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
兕子卻靈巧躲開,笑嘻嘻藏在城陽身後,探出頭道:「阿兄,一路小心。」
青雀當即愣在原地。
長這麼大,這還是兕子頭一次叫他「阿兄」。
緊跟著,幾個小的嘻嘻哈哈都叫喚起來:
「阿兄,到了記得多給我們寫信吶!」
「阿兄,你現在剛好,別再胖啦!」
「聽說相州燒雞天下一絕,反正河南道與長安相距不遠,阿兄下次回來,能不能帶幾隻啊!」
這還沒走呢,已經惦記著回來捎帶吃食了。
李二陛下哭笑不得,借勢掩住眉目間的擔憂不舍,伸手拍了拍青雀的肩頭。
「看顧好自己,阿耶相信,你能做好這個魏王。」
青雀就這般離了京。
因他走得早了一兩個月,便沒能看到凌煙閣內二十五功臣的畫像,以及兕子同等身的「守成者」玉雕像。
這二十五功臣畫像,照舊是交給了閻立本去做;
兕子的玉雕卻是李二陛下秘密進行的。
因而,此番春三月里,凌煙閣一經落成,群臣跟隨帝後到訪,都被驚呆了。
凌煙閣地處三清殿邊,只是小小一座三層閣樓。為了安置好這二十五副畫像,自然要排出個先後順序來。
最外一層,李二陛下擱置了靠後的其餘功臣畫像;
中間一層,則為功高王侯之臣;
最內一層,便是功勳最高的宰輔之臣。
叫群臣大驚失色的第一件事,便是最內層排第一位的畫像,赫然便是平陽昭公主身穿戰甲,手持寶劍居於馬的英姿。
平陽昭公主,一位已逝的公主,一個女子,竟然功封凌煙閣?
若是與駙馬柴紹夫妻合像,那倒也罷了,可陛下竟……竟將平陽昭公主的畫像排在了第一位?!
真是聞所未聞。
然而,這還不算完。
三層樓,二十五幅畫像,均面北而立。
此刻,眾人逐漸回神,將目光從畫像上移開,才發現最內層的北面立著一座玉雕。
看身形,是個年歲尚小的女子。背對他們,頭戴斗笠,扛著一桿鋤頭正望向凌煙閣外。
魏徵、房玄齡等人幾乎一眼就認出來,那玉雕當是兕子。
「今有貞觀盛世,少不得凌煙閣內二十五功臣帷幄之謀,熊羆之力,與朕協德同心,方有今朝。」
「尤其,若無胞姊——平陽昭公主帶領娘子軍,絕無今日大唐。阿姊之功,堪當首位。」
第55章 55 打到他服為止!
當年之事, 已經鮮少有人提及。
然而長孫無忌他們這些老臣卻是門兒清的。
前隋大業十三年,高祖李淵將欲起兵之時,是平陽昭公主獨身回到鄠縣(西安鄠邑區), 將李氏莊園變賣, 賑濟災民,由此招攬到了第一隻數百人的起義軍。
為了更充足的兵力,她開始輾轉聯絡反隋義軍。
胡商何潘仁、李仲文、向善志、丘師利等擁兵幾萬的義軍, 竟都先後被平陽昭公主說服,心甘情願做了她的手下。前隋朝廷聞訊, 更是幾度派兵攻打, 卻都被公主一一扛下, 由此占領了戶縣、周至等長安周邊地帶。
亂世出英傑;
在那個烽煙四起的時候, 「李娘子」便是最耀眼的英傑!
足足七萬餘人的娘子軍, 就這樣在一個女子的帶領下, 盤踞關中,迎來了與李世民會師渭河北岸, 直攻長安的時刻。
因而, 今日他李世
民說「阿姊居功堪當第一」,誰敢反駁?誰又能反駁?!
「長安之戰後, 大唐依舊腹背受敵。那個時候, 朕與柴紹忙於征討薛舉、王世充、竇建德等人……是阿姊, 駐防河東咽喉葦澤關, 才能叫中原穩固, 長安無虞啊。」
程咬金哪裡聽得了這些。
當即拱手道:「俺老程來得晚,未曾與平陽昭公主見過幾面。但那娘子軍的威風,俺卻聽過無數。李娘子居功第一,俺老程心服口服!」
隨著這一嗓子, 武將那頭便掀起了摁不住的波瀾。
「臣亦心服口服。」
「葦澤關都是過去的稱呼了,如今百姓都叫它娘子關,可見李娘子之功,不僅在陛下心中,更在大唐子民心裡頭,誰也抹不去!」
文臣之中,還有想提「有違禮制」者,卻被房玄齡、長孫無忌和高士廉幾個輕飄飄揭了過去。就連魏徵都臭著臉暗諷了幾句,直叫那人紅了臉。
李二陛下心中甚慰。
他就知曉,這幫陪著他打天下的人,個個都不是孬種,又怎會搶奪一個膽謀過人、有軍事天賦的女子功勞。
只要這凌煙閣在一日,他的阿姊便照樣青史留名。
君臣之間難得溫情,說笑閒談幾句後,長孫無忌狀似無意問:「陛下,不知那玉雕像是何用意?」
眾人回身,恭謹看向那尊陽光照耀下清潤透亮的玉人。
玉是上等羊脂玉,雕玉雕的人顯然功底深厚,連那一身十二破裙以及面上歡喜的表情都刻的分外細緻,栩栩如生。
李二陛下上前,輕撫玉人的發頂,笑道:「你們看外頭。」
