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頁
王端已然被調查組及褚茂通幾人暫時關押,進行了一輪審問。當審問的過程中,袁方與秦瑞將青風先生拿出的證據,一項項擺在他的面前,同時他的本家侄子,也就是這一次具體安排了汾水水壩毀損事情的侄子,也被帶了進來,當著他的面承認了罪行之後。
王端十分清楚,他自己怕是再難逃此劫了。
到最後,他用來威脅廖夫人的,所謂廖氏與劉凌英來往的罪證,還是由他自己親自在被關押之前,於官舍內室之中焚燒成了灰燼。
也許是因為,劉大學士的案件既然已經翻案重審,這些東西已然不能再算作什麼罪證。也或許是因為,即使它們的確能成為罪證,最終,他仍然無法真的用它們來徹底擊穿他與廖氏之間二十幾年的情分。
如今,他該慶幸的是,當自己身在監牢之中,唯一惶惶不可終日的,只是自己對他人所行惡事的調查。
起碼不需要再多背負一重,對廖夫人情感之上的深重枷鎖。
事件發酵到今日,從蔡相的角度來說,捨棄他一個而保住整個蔡相集團,想必是當前最優的選擇。但王端並不甘心,憑什麼出了事情,要承擔責任的就是他王端以及他們一直擔責擔事的王家?
那些尸位素餐的、身居高位的,榮華富貴唾手可得,日日享受卻從來無需出面做這等又艱險又受累的瑣事髒務。
而每做成一件事,他王端與王家甚至不能得其利之十一?
如今出了事,他們這些衝鋒的牛馬,卻要被迫站出來,承擔十成十的罪責。
人上之人揮刀,斬草要除根。
從前的所謂名利與財富,一夕之間煙消雲散。
京師,王家宅院。
王景禹剛剛換好了常服,與等在外間的江銘、常篤以及杜子燁、李念仁幾人聚到了一起,幾人互視一眼,對於即將做的事情,已然在心中演練過了許多次,此時已然無須再多言。
殺傷一個權臣最有利的,不應該永遠都是輿論這一項武器。
而應該是確鑿的證據,是依法給與他的制裁,以及來自他本人的,觸及靈魂的認罪與懺悔。
蔡闕有那般當庭舉告的氣魄,就應該想到,親手發起了這一場戰爭的王景禹,同樣不會缺乏這樣的氣魄。
蔡闕安居家中,將每一日的大小朝會,以及公開與私下的議事,都當做一場戰爭即將打響的預告。私下裡,更是將所有的人力觸角伸到了極致,關注了一切與此有關的,與王景禹有關的大小動靜。
他鬥志昂揚,隨時準備迎接來著王景禹的回擊。
然而,三日過去了,他仍然每一天都鬥志昂揚的出門,最終一切如常的入睡。
王景禹始終按捺不動。
難道,他真的就這些底牌?難道是他蔡闕,高估了這樣一個農門出身,毫無背景,朝中除了幾個願意替他說話的同窗同年,以及兩三個老頑固,再無更多的勢力。
這一次風波,竟然真的就讓他這般賭贏了嗎?
早晨醒來,臥房外的鳥鳴花香依舊那般沁人,服侍自己的妙齡侍女依舊那般溫軟周全。
他恍然間生出一種,也許前塵往事,真的就此塵埃落定之感。
然而,該來的終於還是會來。
當消息傳來之時,枕戈待旦的蔡闕油然而生一種解脫與久違感。雖然王景禹不過讓他等待了五日,可蔡闕的這五天,只覺比過往執宰的幾十年還要長。
早在王景禹帶著禁衛軍以及皇城司、大理寺三部兵士,與身為大理寺少卿的杜子燁,封控了他整個蔡府前的兩個時辰前,蔡闕已然聽說了前太皇太后高氏留下的他當年參與謀害劉凌英的罪證。
曾經擔任過副相的杜惟平,寧肯捨棄了自己的個人聲譽與官途,也站了出來舉告他操控科舉、收受賄賂、買官賣官、結黨營私、謀害良辰等數條罪狀。
蔡闕冷冷想著,杜惟平這老兒,貪婪又膽小了一輩子,要不是自己分了他一杯羹,願意在表面上給他一個副相的位置,以阻塞百官之口。他還真以為他有當副宰相的能耐嗎?
如今不過是讓他在私德之上蒙了些污點,竟然就如此不堪忍耐,跳出來同自己來了個玉石俱焚!
不過,這老兒能裝,在官場上也還是有些影響的。
蔡闕可以想見,有了杜惟平這第一個出頭鳥,很快,就會有不止杜惟平一個人站出來,舉告他蔡闕的罪證!
