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胤礽點頭:「問過了,岳家沒有異議。」
康熙盯著胤礽看了一會兒,忽而展顏,吩咐梁九功:「既然太子妃能做主,便安排下去吧。」
成親三年多,太子獨寵太子妃,不是沒有道理。
有個如此通透,且懂得人情練達妻子在身邊,夫復何求。
胤礽趁機提起,讓石家辦個賞花會,邀請曹家赴宴,先讓兩邊走動起來,將來結親不顯得突兀。
康熙目的達到,才沒時間管這些:「你們看著辦吧。」
石家得了準話,趕在萬壽節前辦了春日宴。
曹家為表看重,孫夫人帶著兩個兒媳,並家裡孫子孫女都來赴宴,場面好不熱鬧,賓主盡歡。
石靜懷孕之後,除了孕早期有些難受,之後一直很平穩,吃得香睡得甜。
她和胤礽不鬧孩子,孩子也不會鬧她。
到孕晚期,沒有傳說中水腫,只是肚子大了,行動不方便。
如今擷芳殿和毓慶宮被清洗得乾乾淨淨,如鐵桶一般。
除了詹事府,連乾清宮眼線都所剩無幾。
臥榻之側,石靜終於可以安睡。
內部安定,外部也很安定,反太子黨核心大阿哥和八阿哥全都深陷親事泥潭,被未來岳家各種挑剔,自顧不暇。
安親王府甚至因此一度與簡親王府交惡,把罵戰開到科爾沁去了。
端敏公主和薩仁熙也不是吃素,明明是薩仁熙搶了安親王府表姑娘親事,被嘲諷兩句就急眼了,專程派人進京給安親王府好看。
三方罵戰持續了好幾個月,一直鬧到太后跟前,太后氣到裝病才躲開。
消息傳到乾清宮,皇上把大阿哥和八阿哥叫到跟前狠狠罵了一頓,不但停了兩人的差事,還要求兩人出面平息事端。
大阿哥喪妻又喪母,喪得不行,躲在府邸不出門,就像當年討債一樣,將所有事都推給八阿哥。
八阿哥沒辦法,親自去安親王府賠禮,吃了閉門羹。跑去簡親王府說項,被不冷不熱頂了回來。
簡親王是端敏公主庶弟,與端敏公主一向不是很和睦,見八阿哥左右逢源,看熱鬧不怕事大地寫了一封書信給端敏公主。
端敏公主接到簡親王的書信,便以為女兒籌備婚事為由,請旨進京。讀完簡親王的信已經很生氣,進京之後看見八阿哥這副死樣子,端敏公主沒收住脾氣,把八阿哥狠狠貶損一頓。
端敏公主是八阿哥姑母,也是他未來的岳母,如今出這樣的事,被長輩責備也只能忍著。
可端敏公主千不該萬不該捎帶上八阿哥生母良貴人,當著八阿哥面罵他是辛者庫賤婦所生,一下把八阿哥給惹毛,不歡而散。
親事也就此擱置。
這段時間宮裡宮外都鬧哄哄的,胤礽消息極為靈通,聽說什麼都回來講給石靜聽。
孕晚期的石靜足不出戶,卻像一隻趴在瓜田裡猹,每天新瓜多到吃不完。
保真保熟包爽。
等石家辦完春日宴,黎百玉又帶著石青和石爭進宮請安。
「青兒看上誰了?」事關妹妹終身,石靜自然關心。
石青聞言紅了臉,如石爭第一次進宮那樣,羞得直往黎百玉身後躲。能讓性格開朗,有話直說石青羞澀成小媳婦,可見是遇到了命中注定人。
反倒是石爭坐得端正,嘻嘻告訴石靜:「曹家二郎看見三姐姐腿都邁不動了,直看著三姐姐說這位妹妹在哪裡見過。」
曹宣有四個兒子,長子曹順,次子曹頔,三子曹頎,四子曹頫,其中長子曹順和次子曹頔都比曹寅兒子大。
按齒序,曹家二郎應該是曹頔,小名驥兒。
曹家的情況,都是胤礽告訴她的,想來不會出錯。
有紅學家將曹寅看作賈政原形,那麼曹頔應該對標賈璉之流。
石靜看了石青一眼,果然見她臉更紅了,基本確定是一見鍾情橋段。
「曹家二郎形容如何?」她只問石爭。
石爭想了想說:「高挑的個兒,長眉修目,白白淨淨的一個人。說話斯斯文文,連個大聲兒都沒有,做事卻周到,把阿瑪和祖父哄得團團轉,就沒有不說他好的。」
聽完石爭的話,再看石青,人都快躲到黎百玉身後去了。
越是羞澀,越是滿意。
曹家的長子是曹寅,嫡長孫是曹顒,而在石家的春日宴上,曹家卻將曹宣次子曹頔推到前邊,可見皇上已然給曹家通了氣。
