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後來在謀臣的多番勸說下才帶著一萬將士順江而下,奈何才至建鄴城幾里外就遭遇了朱氏兵將的埋伏。

  朱氏盤踞江東多年,水上作戰技術比楊氏兵將強,楊章的一萬兵馬瞬間被朱氏打得潰不成軍。

  楊章迅速逃上岸後,帶著殘兵逃去建鄴城,卻在剛入城門後,被站在城樓上的伏兵射殺。

  伏兵口中喊著,「聽尚書令之命,射殺逆賊楊章。」

  楊章至死都以為想要對他趕盡殺絕的人是尚書令楊充。

  楊章被射殺後,宮中傳來皇帝的死訊,楊充聽到喪鐘忙從尚書台奔入皇宮,卻被楊三郎帶兵迅速包圍。

  「二兄,我不知你竟如此狼子野心,父皇剛病逝,您竟將前來探病的大兄射殺在城門口,我如今要替父皇處決你這不忠不孝之人。」

  楊三郎當著前來奔喪的朝臣的面,字字珠璣,不待楊充解釋一二,迅速將楊充射殺。

  楊充的同黨見狀,慌亂不已。

  楊三郎狠厲一笑,「眾卿不用驚慌,逆賊已伏誅,我不會秋後算帳,眾卿準備國喪吧。」

  楊憲其實早就把傳位詔書擬好交給尚書台,可作為尚書令的楊充不想長兄繼位,所以一直壓著。

  今日聽聞楊章被射殺時,他心情激動只想著要即刻控制住皇宮,卻不曾想一直唯唯諾諾只會拍馬屁的弟弟,竟然也有這般迅速且狠絕的手段。

  楊憲駕崩後,楊三郎登基,封朱琳為後,改年號為隋元平元年,封朱慎為大司馬大將軍,鎮守荊州。

  同年十二月,新帝楊三郎於宮中突然暴斃,皇后朱琳稱太后,扶幼子登基,改年號為元延,太后傳朱慎回朝,封其為攝政王。

  大魏興安九年、隋元延元年六月,江東世家和北方世家為搶占資源,發生大規模內亂,部分曾經南渡的北方世家不堪內亂,從南方逃回北方。

  同年十一月,世家內亂未停,天師教帶領百姓反抗世家,隋朝廷頓時陷入一片混亂中。

  大魏興安十年、隋元延二年,春三月,陸烈領八萬大軍攻打荊州,隋攝政王朱慎即刻趕回荊州迎戰。

  誰知,戰事才持續半個月,江澈領四萬兵馬從逍遙津入江東,江東的世家本就是牆頭草,除了朱氏留在建鄴的兵馬,無任何世家抵抗。

  和當年收復孫吳一樣,朱慎還在荊州苦苦應敵,身後的朱琳和新帝早已攜江東世家開城門迎接江澈的兵馬入建鄴城。

  朱慎聽說隋帝已投降時,突然想起了兒時讀到陸抗的兒子們帶兵頑強抵抗敵軍那段歷史時,父親和他說過的話。

  父親和他說,「陸氏就是愚忠,孫吳氣數已盡,並不值得陸氏繼續效忠。」

  如今,大隋的氣數已盡,他苦苦抵抗的意義又在哪裡呢?

