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
村里人個個與有榮焉,都對宋驚蟄說:「驚蟄,聖上表彰這事,你可不能藏著掖著,咱得大辦一場,讓周邊的人都跟著樂呵樂呵。」
「好。」宋驚蟄沒有拒絕。
就算村里人不說,他也是要大祝一場,讓村里人和縣裡那些資助過修水庫的人,一起來慶祝。這份榮譽有他的一份,有也他們的一份。
不過村里人說什麼都不讓他一個人出錢:「這是咱村裡的榮譽,咱能讓驚蟄你一個人出力呢,我們村裡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一定要把這場席給風光辦好。」
「對咯,對咯。」
村里人鬧轟了一陣,宋驚蟄扭不過他們,只得答應。
直到這事商量好了,大家才主意門口拿紅布蒙著的牌匾,眾人這才七嘴八舌地問道:「這是聖上賜下的那塊牌匾吧。」
宋驚蟄和林立夏一起點頭:「是。」
有人起鬨:「驚蟄,掛起來,讓我們看看聖上賜的什麼。」
林立夏也好奇,轉身對宋驚蟄說:「驚蟄哥,掛起來吧。」
「好。」宋驚蟄笑了笑,招呼人搬來提子,將門口隨手招人打造,寫著宋府兩個字的牌匾換了下來了,掛上了這塊。
村里人找來爆竹,點燃,在爆竹噼里啪啦的響聲和村里人期待的目光中,宋驚蟄扯下了牌匾上的紅布。
一張寫著「積善之家」的牌匾露了出來。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這是皇帝都祝福過的人家,誰要是跟這家人過不去,就是跟皇帝過不去,同時,積善也昭示了宋驚蟄這一生,雖心思不純,但積德行善。
【正文完】
【作者有話說】
感謝大家訂閱鴨~正文就到這兒了喲。
第93章
宋驚蟄上達天聽受了皇帝表彰的事, 沒多久就傳遍了全縣,知道他要大開筵席宴請全縣,辦席那幾日, 桃源村來了不少人。
為了接待這些人,全村的村民都出動了, 桌椅板凳從村頭排到了村尾,場景比縣裡辦廟會還要熱鬧。
挨著桃源村不遠的村民, 有那有頭腦的, 乾脆拿了自家編織的笸籮、菜果在邊上擺攤售賣,吃席做生意兩不誤。
由於桃源村本就有廟會,每逢初一十五鎮上做生意的百姓都會帶自己的物什到桃源村賣, 這會兒見周圍的村民吃席都不忘做生意,也回去把自己物什帶來了,這下好了, 弄得本就擁擠的桃源村更擠了。
好在人多物什多, 缺個什麼東西也不用去鎮上買, 在村里轉悠一圈就能買到, 倒也給村里人行了不少方便。
尤其是後廚。
為了做好這場特大宴席, 施銀杏和林榆兩個人從廚藝司找了不少同窗來幫忙, 人一多,想法多,難免有顧忌不到的地方。
不是食材買少了,就是調料沒了。
擱以往這得派人快馬加鞭去鎮上買,現在村裡有擺攤的, 站在門口喊一聲就有人送上門, 方便快捷得多。
上門來吃酒的王有糧見狀, 跟宋驚蟄笑道:「宋兄弟, 你們這村如今瞧著比鎮上還要繁華了,乾脆也別等初一十五的廟會了,在村口修整塊空地,置辦些鋪子和躲雨的攤位,讓我們這些商人也好到你這兒開個分店,也好日常方便村里。」
