。
這個駙馬爺,他當真還願意做嗎?
第89章 兩心同(2)難道她知道他是祁隱了?……
人沒有情的時候,就算對面是梧桐樹上棲的鳳凰,家裡是金銀珠玉砌起來的天上宮闕,也是不願意嫁的。譬如喬若雲,譬如永嘉。
可若有了情,對方便是出身寒門再如何清貧質樸,卻也情願嫁過去。
但如此只是女兒家自己的心思,終歸要靠父母拿個主意。喬家原本是想將和王家的婚約取消了,架不住喬若雲自己迴轉了心意,竟答應嫁給那文文弱弱的武家書生了。
兩家一會面,答應讓王與文入贅。
喜宴開得熱熱鬧鬧,因著是入贅,兩家又都是武世家,不拘於那些大婚繁文縟節,只怎麼高興怎麼來。新娘子同新郎官一齊在喜宴上敬酒,喬若雲那酒量,已經喝趴了好幾個王家的表親。
永嘉伴得差不多了,便離了席去花園。
胡大人並不多寒暄,直入正題,似是也為此事早有謀劃。
永嘉聽得訝然,他所籌謀的亦是滴水不漏,她竟尋不出一個紕漏,覺得按此行事並無差錯。
胡大人直言道:「殿下,這一樁事我們唯有占了兩重理,才能讓墨之重返京城。」
「如何說?」
「這第一重理,是讓皇上知道有些事必須用墨之,若離了墨之,這些事便做不下去。」
永嘉蹙了眉:「他進了內閣之後雖關照六部大事,但如今沒了他,內閣里旁的人還在關照,沒有說離了他就做不下去。他本在禮部供職,禮部那些活更是.......」
胡大人笑呵呵道:「殿下這話,真是讓我們這些做官的都汗顏。的確,天底下沒有什麼事離了哪一個人做不了的。事雖如此,但要看話怎麼說。」
永嘉會了意,可還是擔心:「就算能讓旁人說這些話,可皇兄會細查,一細查,不就明白了麼?」
「京城的事可細查,京城外呢?」胡大人用指在石桌上點了點,劃了一條由北至南的曲線。
「你是說杭州?」永嘉遲疑道,「可是杭州那樁買賣難在開頭,裴清離杭時已經將那些事情收拾好了,如今只按著他的法子做著就行。他雖被削了一陣子官,杭州那兒卻沒人說做不下去的。」
胡大人笑著搖了搖頭:「墨之他凡事跟個狐狸一樣狡猾,心眼比誰都多,殿下在官場上卻是個實心眼。」<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裴安良擲了木棍,唉聲嘆氣道:「不孝啊!糊塗啊!」
「是為了您兒媳。」
山羊鬍子抖了抖,靜默了好一陣,裴安良道:「老頭子我記性再不好,也記得你不是駙馬爺了。」
作為一個上了年紀的老人家,饒是見了再多事,也看不透自家兒子和公主兒媳的事情。兒媳親自將兒子送入了大獄,又親自劫了刑場,折騰來折騰去還是留了兒子一命。這是唱什麼戲?