石靜讓人帶了石爭去院子裡玩,問黎百玉:「阿瑪怎麼說?查過這個曹頔麼?」
就算是盲婚啞嫁,頂多婚前沒見過面,該調查底細還是不能馬虎的。
黎百玉點點頭,既是回答石靜,也是說給石青聽的:「曹頔雖然不是長房嫡子,讀書卻很好,已然通過府試,明年準備參加院試。孫夫人對曹頔非常有信心,說他明年一定能考中秀才。」
若真能考中,十五歲秀才大有可為,配青兒倒也不算辱沒。
有康熙皇帝在一日,曹家便會富貴一日。即便康熙皇帝駕崩,也是太子胤礽接班。只要曹家老老實實不犯大錯,應該不至於如歷史中那樣被抄家奪爵。
萬事有曹家托底,子弟再不濟,也可安享富貴。相比曹頔個人才能,石靜更關心他德行。
有才無德,也非良配。
這個黎百玉派人從側面打聽過了:「曹家二老爺一共有四個兒子,都規矩得很。大爺已然成親,成親之前屋子裡乾乾淨淨,唯一的妾室還是大奶奶有孕的時候,給自己陪嫁丫鬟開了臉。二爺曹頔一直寒窗苦讀,屋裡也沒有亂七八糟的人。二房不如長房煊赫,對子弟約束卻比長房更嚴。」
「二夫人好相處麼?」在古代孝字大過天,有個好夫君都不如有個好婆婆,石靜也怕曹家二房治家太嚴,讓石青受委屈。
「我與二夫人見過面,是個很隨和的人。聽孫夫人意思,二房治家嚴是二老爺的緣故。」剛聽說二房治家嚴的時候,黎百玉也有這方面顧慮,旁巧側擊套過曹家女眷的話。
「那就好。」石靜相信黎百玉看人的眼光,懸著的一顆心算是放下一半。
另一半還得找胤礽驗證。
「追繳國庫欠債事完了嗎?」晚上躺在床上,石靜問胤礽。
胤礽不解:「早完了,怎麼忽然問起這個?」
「曹家沒再跟國庫借銀子吧?」石靜把擔心的問出來。
胤礽更糊塗:「曹家從來就沒向國庫借過銀子,何來再借?」
原來曹家是後來借銀子,現在還沒發生。
歷史上,康熙三次親征噶爾丹,對國力消耗不小,在這個世界戰事被縮短為兩次。
第二次有西洋最先進的火器加持,贏得頗為輕鬆,比歷史上的慘勝耗費少得多。
再加上胤礽這些年治理河道初見成效,水災一年比一年少,糧食產量一年比一年多,對國力也是補充。
還有青蒿粉和青黴素,在胤礽主持下不再只屬於權貴階層,逐漸向民間推廣,對增加人口和勞動力很有助益。
損耗小,補充多,還有源源不斷新增人口,國力強盛指日可待。
在這個世界,曹家給皇上撈錢更輕鬆,想走歷史上的老路,恐怕都沒機會。
沒有發生,且沒有機會發生的事,石靜當然不會拿來跟胤礽討論。
但她還想提最後一個條件:「我想多留石青幾年,留到十八歲再出嫁。」
十八歲在後世也算成年了,生育風險明顯降低。
除去生死,都是小事。
胤礽以為石靜無中生有挑曹家的毛病,是捨不得石青太早嫁去別人家做媳婦。畢竟女孩子出嫁之前尊貴,嫁了人總要吃些苦頭。
他笑道:「這個好說,皇上只想讓石家嫁一個女兒去曹家,將曹家提前綁在我身上,保住曹家幾代人富貴。至於石家嫁哪個女兒,多大出嫁,便是石家和曹家兩家事了。」
皇上沒時間管。
過了萬壽節,康熙問梁九功:「曹家與石家的親事怎麼樣了?」
梁九功一直派人盯著呢,聞言笑道:「兩家商議在重陽節前訂親。石家說姑娘還小,想多留幾年,曹家沒有異議,也說想等曹家二郎中了舉人再娶妻。」
「定下來就好。」康熙目的達到,並不關注細節。
但他很感慨太子對這件事的態度,閒聊似的問梁九功:「你說太子是不是太敏感了一些?」
儘管皇上語氣平和,梁九功也不敢接這個話茬:「太子愛重太子妃,石家畢竟是太子妃娘家,太子總要慎重些。」
其實康熙對太子表現非常滿意。太子這樣做,既滿足了他對曹家的私心,又沒有觸碰到皇權,分寸拿捏得剛剛好。
他剛才不過是想感慨一下,見梁九功不敢接話,倒也沒有追究。
萬壽節之後,康熙終於騰出手論功行賞,冊封諸皇子。
