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頁
他實在是不甘心啊!
況且,他若是放棄抵抗,束手就擒,那些依附於他的黨群可不會同意?他們來了,求的不就是一個功名利祿、榮華富貴。可不是為了有一天血本無歸,鋃鐺入獄。
如若如此,這些曾經小心翼翼巴結和依附自己的人,必然是第一個反過頭來吸食他的血肉,榨乾他最後價值的那一批人。
今天的消息遞進了宮中,很快裘培父子就氣急敗壞的登門。
兩人一身平民百姓的粗布衣裳,遮掩著行跡,從蔡府的後門敲敲進來的。多年來,裘培是蔡闕最堅定的左膀右臂,雖然他能力不算出眾,有些時候心緒也不夠穩重,他的兒子裘澄幾乎與其一脈相承,精神都不夠出眾。
可是,他能夠受到蔡闕最大的倚重,放心的讓他多年擔任掌管財權的三司使,正是因為裘培的認死理,以及夠忠誠。
裘培一進來,就對自己不得不穿在身上的衣服,再也忍受不了一點點。
嘟囔著道:「蔡相公,眼下這情形,還能怎麼辦?實在不行,咱們就按之前的商議,做最壞的打算,雖說舍卻了這麼多年在這裡的基業,好歹留得一個自由身!」
蔡闕道:「還沒到最後的時刻,我蔡闕不會就這樣輕易放棄。」
裘培看了他一眼,無奈嘆了口氣:「就知道會如此。」
然而同來的裘澄卻是坐不住的:「可是,萬一還是不行呢?為保萬全,我們現在不能放棄最壞的打算!同步推進才更穩妥啊蔡相。」
蔡闕看了他一眼,裘培則直接就罵出了口:「你給我閉嘴!要不是你非要親自下那破牢房裡去逞威風,那個姓王的怎麼會反過來抓住了你來做威脅!沒有你壞事,他早就不知道拋屍何處了,又哪來今天這樣多的風波!」
裘澄閉了嘴,只有些不甘的辯解:「誰能想到,他表面上風光霽月,暗地裡卻這般陰險……」
「你個廢物點心,給了你那麼多機會,你都搞不出名堂來,今天帶你來,是給蔡相認罪的,還沒有你發表意見的份兒!」蔡闕怒不可遏:「還不跪下來給蔡相認錯!」
想到那天在御史台監牢的經歷,裘澄也只感到一陣委屈與挫敗。
原以為自己終於可以去看看那個王景禹的狼狽與慘像,終於可以去任憑心意的拿捏他微不足道的性命,卻誰知,這一天都是那個姓王的早就做好的布局!
他心甘情願的從河東路被押解回京,心甘情願的自縛於御史台的監牢,不過是做給外人看的一場戲。
自己那天的貿然行動,簡直正中他的下懷!
