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
溫珣一眼就看到了人群後方正努力擠進來的秦闕,秦闕那滿頭的銀髮是如此耀眼。他的愛人還是一如既往地帥氣,就是額頭上不知為何出現了一團青紫,看起來像是磕得不輕。
秦闕第一時間就看到了溫珣溫柔的眉眼,四目相對間,他扯著嘴笑了笑,眼眶中已經泛起了濕意。
二人就這麼含情脈脈地對視著,誰都沒說話。直到身邊不知是誰揶揄地說了一句:「好傢夥,王爺高興傻了,林大夫,快扎一紮王爺!」
鬨笑聲中,秦闕這才回過神來。他扯著唇角,笑得比哭都難看:「瓊琅,歡迎回來。」
溫珣對著秦闕伸出了手,笑吟吟道:「王爺,新年好,我回來了。」
第107章
畢竟是從鬼門關走了一圈,溫珣身體大不如前。在床榻上躺了六七日後,林斐才點頭讓他下床走幾圈。
走出臥室門時,溫珣看到韓恬正指揮著工匠們抬著一株臘梅樹進了院門。臘梅樹近一丈高,滿樹掛著嫩黃色的花苞,風吹過時,臘梅馨香撲鼻而來。
溫珣在廊檐下站定,深深吸了一口熟悉的花香,感覺心情都因為這株漂亮的臘梅樹變得明媚了起來。
臘梅在吳郡常見,可是在幽州並不常見,尤其是開得這麼燦爛的臘梅樹,需要耗費不少人力物力養護。秦闕該不會掘了某個世家的後院,把人家的鎮院之寶給搬來了吧?
聯想到最近的情況,難道這株臘梅是從劉氏分支後院裡面挖來的?劉湍他們跑得利索,可是分支的人來不及跑,怕是沒好果子吃……
思量後,溫珣緩聲問道:「韓恬,臘梅哪來的?」
韓恬眉開眼笑,說出的答案卻在溫珣意料之外:「是靈壽王帶來的!聽說您喜歡花花草草,他帶了好幾種花來,開得可好看了,一會兒都給您搬來。」
溫珣眉頭一挑:「靈壽王來了?他人在哪?」秦淳諳封地在冀州,雖然他和秦闕關係不錯,可是比鄰而居的八九年間,他本人從未踏入幽州一步。
韓恬並沒有溫珣這般的靈敏度,而是大咧咧地說道:「在部曲大營呢,除了靈壽王,冀州并州的幾個藩王也來了。哦,對,還有您的一個舊友,姓謝的也來了。王爺怕他們打擾你休息,就將他們帶去大營了。」
溫珣眉頭微微皺起,若有所思道:「藩王們都去大營了?我師伯和師父他們也在?」
韓恬利落地應了一聲,「是呀!今天部曲大營那邊很熱鬧。」
很好,秦闕的嘴是真嚴哪,看這架勢,端王爺是立志要反了。只怕現在幽州各路的兵馬早已集結完畢,這一切他是半點沒對自己透露。
溫珣哭笑不得地嘆了一口氣:「準備車馬,我也去湊個熱鬧。」
韓恬呲著大牙笑道:「王妃,王爺特意關照屬下,讓您好好休息,別耗費心神。如果您實在無聊,屬下將小棗和小果帶來,讓他們陪您玩耍?」
溫珣吸了一口涼氣,連忙伸手婉拒:「不,不用了,謝謝。」雖說小棗和果果他們是自己深愛的子侄,但是,與其說是孩子們陪他,不如說是他單方面被孩子們玩。躺在床上的這段日子,他算是深刻領教了孩子們的殺傷力。