  又過半月,傳來廣州牧投降的消息,朱慎終於放棄抵抗。

  荊州大捷後,陸烈領兵回北方,陸純則接收了荊州。

  昔年好友再次相見,竟然是在這樣的場合下。

  朱慎曾領兵追殺北上的陸氏族人,若非陸氏早有準備,江那邊又有定北侯帶兵接應,恐怕陸、魏、姚三家的人都要慘死朱慎手中。

  所以陸純對朱慎早無當年的情誼,他親自帶人抓捕朱慎,也只是念在當年陸萸在華彩閣出事時,朱慎沒有把他的去向透露分毫。

  朱慎知道成王敗寇,所以被鎖拿時沒有做出反抗。

  「你沒有話與我說嗎」他問陸純。

  「沒有!」陸純冷冷地回。

  「可我有話說,讓他們都退下」

  陸純的屬下不想離去,朱慎接著開口,「謝洐在我手中」

  陸純聞言,眼中瞳孔一震,忙讓兵將們都退了出去。

  他眼神冷冽地看著朱慎,「你想做什麼?」

  「我想見謝皇后」朱慎見陸純的表情便猜到自己賭對了。

  「你休想!」陸純立即出聲拒絕。

  「你沒資格替謝皇后拒絕」朱慎說這話時嘴角帶著笑。

  若真如他猜測的那樣,善良如她,怎會放棄謝洐。

  陸純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若真讓謝洐出事,妹妹肯定這輩子都不會原諒自己。

  看出他的猶豫,朱慎接著開口,「我已是階下囚,並不會傷害到皇后,你有什麼可猶豫的?」

  「知到是階下囚,為何還要見她?」陸純反問。

  「我只是想解惑而已,待解了心中疑惑,我會讓人放了謝洐。」

  頓一下,朱慎接著開口,「我想在陸氏當年的學堂見謝皇后,你不要浪費時間,我怕謝洐等不到你們營救。」

  陸純確實不敢耽擱,因為他不知道謝洐被朱慎關在哪裡。

  消息傳回昭陽殿的時候,陸萸正在陪曹暉寫字。

  曹暉已四歲多,啟蒙已有半年,小小的手寫的字卻比陸萸當年好太多,她時常感嘆他肯定是遺傳了曹壬。

  見到曹壬一臉郁色的從外面進來,她忙讓青瓊將曹暉帶去院中玩耍。

  曹壬素來喜怒不形於色,她很少見他這樣的表情,急切地問,「出了何事?江東生變了?」

  曹壬把朱慎的要求和陸萸說完以後,咬牙恨聲道,「早知會這樣,當初就該想辦法把他殺掉。」

  他對朱慎起過殺心,就是在聽到朱慎在朱太守府中逼陸萸舉起匕首時,不過那時他袈裟在身,故只得誦經平復心中的怒火。

  「我去見他」陸萸沒有猶豫,正如朱慎所言,她怕謝洐等不了太久。

  「我知你會答應赴約,所以已想好對策,我隨你一起去」曹壬答。

  「你不可離開洛陽」陸萸打斷。

  「若我不能隨行,我就讓你出不了宮」曹壬這次卻異常堅定。

  「你」陸萸還想爭辯,曹壬出言打斷,「江東已收復,我去江東可以做一番部署,也不算全為你,且歷代帝王御駕親征也是常有的事,我此番至多算是去打掃戰場。」

  「那洛陽怎麼辦?」陸萸問。

  「洛陽我已做好安排,暉兒交給陸弘,陸弘帶著暉兒領兩萬幽州兵守在金墉城。」

  陸烈離開荊州時留了兩萬兵馬給陸純,如今六萬幽州軍剛回到洛陽正準備北上。

  「阿萸,我跟著你去才能放心,你該理解我的。」

  陸萸聽完,也不再辯駁,而是立即準備動身南下。

  陸純收到曹壬的軍令後,押送朱慎回建鄴,按他的要求把他關在陸氏學堂中。

  當年陸氏族人北上,府宅被南渡的杜陵韋氏占領,但陸氏學堂因為大儒旬維的要求,一直空中沒有被占用。

  如今江東內亂,杜陵韋氏已逃回北方,陸宅又空了出來。

  江澈的兵馬里三層外三層的圍住了陸氏學堂,兵將則在陸宅駐紮下來,只等帝後的御駕。

  陸萸至建鄴時,建鄴城剛下過一場雨。

  時值盛夏,哪怕江東經歷了一場又一場的政變,陸氏學堂院中的海棠花依舊開的極其絢爛。

  朱慎在海棠樹一旁的迴廊下坐著,當年的少年郎已入中年,雖沒有發福油膩,眼中卻已無當年的光彩。

  見到緩緩而來的陸萸,他頹然的氣色突然消失了,忙起身兩眼發亮的看著她,「你果然還活著。」

  陸萸在院中離他不遠不近的距離停下腳步,然後行禮,「多年不見,朱郎君安好。」

  朱慎苦澀回禮,「多年不見,想不到再次相見是這番場景。」

  「我父親在何處?」陸萸不想和他敘舊,只想快點救出謝洐。

  「你還是那副急性子」朱慎笑回。

  「我既已按你要求前來相見,你也該信守承諾才是。」

  朱慎聽後,坐回原來的位置,整個身子倚靠在迴廊的立柱上後,仰頭看著院中的海棠花,緩緩開口,「謝洐已經被送去星火書店,你現在就可讓人去接他。」

  因朱慎要求單獨相見,曹壬只能守在月洞門外,聽到朱慎的話,他忙讓人去星火書店。

  「阿萸,你真的喜歡海棠花嗎?或者,你當年只是為了脫身騙我?」朱慎再次開口。

  「我從未騙過你,不知你是從何人口中知道我的身份的?」

  「無人告訴我,我是從書店牆上的那幅畫和行雲院的海棠花猜測出你還活著」朱慎答。

  曹善稱帝禪讓後,南安王府被楊憲占用為隋皇宮,而南安王一家則被趕去了魏氏的府宅。

  他多次進宮,聽聞行雲院有一株很大的海棠樹後,立即去了那個院子。

  那裡曾是曹壬居住的院子,他又因那幅畫想起那次曹壬暈倒時,陸萸急得快哭了。

  「那幅畫,想必是陛下所作吧?」

  他後來又去星火書店細細看過那幅畫,畫中唯獨沒有曹壬的身影。

  陸萸沒有回答,而是問,「你還有其他話嗎?」

  「阿萸,雖然我兩段婚姻都非自願,可我的妻兒不曾參與政事,你能放過他們嗎?」

  朱慎娶楊章的女兒後,二人育有一子一女,如今最大的才四歲。<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