宋驚蟄望著桃源村川流不息的人群,再一想到村口紡織坊每日都要來不少做工的婦人,若是村裡有了鋪子,她們缺個物什也不必趕去鎮上,下工在村里捎上即可,欣然同意:「王大哥這個想法好,只是這事我們還得上報給鎮公,看鎮公同不同意。」
桃源村離著鎮上不是很遠,在村里開鋪子,必定會觸及鎮上鋪子的生意,再一個,稅收這些又該怎麼算,這些都要讓鎮公做主才行。
王有糧笑而不語,現在全縣都知道宋驚蟄是聖上都褒獎過的人,甚至聖上還親賜了一塊牌匾,鎮公雖有個鎮亭的身份在,但卻沒宋驚蟄這份殊榮在,且宋驚蟄又不是胡作非為,是為村里百姓作想,這個提議他如何不答應。
宋驚蟄宴請全縣,鎮亭自然也來了,他一聽宋驚蟄這個想法,果然沒有拒絕:「你不說,我也是要跟你說的。我有意把桃源村這一片化為鎮上的作坊村,以後鎮裡有人想開個作坊之類的,都來你們這片開。」
桃源村離著鎮上不遠,周圍荒地多,還有水庫,若是在這片設立一些水磨坊,扎染坊之類需要大量用到水和暫用土地的坊子,總比全擠在鎮上東一塊西一塊的好管理。
宋驚蟄一想,村里坊子多了,村里人有個閒暇時間也可以去坊子裡做做工,再有各類鋪子攤位林立,豈不是跟鎮上差不多了,向鎮公道謝:「多謝鎮亭大人成全。」
「……」
宋驚蟄忙著接待客人,與這個聊兩句與那個聊兩句,爭取誰也不冷落,林立夏那邊也沒閒著,忙著接待這個夫人,那個夫郎的,嘴都快笑僵了。
這些夫人夫郎來之前,還怕林立夏一鄉下哥兒,不讀書不識字不知禮數,來了之後,真長了個見識。
人家夫夫倆面對他們這些人一點都不怯場,大大方方接待,安排坐席之類的事,做得井井有條,一點都不慌亂,甚至跟他們說一些城裡和書上的見聞,都能對答得上。
他們這才服氣,怪不得人家能夠干出修水庫得聖上褒獎的事,瞅瞅人家這見多識廣的氣度,一瞧就不是個普通人。
心下都暗暗決定以後要多跟宋家來往。
鄭月娥和馮金玉也在村里幫著接待周邊村子的村人,這些村人瞧見宋驚蟄和林立夏遊刃有餘的接待縣裡鎮上那些達官貴人,一個個都跟她倆夸:「哎喲,你倆可真是生了一堆好兒女,瞅瞅你們驚蟄和立夏的氣度,跟縣裡的大官瞧上去也沒什麼區別了。」
鄭月娥和馮金玉兩人嘴上應著:「哪裡哪裡。」
心裡早就樂開了花,誰不愛聽旁人夸自己兒女的呢,何況她們驚蟄立夏確實爭氣,掙錢的同時讀書識字一件也沒落下,不然哪有今日這般風采喲。
等宋驚蟄好不容易安排完客人,拿了壺水過來,讓林立夏緩緩,林立夏一口氣喝完一壺水,心裡急得不行:「我的蠶不知道怎樣了。」
之前旱著,地里莊稼都不長了,桑樹林裡的桑樹枯死了一片,林立夏也不好在養蠶,最近這半年雨水好了,沒死的桑樹重新煥發了生機,那桑葉一團團的冒,林立夏又養開了蠶。
這養蠶是個精細活,離不得人,得隨時看著它們蠶食桑葉,別亂爬給摔死了,別不動被蠶沙給悶死了。今早一打開門林立夏就在忙,還沒來得及去看他的蠶,林立夏怕這些蠶沒桑葉吃,全給餓死了。
知道立夏如今就指著這些蠶掙錢,宋驚蟄笑道:「別擔心,我讓小滿帶著那群姑娘哥兒去忙活了。」
今天來的人里有不少帶著自家姑娘哥兒一同前來的,這麼多人就坐在家裡喝茶聊天也無聊,宋驚蟄就讓宋小滿帶著這群人桑樹林摘桑葉,親自體驗採桑餵蠶。
他們國家對養蠶這事兒十分看重,不僅各地都有開設蠶館,每年開春皇后都要剪桑舉行親蠶儀,祭祀蠶神。