廊檐下陽光最溫暖的地方,躺椅輕輕搖晃著。溫珣身陷在柔軟的躺椅中,神色寧靜地看著工匠們移栽臘梅樹。頭頂天空碧藍,檐上鳥雀嘰嘰喳喳,工匠們壓低的交談聲隱約入耳,溫珣眯著眼滿足地嘆了一聲:「好安靜啊~」
也不知這份安寧還能維持多久。
同一片藍天下,部曲大營中並不安靜。今日并州冀州的世家和藩王來了大半,他們中有睦鄰友好的,也有見面就掐的,能出現在同一個地方,眾人表情各異但是目光交匯時心照不宣。
秦闕說話素來直爽,免去了繁雜的客套和開場後,滿頭銀髮的端王爺雙手杵著長劍威嚴地掃視全場:「很好,本王記住了諸位的面容。只要諸位遵守盟約,不做背信棄義之事,本王保證幽州鐵騎不會侵擾你們的封地半寸,不會傷你們的臣民一人。」
聽到這話,有幾個藩王按捺不住了:「朝廷倒行逆施,王爺撥亂反正乃是大義!我等願隨王爺共同舉事!」
這話引起了在場不少藩王和世家的共鳴,一時間眾人群情激奮。有的痛斥秦璟軟弱無能,有的罵朝廷是非不分,有的甚至痛哭出聲仿佛秦闕是他們的主心骨。
開什麼玩笑,他們大過年的放著嬌妻美眷不聞不問,頂著嚴寒北上,可不只是為了得到端王一句「不侵擾」的承諾。現在眼睛不瞎的人都能看出來,端王羽翼已豐。去年臘月端王妃帶著五千人馬入冀州,輕描淡寫間就滅了盤踞在冀州百年大世家許氏。
那從天而降的炮火不只是炸沒了許家,也給冀州和并州那些搖擺不定的王侯敲響了警鐘。冀州并州梗在了幽州和長安之間,端王一朝起事,朝廷必定會給兩周守軍傳旨,讓他們作為先鋒隊伍抵抗秦闕。
自己手裡那點兵力,經得起端王敲幾次?只怕第一輪炮擊之後,他們就像許氏一樣灰飛煙滅了。
不僅如此,耳聰目明的藩王們還得知,去年臘月時,涼州衛和匈奴那一戰的戰場上也出現了火炮的影子。這證明了什麼?這證明了,端王已經悄無聲息間聯絡了涼州衛,穩住了大景北邊的防線。
大家都不傻,能分一杯羹何樂而不為?
看到藩王和世家們的表演,秦闕面色依然平靜。
如果是剛到幽州時候的他,看到這樣的場景,說不定會欣喜。自己被需要了,也正好有了盟友,何樂而不為。可是如今他看到的更多更深,知曉什麼是雪中送炭什麼是錦上添花。最重要的是,如今的他已經不再需要看別人的臉色,他手中握著最精銳的戰力,哪怕沒有盟友,也有揮師南下干翻秦璟的能力了。
瓊琅說得果然不錯,當自身強大了之後,身邊都是好人。
秦闕抬起裹著紗布的右手,只是做了個按壓的動作,全場立刻安靜了下來。端王爺沉聲道:「若是諸位想要一同撥亂反正,本王歡迎。稍後范璃大儒會同諸位商議具體內容,請諸位稍安勿躁。」
藩王和世家們是什麼心思,就算秦闕不知,他身邊這麼多的有識之士總能看出來。想要從端王身上薅羊毛?那就要做好反被薅的準備。秦闕隱忍蟄伏這麼多年,出山可不是為了當冤大頭的。
秦闕退下後,面色嚴肅的范璃站在了前方,拿出了一份「協同作戰戰略綱要」,裡面的內容很多,但是總結下來只有一句話:想搭上秦闕的車,出錢出力出人,並且兵馬指揮權還要歸秦闕這邊。
聽著會議室內熟悉的吵鬧聲,看著藩王和世家們看到綱要之後爭得面紅耳赤的臉,秦闕內心毫無波動。他知曉這群人最後一定會妥協,畢竟南下路上順手收拾幾個刺頭也不是什麼難事。
