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甚至,在許多人眼中,將會把從前做的事情也分析出無數個導致今日水患發生的因果出來。而面對這樣巨大的災情,王景禹將辨無可辯。

  片刻間,他心中已然將即將面臨的巨大風險看了個清楚。但第一時間出口的卻是一連串的救災政令發布。

  「調距離汾州最近的威勝軍入汾州,協助汾州知州搶險救災。」

  「開河東路常平倉倉儲,由太原府府兵運送到兩州的災民安置地。」

  「相鄰四州開放所有府庫,木料、鐵料、沙袋等築河救災物資,統一運送至汾州,太原府府庫開放沖抵府內治患需要。災後按支出情況另行補足。」

  「徵集河東路惠民藥局的藥材儲備,向全路發起醫藥人員徵集,組織醫療救災隊伍前往災區。」

  「向民間商會徵集民間的資本、物資與人力,協助參與救災搶險……」

  一系列的措施一條條發布出去,王景禹首先調了軍隊去支援救搶險,再就是搶險和修復水利工程所需要的物資、災民生存所必須的各項物資,最後是醫藥。

  俗話說大災之後必有大疫,醫藥防治也在王景禹第一時間的考慮範圍內。

  安排完了這些事,王景禹得到了短暫的空閒,當即準備回一趟自己家。

  關於醫藥這一事,他需要廖夫人幫他做些事情,托她聯繫秋娘子,將他們廖記藥鋪才特有的,以前暫時控制規模生產的一些藥片存貨,急速運往河東路,同時加大生產量。

  王景禹暫時向卜根睿交代幾句,剛剛走出辦事廳,轉運司屬的吏人跑來報告:「安撫使大人,太原府王知府來了,說關於太原府水患一事,必須要見您!」

  王景禹腳步不停,微微挑了眉:「哦?讓他等在外間,我親自去見他。」

  「好的,大人!」吏人再次飛奔而去,王景禹速度同樣不慢,但步伐仍然穩健。

  他到達外間之時,吏人剛剛向王端轉達完了他方才說的話,也清清楚楚的看到了王端那一臉毫不掩飾的不滿之色。

  兩人視線一對,王端絲毫沒有被王景禹看到不滿情緒以後的怯場,反倒挺了身子迎上來,氣憤填膺,義正言辭的質問:「王安撫使大人,汾州治水不利,導致汾水春汛成患,不僅汾州境內無數百姓流離失所,更綿延至我太原府境內!敢問安撫使大人,這汾州的水利與防治,都是怎麼做的!?出了這麼大的災情,他汾州知州可能擔得起這個責任嗎?」

  王景禹細細瞧著他:「那王知府認為,誰能擔得起這個責任?」

  王端被他這麼直截了當的一問,反倒不好直接點破,只意味深長的看了王景禹一眼,並不答話。

  王景禹怎不知他這般姿態與言辭究竟是何意圖,只淡淡問了句:「太原府水患已發,方才我所令下的治水策,王知府可都安排執行了?」

  「政令才發,我怎麼來得及這就都去布置實施?」王端反問。

  「那除了來我轉運司屬衙門,試圖問責汾州知州,問責轉運司屬以外,太原府的治水救災事務,你都安排了什麼?」王景禹問。

  王景禹是上官,無論是安撫使還是轉運司副使的身份,都有足夠的資本來質詢太原府的救災事務安排,王端心頭忍著不快,還是老老實實的將他來轉運司屬之前,已經安排的事務一一匯報。

  王景禹不咸不淡的對他的工作點評,再提出自己的意見,叫王端迅速施行。

  最後他看著王端,同樣意味深長的道:「水患當前,救災安民乃當務之急。至於水患之成因,究竟又應該是誰的責任,事後我身為兩路安撫使,自會一一查明,定不會叫應當承擔責任之人,成為漏網之魚!」

  王端立刻敏感的反駁:「這責任難道還不是清清楚楚?大景朝對於官員督辦水務不利,向來有成例,若要查此事,王安撫使大人您,恐怕也要避避嫌的吧?」

  「無論如何,你作為太原府的知府,也輪不到你來查。治水救災,才是你此時的責任,否則,無論水患因何而起,本安撫使都可拿你救災不利之責。」王景禹毫不留情的道。

  王端勃然色變:「你……」

  王景禹冷冷看他:「怎麼?王知府現在還要在此繼續糾纏,若是耽擱了救災,這責任就全部由你來擔可好?」

  王端深深喘了幾口氣,雙目森然的看了看王景禹,「哼」的一聲,轉身就走,一路之上,衣袖都甩的生風。

  他事先哪能料到,這汾州的水患竟然過了頭,直接將他太原府也牽連了進來!此時的確是必須要不折不扣的將救災一事提到最重要的程度,以防自己真的落下救災不利的口實給王景禹。