因此帶一群有錢人家的姑娘哥兒去採桑餵蠶並不會失禮,相反還能體現出宋家是個飽讀詩書、有禮儀的鄉紳之家。
林立夏聽宋驚蟄這麼一說,心一下就放了下來:「這就好。」
宋小滿從小就跟他養蠶,對養蠶的事爛熟於心,再說,今天來的客人里也有不少家裡做養蠶生意的人,再不懂事也不至於對養蠶之事一竅不通,有他們在,即使有那不懂的,也能隨時提點,不至於把他兩間房的蠶都給禍禍了。
「……」
太陽出來了,桑葉上的露水蒸乾了,先前桑林里又死了枯死了不少桑樹,一些蟲子還沒來得及爬出來,一群姑娘哥兒在桑林里也玩得開心,不停地問宋小滿:「小滿,這葉子能摘嗎?」
宋小滿給他們一人發了一隻漂亮的花籃用來裝桑葉,她自己也提著一隻,在人群中穿來穿去:「只要葉片上沒有露水,桑葉不是太老的都可以。」
好不容易忙活到大家的花籃里都裝滿桑葉,一群人浩浩蕩蕩往宋家的蠶房走時,半道上差點被一群男子給攔住。
今兒除了來的姑娘哥兒以外,還有不少男子,大家都不傻,如此一個和宋家交好,又能跟其他人打好交道的機會,他們怎麼會不讓家中孩子出來長見識,萬一要是和宋驚蟄的獨女宋小滿或者其他人看對眼,就能兩家結一好,結為姻親,好上加好。
宋驚蟄算到這點,一早就囑咐了學堂的學子,一定要看好外村男子,不要讓他們驚擾了女眷。
因此男子們還沒靠近這邊,就被一群桃源村的學子給拉走了。
池水縣民風開放,並沒有未婚女子哥兒不能見外男的習俗,反而很支持相看時雙方見見面說說話,看對眼了再議親。
這群女子哥兒們見到這些男子沒一個羞澀的,個個對宋小滿擠眉弄眼的:「小滿,這些大半都是衝著你來的,你有沒有中意的呀。」
「好。」宋驚蟄沒有拒絕。
就算村里人不說,他也是要大祝一場,讓村里人和縣裡那些資助過修水庫的人,一起來慶祝。這份榮譽有他的一份,有也他們的一份。
不過村里人說什麼都不讓他一個人出錢:「這是咱村裡的榮譽,咱能讓驚蟄你一個人出力呢,我們村裡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一定要把這場席給風光辦好。」
「對咯,對咯。」
村里人鬧轟了一陣,宋驚蟄扭不過他們,只得答應。
直到這事商量好了,大家才主意門口拿紅布蒙著的牌匾,眾人這才七嘴八舌地問道:「這是聖上賜下的那塊牌匾吧。」
宋驚蟄和林立夏一起點頭:「是。」
有人起鬨:「驚蟄,掛起來,讓我們看看聖上賜的什麼。」
林立夏也好奇,轉身對宋驚蟄說:「驚蟄哥,掛起來吧。」
「好。」宋驚蟄笑了笑,招呼人搬來提子,將門口隨手招人打造,寫著宋府兩個字的牌匾換了下來了,掛上了這塊。
村里人找來爆竹,點燃,在爆竹噼里啪啦的響聲和村里人期待的目光中,宋驚蟄扯下了牌匾上的紅布。
一張寫著「積善之家」的牌匾露了出來。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這是皇帝都祝福過的人家,誰要是跟這家人過不去,就是跟皇帝過不去,同時,積善也昭示了宋驚蟄這一生,雖心思不純,但積德行善。
【正文完】
【作者有話說】
感謝大家訂閱鴨~正文就到這兒了喲。
第93章