就在秦闕背靠著溫暖的牆壁,靜靜看藩王們和大儒以及大儒們帶出來的學子和部曲們爭論時,崔昊闊步進門快步走到了秦闕身邊低聲耳語:「王爺,朝廷的人來了。」
秦闕輕笑一聲:「竟然才來,本王等候他們許久了。」
溫珣炮轟許氏一族的消息壓不住,臘月中旬發生的事,幾天之內就會傳到長安。在秦闕的預判中,年前朝廷討伐他和瓊琅的聖旨就會傳到薊縣。不知秦璟是對許氏的事情不關心,還是傳旨的宮人忙著過年怠慢了差事,直至今日他們才到了薊縣。
崔昊他們直接攔了傳旨的黃門郎,徑直將他們帶到了部曲大營。
部曲們知曉黃門郎帶來的聖旨沒寫什麼好東西,因而沒給他們好臉色。往日倨傲的黃門郎何曾見過這等架勢?幾個膽小的宮人戰戰兢兢,夾緊尾巴,生怕自己有來無回。
然而還真有不知天高地厚,看不懂眼色的玩意。帶頭宣旨的黃門郎是霍氏族人,論輩分,秦璟得喚他一聲「表兄」。官居二品的黃門郎眼睛高高掛在腦門上,說話時腦袋抬起,露出兩個黑圓的鼻孔。
「端王秦闕、端王妃溫珣——跪下接旨。」
「跪下——」
高昂的聲音響了兩遍後,霍黃門郎斜眼看向筆直站在自己面前的端王爺,眉頭逐漸皺起:「跪……」
第三聲還沒說完,霍黃門郎的腿彎處就被人重重踹了一腳。黃門郎猝不及防撲倒在地,摔得頭上的發冠都歪了,手中的聖旨也飛了出去。
「你!你們!」霍黃門郎狼狽的抬頭,還沒來得及扶正發冠,就見一隻大手隨意撿起了眼前的聖旨。
秦甲撿起聖旨,冷著臉對黃門郎唾了一聲:「什麼玩意,也敢讓王爺和王妃跪下?」
「哎喲,你們這是抗旨!你們這是對聖上無禮!大膽!哎喲……」霍黃門郎還想叫嚷幾句,就感覺自己後背被誰狠狠踹了幾腳,疼得他蜷縮起身體直哼哼。
如果不是留著這人的命還有用,秦甲和崔昊真想直接送這狗仗人勢的玩意歸西。
秦闕接過聖旨,展開快速掃了一眼。聖旨上斥責了溫珣炮轟許氏,要褫奪溫珣的封號,還要溫珣和自己隨黃門郎一道入長安謝罪。
秦闕第一時間就看到了溫珣溫柔的眉眼,四目相對間,他扯著嘴笑了笑,眼眶中已經泛起了濕意。
二人就這麼含情脈脈地對視著,誰都沒說話。直到身邊不知是誰揶揄地說了一句:「好傢夥,王爺高興傻了,林大夫,快扎一紮王爺!」
鬨笑聲中,秦闕這才回過神來。他扯著唇角,笑得比哭都難看:「瓊琅,歡迎回來。」
溫珣對著秦闕伸出了手,笑吟吟道:「王爺,新年好,我回來了。」
第107章
畢竟是從鬼門關走了一圈,溫珣身體大不如前。在床榻上躺了六七日後,林斐才點頭讓他下床走幾圈。
走出臥室門時,溫珣看到韓恬正指揮著工匠們抬著一株臘梅樹進了院門。臘梅樹近一丈高,滿樹掛著嫩黃色的花苞,風吹過時,臘梅馨香撲鼻而來。
溫珣在廊檐下站定,深深吸了一口熟悉的花香,感覺心情都因為這株漂亮的臘梅樹變得明媚了起來。
臘梅在吳郡常見,可是在幽州並不常見,尤其是開得這麼燦爛的臘梅樹,需要耗費不少人力物力養護。秦闕該不會掘了某個世家的後院,把人家的鎮院之寶給搬來了吧?
