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
【白羽雞養殖任務已完成,獲得500點生命值積分。】
【附加任務1:八千隻白羽雞已成功推廣,獲得三千點生命值積分。】
【附加任務2:唐太宗親養一隻雞已完成,獲得三千點生命值積分。】
【水稻種植任務已完成,獲得三千點生命值積分。】
【宿主當前生命值積分:9500點。】
【請問,是否要立即進行贈予,或自身使用?】
兕子等了這麼久,終於能一口氣給阿耶延續壽數了,哪裡還敢耽擱,十足大方地揮揮手:「快,給我阿耶添滿
先!」
她自己還有二十五六年呢,不著急。
【叮。】
【兩千四百點生命值贈予唐太宗,延壽7200天,唐太宗剩餘總壽元:二十七年八個月。(已達上限)】
兕子沒想到竟是這麼短的年限,加起來,阿耶也不過七十二歲。
她想讓阿耶長命百歲啊!
小女娘怔了一瞬,惱怒質問:「你不是說憑功績定壽元上限嗎?我阿耶一身功勞苦勞,怎麼會只有二十年!」
【唐太宗文治武功,憑功德功績,本可以支配的生命值可達四千八百點,延壽可達四十年。然而,在贈予生命值的過程中,因太宗願與國運共進退之心,生命值中的一半已自動流轉向大唐國運。】
【很抱歉,這是唐太宗作為帝王的選擇,系統無法干預。】
兕子聞言,垂落雙眸沉默了。
阿耶不只是她的阿耶,還是大唐的皇帝,是天下子民的君主。
他要對萬民負責,做這大唐的好君王;
自然,也就不能只一心成為陪著他們的阿耶了。
兕子生在深宮,長在朝堂與田野之間,也就早早就看明白了為人君主的艱難困苦。
站的越高,承擔的自然越多。
她的阿耶想做一個好帝王,她……自不能拖後腿。
兕子難得露出嚴肅之態,問:「我的壽元還能加多少?」
【鑑於宿主在農業養殖上的功績巨大,且歷史上早夭,年歲甚小,因而在已經延壽過三千餘點的前提下,目前還可延壽兩千點。】
【隨著宿主進一步完成萬界莊園剩餘幾項任務,壽元上限應當還可以增加。】
兕子認真算了算,她還剩下二十六年出頭的壽元,加上這兩千點生命值,就還有……
【宿主,是四十三年整。】
「馬上就是貞觀十六年了,我也可以按十二歲來算。」兕子沉心靜氣,緩緩道,「能不能……將阿耶的壽數還回去,拿我的壽數與國運共享?」
阿耶分了國運二十年;
那她便以二十一年來抵。
【宿主,只有帝王之運,或左右一朝的大能才與一國國運相連接。宿主有大能之象,只是……還需成長。】
這話意思,就是不能代替了。
兕子看起來有些失落,卻還是咬咬牙打起精神,用兩千點生命值為自己兌換了壽元。
系統不是說,她有大能的潛力嗎?
若無法改變阿耶死於七十二歲,那她願意同阿耶那般,為大唐國運做出一樣的選擇。
這日午後,兕子獨個在夕陽下坐了很久,也想了很久。
直到天邊雲霞將暗,侍候的宮娥們預備掌燈時,長孫皇后悄悄從身後給兕子披了件外袍。
兕子回神,喚:「阿娘。」
長孫皇后跨過廊廡邊的欄杆,坐在她身側:「想什麼呢,這般出神?」
「我在想,」兕子指著天邊彩雲,「阿耶若是一朵雲,那該是什麼形狀的?」
長孫皇后怔了怔,便知這孩子的心事與陛下有關。
她也不說破,溫和摸了摸兕子的腦袋:「你阿耶啊,從前到如今數十年過去了,都沒怎麼變,前段日子竟還琢磨著親征高麗之事,好歹是被太史局藉由天象,暫且摁下去了。不過——」
她笑著看向兕子的眼睛:「以他那性子,親征高麗可以延期,卻絕無可能就此作罷。」
在這一點上,這對父女真是十足相像。
當年兕子才半人高一點兒,硬是咬牙堅持數年,往返南山與宮中,為大唐種出了各式糧食蔬果,更將羊肉為主的食肉模式都改變了。
「所以啊,在阿娘看來,你阿耶就是頭犯了軸勁兒的黃牛,他那一身使不完的牛勁兒,就是為大唐百姓過好日子生的。」
長孫皇后仰頭,將千言萬語都隱在一笑之間。
「姑且埋頭做事,功過是非,自有後人評說。」
……
貞觀十六年在一片喜氣中翩然而至。
正月出去後,魏王李泰就要前往封地赴任了,晉王李治此番也被趁機封了并州大都督,暫且遙領便是。
青雀的確長大了不少,臨去前,不僅給李二陛下和長孫皇后親手抄寫《金剛經》,還學著從前李承乾的模樣,笨手笨腳在西市買了一堆小玩意兒,送給兕子幾個弟妹。
兕子她們都是十幾歲的女娘,早就不愛玩那些了。
但因為青雀這份心意難得,一個個都裝作歡喜的樣子,將東西好好珍藏起來。
兕子還打趣兒:「這可是青雀頭一回大方,我可得叫松蘿給它裱起來!」
李泰聞言紅著耳朵,想趁帝後不備,彈兕子個腦瓜崩。<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附加任務1:八千隻白羽雞已成功推廣,獲得三千點生命值積分。】
【附加任務2:唐太宗親養一隻雞已完成,獲得三千點生命值積分。】
【水稻種植任務已完成,獲得三千點生命值積分。】
【宿主當前生命值積分:9500點。】
【請問,是否要立即進行贈予,或自身使用?】
兕子等了這麼久,終於能一口氣給阿耶延續壽數了,哪裡還敢耽擱,十足大方地揮揮手:「快,給我阿耶添滿
先!」
她自己還有二十五六年呢,不著急。
【叮。】
【兩千四百點生命值贈予唐太宗,延壽7200天,唐太宗剩餘總壽元:二十七年八個月。(已達上限)】
兕子沒想到竟是這麼短的年限,加起來,阿耶也不過七十二歲。
她想讓阿耶長命百歲啊!