宋驚蟄上達天聽受了皇帝表彰的事, 沒多久就傳遍了全縣,知道他要大開筵席宴請全縣,辦席那幾日, 桃源村來了不少人。
為了接待這些人,全村的村民都出動了, 桌椅板凳從村頭排到了村尾,場景比縣裡辦廟會還要熱鬧。
挨著桃源村不遠的村民, 有那有頭腦的, 乾脆拿了自家編織的笸籮、菜果在邊上擺攤售賣,吃席做生意兩不誤。
由於桃源村本就有廟會,每逢初一十五鎮上做生意的百姓都會帶自己的物什到桃源村賣, 這會兒見周圍的村民吃席都不忘做生意,也回去把自己物什帶來了,這下好了, 弄得本就擁擠的桃源村更擠了。
好在人多物什多, 缺個什麼東西也不用去鎮上買, 在村里轉悠一圈就能買到, 倒也給村里人行了不少方便。
尤其是後廚。
為了做好這場特大宴席, 施銀杏和林榆兩個人從廚藝司找了不少同窗來幫忙, 人一多,想法多,難免有顧忌不到的地方。
不是食材買少了,就是調料沒了。
擱以往這得派人快馬加鞭去鎮上買,現在村裡有擺攤的, 站在門口喊一聲就有人送上門, 方便快捷得多。
上門來吃酒的王有糧見狀, 跟宋驚蟄笑道:「宋兄弟, 你們這村如今瞧著比鎮上還要繁華了,乾脆也別等初一十五的廟會了,在村口修整塊空地,置辦些鋪子和躲雨的攤位,讓我們這些商人也好到你這兒開個分店,也好日常方便村里。」
宋驚蟄望著桃源村川流不息的人群,再一想到村口紡織坊每日都要來不少做工的婦人,若是村裡有了鋪子,她們缺個物什也不必趕去鎮上,下工在村里捎上即可,欣然同意:「王大哥這個想法好,只是這事我們還得上報給鎮公,看鎮公同不同意。」
桃源村離著鎮上不是很遠,在村里開鋪子,必定會觸及鎮上鋪子的生意,再一個,稅收這些又該怎麼算,這些都要讓鎮公做主才行。
王有糧笑而不語,現在全縣都知道宋驚蟄是聖上都褒獎過的人,甚至聖上還親賜了一塊牌匾,鎮公雖有個鎮亭的身份在,但卻沒宋驚蟄這份殊榮在,且宋驚蟄又不是胡作非為,是為村里百姓作想,這個提議他如何不答應。
宋驚蟄宴請全縣,鎮亭自然也來了,他一聽宋驚蟄這個想法,果然沒有拒絕:「你不說,我也是要跟你說的。我有意把桃源村這一片化為鎮上的作坊村,以後鎮裡有人想開個作坊之類的,都來你們這片開。」
桃源村離著鎮上不遠,周圍荒地多,還有水庫,若是在這片設立一些水磨坊,扎染坊之類需要大量用到水和暫用土地的坊子,總比全擠在鎮上東一塊西一塊的好管理。
宋驚蟄一想,村里坊子多了,村里人有個閒暇時間也可以去坊子裡做做工,再有各類鋪子攤位林立,豈不是跟鎮上差不多了,向鎮公道謝:「多謝鎮亭大人成全。」
「……」
宋驚蟄忙著接待客人,與這個聊兩句與那個聊兩句,爭取誰也不冷落,林立夏那邊也沒閒著,忙著接待這個夫人,那個夫郎的,嘴都快笑僵了。
這些夫人夫郎來之前,還怕林立夏一鄉下哥兒,不讀書不識字不知禮數,來了之後,真長了個見識。
人家夫夫倆面對他們這些人一點都不怯場,大大方方接待,安排坐席之類的事,做得井井有條,一點都不慌亂,甚至跟他們說一些城裡和書上的見聞,都能對答得上。
他們這才服氣,怪不得人家能夠干出修水庫得聖上褒獎的事,瞅瞅人家這見多識廣的氣度,一瞧就不是個普通人。
心下都暗暗決定以後要多跟宋家來往。
