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頁
後面再沒其他人。顧雁輕聲問:「嫂嫂呢?」
「我沒讓阿嫻來。」謝英捏了捏女兒的手,「這種地方,我一人來足矣。看到你安好,我便安心了。」
阿娘的聲調總帶著糯香,比江州的水還柔美。但正是這方溫柔的水,總會成為顧雁最堅韌的後盾。
陳翁走到廊下,恭敬行禮:「老奴見過各位夫人。」
宋夫人知道他是兩代穎王的心腹,便收斂了傲色,應道:「陳翁今日怎到北園來了?」
陳翁笑道:「殿下知曉謝夫人今日登門做客。但朝中有事,殿下暫不能回府,便特意囑咐老奴隨身侍奉謝夫人,不可怠慢。」
眾人面色一動,皆是心照不宣。穎王如此禮重謝夫人,無非因為她是顧氏之母。
宋夫人冷哼:「殿下倒是殷勤。」
陳翁又道:「方才進園時,老奴聽夫人要一篇以大雁為題的文章。剛巧,數月前老奴收拾范華殿時,見殿下寫了一首《雁行》。雖是詩文,但正好切題,不如就代顧娘子應了吧。」
廊下其餘幾名婦人,除了三位先王姬妾,再就是與宋氏一樣的侯門夫人。她們自是不好置喙。宋氏雖不滿,卻終究沒開口說話。
陳翁想了想,緩緩說道:「老奴記得,殿下寫的是——遠目雲間雁南翔,寒庭
秋夜思斷腸。歲華荏苒春又至,何日與君共北鄉。」
聽到這,顧雁的心猛地一跳。她倏爾捏緊手。她的所有反應,皆沒逃過娘親的眼睛。謝英微不可聞地嘆息一聲,輕輕搖頭。
宋夫人不肯服弱:「我讓顧雁寫和文,陳翁拿殿下的詩搪塞,可做不了數。」
陳翁笑吟吟地拱手:「文人常以雁為題,但總歸見景才能抒情。眼下天上又無飛雁,要顧娘子硬寫,終歸沒意思。夫人是長輩,不如就饒過這遭。否則,謝夫人頭回登門,便見夫人為難顧娘子,傳到殿下耳里,定會讓殿下自覺顏面有失,心生不悅。您說是不是?」
老人說話如春風化雨,又綿里藏針。宋夫人想反駁,但幾番猶豫後,終說道:「陳翁既如此為她開脫,看在陳翁面上,那便算了吧。」
那宋氏頓時一臉失望。
「呵呵,夫人心懷雅量,老奴定會如實稟告殿下。眼下,就不耽誤諸位夫人賞蘭了。」陳翁笑意不改,躬身對謝英母女說道,「老奴就等在廊下。夫人和娘子有何需要,隨時吩咐。」
謝英上前一步,將女兒攔在身後,對廊下婦人說道:「多謝宋夫人相邀。蘭花已看見了,民婦身體不適,無法久留,這就帶女兒先行告退。」說罷她款款一禮,便要拉著顧雁轉身離開,絲毫不懼冒犯那些人。
顧雁同樣匆匆一禮:「告辭。」
「啊,既如此,老奴也先行告辭了。」陳翁依然恭敬。
見他們已行遠,宋氏憤憤低問:「阿姊,難道就這麼放過她了?」
沒等宋夫人應聲,一直沉默的程蘊忽然朗聲道:「顧娘子,請留步!」
顧雁正與阿娘往外走,忽聽背後有人喚自己。她駐足回頭,見程蘊拿著一塊點心,緩緩走到近前。
「請兩位稍等。顧娘子,我有幾句話想與你單獨談談,可否?」程蘊轉頭看向遠處,指著池塘邊的樹下,「去那吧。」
謝英疑竇望來,眸中流露出擔心。
「無妨。」顧雁輕輕拍了拍娘親的手,轉頭應道,「好。」
——
程蘊一走到池塘邊,便開門見山地說道:「顧娘子,其實,你不想離開吧?」