群臣上前,順著晉陽公主玉雕所探看的方向,從凌煙閣內向外瞧去——<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青雀當即愣在原地。
長這麼大,這還是兕子頭一次叫他「阿兄」。
緊跟著,幾個小的嘻嘻哈哈都叫喚起來:
「阿兄,到了記得多給我們寫信吶!」
「阿兄,你現在剛好,別再胖啦!」
「聽說相州燒雞天下一絕,反正河南道與長安相距不遠,阿兄下次回來,能不能帶幾隻啊!」
這還沒走呢,已經惦記著回來捎帶吃食了。
李二陛下哭笑不得,借勢掩住眉目間的擔憂不舍,伸手拍了拍青雀的肩頭。
「看顧好自己,阿耶相信,你能做好這個魏王。」
青雀就這般離了京。
因他走得早了一兩個月,便沒能看到凌煙閣內二十五功臣的畫像,以及兕子同等身的「守成者」玉雕像。
這二十五功臣畫像,照舊是交給了閻立本去做;
兕子的玉雕卻是李二陛下秘密進行的。
因而,此番春三月里,凌煙閣一經落成,群臣跟隨帝後到訪,都被驚呆了。
凌煙閣地處三清殿邊,只是小小一座三層閣樓。為了安置好這二十五副畫像,自然要排出個先後順序來。
最外一層,李二陛下擱置了靠後的其餘功臣畫像;
中間一層,則為功高王侯之臣;
最內一層,便是功勳最高的宰輔之臣。
叫群臣大驚失色的第一件事,便是最內層排第一位的畫像,赫然便是平陽昭公主身穿戰甲,手持寶劍居於馬的英姿。
平陽昭公主,一位已逝的公主,一個女子,竟然功封凌煙閣?
若是與駙馬柴紹夫妻合像,那倒也罷了,可陛下竟……竟將平陽昭公主的畫像排在了第一位?!
真是聞所未聞。
然而,這還不算完。
三層樓,二十五幅畫像,均面北而立。
此刻,眾人逐漸回神,將目光從畫像上移開,才發現最內層的北面立著一座玉雕。
看身形,是個年歲尚小的女子。背對他們,頭戴斗笠,扛著一桿鋤頭正望向凌煙閣外。
魏徵、房玄齡等人幾乎一眼就認出來,那玉雕當是兕子。
「今有貞觀盛世,少不得凌煙閣內二十五功臣帷幄之謀,熊羆之力,與朕協德同心,方有今朝。」
「尤其,若無胞姊——平陽昭公主帶領娘子軍,絕無今日大唐。阿姊之功,堪當首位。」
第55章 55 打到他服為止!
當年之事, 已經鮮少有人提及。
然而長孫無忌他們這些老臣卻是門兒清的。
前隋大業十三年,高祖李淵將欲起兵之時,是平陽昭公主獨身回到鄠縣(西安鄠邑區), 將李氏莊園變賣, 賑濟災民,由此招攬到了第一隻數百人的起義軍。
為了更充足的兵力,她開始輾轉聯絡反隋義軍。
胡商何潘仁、李仲文、向善志、丘師利等擁兵幾萬的義軍, 竟都先後被平陽昭公主說服,心甘情願做了她的手下。前隋朝廷聞訊, 更是幾度派兵攻打, 卻都被公主一一扛下, 由此占領了戶縣、周至等長安周邊地帶。
亂世出英傑;
在那個烽煙四起的時候, 「李娘子」便是最耀眼的英傑!
足足七萬餘人的娘子軍, 就這樣在一個女子的帶領下, 盤踞關中,迎來了與李世民會師渭河北岸, 直攻長安的時刻。
因而, 今日他李世
民說「阿姊居功堪當第一」,誰敢反駁?誰又能反駁?!
「長安之戰後, 大唐依舊腹背受敵。那個時候, 朕與柴紹忙於征討薛舉、王世充、竇建德等人……是阿姊, 駐防河東咽喉葦澤關, 才能叫中原穩固, 長安無虞啊。」
程咬金哪裡聽得了這些。
當即拱手道:「俺老程來得晚,未曾與平陽昭公主見過幾面。但那娘子軍的威風,俺卻聽過無數。李娘子居功第一,俺老程心服口服!」
隨著這一嗓子, 武將那頭便掀起了摁不住的波瀾。
「臣亦心服口服。」
「葦澤關都是過去的稱呼了,如今百姓都叫它娘子關,可見李娘子之功,不僅在陛下心中,更在大唐子民心裡頭,誰也抹不去!」
文臣之中,還有想提「有違禮制」者,卻被房玄齡、長孫無忌和高士廉幾個輕飄飄揭了過去。就連魏徵都臭著臉暗諷了幾句,直叫那人紅了臉。
李二陛下心中甚慰。
他就知曉,這幫陪著他打天下的人,個個都不是孬種,又怎會搶奪一個膽謀過人、有軍事天賦的女子功勞。
只要這凌煙閣在一日,他的阿姊便照樣青史留名。
君臣之間難得溫情,說笑閒談幾句後,長孫無忌狀似無意問:「陛下,不知那玉雕像是何用意?」
眾人回身,恭謹看向那尊陽光照耀下清潤透亮的玉人。
玉是上等羊脂玉,雕玉雕的人顯然功底深厚,連那一身十二破裙以及面上歡喜的表情都刻的分外細緻,栩栩如生。
李二陛下上前,輕撫玉人的發頂,笑道:「你們看外頭。」
群臣上前,順著晉陽公主玉雕所探看的方向,從凌煙閣內向外瞧去——<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