裴清磕了頭:「她心裡有兒子,兒子心裡也有她。」
裴安良又默了一陣。他不懂,但他知道兒子對這個公主是真心,否則不會在寒山寺的時候替人家擋箭。
「好了,好了,你愛怎麼著怎麼著吧!你再死了,沒人給你收屍!」
裴清道:「多謝爹爹。」
-
江月樓又開始說書了。
「眾位看官,那裴清裴大人人人都知道,他在淮安府生死不明啊!人人都道他被仇家尋了仇,結果呢,這又活了!您說說,這真是何等福大命大啊!」
眾人唏噓一片,某看官疑惑道:「怎麼活的呢?護送的官兵不都死了?」
「老朽今日正是要說這個,話說那裴清途徑之地恰好是一山神的所在,且看那......」
往後
的話,皆是一些玄之又玄的東西。
永嘉坐在裴府花園的亭子裡,年年蹲坐在石桌上陪著她。獅子貓兒的毛又長又多,被風一吹,威風凜凜的活像只昂揚的小獅子,同她一起盯著下人們的活計。
裴清被抄了家,但因著裴清是她的駙馬,所有家產按律法皆有她的一份,故而官府不敢動。裴府自然也是她的,她往衙署里遞了些話,自然而然就仍落回了她的手裡。
從知道裴清仍活著的那一日起,她便開始拾掇裴府。
喬家的消息遞得快,沒幾日就到了她這兒。玉墜子沒有回來,留在了裴清手上,裴清暫時留在了淮安城裡。
永嘉聽到消息的那一刻,攥緊多日的心終於鬆了下來。
還好,還好,他還活著,還願意來見她。
她這幾日閒散下了心情,便日日到裴府里督工。從前府中的下人大部分都回來了,除卻一些家鄉離得太遠實在沒法回的。其實裴清待下人是真的好,誰都樂意重新回到裴府里。
將近端午,園子裡一掃春日不相稱的蕭瑟荒涼,**樹梢皆泛起夏意。引了活水的小湖漣漪成紋,幾尾金黃紅燦的錦鯉苗兒在水光瀲灩里追著尾游弋,一對新抱來的鴛鴦棲在幾株恰開的睡蓮間。
下人們正栽著新運來的石榴和夾竹桃,幾株石榴上已開了紅似火的花,有幾隻花苞上已墜了小小的青果。永嘉靜靜看著,思緒在初夏景致里緩緩流動著,就像太湖石堆起的溪道里流動著的小溪。
小德子繞過了**,順道提點了幾句做事小心些,哈著腰入了亭子,附在永嘉耳邊輕聲道:「殿下,胡大人的事有著落了。」
永嘉收回了思緒,問:「如何?」
先前喬老將軍同她說,若想讓裴清順理成章地回京,從中斡旋時最好得內閣胡大人的助力。喬家父女熱心,一力幫襯著她。這幾日她在裴府里忙著,小德子顧著喬家的消息。
「三日後喬小姐大婚,因著王與文是上門做的贅婿,喜宴是在喬府里辦的。胡大人的身份原是不必來,喬老將軍親自替殿下寫了張帖子,今日得了答覆,胡大人說他會來的,屆時請到喬府花園子裡說話。」
永嘉鬆了口氣,將蹲坐在石桌上舔爪子的年年抱起來放到腿上,撫著它的毛。
「如今我難親自出面,這樣最好。胡朋興,照如今看倒是個好相與的。」
喬老將軍雖說讓她尋胡朋興,但永嘉一直都提著心吊著膽。雖說當日裴清斬立決時是胡大人送的信,但當日只是為刀下救人,今日的情形可不同。
如今是要將裴清這個罪臣官復原職,是皇帝親自下的斬立決的旨意,朝中再同裴清交好的,也萬萬不敢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做代價去救旁人,這是人之常情。
小德子道:「喬老將軍說了,殿下盡可信了胡大人,胡大人和駙......裴大人是有著過命交情的。」
原是當年聖上登基之初百官朝賀,新皇登基是大喜之事,地方官員便遵照個報喜不報憂的律條,在那段時日裡只向上頭說好話。恰恰就是那段時日裡出了樁大事。
西南一縣遭了大震,本就是窮苦貧瘠之地,一震之後各方都需要銀子,賑災要銀子,大災之後必有大疫,治病也要銀子。這是個窮苦地,父母官求爺爺告奶奶也沒調來多少糧食,一時亂了陣腳。
平日鄰省救濟幫襯是尋常之事,只是那地方實在倒了大霉,大災正好碰上皇上的大喜,誰敢報了這禍事上去?父母官不敢報,幸好有個不怕死的縣丞報上去了,摺子倒是到了京城,卻被司禮監壓了。
誰都知道,新皇登基初遇大災,本就是不詳之兆。更何況內閣和司禮監那些人,多少都知道當今聖上即位並不太正統。
誰敢說?