  王景禹知道自己的這一番威脅有用,起碼王端定然不敢在自己太原府內的救災一事上大意輕忽。

  只不過,他知道王端今日這一番遮遮掩掩的責難,將會是一個開端。未來的時間內,必然將會有無數更加直白猛烈的指責與彈劾。這對於一直想要攻擊他的人而言,無疑是一把將他拉至谷底最好的時機。

  他加快了腳步,轉運司屬位於太原府城中心,王景禹即使十分急切,也還是選擇低調的乘坐馬車,快速趕回府上。

  此時時辰已然接近午時,段玉京早已清醒,只是身體仍然虛弱,大部分時間都躺於床上休養。王景禹在瞬息間,調整平復自己的情緒,進到裡間同她說了幾句話。

  正在這時,陳阿環叫人把專門做給段玉京的午膳擺了進來,得知他回家,也將王景禹午膳一塊送過來。

  王景禹回頭看了一眼,微微垂了眸,猶豫著如何向段玉京開口。

  段玉京看出了他神色間的猶疑,若是往常,王景禹在看到飯菜端進來時,就已經主動站起來接過餐盤端過來。目下這情形,怕是又有什麼意外發生,她想了想說:「安人,你若是有急務,速去辦理便是。我有廖夫人和娘二人,大小事務無微不至的照管著,你不用憂心。」

  第184章

  再多表達愧疚和歉意的話,王景禹知道說了也毫無意義,此時他是真的不得不走。只得低低道了句:「那我先去了。一但有了空閒,我必定第一時間趕回來看你們。」

  隨後,他徑直到了廖夫人在主院廂房所在之處,將河東路水患之事向廖夫人快速說了一遍,聽到此次水患嚴重的程度,廖夫人震驚非常。

  王景禹將他的打算向廖夫人交代,請她幫忙辦理,廖夫人取了書簡,一一記錄了下來,準備立刻就著手辦。

  臨走前,王景禹留了兩隊他作為安撫使調動的兵士,看守府門,對廖夫人道:「廖夫人,這些人我都留下,由你全權調派。無論是玉京,還是藥片一事,都要交託於你了。」

  廖夫人頷首:「我知道了,你自放心去。」

  卜根睿的身體顯然已經不能支撐這樣危機局面,王景禹將前不久來到河東路投奔佐助他的同年習辭留在了轉運司屬,好在此時轉運司通判劉運德已然完全歇下了在河東路爭權的心思。據常篤上次從京師寫信所傳遞的消息,劉運德終於打點好了在京師的關係,不日即將調離河東。雖然他不會生事,但王景禹此時卻也不能將重要的事務交到他的手中。

  方才重新回到轉運司屬衙門的路上,他拿出河東路的水運地圖,回顧那位汾州派來傳訊之人的言辭,在地圖之上,一一標識出了第一處河堤潰口位置,以及之後一發不可收拾,相繼衝垮的第二、第三、第四處缺口。

  同時他根據自己對汾州每一處地理地勢的了解,以及河水在這個季節的水位高度,模擬了一遍,如果按照這樣的河堤決口順序,以及這個季節的水位,河水洶湧而下之時,所能夠覆蓋和淹沒的區域。

  他計算之後,又將傳訊之人所說情形大致標記。

  傳訊之人所說,尚不十分清楚,但應該汾州很快會有具體的奏報上來,他將需要的資源,以及協助汾州治災的人都做了調派。但是他本人,卻沒有急於第一時間奔赴一線。

  即使他身為安撫使與轉運使,單單他這麼一個人,到了受災地,並不會讓水患減少半分。

  居中對所有需要的資源進行調度,他要將這些事務都做好的同時,再去到水患當即,督辦救災,以及安置探望災民。

  果不其然,當天下午,汾州的第二條奏報就送到了轉運司屬。

  汾州知州已經收到了轉運司屬對此次救災的安排條措,感謝王景禹第一時間梳理清楚了整個救災的重要事務,以及最亟需支援的人力物資,表示自己一定不辜負他授予自己的汾州救災總指揮的責任。之後就把此次水患更多的細節,做了再次上報,詳盡的點出了每一處決口的大小以及當前的水位水量,每一鄉一縣當前的受災程度以及受災百姓大致數量。

  這一整日間,王景禹幾乎腳不沾地的處理政務,加上不時的寄出的文書、書信,以及見過的地方軍、常平銀行掌柜、商會主系以及藥局官員等人。<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