就比如那個王端與王家,養了他們那麼多年,如今不過是到了該付出回報的時候,竟然也不守著本分,膽敢反抗,將河東水患一事反咬到了他蔡闕頭上。
他萬千罪過在一身,並不在乎多出的這一條罪狀。
但王端想要藉此為自己脫罪,未免太過異想天開了。他蔡闕若倒了,王端與王家這樣的叛徒,這麼多年的蠅營狗苟,他蔡闕都一清二楚,哪裡還逃得掉?
王景禹、杜子燁等人在禁軍與皇城司兵士的開路之下,一路直入的蔡府正堂時,蔡闕正穿戴整齊的靠在正堂的檀木雕花椅上,悠悠的煮著一盞茶。
與滿院凌亂又倉皇的蔡府下人不一樣的是,蔡闕極是平靜甚至有禮的等著他們的到來。
「王安撫使、杜少卿,兩位年少有為的英才到府,蔡某有失遠迎了!」蔡闕笑著道。
他一伸手,指了指客堂的左右兩個客位:「請坐。」
杜子燁看了王景禹一眼,王景禹朝他頷首,又朝蔡闕回了句:「多謝蔡相公。」
在正堂一側,蔡闕的全府親眷戰戰兢兢的坐在被日光遮擋的地方,眼看著蔡闕在這種時候,依然閒適的接待前來抓捕他們的官員。
他們不知道接下來會具體發生些什麼,但卻清楚,蔡闕本來早就有跑掉的機會,可是他既然堅持等在這裡,守在了蔡府。那麼等待他們的,除了牢獄之災,已然再無其他可能。
蔡家的幾位夫人與子侄,眼神無不怨毒的看著那兩個領著兵士闖入蔡府,年輕氣盛、施施然端坐客位的官員。
其中那個叫王景禹的,他們中有人識得,此時更忍不住朝著王景禹的方向狠狠啐了一口。
這動靜剛剛出來,蔡闕就喝了一句:「胡鬧!」
那位啐了的蔡氏子侄,也當即慣性的噤了聲。與此同時,隨同王景禹前來蔡府的內廷禁衛軍,在看了王景禹的示意後,已然動作極其迅速的沖了過去,一把薅起了那位蔡家子弟,猛的摜在了大堂的地面上。
第197章
果然,王景禹見蔡闕忍不住皺了眉,原本的閒適與淡定已然衝破了一分。
那名子侄當即一條胳膊脫了臼,額頭見血,攤在正堂中央的地板上面哀嚎,口中依然哀哀的罵著:「賤種!賤民!你不過是個下賤農戶子,牛馬牲畜一般的東西!如今眼見蔡家不復往昔,竟敢到我們蔡府猖狂!」
這一次,王景禹還沒有表示什麼,內廷禁衛已然一拳上去,打掉了這人的半口牙齒,一時間再也罵不出來了。
蔡闕面色不虞,但到得今日,成王敗寇,他蔡闕滿門曾經有多麼的風光,如今在別人眼中就有多麼的不堪。甚至,那些曾經畏懼他們的、嫉妒他們的人,還會以折辱蔡家人為樂。
他選擇留下,就對此心知肚明。
蔡闕很快釋然的笑了笑,極有興趣的看著那位丰神俊朗,從最底層走到雲端,仍然會被指著鼻子叫罵「下賤」的王安撫使。這樣的當面叱罵,可曾刺痛他了嗎?是不是他很快,也要成為折辱與報復蔡家的一員?
然而,就在禁衛抬腿,還要繼續給那位子侄更多教訓時,王景禹反倒出聲制止了。
禁衛軍的兵士聞言收回了腳,只把地上的人捆住防他亂動。王景禹從座位上站起來,走到廳堂中間,躬身面對面看著癱在地上的蔡家子侄:「你但凡有
點記性,對你父親的事務多知曉一分,也該知道,我對你們蔡家的『猖狂』,可不是從今天開始的。」
「不過,你最應該明白的是,無人生來是牛馬,人與人也從無貴賤之分。若你早些懂得這些道理,也不會落到今日這般田地。」
那名倒在地上的蔡氏子弟,滿口牙齒掉落的鮮血,嗚嗚的已然說不出話。但顯然的,他認為王景禹的這一番話,再次深深羞辱了他,雙目通紅的瞪視王景禹。
王景禹卻不再理他,一轉身,就見蔡闕正認真的在觀察自己。
「子弟不肖,叫王安撫使看笑話了。」蔡闕笑道。
王景禹重新走回自己的座位上坐下:「不妨。子不教,父之過,王某還不至於同這般於三十而立之年依然不明事理的人去計較。」
杜子燁聞言,在這樣微妙的氣氛中,也暗覺好笑。
他也不錯眼珠的看著蔡闕,想要看他這強撐著的架子,究竟還能擺多久。
蔡闕倒沒有為王景禹這毫不客氣的話,而表現出不快,反而仍然興致很高的看著王景禹:「聽說王安撫使自幼喪父,竟不知是受誰教導,方成此大才?說出來,也好叫蔡某取取經!」<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王端十分清楚,他自己怕是再難逃此劫了。
到最後,他用來威脅廖夫人的,所謂廖氏與劉凌英來往的罪證,還是由他自己親自在被關押之前,於官舍內室之中焚燒成了灰燼。
也許是因為,劉大學士的案件既然已經翻案重審,這些東西已然不能再算作什麼罪證。也或許是因為,即使它們的確能成為罪證,最終,他仍然無法真的用它們來徹底擊穿他與廖氏之間二十幾年的情分。
如今,他該慶幸的是,當自己身在監牢之中,唯一惶惶不可終日的,只是自己對他人所行惡事的調查。
起碼不需要再多背負一重,對廖夫人情感之上的深重枷鎖。
事件發酵到今日,從蔡相的角度來說,捨棄他一個而保住整個蔡相集團,想必是當前最優的選擇。但王端並不甘心,憑什麼出了事情,要承擔責任的就是他王端以及他們一直擔責擔事的王家?