顧雁捏緊手,不知對方到底什麼意思。
程蘊將點心掰碎成小塊,悠然撒給池中鯉魚:「放心,我不想跟你搶殿下。我又不喜歡殿下。啊,應該說,我不喜歡任何人。但是呢,我又必須嫁給穎王。」
碧色池塘波光蕩漾,無數黑鯉和紅鯉紛紛浮出水面,擠在一起搶食。
顧雁微微眯眼:「程娘子何故對我說這些?」
「程氏女要嫁穎王,剛巧穎王是衛三公子,僅此而已。如果穎王是衛五公子,我就會嫁給衛五公子。顧娘子明白嗎?」
「說來說去,是程氏需要穎王身邊那個位置。」
程蘊無奈一笑:「今年皇帝姓姜,也許明年就姓衛。但今年百官之首姓程,十年之後,還得姓程。顧娘子,你我無冤無仇,我甚至想與你好好相處。」
她掰下半塊點心,遞給顧雁:「你與殿下恩恩愛愛,早生貴子,我都無所謂。我只需執掌中饋,扶持程氏。你得到寵愛,我得到權力,豈不兩全其美?」
顧雁瞥了一眼點心。她忽然發現,自己手中還拿著那張疊好的紙。
不知為何,被撕裂的心臟又開始隱隱作疼。
她輕聲一嘆,將紙稿收進衣襟:「程娘子不必與我說這些。我不想要什麼寵愛。穎王府的位置,我也不想占。」
程蘊笑了笑,收回點心,繼續掰碎餵魚:「只怕由不得顧娘子。我們這位穎王殿下,九歲引弓射敵,十八歲時屠盡雍州叛黨,二十歲弒兄奪位,二十八歲統一四州。」
她撒完最後一塊碎末,偏頭看池中鯉魚奮勇擺尾,爭先恐後地搶食。池水像煮沸了一般,咕嘟冒泡,嘩啦作響。
「顧娘子背後是江州。比起放你回鄢和身邊,穎王納你為夫人,恩賞顧家,將你們留在梁城,不就能把江州攥得更緊嗎?」
顧雁眼睫一顫。
程蘊轉頭看來,莞爾一笑:「我代母親向你道歉。說實話,我跟她們想的不一樣,覺得沒必要,也趕不走你。不如你我把話說開,和睦相處。」
半晌,顧雁吁出一口氣,垂眸說道:「程娘子的好意,我心領了。待我出府後,再與程娘子結交為友。」說罷,她盈盈一禮:「祝你得償所願。」
看著顧雁走遠的背影,程蘊眯起眼睛。
少頃,一名僕婦匆匆進園,與離開的顧雁母女擦肩而過。那僕婦來到廊下,躬身在宋氏耳邊說了些什麼。宋氏面色巨變。
程蘊剛好走迴廊下,便問:「怎麼了?」
宋氏憤憤道:「今日穎王入宮請旨,為他五弟求娶程氏女。眼下聖旨已送到程府了!他還派人去你外公府上,送了糧果十箱,藥材十箱,豕牛羊各二十隻。還說,如此當結兩姓之好,不負先王殷切期望,盼宋公補養身體,延年益壽。把你外公氣得不輕!」
程蘊聽得愣住。片刻,她失笑道:「外公以為絕食就能拿捏穎王,果然天真。」
「衛五公子……」程蘊坐回筵席,百無聊賴地看向庭中蘭花,「對我來說,又有什麼區別呢……」
——
一出北園,謝英忙問:「方才你們都說了什麼?」
顧雁簡單複述了一遍。謝英聽罷,不禁擔憂:「穎王府真是個龍潭虎穴。你留在這,便成了程家的眼中釘啊。」
顧雁連忙拉住娘親,瞥了一眼前面的老侍從。她咳了一聲,提聲道:「阿娘莫急著回去,留下陪我說說話。」她還想找機會單獨問問娘親,平宣阿兄如今境況如何了。
陳翁轉過身,依舊慈祥笑著,仿佛沒聽到謝夫人的話:「正好,請謝夫人留下,陪殿下和顧娘子一道用膳。殿下說了,他會儘快回府。」
「這……」謝英訝然。
