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睡夢中的衛柏忽然渾身一抖。他猛然睜開眼睛,心臟又開始不受控地慌亂跳動。他早已習慣,調整著呼吸。忽然,一隻縴手捂住他的眼睛。
黑夜裡,傳來她如夢囈般的呢喃:「睡吧。」
心臟忽然緩和下來,像被一股暖流托舉著,跌入無限的溫柔。衛柏乖乖閉上眼,將懷中的她抱緊了些。
顧雁也是半睡半醒著,似是夢見他半夜驚醒,便下意識伸手去撫他的眼睛。呢喃說著,她再次墜入夢鄉,突然察覺到,他的睫毛好長,像把小刷子,弄得掌心痒痒的。
——
一夢悠長。
顧雁醒來時,日上三竿。衛柏早就去上朝了。看來她這一覺睡得很熟,連他何時走的都不知道。梳洗之後,她翻開榻邊放的帖子,再確認了一遍時間。
下午,申時兩刻,顧雁出現在北園門外。
「顧娘子,您當真要進去?」領路的陳翁在旁問道。
「無妨。」顧雁深吸一口氣,捏著手踏入門檻。
這座北園,還是五年前剛進穎王府時來過一次。那時,園裡瀰漫著祠觀里常見的沉香味。如今,卻被蘭草幽香所取代。園中四處栽種著蘭草。眼下花開時節,一串串淺黃色的蘭花如倒掛金鐘,散發出馥郁的香氣。
顧雁正被蘭花吸引了目光。忽聽前方傳來一聲驚呼:「容娘?!」
她抬眸一看,見一名老媼提著茶壺,無比驚愕地看著自己。
此人有點眼熟。顧雁很快想起來,對方是隨侍在宋夫人身邊的鄭媼。很久之前,還被宋夫人驅使過,要掌摑自己來著。那時她亦是握住了鄭媼的手腕,據理力爭了一番。爭論傳到范華殿內,衛柏遣陶羽出來送她們回北園。想必那時候,她便已經深深得罪了宋夫人主僕。
隨著鄭媼一聲驚呼,坐在廊下席上的幾名婦人同時抬頭 。
她們正聚在一起,湊近看一篇紙稿。坐在中央的便是宋夫人,手中正拿著那篇文稿。數年不見,她容貌依舊光彩照人,不見衰老。此刻她遠遠見到顧雁,亦是震驚不已:「容娘?!你怎會在此?」
顧雁大略掃視一眼,發現竟認得宋夫人身旁兩名女子。其中一名中年婦人,長得與宋夫人有三分相似。雖然過去只在武望山下有過一面之緣,但她很快就猜出來,那定是宋公另外一名女兒,程僕射的夫人宋氏。而另一名年輕女子,就是程僕射的女兒程蘊。再旁的幾名婦人,她便都不認識了。
娘親和嫂嫂還沒來?
她壓下疑竇,淡然受著對方意味深長的打量,不卑不亢地行禮:「民女顧雁,見過諸位。」
話音一落,宋夫人面上的驚愕轉變為震驚。很快,婦人失聲笑道:「原來如此!容娘就是顧氏,怪不得,殿下竟當眾發那樣的瘋!」
這話說得,廊下眾女沒一人敢接。
顧雁默嘆,宋夫人果然還是那副德行。
宋夫人又道:「你來得正好。我們正讀一篇文賦呢。近日它傳遍梁城,感人肺腑。可惜我不甚解其意。以你的才氣,定能品鑑一番。」說罷,她抬手一揮。鄭媼連忙上前,接過宋夫人手中的文稿,回身遞來。
顧雁展開紙稿一看,霎時心下巨震。
文稿抬頭寫著——歸雁賦,鄢和。
見顧雁久久不語,宋夫人嫣然一笑,緩緩吟道:「時維暮春,余驅車北上,忽聞雲外清唳,仰見雁陣翱翔。振翅如垂天墨畫,回眸若點水寒星。憶昔春沼之畔,雙影依依,交頸梳羽,同沐夕暉。唉,鄢郎君寥寥數句,便將一雙大雁情深意篤之景象,寫得活靈活現呢。顧娘子,你說是不是?」
第73章