那些尸位素餐的、身居高位的,榮華富貴唾手可得,日日享受卻從來無需出面做這等又艱險又受累的瑣事髒務。
而每做成一件事,他王端與王家甚至不能得其利之十一?
如今出了事,他們這些衝鋒的牛馬,卻要被迫站出來,承擔十成十的罪責。
人上之人揮刀,斬草要除根。
從前的所謂名利與財富,一夕之間煙消雲散。
京師,王家宅院。
王景禹剛剛換好了常服,與等在外間的江銘、常篤以及杜子燁、李念仁幾人聚到了一起,幾人互視一眼,對於即將做的事情,已然在心中演練過了許多次,此時已然無須再多言。
殺傷一個權臣最有利的,不應該永遠都是輿論這一項武器。
而應該是確鑿的證據,是依法給與他的制裁,以及來自他本人的,觸及靈魂的認罪與懺悔。
蔡闕有那般當庭舉告的氣魄,就應該想到,親手發起了這一場戰爭的王景禹,同樣不會缺乏這樣的氣魄。
蔡闕安居家中,將每一日的大小朝會,以及公開與私下的議事,都當做一場戰爭即將打響的預告。私下裡,更是將所有的人力觸角伸到了極致,關注了一切與此有關的,與王景禹有關的大小動靜。
他鬥志昂揚,隨時準備迎接來著王景禹的回擊。
然而,三日過去了,他仍然每一天都鬥志昂揚的出門,最終一切如常的入睡。
王景禹始終按捺不動。
難道,他真的就這些底牌?難道是他蔡闕,高估了這樣一個農門出身,毫無背景,朝中除了幾個願意替他說話的同窗同年,以及兩三個老頑固,再無更多的勢力。
這一次風波,竟然真的就讓他這般賭贏了嗎?
早晨醒來,臥房外的鳥鳴花香依舊那般沁人,服侍自己的妙齡侍女依舊那般溫軟周全。
他恍然間生出一種,也許前塵往事,真的就此塵埃落定之感。
然而,該來的終於還是會來。
當消息傳來之時,枕戈待旦的蔡闕油然而生一種解脫與久違感。雖然王景禹不過讓他等待了五日,可蔡闕的這五天,只覺比過往執宰的幾十年還要長。
早在王景禹帶著禁衛軍以及皇城司、大理寺三部兵士,與身為大理寺少卿的杜子燁,封控了他整個蔡府前的兩個時辰前,蔡闕已然聽說了前太皇太后高氏留下的他當年參與謀害劉凌英的罪證。
曾經擔任過副相的杜惟平,寧肯捨棄了自己的個人聲譽與官途,也站了出來舉告他操控科舉、收受賄賂、買官賣官、結黨營私、謀害良辰等數條罪狀。
蔡闕冷冷想著,杜惟平這老兒,貪婪又膽小了一輩子,要不是自己分了他一杯羹,願意在表面上給他一個副相的位置,以阻塞百官之口。他還真以為他有當副宰相的能耐嗎?
如今不過是讓他在私德之上蒙了些污點,竟然就如此不堪忍耐,跳出來同自己來了個玉石俱焚!
不過,這老兒能裝,在官場上也還是有些影響的。
蔡闕可以想見,有了杜惟平這第一個出頭鳥,很快,就會有不止杜惟平一個人站出來,舉告他蔡闕的罪證!
就比如那個王端與王家,養了他們那麼多年,如今不過是到了該付出回報的時候,竟然也不守著本分,膽敢反抗,將河東水患一事反咬到了他蔡闕頭上。
他萬千罪過在一身,並不在乎多出的這一條罪狀。
但王端想要藉此為自己脫罪,未免太過異想天開了。他蔡闕若倒了,王端與王家這樣的叛徒,這麼多年的蠅營狗苟,他蔡闕都一清二楚,哪裡還逃得掉?