胡大人出面了。
朝廷派人和銀兩去地方救災了,但是胡大人下獄了。
裴清出面了。
裴清差點兒被下獄,好在他那時候紅得發紫,再如何還是將自己和胡朋興也保住了。
後來為著這個事兒,那些罵裴清的御史言官偃旗息鼓了一陣子。
永嘉也知道這件事,默了一會兒,輕聲道:「胡大人怕也是什麼都不知道,卻比我還信他。如今看來,一貫是我多心多疑。」
小德子撓了撓頭,面露難色道:「可殿下和胡大人的處境不同。殿下和裴大人從前是夫妻,胡大人和裴大人是同僚,殿下看事帶著情多,胡大人看事帶著理多。情比理多.....這就是那句什麼話來著?哦,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你如今說的話竟染了些讀書人的滋味。」永嘉輕笑了笑,對小德子話中之意不置可否,「旁觀者清......他是名同其人,真真是將什麼事都看得清。」
「奴婢倒是覺得,裴大人在殿下身看上不清。」小德子小心翼翼道。
「怎麼?」
「若是裴大人在這事上也看得清的話,他定不會收下殿下的玉墜子了。」
永嘉斂了眸,並不說什麼話。
她知道裴清收了她的墜子同意回京的時候,是高興的。可高興之後便余忐忑。從前她不知情,將他傷得太深,即便如今他願意與她見一面將話說開,那然後呢?
小德子和月若還想喚他駙馬爺,卻被她止住了。
這個駙馬爺,他當真還願意做嗎?
第89章 兩心同(2)難道她知道他是祁隱了?……
人沒有情的時候,就算對面是梧桐樹上棲的鳳凰,家裡是金銀珠玉砌起來的天上宮闕,也是不願意嫁的。譬如喬若雲,譬如永嘉。
可若有了情,對方便是出身寒門再如何清貧質樸,卻也情願嫁過去。
但如此只是女兒家自己的心思,終歸要靠父母拿個主意。喬家原本是想將和王家的婚約取消了,架不住喬若雲自己迴轉了心意,竟答應嫁給那文文弱弱的武家書生了。
兩家一會面,答應讓王與文入贅。
喜宴開得熱熱鬧鬧,因著是入贅,兩家又都是武世家,不拘於那些大婚繁文縟節,只怎麼高興怎麼來。新娘子同新郎官一齊在喜宴上敬酒,喬若雲那酒量,已經喝趴了好幾個王家的表親。
永嘉伴得差不多了,便離了席去花園。
胡大人並不多寒暄,直入正題,似是也為此事早有謀劃。
永嘉聽得訝然,他所籌謀的亦是滴水不漏,她竟尋不出一個紕漏,覺得按此行事並無差錯。
胡大人直言道:「殿下,這一樁事我們唯有占了兩重理,才能讓墨之重返京城。」
「如何說?」
「這第一重理,是讓皇上知道有些事必須用墨之,若離了墨之,這些事便做不下去。」
永嘉蹙了眉:「他進了內閣之後雖關照六部大事,但如今沒了他,內閣里旁的人還在關照,沒有說離了他就做不下去。他本在禮部供職,禮部那些活更是.......」
胡大人笑呵呵道:「殿下這話,真是讓我們這些做官的都汗顏。的確,天底下沒有什麼事離了哪一個人做不了的。事雖如此,但要看話怎麼說。」
永嘉會了意,可還是擔心:「就算能讓旁人說這些話,可皇兄會細查,一細查,不就明白了麼?」
「京城的事可細查,京城外呢?」胡大人用指在石桌上點了點,劃了一條由北至南的曲線。
「你是說杭州?」永嘉遲疑道,「可是杭州那樁買賣難在開頭,裴清離杭時已經將那些事情收拾好了,如今只按著他的法子做著就行。他雖被削了一陣子官,杭州那兒卻沒人說做不下去的。」
胡大人笑著搖了搖頭:「墨之他凡事跟個狐狸一樣狡猾,心眼比誰都多,殿下在官場上卻是個實心眼。」<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