「自從徐陽城外送別夫人之後,殿下就盼著與您再話家常呢。」陳翁又道。
「他還在徐陽送過你?!」顧雁驚訝地看向娘親,見她無奈點頭。顧雁鼓了鼓腮幫,一時五味雜陳。
陳翁放慢腳步,又說起穎王特意備下江州菜,就在顧娘子所住的東園設筵等等。顧雁便再沒機會與娘親私下說話了。
東園水榭台邊,一干僕從忙著布置筵席。終於等到陳翁離開,去指揮他們的間隙,顧雁將娘親拉到涼亭,低聲問起鄢平宣的下落。
謝英蹙起眉頭:「我們回梁城後,阿和便被押走了,我也不知他如今在何處。」
顧雁頓覺不妙,忙又問:「那你們眼下住哪?」
謝英便說:「穎王在徐陽城外送行時,允諾給我們另贈新宅。但我拒絕了,只要了以前竹春里的那座小院。那裡挺好。我請穎王撤去守衛。他答應了。回梁城後,我們就一直住那。守衛果然都撤走了……」還沒來得及說完,陳翁又走過來。她只好止住話頭。
「殿下回府了。」陳翁道。
衛賊今日竟回來得這麼早?
顧雁一驚。再轉頭,見衛柏已經走在池塘邊的石徑上了。看到他的瞬間,她連忙回過頭,壓抑著突突亂跳的心臟,捂住胸口衣襟。那裡,裝著平宣阿兄的《歸雁賦》。
明明只是一張輕飄飄的紙,它卻似有千鈞重,揣著沉甸甸的。它又似一塊火炭,燙得焦心。
衛柏瞧見顧雁目光躲閃,臉色一沉。但又在睹見謝夫人時,恢復了和煦之色。
這頓飯,顧雁吃得心不在焉。衛賊和阿娘一直在聊江州風物,她也沒插話。卻不知,
衛柏的目光不時落在自己身上。直到最後,娘親請求留下,想陪女兒聊聊天。他竟欣然應允。<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我沒讓阿嫻來。」謝英捏了捏女兒的手,「這種地方,我一人來足矣。看到你安好,我便安心了。」
阿娘的聲調總帶著糯香,比江州的水還柔美。但正是這方溫柔的水,總會成為顧雁最堅韌的後盾。
陳翁走到廊下,恭敬行禮:「老奴見過各位夫人。」
宋夫人知道他是兩代穎王的心腹,便收斂了傲色,應道:「陳翁今日怎到北園來了?」
陳翁笑道:「殿下知曉謝夫人今日登門做客。但朝中有事,殿下暫不能回府,便特意囑咐老奴隨身侍奉謝夫人,不可怠慢。」
眾人面色一動,皆是心照不宣。穎王如此禮重謝夫人,無非因為她是顧氏之母。
宋夫人冷哼:「殿下倒是殷勤。」
陳翁又道:「方才進園時,老奴聽夫人要一篇以大雁為題的文章。剛巧,數月前老奴收拾范華殿時,見殿下寫了一首《雁行》。雖是詩文,但正好切題,不如就代顧娘子應了吧。」
廊下其餘幾名婦人,除了三位先王姬妾,再就是與宋氏一樣的侯門夫人。她們自是不好置喙。宋氏雖不滿,卻終究沒開口說話。
陳翁想了想,緩緩說道:「老奴記得,殿下寫的是——遠目雲間雁南翔,寒庭
秋夜思斷腸。歲華荏苒春又至,何日與君共北鄉。」
聽到這,顧雁的心猛地一跳。她倏爾捏緊手。她的所有反應,皆沒逃過娘親的眼睛。謝英微不可聞地嘆息一聲,輕輕搖頭。
宋夫人不肯服弱:「我讓顧雁寫和文,陳翁拿殿下的詩搪塞,可做不了數。」