豈料西風驟起,拆我連理瓊枝。余獨守寒山,恍見卿雲之袂,倏然遺我於空寥……顧雁默讀著,已然想像到,平宣阿兄北上時,如何愴然吟出這些文字。
他說,他被獨自遺落下來了。
顧雁屏住呼吸,捏緊紙稿。脊背竄起一股顫慄,酥酥麻麻地爬到四肢百骸,那是她油然而生,滿溢的心疼。
程僕射的夫人宋氏拎起茶壺,伴著茶水潺潺,她嘖嘖嘆道:「夜聞絡緯,聲聲催織迴文錦。曉看蒹葭,縷縷化作白頭絲。但期歸來雁字,待到春江回暖,與卿重譜舊曲……換做是我,打死都想不出這般深情的話。聽聞鄢顧兩家是舊交,顧娘子不如也評議幾句?」
話音一落,旁邊的婦人皆掩袖失笑。
顧雁瞥了一眼她們。這群人怎這般閒,本就心情不好,還上趕著來煩。
她冷嗤一笑,將文稿疊好:「顧家與誰是舊交,與旁人有何相干?幸好民女讀過幾本書,學了點見識,知道正人君子不在背後嚼舌根的道理。」
婦人們霎時笑意凝固。宋氏臉頰漲紅,惱道:「我請顧娘子評議賦文,再正常不過。你何故出言不遜?」
顧雁睹見廊下筵席還有空位,她緩步上廊坐下:「我可沒說是誰。夫人硬要把嚼舌根之人聯想成自己,莫不是心虛了」
如果她心情好,未嘗不能評議幾句。可她現在鬧心至極,全然不想顧誰的體面。於是說出的每個字都帶刺,誰聽了都不舒坦。
「你……」宋氏氣得渾身發抖。
她早在武望山下見過容娘,今日竟見顧氏就是容娘,她心中已恨得牙癢。此刻又被顧氏犀利回懟,要不是當著眾人的面,她要顧及體面,否則她恨不能當場安排人手,教這顧氏立刻消失。
其他幾名婦人面面相覷,面色尷尬。有人幫腔:「顧娘子,你是晚輩,怎能如此無禮?」她們打量著顧雁,又暗中交換眼神——此女不好惹。
「確實,夫人是長輩,卻開這種不上檯面的玩笑,真叫晚輩大開眼界。」顧雁逕自斟茶,端杯輕啜,轉頭看向庭間叢生的蘭花。
宋夫人冷笑道:「多年不見,仍如此牙尖嘴利。不過既進了穎王府,就要知道府中後院是誰做主。今日我偏要令你以大雁為題,作篇與《歸雁賦》相和的文章。若是不作,便不用走出北園了!」
顧雁端杯的手一停,抬眸看向宋夫人。對方輕輕挑眉,轉頭吩咐道:「鄭娘,去拿筆墨。盯著她,直到她寫完為止。」
「是,」廊下侍立的鄭媼躬身一禮,轉身走向旁邊的屋子。
被撐腰的宋氏頓覺長了臉,窘迫神色一掃而光。她掩袖一笑:「阿姊比我想得周全,和文好!和文好呀!」
顧雁捏緊茶杯,深吸一口氣。她注意到,方才說話時,對面的程蘊也在看著自己。她一直悠閒吃著席上點心,靜靜端詳著眼前一切。顧雁甚至覺得,程蘊在用吃點心,掩蓋眼眸里的嫌棄和厭煩。似乎在她眼裡,眼前這一切都很幼稚。
很快,鄭媼便端來一盤筆墨紙硯放下,然後跪坐在旁:「顧娘子,請吧。」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顧雁。
她捏緊衣擺,盯著面前白紙。
原來如此。
這篇和文,才是宋夫人邀她來賞蘭宴的目的。只要今日寫了和文,不出幾日,定會傳遍梁城,鄢平宣之妻也在期盼夫妻團圓。到時,城中議論便會形成無形壓力,逼穎王放人。
她應該寫的。
還應寫得深情淒婉,讓無數人惋,才能讓人傳頌惜雙雁分飛的故事,激起民憤,教衛賊讓步。
顧雁伸手拿筆。
可為什麼,這支筆仿佛重逾萬鈞?
