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頁
這樣一位儲君,往後可壓不住滿朝文武的私心,又如何能在利益紛爭中,保住兕子一世平安呢?
李世民不由輕嘆一聲。
……
重罰之下,朝廷里總算安寧片刻。
兕子才不在乎這點小事呢,南山的白羽雞出欄,送來十幾隻處理好的嫩雞,都叫內尚食局給收了。
杜尚食輕車熟路,從兕子這裡請教了幾個食方,便忙活著為立政殿制一桌家宴。
「三殿下明年就要前往封地,陛下與皇后娘娘不舍,這段日子怕是常會召進宮中。殿下喜用嫩一些葷食,這檸檬手撕雞、大盤雞都別做老了。」
杜尚食一邊叮嚀催促,官署後廚內一邊忙碌,不多時,就將一桌子新鮮的家常宴飲都做好了。
手撕雞裡頭用上南山摘來的新檸檬,小米辣,沒有一點腥味兒,吃著酸辣爽口,夏日裡用開胃極了;
大盤雞端上桌還在咕嘟咕嘟冒泡,裡頭雞肉嫩滑,土豆軟糯,撈著鮮辣十足,再來一條吸飽了湯汁的湯餅,簡直就是味蕾大滿足。
李二陛下用著這一桌或沒見過,或偶有嘗試的菜色,再瞧瞧圍坐桌前的妻子兒女,心中已然十分知足。
就連青雀也難得溫情片刻,對著兕子自罰了三杯。
「先前那些流言,是三兄沒能管束好身邊人。如今該罰的都罰了,你還像從前一樣做事,不用怕。」
一旁的李承乾握了握拳,歉意地看一眼兕子,並未起身。
兕子也不在意,笑著痛飲一碗牛乳,大度道:「青雀如今總算有個兄長的樣子啦,阿耶阿娘,我好欣慰呀!」
李二陛下:「……」
長孫皇后:「……」
……
不知不覺邁入夏秋之交。
兕子的水稻平穩渡過開花期,灌漿長出飽滿的穀粒了。
到這個時期,稻穀的葉子逐漸變黃凋零,水分明顯下降,稻殼摸上去也乾燥而硬實,收穫在望。
宋管事比兕子還要緊張,每日裡都要去稻田查看三五次,鬧得莊戶們都跟著警醒起來。
直到這八月徹底忙出去了,整個南山才算是放鬆下來。
大唐原有水稻的稻種內,最優質高產的當屬江南稻。
李二陛下派人搜尋人才時,便留意叫各州縣打聽,誰家有畝產奇高的水稻,都取了稻種送交長安。
此番,這些優質的稻種果然派上了用場。
大唐目前最好的稻種,與萬界莊園的雜交稻結合,竟真的跨越時空,孕育出了更好的留種。
這比兕子費心思兌換來的良種,還要神奇千百倍。
就好像看到了一顆成熟的果子砸落在地,在它徹底腐爛之前,新的種子已從爛果中脫出,鑽入泥土中,紮根生芽。
此刻起,它們真正在大唐這片土地生了根;
再不用怕,會隨時消失在歷史長河中了。
第54章 54 功封凌煙閣。
仲秋時節, 職方郎中陳大德出使高麗(高氏高麗)歸來。
李二陛下拉著陳大德促膝長談,詳細地問詢高麗城邑狀況,百姓富庶程度, 乃至於一國軍力等問題。
陳大德恭謹作答, 又補了一句:「聽聞高昌被我大唐覆滅,高麗王甚為恐懼。」
李二陛下淺笑:「從前,高麗不過是漢武帝所置四郡罷了, 我大唐如若水陸並取,攻下高麗並不難辦。只不過, 太行以東各州縣疲軟, 朕才一直沒有行動。」
陳大德心中劇震, 伏地道:「微臣聽聞, 陛下有意東封泰山, 莫不是為了……」
李世民讚許地瞅一眼陳大德, 擺擺手叫他起身。
不錯,他的確有借著東封, 攻下高麗之意。
只可惜, 先前東宮犯錯者眾多,得了個「不治宮室, 妨害農功」之罪。太史令薛頤便藉此闡明:
「陛下, 星孛於太微, 未可東封吶。」
東封之事就這麼被擱置了, 李世民雖然還惦記著高麗, 到底也只能暫且放下。
今年能叫他歡喜的事情不多,幾乎都與兕子有關。
水稻大豐收之後,相繼又迎來各地玉米、土豆和番薯的收穫,長安斗粟竟因此一路直降, 只需三、四錢;
此乃帝王一喜。
因隴右道等地屯兵屯糧,近年愈發強盛,北邊那些個手下敗將也還乖順,邊境一整年都平安無虞。
此乃帝王二喜。
唯一叫李世民有些憂慮的,便只是京中一些現象的預兆。
治下安然無虞,時日久了,則驕侈易生。
這一兩年間,他去拜訪李靖,亦或是去兕子的南山皇莊,總能在路上看到些不一樣的變化。
小商小販手頭富裕了,願意捨得花錢置辦採買,豐衣足食,這是叫人欣慰的好事;
可與之相伴而來的,還有富戶、朝廷要員逐漸奢靡成風的惡習。
驕奢則危亡立至。
這是亘古不變的王朝更迭之理。
李二陛下聽魏徵說起這些,聽得耳朵都快要起繭子了。可回過頭來,他私心裡其實深以為然。
惡俗的風氣要正一正,才能叫大唐真正迎來盛世,走得更長久。
……
那頭,帝王忙著肅清;
這頭,兕子也忙著核算到手的積分。