陳翁笑吟吟地拱手:「文人常以雁為題,但總歸見景才能抒情。眼下天上又無飛雁,要顧娘子硬寫,終歸沒意思。夫人是長輩,不如就饒過這遭。否則,謝夫人頭回登門,便見夫人為難顧娘子,傳到殿下耳里,定會讓殿下自覺顏面有失,心生不悅。您說是不是?」
老人說話如春風化雨,又綿里藏針。宋夫人想反駁,但幾番猶豫後,終說道:「陳翁既如此為她開脫,看在陳翁面上,那便算了吧。」
那宋氏頓時一臉失望。
「呵呵,夫人心懷雅量,老奴定會如實稟告殿下。眼下,就不耽誤諸位夫人賞蘭了。」陳翁笑意不改,躬身對謝英母女說道,「老奴就等在廊下。夫人和娘子有何需要,隨時吩咐。」
謝英上前一步,將女兒攔在身後,對廊下婦人說道:「多謝宋夫人相邀。蘭花已看見了,民婦身體不適,無法久留,這就帶女兒先行告退。」說罷她款款一禮,便要拉著顧雁轉身離開,絲毫不懼冒犯那些人。
顧雁同樣匆匆一禮:「告辭。」
「啊,既如此,老奴也先行告辭了。」陳翁依然恭敬。
見他們已行遠,宋氏憤憤低問:「阿姊,難道就這麼放過她了?」
沒等宋夫人應聲,一直沉默的程蘊忽然朗聲道:「顧娘子,請留步!」
顧雁正與阿娘往外走,忽聽背後有人喚自己。她駐足回頭,見程蘊拿著一塊點心,緩緩走到近前。
「請兩位稍等。顧娘子,我有幾句話想與你單獨談談,可否?」程蘊轉頭看向遠處,指著池塘邊的樹下,「去那吧。」
謝英疑竇望來,眸中流露出擔心。
「無妨。」顧雁輕輕拍了拍娘親的手,轉頭應道,「好。」
——
程蘊一走到池塘邊,便開門見山地說道:「顧娘子,其實,你不想離開吧?」
顧雁捏緊手,不知對方到底什麼意思。
程蘊將點心掰碎成小塊,悠然撒給池中鯉魚:「放心,我不想跟你搶殿下。我又不喜歡殿下。啊,應該說,我不喜歡任何人。但是呢,我又必須嫁給穎王。」
碧色池塘波光蕩漾,無數黑鯉和紅鯉紛紛浮出水面,擠在一起搶食。
顧雁微微眯眼:「程娘子何故對我說這些?」
「程氏女要嫁穎王,剛巧穎王是衛三公子,僅此而已。如果穎王是衛五公子,我就會嫁給衛五公子。顧娘子明白嗎?」
「說來說去,是程氏需要穎王身邊那個位置。」
程蘊無奈一笑:「今年皇帝姓姜,也許明年就姓衛。但今年百官之首姓程,十年之後,還得姓程。顧娘子,你我無冤無仇,我甚至想與你好好相處。」
她掰下半塊點心,遞給顧雁:「你與殿下恩恩愛愛,早生貴子,我都無所謂。我只需執掌中饋,扶持程氏。你得到寵愛,我得到權力,豈不兩全其美?」
顧雁瞥了一眼點心。她忽然發現,自己手中還拿著那張疊好的紙。
不知為何,被撕裂的心臟又開始隱隱作疼。
她輕聲一嘆,將紙稿收進衣襟:「程娘子不必與我說這些。我不想要什麼寵愛。穎王府的位置,我也不想占。」
程蘊笑了笑,收回點心,繼續掰碎餵魚:「只怕由不得顧娘子。我們這位穎王殿下,九歲引弓射敵,十八歲時屠盡雍州叛黨,二十歲弒兄奪位,二十八歲統一四州。」
她撒完最後一塊碎末,偏頭看池中鯉魚奮勇擺尾,爭先恐後地搶食。池水像煮沸了一般,咕嘟冒泡,嘩啦作響。
「顧娘子背後是江州。比起放你回鄢和身邊,穎王納你為夫人,恩賞顧家,將你們留在梁城,不就能把江州攥得更緊嗎?」
顧雁眼睫一顫。
程蘊轉頭看來,莞爾一笑:「我代母親向你道歉。說實話,我跟她們想的不一樣,覺得沒必要,也趕不走你。不如你我把話說開,和睦相處。」