讓那廝提前在河東路水患消息傳來之前,就得以從獄中脫身。
裘澄不甘心的跪在地上,朝著蔡闕一俯到地面,請罪道:「是我魯莽,請蔡相責罰!」
蔡闕心中早就將裘澄這樣按捺不住,最終壞了事的行徑罵了幾遍。但是說實在的,如果是王景禹本來就做好了準備與應對,那一天即使不是裘澄本人去的,他們的人只怕也難以如願要了王景禹的性命。
河東路水患之事還是會爆發,他們今天也還是會面臨這樣的局面。
他揮了揮手:「起來吧,現在說這些無益。」
蔡闕繼續對裘培道:「河東水患之事,還是交給你去辦,讓這件事的調查終止在王端以及王家,舍小保大。至於王景禹鬧出的陳年舊案,少不得還要指望太皇太后這顆大樹多遮擋遮擋風雨了。」
「畢竟,無論如何太皇太后都是皇帝的長輩,都能留得一條性命,繼續過著養尊處優的日子。咱們要是埋了進去,就可要把身家性命全都搭進去了。」蔡闕道。
「行。」
裘培答應,他今日這般前來,要的就是蔡闕的一個態度。
如果蔡闕還要爭,那麼他定然是要全力繼續爭一爭的。如果蔡闕已然無計可施,那麼他們與西寧王多年之間的聯絡一直都沒有斷過,設計儘快遠遁,到西寧國避難,也不失為最壞的方案。
辦王端這件事,他多少還是有成算的。
與蔡闕商議過一些細節和處置意見後,就迫不及待的拉著裘澄走了。
太皇太后高氏即將遷往宮外居住的消息傳了出來,頭一個坐不住的就是高氏的娘家。
高家從高氏當年從太子妃位順利被冊封為皇后至今,一直都穩穩坐著大景朝廷第一外戚的位子。如今高家主事的,是太皇太后高氏的侄子。高氏作為當年家中長姐,地位尊榮,她的幾個弟弟,也跟著水漲船高,陸陸續續都封了爵位。
如今,在高家族中掌家的,是她二弟的長子,她的親侄子——伯安侯高聞。
也正是那位因為王景禹舉告當年劉凌英舊案,而處於輿論風口浪尖之上的高聞。
高聞已然想辦法去見過他的姑姑高氏,但高氏如今自身難保,若非皇帝顧念著皇家的臉面,沒有將最終的毒害皇帝罪名安到她的頭上,此刻的高氏,以及整個高家,已然要受到此事牽連,徹底傾覆。
當年的舊事究竟如何,高氏與蔡闕都一清二楚。
高氏知道,眼下,她不能再忤逆手握她弒君證據的皇帝。至於王景禹掀起的當年劉凌英舊案,即使真的被他得逞,為劉凌英法翻案,高座之上的皇帝還能耐她何?
弒君的罪也不過如此了,當初構陷一個早已死去多年,與現任皇帝無絲毫牽連的大臣,還能來治她的罪嗎?
至多不過他們高家,有一兩個人出來認了罪,了解舊事便罷。
無論如何,總比她自己以及整個高家滿門傾覆要好的太多!
所以,高聞的求告,在高氏那裡吃了個閉門羹!
深宮之中的弒君案件,即使受到了不能外傳的嚴令,但太皇太后高氏一夜之間束手待擒,蔡闕與高家俱有了猜測。高聞想到了自己這個姑姑如今自身難保,已經護不了他的現實,調頭就直奔蔡相府邸。
蔡闕知道與高聞早晚要有最後一會,早了早乾淨,當即命人開府門迎客。
「哎喲,侯爺您怎麼突然來了?這突然登門,蔡某生怕準備倉促,招待不周啊!」蔡闕一臉和風細雨,好說好商量的樣子。
高聞看了他一眼,沒多說話,只默默地在他的帶領下進了蔡府的內庭。
待身邊安置茶點服侍的人都退了,高聞才道:「蔡相公,近日宮裡宮外的風波,想必你都有所耳聞。咱們蔡高兩家互相扶持多年,同乘於一艘船上,無論少了誰都無異於自斷一臂!近日的事端,蔡相公要拿出個主意才成啊。」
高聞直言不諱的表明,要蔡闕搭救他的意思。
他們兩人也都非常清楚,今天這一場談話的內容會是什麼。
蔡闕聞言不置可否,手中輕捻著涼茶的杯壁,似是在考量和思索。
高聞急了,太皇太后管不了他,若是蔡闕也這般態度,那這一次,只怕他高聞真的富貴繁華要到頭了。往日裡,雖說蔡闕是一國之相,但高聞身為太皇太后的親族,有著伯安侯的爵位,實際上一直都是高蔡闕一頭。
今天,他可顧不得那麼多了。
高聞:「蔡相公,這麼多年來,我高氏一族是在誰的主持下,在你需要的時候,為你和太皇太后衝鋒陷陣?高氏族人雖多,我那些弟弟們雖多,可做這些事的,從來都是我高聞!我高聞才是你這麼多年,並肩作戰之人!如今,我高聞落難,蔡相公難道就要這般袖手旁觀嗎?」
他一時之間,恨不得把他做過的,那些大的小的,替蔡闕活動、替他牽線搭橋、替他向內廷傳話等等,事無巨細的數一遍。
然而,他不會提的,甚至是根本不放在心上記住的是,所有這些他替蔡闕做過的事情,從來沒有一次是白做的。事後,蔡闕都給於了他遠超其所為的報酬。
蔡闕擱下了手中冰盞:「侯爺的舊日厚誼,蔡某知曉。只是侯爺應當知曉,蔡某近日也麻煩不少,再處置侯爺之事,多少有些棘手。究竟該如何處置,侯爺且容蔡某思量思量。」
高聞聽他沒有推拒,已然放下了大半個心。
可是,眼下這種時候,哪裡還等得起?