聯想到最近的情況,難道這株臘梅是從劉氏分支後院裡面挖來的?劉湍他們跑得利索,可是分支的人來不及跑,怕是沒好果子吃……
思量後,溫珣緩聲問道:「韓恬,臘梅哪來的?」
韓恬眉開眼笑,說出的答案卻在溫珣意料之外:「是靈壽王帶來的!聽說您喜歡花花草草,他帶了好幾種花來,開得可好看了,一會兒都給您搬來。」
溫珣眉頭一挑:「靈壽王來了?他人在哪?」秦淳諳封地在冀州,雖然他和秦闕關係不錯,可是比鄰而居的八九年間,他本人從未踏入幽州一步。
韓恬並沒有溫珣這般的靈敏度,而是大咧咧地說道:「在部曲大營呢,除了靈壽王,冀州并州的幾個藩王也來了。哦,對,還有您的一個舊友,姓謝的也來了。王爺怕他們打擾你休息,就將他們帶去大營了。」
溫珣眉頭微微皺起,若有所思道:「藩王們都去大營了?我師伯和師父他們也在?」
韓恬利落地應了一聲,「是呀!今天部曲大營那邊很熱鬧。」
很好,秦闕的嘴是真嚴哪,看這架勢,端王爺是立志要反了。只怕現在幽州各路的兵馬早已集結完畢,這一切他是半點沒對自己透露。
溫珣哭笑不得地嘆了一口氣:「準備車馬,我也去湊個熱鬧。」
韓恬呲著大牙笑道:「王妃,王爺特意關照屬下,讓您好好休息,別耗費心神。如果您實在無聊,屬下將小棗和小果帶來,讓他們陪您玩耍?」
溫珣吸了一口涼氣,連忙伸手婉拒:「不,不用了,謝謝。」雖說小棗和果果他們是自己深愛的子侄,但是,與其說是孩子們陪他,不如說是他單方面被孩子們玩。躺在床上的這段日子,他算是深刻領教了孩子們的殺傷力。
廊檐下陽光最溫暖的地方,躺椅輕輕搖晃著。溫珣身陷在柔軟的躺椅中,神色寧靜地看著工匠們移栽臘梅樹。頭頂天空碧藍,檐上鳥雀嘰嘰喳喳,工匠們壓低的交談聲隱約入耳,溫珣眯著眼滿足地嘆了一聲:「好安靜啊~」
也不知這份安寧還能維持多久。
同一片藍天下,部曲大營中並不安靜。今日并州冀州的世家和藩王來了大半,他們中有睦鄰友好的,也有見面就掐的,能出現在同一個地方,眾人表情各異但是目光交匯時心照不宣。
秦闕說話素來直爽,免去了繁雜的客套和開場後,滿頭銀髮的端王爺雙手杵著長劍威嚴地掃視全場:「很好,本王記住了諸位的面容。只要諸位遵守盟約,不做背信棄義之事,本王保證幽州鐵騎不會侵擾你們的封地半寸,不會傷你們的臣民一人。」
聽到這話,有幾個藩王按捺不住了:「朝廷倒行逆施,王爺撥亂反正乃是大義!我等願隨王爺共同舉事!」
這話引起了在場不少藩王和世家的共鳴,一時間眾人群情激奮。有的痛斥秦璟軟弱無能,有的罵朝廷是非不分,有的甚至痛哭出聲仿佛秦闕是他們的主心骨。
開什麼玩笑,他們大過年的放著嬌妻美眷不聞不問,頂著嚴寒北上,可不只是為了得到端王一句「不侵擾」的承諾。現在眼睛不瞎的人都能看出來,端王羽翼已豐。去年臘月端王妃帶著五千人馬入冀州,輕描淡寫間就滅了盤踞在冀州百年大世家許氏。
那從天而降的炮火不只是炸沒了許家,也給冀州和并州那些搖擺不定的王侯敲響了警鐘。冀州并州梗在了幽州和長安之間,端王一朝起事,朝廷必定會給兩周守軍傳旨,讓他們作為先鋒隊伍抵抗秦闕。
自己手裡那點兵力,經得起端王敲幾次?只怕第一輪炮擊之後,他們就像許氏一樣灰飛煙滅了。
不僅如此,耳聰目明的藩王們還得知,去年臘月時,涼州衛和匈奴那一戰的戰場上也出現了火炮的影子。這證明了什麼?這證明了,端王已經悄無聲息間聯絡了涼州衛,穩住了大景北邊的防線。
大家都不傻,能分一杯羹何樂而不為?
