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回來了母親。這些時日,您可還安好?」王景禹執了她的手,放緩了腳步問道。

  陳阿環只輕輕拍了拍他手掌,道:「好好,我什麼都好。你快去看看玉京,她也知道你回來了,怕是心急的要見你。」

  「母親,那我先去探望玉京,轉頭就去看您。」

  「快去快去,別叫她等急了。」

  王景禹大步往他與玉京所居的主院方向去,終於,在幾十步之後,主院的院門口,隔著幾丈的距離,看到廊下扶著廊廳往院門方向來的段玉京。

  對望的一瞬間,顛簸半途始終堵在心口的那一口氣,終於得以傾吐。

  仿若千斤重擔卸下,王景禹已經不知道自己是如何一邊喊著叫段玉京原地等他,一邊三步兩步躍進到她的身邊。

  廖夫人與府中的使女都跟在近旁,王景禹只能緊緊握住了段玉京伸出的雙手,仔細的瞧著她面上的氣色,從頭髮、眼眸眼瞼到臉上的每一片肌膚,一絲一毫都不想放過。

  直到確認了她眼中沒有疲憊,眼瞼沒有精力消耗過度的青色,皮膚也是營養充盈的粉白,焦灼了一路的心,才終於落回了實處。

  「安人,我沒事,我很好……」

  段玉京知道他的擔憂,又礙於外人在場,也只能這樣一遍遍的向他解釋,以期稍安其心。

  須臾,王景禹才雙手繼

  續扶著段玉京給她借力,側轉了身子面向幾步外的廖夫人,帶著歉意道:「廖夫人,又叫您看我笑話了。」

  廖夫人目光微含揶揄,笑道:「若不是玉京此時離不得人,我也不想就這般一直杵在這裡看你所謂笑話的。」

  段玉京赧然的微微垂了首,只覺在廖夫人和使女面前這般情不自禁,兩頰微微發燙。但她很快收拾了自己,重新抬眸看著廖夫人,感激的一笑。

  廖夫人瞧著眼前的兩人,心情也極是熨帖。

  幾人往段玉京平日常居的主室內走過去,王景禹一句一句的問著段玉京的日常飲食坐臥,以及廖夫人對段玉京身體的診斷,確認了母親與胎兒都無恙,只是胎兒落盆之日早了小半月,但也是正常的,王景禹稍稍安了些心。

  慶幸自己總算及時趕了回來。

  到了主臥門口,段玉京稍抬了腿,準備照常邁過門檻,突覺腹中一痛。

  她不由得眉頭蹙起,握著王景禹的手猛地抓緊,身體向著王景禹方向靠過去。王景禹當即攬扶住了她:「玉京,怎麼了?」

  廖夫人也快步過來,探了探段玉京脈象和此時情狀,道:「時辰到了。」她快速吩咐跟在身旁的使女:「把偏院的穩婆請來,還有按此前說的準備一應物事。景禹,你先將玉京帶回臥房,旁的有我。」

  「好。」

  王景禹也不囉嗦,當即小心的將段玉京打橫抱了起來,每一步都穩穩的走到臥房,將她輕輕的放在床榻上,段玉京已經因為陣痛出了一頭冷汗。

  廖夫人在外間安排過,也走了進來。王景禹讓出位置給她,問道:「麻藥?」

  廖夫人回頭:「都提前備好了,在外間煮著,過會兒就會給她用。」

  這麻藥的方子,也是王景禹早就給她的,就是為了叫段玉京此時不要過度受苦痛之罪。

  「好。」

  王景禹點頭,他相信廖夫人的安排,只道:「我就在此間守著,不打擾你,你就把我當助手隨便使用就成!」

  廖夫人抽空又看了他一眼,一時欲言又止,最後只點了點頭。

  當晚,夜燈初上時,一聲嘹亮的男嬰啼哭之聲響徹主宅。

  所有人歡欣與鬆了一口氣,王景禹來到這個世界後十九年,再一次同這裡產生了更深一步的連結。

  他寸步不離的守在這一方室內,照拂妻兒,看著段玉京疲憊的睡去,直至天色將明,廖夫人告訴他段玉京情況穩定,留了人在外間守著,暫時去歇息,他才坐在窗邊的軟榻之上微微打了個盹兒。

  第二日晨光透過窗欞照亮雙目,王景禹聽到隔間嬰兒的啼哭,緩緩睜開眼清醒了過來。

  他瞧了瞧床榻上的段玉京,睡的還安穩。輕步出了外間,叫外間的使女暫時到內室看著,自己則跨步出了房門,到隔間的嬰兒房。

  陳阿環與育嬰婆婆抱著小小嬰孩,正在餵奶。

  嬰兒吃到了食物,已然停止了啼哭之聲。王景禹等到嬰兒這一頓吃飽再度睡過去時,才小心翼翼的接過襁褓中的嬰兒。紅粉皺巴的小臉,微微嘟著嘴睡的香沉。脆弱的稚嫩小生命,叫他抱著的時候,幾乎將全身的肌肉神經都調動了起來,全部著落在雙臂與胸前,生怕有一丁點的閃失。