他繼續催請:「蔡相公,不是本侯不體諒蔡相之難,實在是這件事它危在旦夕,拖不得了啊!」
蔡闕似是無奈的笑了笑,道:「蔡某之意,不是要拖,而是現
在就開始想,只想請侯爺允我思量一時片刻。」
「哦哦,原來如此原來如此!」高聞大喜,連忙應道:「那蔡相公快想,快想!」
接下來,蔡闕微微閉上了雙眸,陷入了思索當中。而高聞此時得了蔡闕的應承,總算是稍稍安心了一瞬,焦慮的心情稍微緩解,他當即心情放鬆的端起了桌上的冰飲,舒舒服服的啜飲了起來。
中間,見蔡闕仍然沒有睜開眼的意思,又習慣性的不把自己當外人,站了起來,在蔡闕這間待客廳堂之中四處轉悠了起來。、
欣賞蔡闕最新掛出來的畫作以及珍品,看到哪個好的,一時就按捺不住心癢,上手摸了又摸。<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況且,他若是放棄抵抗,束手就擒,那些依附於他的黨群可不會同意?他們來了,求的不就是一個功名利祿、榮華富貴。可不是為了有一天血本無歸,鋃鐺入獄。
如若如此,這些曾經小心翼翼巴結和依附自己的人,必然是第一個反過頭來吸食他的血肉,榨乾他最後價值的那一批人。
今天的消息遞進了宮中,很快裘培父子就氣急敗壞的登門。
兩人一身平民百姓的粗布衣裳,遮掩著行跡,從蔡府的後門敲敲進來的。多年來,裘培是蔡闕最堅定的左膀右臂,雖然他能力不算出眾,有些時候心緒也不夠穩重,他的兒子裘澄幾乎與其一脈相承,精神都不夠出眾。
可是,他能夠受到蔡闕最大的倚重,放心的讓他多年擔任掌管財權的三司使,正是因為裘培的認死理,以及夠忠誠。
裘培一進來,就對自己不得不穿在身上的衣服,再也忍受不了一點點。
嘟囔著道:「蔡相公,眼下這情形,還能怎麼辦?實在不行,咱們就按之前的商議,做最壞的打算,雖說舍卻了這麼多年在這裡的基業,好歹留得一個自由身!」
蔡闕道:「還沒到最後的時刻,我蔡闕不會就這樣輕易放棄。」
裘培看了他一眼,無奈嘆了口氣:「就知道會如此。」
然而同來的裘澄卻是坐不住的:「可是,萬一還是不行呢?為保萬全,我們現在不能放棄最壞的打算!同步推進才更穩妥啊蔡相。」
蔡闕看了他一眼,裘培則直接就罵出了口:「你給我閉嘴!要不是你非要親自下那破牢房裡去逞威風,那個姓王的怎麼會反過來抓住了你來做威脅!沒有你壞事,他早就不知道拋屍何處了,又哪來今天這樣多的風波!」
裘澄閉了嘴,只有些不甘的辯解:「誰能想到,他表面上風光霽月,暗地裡卻這般陰險……」
「你個廢物點心,給了你那麼多機會,你都搞不出名堂來,今天帶你來,是給蔡相認罪的,還沒有你發表意見的份兒!」蔡闕怒不可遏:「還不跪下來給蔡相認錯!」
想到那天在御史台監牢的經歷,裘澄也只感到一陣委屈與挫敗。
原以為自己終於可以去看看那個王景禹的狼狽與慘像,終於可以去任憑心意的拿捏他微不足道的性命,卻誰知,這一天都是那個姓王的早就做好的布局!
