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歷史上的這個時候,經歷過承德侍疾事件,金雞納霜事件和奉先殿拜褥事件,以及後來的二征噶爾丹太子監國,康熙皇帝對太子胤礽忌憚更深,不得不大封諸皇子,藉以打壓太子黨勢力。

  而在這個世界,冊封諸皇子並沒有針對太子意思。主要是成年皇子太多,且很多人娶妻生子,而下一個梯隊小阿哥們也到離開後宮的年齡,阿哥所擠不下。

  等諸皇子有爵位,皇上也好提出宮建府事。

  況且幾件大差事辦下來,有些成年皇子表現確實亮眼,合該獎賞。有爵位,也方便他們辦差。

  歷史上,第一次大封皇子主要與軍功有關,封大阿哥胤褆為多羅直郡王,封三阿哥胤祉為多羅誠郡王,封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皇七子胤佑和皇八子胤禩為多羅貝勒。

  大阿哥和三阿哥初封便是郡王,一個比太子大兩歲,一個小三歲,扶植的意思不要太明顯。

  第二梯隊的多羅貝勒,也只比多羅郡王低一格,很有些前浪不給力會被後浪隨時拍死在沙灘上的感覺。

  養兒子就像養蠱。

  可在這個世界,大阿哥沒有第二次上戰場立功的機會,又因為屢次辦差不力,被皇上厭棄,沒有封爵。

  本人也消沉得厲害。

  接連喪妻喪母之後,似乎也喪失了明黨的支持,聽說精神都出了問題。

  整日閉門不出,誰也不見。

  三阿哥,五阿哥和七阿哥在二次圍剿噶爾丹戰場上立下軍功,被封為多羅貝勒。

  四阿哥和八阿哥因追繳國庫欠款有功,封固山貝子。

  貝勒,貝子與太子之間差了好幾格,都不會對太子產生任何威脅。

  且三個多羅貝勒,三阿哥從始至終都是太子的小跟班,不管是歷史中還是在這個世界,五阿哥和七阿哥在歷史中是中立派,如今也倒向太子這邊。

  五阿哥最寵愛的妾室劉佳氏,如今已經是側福晉。她生產時曾得過石靜救治,有事沒事就在五阿哥耳邊吹枕頭風,讓五阿哥多親近太子。

  五阿哥在朝堂上沒有表現出支持太子,可他側福晉劉佳氏沒少帶孩子到毓慶宮給石靜請安,私下走動頗多。

  七阿哥就更不用說,雖然有腿疾,卻並沒有掩蓋其光芒。在圍剿噶爾丹戰場上立功不少,在河道總督府政績也非常突出。

  他在河道總督府是太子副手,在廟堂之上自然站在太子這一邊,比三阿哥跟得還緊呢。

  四阿哥和八阿哥所謂的追繳國庫欠款有功,也是在太子被皇上授意之後暗中幫忙才獲得的。再對上太子的時候,難免心虛,時有退讓。

  在這裡不得不提一句十阿哥,跟著七阿哥在河道總督府行走,辦差已然有模有樣,只等成年封爵,連一向不太看好他外家鈕祜祿氏都對他親近起來。

  諸皇子封爵之後,不論前朝還是後宮,全都讀懂聖心,對太子越發恭敬,但凡太子吩咐的差事無有不盡心。

  四月十五,石靜平安產下一子,太子再次變身散財童子,逢人便賞,花錢如流水。

  皇上見了不但不惱,還讓梁九功開了私庫,搬出好幾箱金銀錁子送到毓慶宮,隨便太子賞人。

  洗三禮的時候,皇上親自到場,賜名弘琮。

  琮者,禮器也,外方而內圓,象徵天地,代表至高無上權力。

  皇上給嫡長孫取名弘琮,既表現出對嫡長孫喜愛,也足以說明對太子認可和看重。

  太子妃已是超品,封無可封,皇上有意讓石文炳進六部,入閣拜相。

  石靜聽胤礽說起,月子裡差點跳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

  石靜:水滿則溢,月滿則虧。

  第78章 小姻緣

  聽胤礽說完,石靜額上沁出細汗,急得臉都紅了:「月滿則虧,水滿則溢,這恩典務必推掉。」

  她阿瑪再能幹,再有手腕,再得聖心,還能比得過歷史上有從龍之功,且是太子外叔祖索額圖索中堂嗎?