為什麼,仿佛有股無形力量按著她的手,教她遲遲無法提筆?
腦中竟迸出了兩個聲音,交錯迴響。
——快寫!這是離開穎王府的大好機會!
這道聲音無比清晰。
而另一道聲音微弱模糊,聽不清楚,卻教她心跳越來越快,呼吸越發急促。當她終於聽清時,瞬間渾身凝固。
——不想寫。
顧雁的面色剎那蒼白。
心底最深處,竟有個隱秘念頭——她捨不得,離開衛柏。
當她意識到這點,拿筆的手竟微微顫抖。這微弱的聲音,隱秘的念頭,像朵固執的火苗,任她如何瘋狂克制,都無法熄滅。
不行……不行!
這是錯誤!
見顧雁拿筆遲遲不動,宋氏忍不住催促:「顧娘子既然讀過書,又學過見識。怎麼寫篇大雁為題的和文,會難成這樣?」
顧雁沒理她。
她緩緩抬筆,只覺心臟仿佛撕開一道裂口,鈍鈍的疼。
罷了!再耽擱下去,只會折磨自己!
她咬緊牙關,橫下心提筆蘸墨。
心臟撕裂,鑽出噬心痛楚。
她生生忍著,看筆尖吸飽墨汁。
然而,當她剛寫下一撇,院中忽然傳來一道聲音:「老奴這有首詩,正好應題!」
怎是陳翁?
顧雁轉頭看去,果然見陳翁緩步而來。而在老者身後,竟還跟著阿娘!她喜出望外,連忙放下筆,起身到廊邊匆匆穿鞋,疾步迎上前去。
謝英溫柔一笑,握住女兒的手。
阿娘的手一如往日,傳來綿綿暖意,充滿溫柔的力量。她什麼都沒說,但顧雁明白,阿娘定然什麼都知道了。暌違一個多月不見,與娘親再見的剎那,一顆心便莫名安定下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黑夜裡,傳來她如夢囈般的呢喃:「睡吧。」
心臟忽然緩和下來,像被一股暖流托舉著,跌入無限的溫柔。衛柏乖乖閉上眼,將懷中的她抱緊了些。
顧雁也是半睡半醒著,似是夢見他半夜驚醒,便下意識伸手去撫他的眼睛。呢喃說著,她再次墜入夢鄉,突然察覺到,他的睫毛好長,像把小刷子,弄得掌心痒痒的。
——
一夢悠長。
顧雁醒來時,日上三竿。衛柏早就去上朝了。看來她這一覺睡得很熟,連他何時走的都不知道。梳洗之後,她翻開榻邊放的帖子,再確認了一遍時間。
下午,申時兩刻,顧雁出現在北園門外。
「顧娘子,您當真要進去?」領路的陳翁在旁問道。
「無妨。」顧雁深吸一口氣,捏著手踏入門檻。
這座北園,還是五年前剛進穎王府時來過一次。那時,園裡瀰漫著祠觀里常見的沉香味。如今,卻被蘭草幽香所取代。園中四處栽種著蘭草。眼下花開時節,一串串淺黃色的蘭花如倒掛金鐘,散發出馥郁的香氣。
顧雁正被蘭花吸引了目光。忽聽前方傳來一聲驚呼:「容娘?!」
她抬眸一看,見一名老媼提著茶壺,無比驚愕地看著自己。
此人有點眼熟。顧雁很快想起來,對方是隨侍在宋夫人身邊的鄭媼。很久之前,還被宋夫人驅使過,要掌摑自己來著。那時她亦是握住了鄭媼的手腕,據理力爭了一番。爭論傳到范華殿內,衛柏遣陶羽出來送她們回北園。想必那時候,她便已經深深得罪了宋夫人主僕。
隨著鄭媼一聲驚呼,坐在廊下席上的幾名婦人同時抬頭 。
她們正聚在一起,湊近看一篇紙稿。坐在中央的便是宋夫人,手中正拿著那篇文稿。數年不見,她容貌依舊光彩照人,不見衰老。此刻她遠遠見到顧雁,亦是震驚不已:「容娘?!你怎會在此?」
顧雁大略掃視一眼,發現竟認得宋夫人身旁兩名女子。其中一名中年婦人,長得與宋夫人有三分相似。雖然過去只在武望山下有過一面之緣,但她很快就猜出來,那定是宋公另外一名女兒,程僕射的夫人宋氏。而另一名年輕女子,就是程僕射的女兒程蘊。再旁的幾名婦人,她便都不認識了。
娘親和嫂嫂還沒來?