他心甘情願的從河東路被押解回京,心甘情願的自縛於御史台的監牢,不過是做給外人看的一場戲。
自己那天的貿然行動,簡直正中他的下懷!
讓那廝提前在河東路水患消息傳來之前,就得以從獄中脫身。
裘澄不甘心的跪在地上,朝著蔡闕一俯到地面,請罪道:「是我魯莽,請蔡相責罰!」
蔡闕心中早就將裘澄這樣按捺不住,最終壞了事的行徑罵了幾遍。但是說實在的,如果是王景禹本來就做好了準備與應對,那一天即使不是裘澄本人去的,他們的人只怕也難以如願要了王景禹的性命。
河東路水患之事還是會爆發,他們今天也還是會面臨這樣的局面。
他揮了揮手:「起來吧,現在說這些無益。」
蔡闕繼續對裘培道:「河東水患之事,還是交給你去辦,讓這件事的調查終止在王端以及王家,舍小保大。至於王景禹鬧出的陳年舊案,少不得還要指望太皇太后這顆大樹多遮擋遮擋風雨了。」
「畢竟,無論如何太皇太后都是皇帝的長輩,都能留得一條性命,繼續過著養尊處優的日子。咱們要是埋了進去,就可要把身家性命全都搭進去了。」蔡闕道。
「行。」
裘培答應,他今日這般前來,要的就是蔡闕的一個態度。
如果蔡闕還要爭,那麼他定然是要全力繼續爭一爭的。如果蔡闕已然無計可施,那麼他們與西寧王多年之間的聯絡一直都沒有斷過,設計儘快遠遁,到西寧國避難,也不失為最壞的方案。
辦王端這件事,他多少還是有成算的。
與蔡闕商議過一些細節和處置意見後,就迫不及待的拉著裘澄走了。
太皇太后高氏即將遷往宮外居住的消息傳了出來,頭一個坐不住的就是高氏的娘家。
高家從高氏當年從太子妃位順利被冊封為皇后至今,一直都穩穩坐著大景朝廷第一外戚的位子。如今高家主事的,是太皇太后高氏的侄子。高氏作為當年家中長姐,地位尊榮,她的幾個弟弟,也跟著水漲船高,陸陸續續都封了爵位。
如今,在高家族中掌家的,是她二弟的長子,她的親侄子——伯安侯高聞。
也正是那位因為王景禹舉告當年劉凌英舊案,而處於輿論風口浪尖之上的高聞。
高聞已然想辦法去見過他的姑姑高氏,但高氏如今自身難保,若非皇帝顧念著皇家的臉面,沒有將最終的毒害皇帝罪名安到她的頭上,此刻的高氏,以及整個高家,已然要受到此事牽連,徹底傾覆。
當年的舊事究竟如何,高氏與蔡闕都一清二楚。
高氏知道,眼下,她不能再忤逆手握她弒君證據的皇帝。至於王景禹掀起的當年劉凌英舊案,即使真的被他得逞,為劉凌英法翻案,高座之上的皇帝還能耐她何?
弒君的罪也不過如此了,當初構陷一個早已死去多年,與現任皇帝無絲毫牽連的大臣,還能來治她的罪嗎?