看到藩王和世家們的表演,秦闕面色依然平靜。
如果是剛到幽州時候的他,看到這樣的場景,說不定會欣喜。自己被需要了,也正好有了盟友,何樂而不為。可是如今他看到的更多更深,知曉什麼是雪中送炭什麼是錦上添花。最重要的是,如今的他已經不再需要看別人的臉色,他手中握著最精銳的戰力,哪怕沒有盟友,也有揮師南下干翻秦璟的能力了。
瓊琅說得果然不錯,當自身強大了之後,身邊都是好人。
秦闕抬起裹著紗布的右手,只是做了個按壓的動作,全場立刻安靜了下來。端王爺沉聲道:「若是諸位想要一同撥亂反正,本王歡迎。稍後范璃大儒會同諸位商議具體內容,請諸位稍安勿躁。」
藩王和世家們是什麼心思,就算秦闕不知,他身邊這麼多的有識之士總能看出來。想要從端王身上薅羊毛?那就要做好反被薅的準備。秦闕隱忍蟄伏這麼多年,出山可不是為了當冤大頭的。
秦闕退下後,面色嚴肅的范璃站在了前方,拿出了一份「協同作戰戰略綱要」,裡面的內容很多,但是總結下來只有一句話:想搭上秦闕的車,出錢出力出人,並且兵馬指揮權還要歸秦闕這邊。
聽著會議室內熟悉的吵鬧聲,看著藩王和世家們看到綱要之後爭得面紅耳赤的臉,秦闕內心毫無波動。他知曉這群人最後一定會妥協,畢竟南下路上順手收拾幾個刺頭也不是什麼難事。
就在秦闕背靠著溫暖的牆壁,靜靜看藩王們和大儒以及大儒們帶出來的學子和部曲們爭論時,崔昊闊步進門快步走到了秦闕身邊低聲耳語:「王爺,朝廷的人來了。」
秦闕輕笑一聲:「竟然才來,本王等候他們許久了。」
溫珣炮轟許氏一族的消息壓不住,臘月中旬發生的事,幾天之內就會傳到長安。在秦闕的預判中,年前朝廷討伐他和瓊琅的聖旨就會傳到薊縣。不知秦璟是對許氏的事情不關心,還是傳旨的宮人忙著過年怠慢了差事,直至今日他們才到了薊縣。
崔昊他們直接攔了傳旨的黃門郎,徑直將他們帶到了部曲大營。
部曲們知曉黃門郎帶來的聖旨沒寫什麼好東西,因而沒給他們好臉色。往日倨傲的黃門郎何曾見過這等架勢?幾個膽小的宮人戰戰兢兢,夾緊尾巴,生怕自己有來無回。
然而還真有不知天高地厚,看不懂眼色的玩意。帶頭宣旨的黃門郎是霍氏族人,論輩分,秦璟得喚他一聲「表兄」。官居二品的黃門郎眼睛高高掛在腦門上,說話時腦袋抬起,露出兩個黑圓的鼻孔。
「端王秦闕、端王妃溫珣——跪下接旨。」
「跪下——」
高昂的聲音響了兩遍後,霍黃門郎斜眼看向筆直站在自己面前的端王爺,眉頭逐漸皺起:「跪……」
第三聲還沒說完,霍黃門郎的腿彎處就被人重重踹了一腳。黃門郎猝不及防撲倒在地,摔得頭上的發冠都歪了,手中的聖旨也飛了出去。
「你!你們!」霍黃門郎狼狽的抬頭,還沒來得及扶正發冠,就見一隻大手隨意撿起了眼前的聖旨。
秦甲撿起聖旨,冷著臉對黃門郎唾了一聲:「什麼玩意,也敢讓王爺和王妃跪下?」
「哎喲,你們這是抗旨!你們這是對聖上無禮!大膽!哎喲……」霍黃門郎還想叫嚷幾句,就感覺自己後背被誰狠狠踹了幾腳,疼得他蜷縮起身體直哼哼。
如果不是留著這人的命還有用,秦甲和崔昊真想直接送這狗仗人勢的玩意歸西。
秦闕接過聖旨,展開快速掃了一眼。聖旨上斥責了溫珣炮轟許氏,要褫奪溫珣的封號,還要溫珣和自己隨黃門郎一道入長安謝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