半晌,顧雁吁出一口氣,垂眸說道:「程娘子的好意,我心領了。待我出府後,再與程娘子結交為友。」說罷,她盈盈一禮:「祝你得償所願。」
看著顧雁走遠的背影,程蘊眯起眼睛。
少頃,一名僕婦匆匆進園,與離開的顧雁母女擦肩而過。那僕婦來到廊下,躬身在宋氏耳邊說了些什麼。宋氏面色巨變。
程蘊剛好走迴廊下,便問:「怎麼了?」
宋氏憤憤道:「今日穎王入宮請旨,為他五弟求娶程氏女。眼下聖旨已送到程府了!他還派人去你外公府上,送了糧果十箱,藥材十箱,豕牛羊各二十隻。還說,如此當結兩姓之好,不負先王殷切期望,盼宋公補養身體,延年益壽。把你外公氣得不輕!」
程蘊聽得愣住。片刻,她失笑道:「外公以為絕食就能拿捏穎王,果然天真。」
「衛五公子……」程蘊坐回筵席,百無聊賴地看向庭中蘭花,「對我來說,又有什麼區別呢……」
——
一出北園,謝英忙問:「方才你們都說了什麼?」
顧雁簡單複述了一遍。謝英聽罷,不禁擔憂:「穎王府真是個龍潭虎穴。你留在這,便成了程家的眼中釘啊。」
顧雁連忙拉住娘親,瞥了一眼前面的老侍從。她咳了一聲,提聲道:「阿娘莫急著回去,留下陪我說說話。」她還想找機會單獨問問娘親,平宣阿兄如今境況如何了。
陳翁轉過身,依舊慈祥笑著,仿佛沒聽到謝夫人的話:「正好,請謝夫人留下,陪殿下和顧娘子一道用膳。殿下說了,他會儘快回府。」
「這……」謝英訝然。
「自從徐陽城外送別夫人之後,殿下就盼著與您再話家常呢。」陳翁又道。
「他還在徐陽送過你?!」顧雁驚訝地看向娘親,見她無奈點頭。顧雁鼓了鼓腮幫,一時五味雜陳。
陳翁放慢腳步,又說起穎王特意備下江州菜,就在顧娘子所住的東園設筵等等。顧雁便再沒機會與娘親私下說話了。
東園水榭台邊,一干僕從忙著布置筵席。終於等到陳翁離開,去指揮他們的間隙,顧雁將娘親拉到涼亭,低聲問起鄢平宣的下落。
謝英蹙起眉頭:「我們回梁城後,阿和便被押走了,我也不知他如今在何處。」
顧雁頓覺不妙,忙又問:「那你們眼下住哪?」
謝英便說:「穎王在徐陽城外送行時,允諾給我們另贈新宅。但我拒絕了,只要了以前竹春里的那座小院。那裡挺好。我請穎王撤去守衛。他答應了。回梁城後,我們就一直住那。守衛果然都撤走了……」還沒來得及說完,陳翁又走過來。她只好止住話頭。
「殿下回府了。」陳翁道。
衛賊今日竟回來得這麼早?
顧雁一驚。再轉頭,見衛柏已經走在池塘邊的石徑上了。看到他的瞬間,她連忙回過頭,壓抑著突突亂跳的心臟,捂住胸口衣襟。那裡,裝著平宣阿兄的《歸雁賦》。
明明只是一張輕飄飄的紙,它卻似有千鈞重,揣著沉甸甸的。它又似一塊火炭,燙得焦心。
衛柏瞧見顧雁目光躲閃,臉色一沉。但又在睹見謝夫人時,恢復了和煦之色。
這頓飯,顧雁吃得心不在焉。衛賊和阿娘一直在聊江州風物,她也沒插話。卻不知,
衛柏的目光不時落在自己身上。直到最後,娘親請求留下,想陪女兒聊聊天。他竟欣然應允。<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