王景禹、杜子燁等人在禁軍與皇城司兵士的開路之下,一路直入的蔡府正堂時,蔡闕正穿戴整齊的靠在正堂的檀木雕花椅上,悠悠的煮著一盞茶。
與滿院凌亂又倉皇的蔡府下人不一樣的是,蔡闕極是平靜甚至有禮的等著他們的到來。
「王安撫使、杜少卿,兩位年少有為的英才到府,蔡某有失遠迎了!」蔡闕笑著道。
他一伸手,指了指客堂的左右兩個客位:「請坐。」
杜子燁看了王景禹一眼,王景禹朝他頷首,又朝蔡闕回了句:「多謝蔡相公。」
在正堂一側,蔡闕的全府親眷戰戰兢兢的坐在被日光遮擋的地方,眼看著蔡闕在這種時候,依然閒適的接待前來抓捕他們的官員。
他們不知道接下來會具體發生些什麼,但卻清楚,蔡闕本來早就有跑掉的機會,可是他既然堅持等在這裡,守在了蔡府。那麼等待他們的,除了牢獄之災,已然再無其他可能。
蔡家的幾位夫人與子侄,眼神無不怨毒的看著那兩個領著兵士闖入蔡府,年輕氣盛、施施然端坐客位的官員。
其中那個叫王景禹的,他們中有人識得,此時更忍不住朝著王景禹的方向狠狠啐了一口。
這動靜剛剛出來,蔡闕就喝了一句:「胡鬧!」
那位啐了的蔡氏子侄,也當即慣性的噤了聲。與此同時,隨同王景禹前來蔡府的內廷禁衛軍,在看了王景禹的示意後,已然動作極其迅速的沖了過去,一把薅起了那位蔡家子弟,猛的摜在了大堂的地面上。
第197章
果然,王景禹見蔡闕忍不住皺了眉,原本的閒適與淡定已然衝破了一分。
那名子侄當即一條胳膊脫了臼,額頭見血,攤在正堂中央的地板上面哀嚎,口中依然哀哀的罵著:「賤種!賤民!你不過是個下賤農戶子,牛馬牲畜一般的東西!如今眼見蔡家不復往昔,竟敢到我們蔡府猖狂!」
這一次,王景禹還沒有表示什麼,內廷禁衛已然一拳上去,打掉了這人的半口牙齒,一時間再也罵不出來了。
蔡闕面色不虞,但到得今日,成王敗寇,他蔡闕滿門曾經有多麼的風光,如今在別人眼中就有多麼的不堪。甚至,那些曾經畏懼他們的、嫉妒他們的人,還會以折辱蔡家人為樂。
他選擇留下,就對此心知肚明。
蔡闕很快釋然的笑了笑,極有興趣的看著那位丰神俊朗,從最底層走到雲端,仍然會被指著鼻子叫罵「下賤」的王安撫使。這樣的當面叱罵,可曾刺痛他了嗎?是不是他很快,也要成為折辱與報復蔡家的一員?
然而,就在禁衛抬腿,還要繼續給那位子侄更多教訓時,王景禹反倒出聲制止了。
禁衛軍的兵士聞言收回了腳,只把地上的人捆住防他亂動。王景禹從座位上站起來,走到廳堂中間,躬身面對面看著癱在地上的蔡家子侄:「你但凡有
點記性,對你父親的事務多知曉一分,也該知道,我對你們蔡家的『猖狂』,可不是從今天開始的。」
「不過,你最應該明白的是,無人生來是牛馬,人與人也從無貴賤之分。若你早些懂得這些道理,也不會落到今日這般田地。」
那名倒在地上的蔡氏子弟,滿口牙齒掉落的鮮血,嗚嗚的已然說不出話。但顯然的,他認為王景禹的這一番話,再次深深羞辱了他,雙目通紅的瞪視王景禹。
王景禹卻不再理他,一轉身,就見蔡闕正認真的在觀察自己。
「子弟不肖,叫王安撫使看笑話了。」蔡闕笑道。
王景禹重新走回自己的座位上坐下:「不妨。子不教,父之過,王某還不至於同這般於三十而立之年依然不明事理的人去計較。」
杜子燁聞言,在這樣微妙的氣氛中,也暗覺好笑。
他也不錯眼珠的看著蔡闕,想要看他這強撐著的架子,究竟還能擺多久。
蔡闕倒沒有為王景禹這毫不客氣的話,而表現出不快,反而仍然興致很高的看著王景禹:「聽說王安撫使自幼喪父,竟不知是受誰教導,方成此大才?說出來,也好叫蔡某取取經!」<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