她壓下疑竇,淡然受著對方意味深長的打量,不卑不亢地行禮:「民女顧雁,見過諸位。」
話音一落,宋夫人面上的驚愕轉變為震驚。很快,婦人失聲笑道:「原來如此!容娘就是顧氏,怪不得,殿下竟當眾發那樣的瘋!」
這話說得,廊下眾女沒一人敢接。
顧雁默嘆,宋夫人果然還是那副德行。
宋夫人又道:「你來得正好。我們正讀一篇文賦呢。近日它傳遍梁城,感人肺腑。可惜我不甚解其意。以你的才氣,定能品鑑一番。」說罷,她抬手一揮。鄭媼連忙上前,接過宋夫人手中的文稿,回身遞來。
顧雁展開紙稿一看,霎時心下巨震。
文稿抬頭寫著——歸雁賦,鄢和。
見顧雁久久不語,宋夫人嫣然一笑,緩緩吟道:「時維暮春,余驅車北上,忽聞雲外清唳,仰見雁陣翱翔。振翅如垂天墨畫,回眸若點水寒星。憶昔春沼之畔,雙影依依,交頸梳羽,同沐夕暉。唉,鄢郎君寥寥數句,便將一雙大雁情深意篤之景象,寫得活靈活現呢。顧娘子,你說是不是?」
第73章
豈料西風驟起,拆我連理瓊枝。余獨守寒山,恍見卿雲之袂,倏然遺我於空寥……顧雁默讀著,已然想像到,平宣阿兄北上時,如何愴然吟出這些文字。
他說,他被獨自遺落下來了。
顧雁屏住呼吸,捏緊紙稿。脊背竄起一股顫慄,酥酥麻麻地爬到四肢百骸,那是她油然而生,滿溢的心疼。
程僕射的夫人宋氏拎起茶壺,伴著茶水潺潺,她嘖嘖嘆道:「夜聞絡緯,聲聲催織迴文錦。曉看蒹葭,縷縷化作白頭絲。但期歸來雁字,待到春江回暖,與卿重譜舊曲……換做是我,打死都想不出這般深情的話。聽聞鄢顧兩家是舊交,顧娘子不如也評議幾句?」
話音一落,旁邊的婦人皆掩袖失笑。
顧雁瞥了一眼她們。這群人怎這般閒,本就心情不好,還上趕著來煩。
她冷嗤一笑,將文稿疊好:「顧家與誰是舊交,與旁人有何相干?幸好民女讀過幾本書,學了點見識,知道正人君子不在背後嚼舌根的道理。」
婦人們霎時笑意凝固。宋氏臉頰漲紅,惱道:「我請顧娘子評議賦文,再正常不過。你何故出言不遜?」
顧雁睹見廊下筵席還有空位,她緩步上廊坐下:「我可沒說是誰。夫人硬要把嚼舌根之人聯想成自己,莫不是心虛了」
如果她心情好,未嘗不能評議幾句。可她現在鬧心至極,全然不想顧誰的體面。於是說出的每個字都帶刺,誰聽了都不舒坦。
「你……」宋氏氣得渾身發抖。
她早在武望山下見過容娘,今日竟見顧氏就是容娘,她心中已恨得牙癢。此刻又被顧氏犀利回懟,要不是當著眾人的面,她要顧及體面,否則她恨不能當場安排人手,教這顧氏立刻消失。
其他幾名婦人面面相覷,面色尷尬。有人幫腔:「顧娘子,你是晚輩,怎能如此無禮?」她們打量著顧雁,又暗中交換眼神——此女不好惹。
「確實,夫人是長輩,卻開這種不上檯面的玩笑,真叫晚輩大開眼界。」顧雁逕自斟茶,端杯輕啜,轉頭看向庭間叢生的蘭花。