  陳阿環笑:「不用緊張,多抱幾次就會了。」

  王景禹聽話的點頭:「嗯,是要多練練才行。」

  他緩緩在室內轉了一會兒,又來到門外,在晨光的沐浴之中,端詳了小生命半晌。惦記著段玉京說不定要醒來,這才將幼子重新送回小床上。

  到了段玉京臥房外間的門口,突然府上的管事出現在了主宅門口,不輕不重的朝著王景禹這邊叫了一句:「大人!」

  王景禹見他情態,心知有事。

  他一時停在門口,目光朝著仍然一片靜謐的房內看了看,收回了已經邁入門檻的一條腿。

  離開身後這一片靜室的每一步,王景禹只覺腳步前所未有的沉重。

  只是,他面上並不顯端倪,只如常的問了一句:「何事?」

  管事面色焦灼:「小人不知詳情,只是卜大人派了人來府上,請您即刻去轉運司署一趟。」

  第183章

  猜測得到了證實,王景禹點了點頭:「我知道了。我走之後,府上內外,俱聽廖夫人調派,知道嗎?」

  管事連連點頭:「小人懂得!」

  廖夫人這幾個月來,幾乎與日日住在府上差不多,無論是段玉京,還是王景禹寫回來的家信,也多次囑咐要滿足廖夫人對府上事務的調度和安排要求,管事已然習慣。

  出了府門,王景禹當即毫不耽擱的趕往轉運司屬衙門。

  卜轉運使已經派了人實時探問王景禹消息,聽說他已經趕了過來,便叫人扶著到了前廳,到了司屬衙門外的大街上迎候。

  「王安撫使大人!」

  雖然王景禹仍然身兼河東路副轉運使,但是兩路安撫使差遣的職責,卻又高過轉運使。卜根睿見了他,也是要以下官之禮相見的。

  王景禹連忙將卜根睿扶起,握著他的手臂問:「卜大人無需多禮,此般急喚在下前來,可是出了什麼事嗎?」

  卜根睿一張臉已然愁苦不迭,當即和盤托出:「王大人,今日收到汾州知州急報,汾水春汛,已然淹沒了汾水與文水兩岸百里河堤!數萬汾州百姓流離失所。太原府也來了人報訊,太原府境內的文水受汾河汛期的影響,也衝垮了堤壩,受災區域還在不斷擴大!」

  聽到這個消息之時,儘管王景禹有了心理準備,卻還是眉頭一皺。

  他就任河東路將近三年,在最初之時,汾州知州就曾經因為與太原府的商稅紛爭鬧到過太原府轉運司衙署來。借那一次機會,他與汾州知州就汾州的水利漕運以及河流的防汛防患,做過不少安排。

  兩年多來,汾州知州與王景禹互動良好,關於水利漕運的一些籌劃,也都在一步步的推進當中。

  汾州知州多次來太原府稟事議事,王景禹也親自去過汾州。

  在他看來,汾州的治水一事,做的是合格的。突然來了這樣一個消息,他怎麼能不驚愕?

  「傳訊的人呢?」王景禹問,他需要更詳細的信息給自己輔助判斷。

  卜根睿道:「就在衙署中。快去,叫人把他找過來!」

  一旁跟著的衙署吏人答應了便要走。

  「慢著,不用了。我們這就回衙,叫他直接到議事堂。」王景禹及時叫住那人,同時他自己也邁步進了衙署。

  卜根睿由人攙扶著,也拖著身子跟著回了轉運司屬。

  一盞茶功夫後,王景禹已經基本將傳訊人所知道的情況問了個清楚。

  河東路水路眾多,河道提供了豐富的漕運資源,同時,發生水患的次數,在歷史上也絕不在少數。河東路境內,水路最發達的就是汾州與太原府兩地。

  防患防汛,從來都是河東路的日常政務之一,也是汾州與太原府的一大日常治理任務。

  這一次的汾水春汛,最早出現在汾河與文水支流的匯流處。

  這一段河道狹窄,水流衝擊力也最強,向來也是對堤壩造成最大壓力的河段。

  此前,由於太原府王端的多方推諉和不配合,無論是漕運的改革還是水患的防治、水利的建設實驗,一直都是汾州知州與王景禹保持良好互動,積極的實施政策,從最新一年的汾州政報看,的確為汾州帶來了經濟、民生以及州府面貌上十分顯著的改觀。

  可是,一旦出了這等影響巨大的水患,從前所做的一切,便全部歸零。<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