現實與歷史時間線大致重合,結果卻不一樣。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康熙盯著胤礽看了一會兒,忽而展顏,吩咐梁九功:「既然太子妃能做主,便安排下去吧。」
成親三年多,太子獨寵太子妃,不是沒有道理。
有個如此通透,且懂得人情練達妻子在身邊,夫復何求。
胤礽趁機提起,讓石家辦個賞花會,邀請曹家赴宴,先讓兩邊走動起來,將來結親不顯得突兀。
康熙目的達到,才沒時間管這些:「你們看著辦吧。」
石家得了準話,趕在萬壽節前辦了春日宴。
曹家為表看重,孫夫人帶著兩個兒媳,並家裡孫子孫女都來赴宴,場面好不熱鬧,賓主盡歡。
石靜懷孕之後,除了孕早期有些難受,之後一直很平穩,吃得香睡得甜。
她和胤礽不鬧孩子,孩子也不會鬧她。
到孕晚期,沒有傳說中水腫,只是肚子大了,行動不方便。
如今擷芳殿和毓慶宮被清洗得乾乾淨淨,如鐵桶一般。
除了詹事府,連乾清宮眼線都所剩無幾。
臥榻之側,石靜終於可以安睡。
內部安定,外部也很安定,反太子黨核心大阿哥和八阿哥全都深陷親事泥潭,被未來岳家各種挑剔,自顧不暇。
安親王府甚至因此一度與簡親王府交惡,把罵戰開到科爾沁去了。
端敏公主和薩仁熙也不是吃素,明明是薩仁熙搶了安親王府表姑娘親事,被嘲諷兩句就急眼了,專程派人進京給安親王府好看。
三方罵戰持續了好幾個月,一直鬧到太后跟前,太后氣到裝病才躲開。
消息傳到乾清宮,皇上把大阿哥和八阿哥叫到跟前狠狠罵了一頓,不但停了兩人的差事,還要求兩人出面平息事端。
大阿哥喪妻又喪母,喪得不行,躲在府邸不出門,就像當年討債一樣,將所有事都推給八阿哥。
八阿哥沒辦法,親自去安親王府賠禮,吃了閉門羹。跑去簡親王府說項,被不冷不熱頂了回來。
簡親王是端敏公主庶弟,與端敏公主一向不是很和睦,見八阿哥左右逢源,看熱鬧不怕事大地寫了一封書信給端敏公主。
端敏公主接到簡親王的書信,便以為女兒籌備婚事為由,請旨進京。讀完簡親王的信已經很生氣,進京之後看見八阿哥這副死樣子,端敏公主沒收住脾氣,把八阿哥狠狠貶損一頓。
端敏公主是八阿哥姑母,也是他未來的岳母,如今出這樣的事,被長輩責備也只能忍著。
可端敏公主千不該萬不該捎帶上八阿哥生母良貴人,當著八阿哥面罵他是辛者庫賤婦所生,一下把八阿哥給惹毛,不歡而散。
親事也就此擱置。
這段時間宮裡宮外都鬧哄哄的,胤礽消息極為靈通,聽說什麼都回來講給石靜聽。
孕晚期的石靜足不出戶,卻像一隻趴在瓜田裡猹,每天新瓜多到吃不完。
保真保熟包爽。
等石家辦完春日宴,黎百玉又帶著石青和石爭進宮請安。
「青兒看上誰了?」事關妹妹終身,石靜自然關心。
石青聞言紅了臉,如石爭第一次進宮那樣,羞得直往黎百玉身後躲。能讓性格開朗,有話直說石青羞澀成小媳婦,可見是遇到了命中注定人。
反倒是石爭坐得端正,嘻嘻告訴石靜:「曹家二郎看見三姐姐腿都邁不動了,直看著三姐姐說這位妹妹在哪裡見過。」
曹宣有四個兒子,長子曹順,次子曹頔,三子曹頎,四子曹頫,其中長子曹順和次子曹頔都比曹寅兒子大。
按齒序,曹家二郎應該是曹頔,小名驥兒。
曹家的情況,都是胤礽告訴她的,想來不會出錯。
有紅學家將曹寅看作賈政原形,那麼曹頔應該對標賈璉之流。
石靜看了石青一眼,果然見她臉更紅了,基本確定是一見鍾情橋段。
「曹家二郎形容如何?」她只問石爭。
石爭想了想說:「高挑的個兒,長眉修目,白白淨淨的一個人。說話斯斯文文,連個大聲兒都沒有,做事卻周到,把阿瑪和祖父哄得團團轉,就沒有不說他好的。」
聽完石爭的話,再看石青,人都快躲到黎百玉身後去了。
越是羞澀,越是滿意。
曹家的長子是曹寅,嫡長孫是曹顒,而在石家的春日宴上,曹家卻將曹宣次子曹頔推到前邊,可見皇上已然給曹家通了氣。
石靜讓人帶了石爭去院子裡玩,問黎百玉:「阿瑪怎麼說?查過這個曹頔麼?」