【叮。】<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李世民不由輕嘆一聲。
……
重罰之下,朝廷里總算安寧片刻。
兕子才不在乎這點小事呢,南山的白羽雞出欄,送來十幾隻處理好的嫩雞,都叫內尚食局給收了。
杜尚食輕車熟路,從兕子這裡請教了幾個食方,便忙活著為立政殿制一桌家宴。
「三殿下明年就要前往封地,陛下與皇后娘娘不舍,這段日子怕是常會召進宮中。殿下喜用嫩一些葷食,這檸檬手撕雞、大盤雞都別做老了。」
杜尚食一邊叮嚀催促,官署後廚內一邊忙碌,不多時,就將一桌子新鮮的家常宴飲都做好了。
手撕雞裡頭用上南山摘來的新檸檬,小米辣,沒有一點腥味兒,吃著酸辣爽口,夏日裡用開胃極了;
大盤雞端上桌還在咕嘟咕嘟冒泡,裡頭雞肉嫩滑,土豆軟糯,撈著鮮辣十足,再來一條吸飽了湯汁的湯餅,簡直就是味蕾大滿足。
李二陛下用著這一桌或沒見過,或偶有嘗試的菜色,再瞧瞧圍坐桌前的妻子兒女,心中已然十分知足。
就連青雀也難得溫情片刻,對著兕子自罰了三杯。
「先前那些流言,是三兄沒能管束好身邊人。如今該罰的都罰了,你還像從前一樣做事,不用怕。」
一旁的李承乾握了握拳,歉意地看一眼兕子,並未起身。
兕子也不在意,笑著痛飲一碗牛乳,大度道:「青雀如今總算有個兄長的樣子啦,阿耶阿娘,我好欣慰呀!」
李二陛下:「……」
長孫皇后:「……」
……
不知不覺邁入夏秋之交。
兕子的水稻平穩渡過開花期,灌漿長出飽滿的穀粒了。
到這個時期,稻穀的葉子逐漸變黃凋零,水分明顯下降,稻殼摸上去也乾燥而硬實,收穫在望。
宋管事比兕子還要緊張,每日裡都要去稻田查看三五次,鬧得莊戶們都跟著警醒起來。
直到這八月徹底忙出去了,整個南山才算是放鬆下來。
大唐原有水稻的稻種內,最優質高產的當屬江南稻。
李二陛下派人搜尋人才時,便留意叫各州縣打聽,誰家有畝產奇高的水稻,都取了稻種送交長安。
此番,這些優質的稻種果然派上了用場。
大唐目前最好的稻種,與萬界莊園的雜交稻結合,竟真的跨越時空,孕育出了更好的留種。
這比兕子費心思兌換來的良種,還要神奇千百倍。
就好像看到了一顆成熟的果子砸落在地,在它徹底腐爛之前,新的種子已從爛果中脫出,鑽入泥土中,紮根生芽。
此刻起,它們真正在大唐這片土地生了根;
再不用怕,會隨時消失在歷史長河中了。
第54章 54 功封凌煙閣。
仲秋時節, 職方郎中陳大德出使高麗(高氏高麗)歸來。
李二陛下拉著陳大德促膝長談,詳細地問詢高麗城邑狀況,百姓富庶程度, 乃至於一國軍力等問題。
陳大德恭謹作答, 又補了一句:「聽聞高昌被我大唐覆滅,高麗王甚為恐懼。」
李二陛下淺笑:「從前,高麗不過是漢武帝所置四郡罷了, 我大唐如若水陸並取,攻下高麗並不難辦。只不過, 太行以東各州縣疲軟, 朕才一直沒有行動。」
陳大德心中劇震, 伏地道:「微臣聽聞, 陛下有意東封泰山, 莫不是為了……」
李世民讚許地瞅一眼陳大德, 擺擺手叫他起身。
不錯,他的確有借著東封, 攻下高麗之意。
只可惜, 先前東宮犯錯者眾多,得了個「不治宮室, 妨害農功」之罪。太史令薛頤便藉此闡明:
「陛下, 星孛於太微, 未可東封吶。」
東封之事就這麼被擱置了, 李世民雖然還惦記著高麗, 到底也只能暫且放下。
今年能叫他歡喜的事情不多,幾乎都與兕子有關。
水稻大豐收之後,相繼又迎來各地玉米、土豆和番薯的收穫,長安斗粟竟因此一路直降, 只需三、四錢;
此乃帝王一喜。
因隴右道等地屯兵屯糧,近年愈發強盛,北邊那些個手下敗將也還乖順,邊境一整年都平安無虞。
此乃帝王二喜。
唯一叫李世民有些憂慮的,便只是京中一些現象的預兆。
治下安然無虞,時日久了,則驕侈易生。
這一兩年間,他去拜訪李靖,亦或是去兕子的南山皇莊,總能在路上看到些不一樣的變化。
小商小販手頭富裕了,願意捨得花錢置辦採買,豐衣足食,這是叫人欣慰的好事;
可與之相伴而來的,還有富戶、朝廷要員逐漸奢靡成風的惡習。
驕奢則危亡立至。
這是亘古不變的王朝更迭之理。
李二陛下聽魏徵說起這些,聽得耳朵都快要起繭子了。可回過頭來,他私心裡其實深以為然。
惡俗的風氣要正一正,才能叫大唐真正迎來盛世,走得更長久。
……
那頭,帝王忙著肅清;
這頭,兕子也忙著核算到手的積分。
【叮。】<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