宋夫人冷笑道:「多年不見,仍如此牙尖嘴利。不過既進了穎王府,就要知道府中後院是誰做主。今日我偏要令你以大雁為題,作篇與《歸雁賦》相和的文章。若是不作,便不用走出北園了!」
顧雁端杯的手一停,抬眸看向宋夫人。對方輕輕挑眉,轉頭吩咐道:「鄭娘,去拿筆墨。盯著她,直到她寫完為止。」
「是,」廊下侍立的鄭媼躬身一禮,轉身走向旁邊的屋子。
被撐腰的宋氏頓覺長了臉,窘迫神色一掃而光。她掩袖一笑:「阿姊比我想得周全,和文好!和文好呀!」
顧雁捏緊茶杯,深吸一口氣。她注意到,方才說話時,對面的程蘊也在看著自己。她一直悠閒吃著席上點心,靜靜端詳著眼前一切。顧雁甚至覺得,程蘊在用吃點心,掩蓋眼眸里的嫌棄和厭煩。似乎在她眼裡,眼前這一切都很幼稚。
很快,鄭媼便端來一盤筆墨紙硯放下,然後跪坐在旁:「顧娘子,請吧。」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顧雁。
她捏緊衣擺,盯著面前白紙。
原來如此。
這篇和文,才是宋夫人邀她來賞蘭宴的目的。只要今日寫了和文,不出幾日,定會傳遍梁城,鄢平宣之妻也在期盼夫妻團圓。到時,城中議論便會形成無形壓力,逼穎王放人。
她應該寫的。
還應寫得深情淒婉,讓無數人惋,才能讓人傳頌惜雙雁分飛的故事,激起民憤,教衛賊讓步。
顧雁伸手拿筆。
可為什麼,這支筆仿佛重逾萬鈞?
為什麼,仿佛有股無形力量按著她的手,教她遲遲無法提筆?
腦中竟迸出了兩個聲音,交錯迴響。
——快寫!這是離開穎王府的大好機會!
這道聲音無比清晰。
而另一道聲音微弱模糊,聽不清楚,卻教她心跳越來越快,呼吸越發急促。當她終於聽清時,瞬間渾身凝固。
——不想寫。
顧雁的面色剎那蒼白。
心底最深處,竟有個隱秘念頭——她捨不得,離開衛柏。
當她意識到這點,拿筆的手竟微微顫抖。這微弱的聲音,隱秘的念頭,像朵固執的火苗,任她如何瘋狂克制,都無法熄滅。
不行……不行!
這是錯誤!
見顧雁拿筆遲遲不動,宋氏忍不住催促:「顧娘子既然讀過書,又學過見識。怎麼寫篇大雁為題的和文,會難成這樣?」
顧雁沒理她。
她緩緩抬筆,只覺心臟仿佛撕開一道裂口,鈍鈍的疼。
罷了!再耽擱下去,只會折磨自己!
她咬緊牙關,橫下心提筆蘸墨。
心臟撕裂,鑽出噬心痛楚。
她生生忍著,看筆尖吸飽墨汁。
然而,當她剛寫下一撇,院中忽然傳來一道聲音:「老奴這有首詩,正好應題!」
怎是陳翁?
顧雁轉頭看去,果然見陳翁緩步而來。而在老者身後,竟還跟著阿娘!她喜出望外,連忙放下筆,起身到廊邊匆匆穿鞋,疾步迎上前去。
謝英溫柔一笑,握住女兒的手。
阿娘的手一如往日,傳來綿綿暖意,充滿溫柔的力量。她什麼都沒說,但顧雁明白,阿娘定然什麼都知道了。暌違一個多月不見,與娘親再見的剎那,一顆心便莫名安定下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