就算是盲婚啞嫁,頂多婚前沒見過面,該調查底細還是不能馬虎的。
黎百玉點點頭,既是回答石靜,也是說給石青聽的:「曹頔雖然不是長房嫡子,讀書卻很好,已然通過府試,明年準備參加院試。孫夫人對曹頔非常有信心,說他明年一定能考中秀才。」
若真能考中,十五歲秀才大有可為,配青兒倒也不算辱沒。
有康熙皇帝在一日,曹家便會富貴一日。即便康熙皇帝駕崩,也是太子胤礽接班。只要曹家老老實實不犯大錯,應該不至於如歷史中那樣被抄家奪爵。
萬事有曹家托底,子弟再不濟,也可安享富貴。相比曹頔個人才能,石靜更關心他德行。
有才無德,也非良配。
這個黎百玉派人從側面打聽過了:「曹家二老爺一共有四個兒子,都規矩得很。大爺已然成親,成親之前屋子裡乾乾淨淨,唯一的妾室還是大奶奶有孕的時候,給自己陪嫁丫鬟開了臉。二爺曹頔一直寒窗苦讀,屋裡也沒有亂七八糟的人。二房不如長房煊赫,對子弟約束卻比長房更嚴。」
「二夫人好相處麼?」在古代孝字大過天,有個好夫君都不如有個好婆婆,石靜也怕曹家二房治家太嚴,讓石青受委屈。
「我與二夫人見過面,是個很隨和的人。聽孫夫人意思,二房治家嚴是二老爺的緣故。」剛聽說二房治家嚴的時候,黎百玉也有這方面顧慮,旁巧側擊套過曹家女眷的話。
「那就好。」石靜相信黎百玉看人的眼光,懸著的一顆心算是放下一半。
另一半還得找胤礽驗證。
「追繳國庫欠債事完了嗎?」晚上躺在床上,石靜問胤礽。
胤礽不解:「早完了,怎麼忽然問起這個?」
「曹家沒再跟國庫借銀子吧?」石靜把擔心的問出來。
胤礽更糊塗:「曹家從來就沒向國庫借過銀子,何來再借?」
原來曹家是後來借銀子,現在還沒發生。
歷史上,康熙三次親征噶爾丹,對國力消耗不小,在這個世界戰事被縮短為兩次。
第二次有西洋最先進的火器加持,贏得頗為輕鬆,比歷史上的慘勝耗費少得多。
再加上胤礽這些年治理河道初見成效,水災一年比一年少,糧食產量一年比一年多,對國力也是補充。
還有青蒿粉和青黴素,在胤礽主持下不再只屬於權貴階層,逐漸向民間推廣,對增加人口和勞動力很有助益。
損耗小,補充多,還有源源不斷新增人口,國力強盛指日可待。
在這個世界,曹家給皇上撈錢更輕鬆,想走歷史上的老路,恐怕都沒機會。
沒有發生,且沒有機會發生的事,石靜當然不會拿來跟胤礽討論。
但她還想提最後一個條件:「我想多留石青幾年,留到十八歲再出嫁。」
十八歲在後世也算成年了,生育風險明顯降低。
除去生死,都是小事。
胤礽以為石靜無中生有挑曹家的毛病,是捨不得石青太早嫁去別人家做媳婦。畢竟女孩子出嫁之前尊貴,嫁了人總要吃些苦頭。
他笑道:「這個好說,皇上只想讓石家嫁一個女兒去曹家,將曹家提前綁在我身上,保住曹家幾代人富貴。至於石家嫁哪個女兒,多大出嫁,便是石家和曹家兩家事了。」
皇上沒時間管。
過了萬壽節,康熙問梁九功:「曹家與石家的親事怎麼樣了?」
梁九功一直派人盯著呢,聞言笑道:「兩家商議在重陽節前訂親。石家說姑娘還小,想多留幾年,曹家沒有異議,也說想等曹家二郎中了舉人再娶妻。」
「定下來就好。」康熙目的達到,並不關注細節。
但他很感慨太子對這件事的態度,閒聊似的問梁九功:「你說太子是不是太敏感了一些?」
儘管皇上語氣平和,梁九功也不敢接這個話茬:「太子愛重太子妃,石家畢竟是太子妃娘家,太子總要慎重些。」
其實康熙對太子表現非常滿意。太子這樣做,既滿足了他對曹家的私心,又沒有觸碰到皇權,分寸拿捏得剛剛好。
他剛才不過是想感慨一下,見梁九功不敢接話,倒也沒有追究。
萬壽節之後,康熙終於騰出手論功行賞,冊封諸皇子。
現實與歷史時間線大致重合,結果卻不一樣。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