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①摩洛哥北部港口城市。

  ②法國南部港口城市。

  ③弗格森是英國人,所以也許他有些誇張。不過應該承認,勒內—卡耶在法國,在旅行家中間沒有享受到與他的獻身精神和英勇相稱的榮譽。—原注

  “真是條英雄好漢!”獵人夸道,“他後來怎麼樣了?”

  “由於積勞成疾,他39歲就去世了。那些人認為給他頒發了1828年地理學會獎就夠了。倒是在英國,他獲得了當時最高的榮譽!再說,就在他做這趟無與倫比的旅行時,一位英國人也想出了這麼一個計劃,並進行了嘗試。他的勇氣絲毫不遜於卡耶,但是卻沒卡耶那麼幸運。這位英國人就是克拉珀頓上尉,丹納姆的同伴。1829年,他在西海岸的貝寧灣登陸重返非洲。他沿著蒙戈—帕克和萊恩的足跡前進,在布薩發現了與蒙戈—帕克之死有關的資料。8月20日,他抵達薩卡圖。在那兒,他成了當地人的俘虜,在他忠實的僕人理察—蘭德的懷抱里咽了最後一口氣。”

  “這位蘭德的命運如何呢?”喬饒有興趣地問。

  “他最終抵達海岸,回到了倫敦,並帶回了上尉遺留下的文件和他自己旅行的精確筆述。他向政府提出願為國家效勞,完成對尼日河的考察工作。他與他的兄弟約翰結成同伴。他們倆是出身貧寒的科努爾人。1829到1831年,兩人從布薩沿河而下,一直到了尼日河的河口,詳詳細細記下了這段河流的全部情況。”

  “如此說來,這兩兄弟逃脫了其他人的那種不幸命運了?”甘迺迪問。

  “是的。至少這一次探險平安返回了。但是,1833年理察第3次去尼日河旅行時,在河口附近被莫名其妙飛來的一顆子彈擊中身亡。朋友們,你們看,我們飛越的這塊土地是許多旅行家作出崇高奉獻的地方,而他們得到的回報,更多的卻是死亡!”

  第三十九章

  尼日河河套地區——洪博利山①的神幻景象——卡布拉——廷巴克圖——巴爾特博士的計劃——廷巴克圖的沒落——天意難違

  ①位於馬里境內南部。

  星期一,天空陰沉沉的。弗格森博士興致勃勃地給他的同伴講述了許多有關他們所經過地區的細節。地面相當平坦,前方沒有任何妨礙他們前進的高山峻岭,唯有這可惡的東北風令博士不安。風迅猛地刮著,使他們漸漸遠離了廷巴克圖。

  尼日河一直向北上行到延巴克圖後,猶如一股噴泉射出的水柱,在地上劃出一個大大的弧線,掉頭分成一條條支流,心花怒放地流入大西洋。這個河套地區,土地條件變化很大,一會兒是肥壤沃土,一會兒是不毛之地。玉米地過去是荒蕪的平原,接著又是大片長滿灌木的曠野。各種各樣的小鳥、鵜鴣、野鴨、翠鳥,成群結隊地棲息在激流兩岸和窪地上。

  下面,時不時地出現一個圖瓦雷格人的營地。他們躲在皮帳篷下休息,而女人們卻在外面忙著幹活。她們嘴裡叼著大菸斗,邊抽菸邊擠駱駝奶。

  到晚上8點左右,“維多利亞號”已經往西飛了200多英里。這時,3位旅行家親眼目睹了一幅神奇的景色:

  幾道月光透出雲縫,划過雨簾灑落在綿延不斷的洪博利山脈上。沒有比這些玄武岩山巒更奇特的了。在陰暗的天空襯托下,它們顯示出神奇的輪廓,像是傳說里中世紀某個大城市的廢墟。這種感覺和黑暗中令人吃驚地看到眼前出現北冰洋的浮冰時一樣。

  “看呀,這簡直是‘尤多爾夫的奧秘’中的一個景色。”博士說,“安娜·拉德克利芙①也未必能勾勒出比這個山景更可怕的場面了。”

  ①1764—1823,英國女作家,《尤多爾夫的奧秘》是她在1794年的作品。

  “我的天!”喬嘆道,“我可不願晚上一個人在這個幽靈出沒的地方遛達。主人,您看,如果不是太重的話,我就把這整個景致搬回蘇格蘭,放到羅蒙湖邊上去,肯定會很合適,而且肯定有大批遊人蜂擁而至。”

  “可惜我們的氣球不夠大,不能實現你的奇想。現在,我覺得方向似乎變了。好極了!這方土地的神靈實在可愛,他們向我們吹來了東南風。這風正好把我們送上想走的路。”

  果然,“維多利亞號”重新向北飛去。5月20日早晨,氣球飛過尼日河支流上空。這裡大大小小的河流縱橫交錯,織成了一張蜘蛛網般的水網。許多運河裡還長滿了茂密的青草,像一塊塊草肥水美的牧地。在這兒,博士找到了巴爾特走過的路線。當年,巴爾特博士就是從這兒上船順河而下去到廷巴克圖。這段尼日河寬800托瓦茲,河兩岸全是羅望子樹和十字花科植物。成群結隊的瞪羚蹦蹦跳跳,彎彎曲曲的犄角在高草中時隱時現。豈不知,虎視眈眈的鈍吻鱷靜靜地伏在草叢深處,正等候著它們的到來呢。

  長長的馱驢和駱駝隊,載著從熱內運來的貨物在樹下緩緩而行。功夫不大,在一個河灣處出現了一些房頂傾斜的矮房子。這一帶地區的土台子上和房頂上都堆放著乾草。“這就是卡布拉!”博士高興地歡呼道,“它是廷巴克圖的碼頭。從這兒到那個城不足5英里了!”

  “看來您很滿意,先生?”喬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