小女娘怔了一瞬,惱怒質問:「你不是說憑功績定壽元上限嗎?我阿耶一身功勞苦勞,怎麼會只有二十年!」
【唐太宗文治武功,憑功德功績,本可以支配的生命值可達四千八百點,延壽可達四十年。然而,在贈予生命值的過程中,因太宗願與國運共進退之心,生命值中的一半已自動流轉向大唐國運。】
【很抱歉,這是唐太宗作為帝王的選擇,系統無法干預。】
兕子聞言,垂落雙眸沉默了。
阿耶不只是她的阿耶,還是大唐的皇帝,是天下子民的君主。
他要對萬民負責,做這大唐的好君王;
自然,也就不能只一心成為陪著他們的阿耶了。
兕子生在深宮,長在朝堂與田野之間,也就早早就看明白了為人君主的艱難困苦。
站的越高,承擔的自然越多。
她的阿耶想做一個好帝王,她……自不能拖後腿。
兕子難得露出嚴肅之態,問:「我的壽元還能加多少?」
【鑑於宿主在農業養殖上的功績巨大,且歷史上早夭,年歲甚小,因而在已經延壽過三千餘點的前提下,目前還可延壽兩千點。】
【隨著宿主進一步完成萬界莊園剩餘幾項任務,壽元上限應當還可以增加。】
兕子認真算了算,她還剩下二十六年出頭的壽元,加上這兩千點生命值,就還有……
【宿主,是四十三年整。】
「馬上就是貞觀十六年了,我也可以按十二歲來算。」兕子沉心靜氣,緩緩道,「能不能……將阿耶的壽數還回去,拿我的壽數與國運共享?」
阿耶分了國運二十年;
那她便以二十一年來抵。
【宿主,只有帝王之運,或左右一朝的大能才與一國國運相連接。宿主有大能之象,只是……還需成長。】
這話意思,就是不能代替了。
兕子看起來有些失落,卻還是咬咬牙打起精神,用兩千點生命值為自己兌換了壽元。
系統不是說,她有大能的潛力嗎?
若無法改變阿耶死於七十二歲,那她願意同阿耶那般,為大唐國運做出一樣的選擇。
這日午後,兕子獨個在夕陽下坐了很久,也想了很久。
直到天邊雲霞將暗,侍候的宮娥們預備掌燈時,長孫皇后悄悄從身後給兕子披了件外袍。
兕子回神,喚:「阿娘。」
長孫皇后跨過廊廡邊的欄杆,坐在她身側:「想什麼呢,這般出神?」
「我在想,」兕子指著天邊彩雲,「阿耶若是一朵雲,那該是什麼形狀的?」
長孫皇后怔了怔,便知這孩子的心事與陛下有關。
她也不說破,溫和摸了摸兕子的腦袋:「你阿耶啊,從前到如今數十年過去了,都沒怎麼變,前段日子竟還琢磨著親征高麗之事,好歹是被太史局藉由天象,暫且摁下去了。不過——」
她笑著看向兕子的眼睛:「以他那性子,親征高麗可以延期,卻絕無可能就此作罷。」
在這一點上,這對父女真是十足相像。
當年兕子才半人高一點兒,硬是咬牙堅持數年,往返南山與宮中,為大唐種出了各式糧食蔬果,更將羊肉為主的食肉模式都改變了。
「所以啊,在阿娘看來,你阿耶就是頭犯了軸勁兒的黃牛,他那一身使不完的牛勁兒,就是為大唐百姓過好日子生的。」
長孫皇后仰頭,將千言萬語都隱在一笑之間。
「姑且埋頭做事,功過是非,自有後人評說。」
……
貞觀十六年在一片喜氣中翩然而至。
正月出去後,魏王李泰就要前往封地赴任了,晉王李治此番也被趁機封了并州大都督,暫且遙領便是。
青雀的確長大了不少,臨去前,不僅給李二陛下和長孫皇后親手抄寫《金剛經》,還學著從前李承乾的模樣,笨手笨腳在西市買了一堆小玩意兒,送給兕子幾個弟妹。
兕子她們都是十幾歲的女娘,早就不愛玩那些了。
但因為青雀這份心意難得,一個個都裝作歡喜的樣子,將東西好好珍藏起來。
兕子還打趣兒:「這可是青雀頭一回大方,我可得叫松蘿給它裱起來!」
李泰聞言紅著耳朵,想趁帝後不備,彈兕子個腦瓜崩。<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