至多不過他們高家,有一兩個人出來認了罪,了解舊事便罷。
無論如何,總比她自己以及整個高家滿門傾覆要好的太多!
所以,高聞的求告,在高氏那裡吃了個閉門羹!
深宮之中的弒君案件,即使受到了不能外傳的嚴令,但太皇太后高氏一夜之間束手待擒,蔡闕與高家俱有了猜測。高聞想到了自己這個姑姑如今自身難保,已經護不了他的現實,調頭就直奔蔡相府邸。
蔡闕知道與高聞早晚要有最後一會,早了早乾淨,當即命人開府門迎客。
「哎喲,侯爺您怎麼突然來了?這突然登門,蔡某生怕準備倉促,招待不周啊!」蔡闕一臉和風細雨,好說好商量的樣子。
高聞看了他一眼,沒多說話,只默默地在他的帶領下進了蔡府的內庭。
待身邊安置茶點服侍的人都退了,高聞才道:「蔡相公,近日宮裡宮外的風波,想必你都有所耳聞。咱們蔡高兩家互相扶持多年,同乘於一艘船上,無論少了誰都無異於自斷一臂!近日的事端,蔡相公要拿出個主意才成啊。」
高聞直言不諱的表明,要蔡闕搭救他的意思。
他們兩人也都非常清楚,今天這一場談話的內容會是什麼。
蔡闕聞言不置可否,手中輕捻著涼茶的杯壁,似是在考量和思索。
高聞急了,太皇太后管不了他,若是蔡闕也這般態度,那這一次,只怕他高聞真的富貴繁華要到頭了。往日裡,雖說蔡闕是一國之相,但高聞身為太皇太后的親族,有著伯安侯的爵位,實際上一直都是高蔡闕一頭。
今天,他可顧不得那麼多了。
高聞:「蔡相公,這麼多年來,我高氏一族是在誰的主持下,在你需要的時候,為你和太皇太后衝鋒陷陣?高氏族人雖多,我那些弟弟們雖多,可做這些事的,從來都是我高聞!我高聞才是你這麼多年,並肩作戰之人!如今,我高聞落難,蔡相公難道就要這般袖手旁觀嗎?」
他一時之間,恨不得把他做過的,那些大的小的,替蔡闕活動、替他牽線搭橋、替他向內廷傳話等等,事無巨細的數一遍。
然而,他不會提的,甚至是根本不放在心上記住的是,所有這些他替蔡闕做過的事情,從來沒有一次是白做的。事後,蔡闕都給於了他遠超其所為的報酬。
蔡闕擱下了手中冰盞:「侯爺的舊日厚誼,蔡某知曉。只是侯爺應當知曉,蔡某近日也麻煩不少,再處置侯爺之事,多少有些棘手。究竟該如何處置,侯爺且容蔡某思量思量。」
高聞聽他沒有推拒,已然放下了大半個心。
可是,眼下這種時候,哪裡還等得起?
他繼續催請:「蔡相公,不是本侯不體諒蔡相之難,實在是這件事它危在旦夕,拖不得了啊!」
蔡闕似是無奈的笑了笑,道:「蔡某之意,不是要拖,而是現
在就開始想,只想請侯爺允我思量一時片刻。」
「哦哦,原來如此原來如此!」高聞大喜,連忙應道:「那蔡相公快想,快想!」
接下來,蔡闕微微閉上了雙眸,陷入了思索當中。而高聞此時得了蔡闕的應承,總算是稍稍安心了一瞬,焦慮的心情稍微緩解,他當即心情放鬆的端起了桌上的冰飲,舒舒服服的啜飲了起來。
中間,見蔡闕仍然沒有睜開眼的意思,又習慣性的不把自己當外人,站了起來,在蔡闕這間待客廳堂之中四處轉悠了起來。、
欣賞蔡闕最新掛出來的畫作以及珍品,看到哪個好的,一時就按捺不住心癢,上手摸了又摸。<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