鄭月娥和馮金玉也在村里幫著接待周邊村子的村人,這些村人瞧見宋驚蟄和林立夏遊刃有餘的接待縣裡鎮上那些達官貴人,一個個都跟她倆夸:「哎喲,你倆可真是生了一堆好兒女,瞅瞅你們驚蟄和立夏的氣度,跟縣裡的大官瞧上去也沒什麼區別了。」
鄭月娥和馮金玉兩人嘴上應著:「哪裡哪裡。」
心裡早就樂開了花,誰不愛聽旁人夸自己兒女的呢,何況她們驚蟄立夏確實爭氣,掙錢的同時讀書識字一件也沒落下,不然哪有今日這般風采喲。
等宋驚蟄好不容易安排完客人,拿了壺水過來,讓林立夏緩緩,林立夏一口氣喝完一壺水,心裡急得不行:「我的蠶不知道怎樣了。」
之前旱著,地里莊稼都不長了,桑樹林裡的桑樹枯死了一片,林立夏也不好在養蠶,最近這半年雨水好了,沒死的桑樹重新煥發了生機,那桑葉一團團的冒,林立夏又養開了蠶。
這養蠶是個精細活,離不得人,得隨時看著它們蠶食桑葉,別亂爬給摔死了,別不動被蠶沙給悶死了。今早一打開門林立夏就在忙,還沒來得及去看他的蠶,林立夏怕這些蠶沒桑葉吃,全給餓死了。
知道立夏如今就指著這些蠶掙錢,宋驚蟄笑道:「別擔心,我讓小滿帶著那群姑娘哥兒去忙活了。」
今天來的人里有不少帶著自家姑娘哥兒一同前來的,這麼多人就坐在家裡喝茶聊天也無聊,宋驚蟄就讓宋小滿帶著這群人桑樹林摘桑葉,親自體驗採桑餵蠶。
他們國家對養蠶這事兒十分看重,不僅各地都有開設蠶館,每年開春皇后都要剪桑舉行親蠶儀,祭祀蠶神。
因此帶一群有錢人家的姑娘哥兒去採桑餵蠶並不會失禮,相反還能體現出宋家是個飽讀詩書、有禮儀的鄉紳之家。
林立夏聽宋驚蟄這麼一說,心一下就放了下來:「這就好。」
宋小滿從小就跟他養蠶,對養蠶的事爛熟於心,再說,今天來的客人里也有不少家裡做養蠶生意的人,再不懂事也不至於對養蠶之事一竅不通,有他們在,即使有那不懂的,也能隨時提點,不至於把他兩間房的蠶都給禍禍了。
「……」
太陽出來了,桑葉上的露水蒸乾了,先前桑林里又死了枯死了不少桑樹,一些蟲子還沒來得及爬出來,一群姑娘哥兒在桑林里也玩得開心,不停地問宋小滿:「小滿,這葉子能摘嗎?」
宋小滿給他們一人發了一隻漂亮的花籃用來裝桑葉,她自己也提著一隻,在人群中穿來穿去:「只要葉片上沒有露水,桑葉不是太老的都可以。」
好不容易忙活到大家的花籃里都裝滿桑葉,一群人浩浩蕩蕩往宋家的蠶房走時,半道上差點被一群男子給攔住。
今兒除了來的姑娘哥兒以外,還有不少男子,大家都不傻,如此一個和宋家交好,又能跟其他人打好交道的機會,他們怎麼會不讓家中孩子出來長見識,萬一要是和宋驚蟄的獨女宋小滿或者其他人看對眼,就能兩家結一好,結為姻親,好上加好。
宋驚蟄算到這點,一早就囑咐了學堂的學子,一定要看好外村男子,不要讓他們驚擾了女眷。
因此男子們還沒靠近這邊,就被一群桃源村的學子給拉走了。
池水縣民風開放,並沒有未婚女子哥兒不能見外男的習俗,反而很支持相看時雙方見見面說說話,看對眼了再議親。
這群女子哥兒們見到這些男子沒一個羞澀的,個個對宋小滿擠眉弄眼的:「小滿,這些大半都是衝著你來的,你有沒有中意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