  索額圖如日中天的時候,忽然被拉下台,餓死在宗人府,便是前車之鑑。

  聖心難測,越是得聖心的時候,越應該小心小心再小心,不可行差踏錯半步。

  否則便會應了那句話,站得越高,摔得越狠。

  這一跤摔下去,可能萬劫不復。

  胤礽也是這麼想的,可他之前已然推卻過一次皇上的好意,如今再推,會顯得不識抬舉。

  石靜也想到了這一層:「我這就給我阿瑪寫信,讓他想辦法推掉。」

  阿瑪如今已然是正一品京官,除了進六部,入閣拜相,這輩子官算是做到頭了。

  入閣拜相,是多少封疆大吏終極夢想,這封信送出去,等於親手斬斷了阿瑪升遷之路。

  石靜嘴上說得輕巧,真到下筆的時候,卻覺得筆桿有千斤重。

  半個時辰過去,床下堆了一堆廢紙團,石靜面前的紙上仍舊空白。

  「你別急,我來想辦法。」胤礽有些後悔,在月子裡跟她說這些。

  可夫妻多年,遇到難題與石靜商量,已經成為習慣。

  石靜閉了閉眼:「腦子有些亂,容我想想。」

  怎樣才能讓阿瑪水過無痕地推掉千載難逢的升遷機會,既不能掃了皇上的龍臉,讓皇上覺得他不識抬舉,還能趁機表一撥忠心,向皇上表示自己只有忠心,沒有野心。

  讓皇上放心,安心。

  這時乳母抱了弘琮過來,惶恐地對石靜說:「太子妃,皇長孫不肯吃奶,只哭著找額娘。」

  兩個大人,一個著急,一個又著急又心疼,瞧見襁褓中哭聲洪亮的兒子,眉心的川字瞬間被撫平。

  胤礽接過襁褓,讓乳母退下,點著兒子小鼻頭笑道:「咱們弘琮真聰明,才過滿月就會認人。」

  石靜從他手上接過兒子,背過身解開衣襟,餵小傢伙吃奶。

  小小的人兒怎麼可能這麼早學會認人,不過是嘴刁,吃了初乳,便不肯吃乳母奶。

  說來也奇,自從生下孩子,石靜身上熱症忽然消失了,奶水豐沛,別說只餵一個孩子,便是多餵幾個也足夠。

  胤礽本來心疼她,不讓她辛苦給孩子餵奶,吩咐李德福選了十二個乳母伺候弘琮。

  原話是:「皇長孫就該有皇長孫待遇,八個母乳很多嗎?你們選不出來讓弘琮自己選,他愛吃誰奶,就把誰留下。」

  結果第一輪篩選下來,全部淘汰。

  內務府報給皇上,皇上比胤礽還誇張,一口氣讓內務府送來二十個乳母,給弘琮挑。

  仍舊全軍覆沒。

  一邊嗷嗷待哺,另一邊漲奶漲到想哭,沒辦法只得將孩子抱來乳母餵養,從二十個乳母裡頭挑了八個留下來伺候。

  一個月過去,乳母集體回奶,石靜這邊的母乳像母愛一樣泛濫。

  太后過來看孩子的時候,得知此事,笑著夸弘琮有福氣,打趣他帶著口糧落生。

  大哥兒爬到炕上,伸手想摸弘琮臉,被蘇麻喇姑身邊的宮女抱起來,紅了眼圈。

  石靜讓宮女把大哥兒放下,笑著鼓勵他:「弟弟臉很薄很嫩,你摸摸是不是這樣?」

  大哥兒抬眼看蘇麻喇姑,蘇麻喇姑挪開眼,與太后打趣:「皇上和太子都是御膳房伺候飲食,飯隨人走。」

  見蘇麻喇姑沒有阻止,大哥兒才伸出一根胖胖手指,小心翼翼點了點弘琮下巴。

  弘琮眼睛追著大哥兒手走,在他將手又一次伸過來的時候,一把薅住,然後咯咯笑起來,小模樣很是得意。

  大哥兒被嚇了一跳,但他沒有用力抽回手,而是順著弘琮動作,用手指頭點點弘琮鼻尖。

  弘琮又笑起來。

  太后讚許地看了石靜一眼,接上蘇麻喇姑的話:「小小年紀就知道自備口糧,這孩子往後的福氣大著呢。」

  等弘琮放開大哥兒手,有些昏昏欲睡,蘇麻喇姑才讓宮女將大哥兒抱到自己身邊來,含笑問他:「你喜歡這個弟弟嗎?」

  大哥兒看著弘琮點頭:「他好小,軟軟。」

  「往後你要保護弟弟,不讓壞人欺負他。」蘇麻喇姑循循善誘。

  見大哥兒乖巧點頭,蘇麻喇姑笑著對石靜說:「前幾日大哥兒背完三百千,大字也學會寫幾十個,明年便能去上書房讀書,也該有個大名兒。」

  宮裡孩子金貴,早夭者不在少數,通常在正式讀書之前才給取大名。

  大哥兒六歲多了,合該有自己的大名,可太子得了嫡子,便將庶長子扔在一邊,全然忘給取名事。

  蘇麻喇姑平時見不到太子,只得求到太子妃面前。

  「大哥兒名兒太子想著呢,已然求了皇上的恩典,估麼著這兩日便能賜下來。」石靜往胤礽臉上貼金。

  當著大哥兒面,總不能說他阿瑪把這事給忘了吧。

  平白傷了孩子的心,和父子之間情分。

  大哥兒聞言果然笑起來,得意地看向蘇麻喇姑:「阿瑪可疼我。」

  擷芳殿只有一個孩子的時候,也沒聽說太子有多疼大哥兒這個庶長子,還是太子妃嫁進宮之後,大哥兒才有了那麼一點點存在感。<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