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頁
但除掉青予與曹襄是件大事,寧知越能毫無顧忌地對曹襄下手,殺掉青予無異於也是在折磨她自己。
所以,青予必須由她動手。
她想得很明白,依照寧知越的計策,她除掉曹襄與青予,待汜州安寧下來,風頭過去,她就去振州尋寧知越去。
她也擔心過寧知越會因王夫人的死再度陷入自責,故而也提前囑咐過陳小川在途中留心寧知越的舉動,務必保護她安然無恙。
後來得知虞循追隨寧知越而去,她更是心安不少,比起陳小川,顯然虞循於寧知越也是一個難以撼動的牽掛。
可如今這封信,讓她心中久久不能平靜,她的擔心不是多慮,在汜州這段時日,她心中有報仇的念頭支撐著,尚且可以不必理會那些背叛與傷害,可如今她心中念想已消,再沒有什麼能支撐著她,她便又將所有的錯歸咎於自己了。
玄素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即飛到寧知越身邊陪著她,也有些怨怪虞循為何沒能好好安撫她,使得她又胡思亂想了。
姜盈盈見狀,朝石僧使了個眼色,兩人一齊勸慰起玄素:寧娘子的心結日久深長,非日月能化解,如今她胡思亂想想必也是憂慮武安侯夫人責怪,你回一封信,告訴她武安侯夫人知曉她此舉的用意,也並未因此生氣,寬慰她心緒,也好過你如今干著急。待將信送出去了,再想想何時啟程去振州。
玄素到底聽進去了,冷靜下來,當即回了一封信。
她告訴寧知越和虞循,她去越州時也曾忐忑不安,擔憂寧知清得知寧知越製造自己假死的傳聞會生氣,但見過寧知清,所有疑慮都消了。
她將到越州,寧知容得知此事預備帶她回寧家見寧公,寧知清聞訊也親自來了,不曾理會寧家眾人,徑直將她帶回侯府。
寧知清不曾問過她慈安寺說的那些話是真是假,開口問的便是寧知越如今的去處和她如今身邊都有誰跟著。
玄素登時舒了一口氣,侯夫人果然是最了解關心娘子的。
在侯府那幾日裡,她聽聞了侯夫人對寧家和平南王府的疏遠,也知曉寧知明還曾寫信來解釋,侯夫人看都沒看便將信燒了,還令府上但有三郎送來的任何東西都扔出去。足可見寧知清對她的偏愛從來沒有變過。
玄素在信中將寧知清的關心如實寫下,也沒忘了朝中要聞:京中傳出的消息,皇帝得知平寧公主死訊氣急攻心,一病不起,已有數日不理朝事,這期間只下達一條旨令——賜死馮昭,腰斬。
馮昭被漪蘭帶回京的途中已然甦醒,周圍的變化使他已然知曉自己的處境。漪蘭曾在途中審問他,但他傷了嗓子,難以言語,途中還曾有過自戕
的行徑,幸被盧毅發現,派人盯守,直至送他到京中。
聽說他在聽聞自己被賜以腰斬之刑後,反倒解脫了一般鬆了一口氣,還向獄卒打聽虞循的下落,似乎著急找他。
有人猜測,許是因當初虞循幫過馮昭幾次,這一回馮昭也希冀虞循能救他。
但直到他回京半個月後被處死,都沒等來虞循的下落,也就無人知曉他找虞循所為何事。
除此之外,因汜州內亂牽扯甚廣,朝中有人借平寧公主一事要求重新徹查當年阮御史勾結叛賊一案,聲稱阮清舒之行為與阮御史無關,卻是因阮御史之禍而累帶,縱然她害死平寧公主,也需還阮御史一個清白。
皇帝於病中稱:汜州內亂乃是虞循追查審理,他尚未歸,安知他是不是去追查逆賊同黨,此事尚未理清,不可貿然重啟舊事,恐生禍亂。
於是,如今京中都在疑問虞循的下落。
寧知清得知虞循隨寧知越離開也擔心,皇帝有心隱瞞宣王謀逆的真相,又因寧知越這一招偷天換日無法對寧家和平南王府下手,現在有以虞循拖延時間,若是虞循一直未歸,此事便可不了了之,說不好皇帝會以同樣的手段去追殺虞循呢?
玄素在信中提醒二人小心堤防身邊之人,寫完了信,又算著書信會比寧知越和虞循先到振州,如此倒不如直接將信寄給陳興文或是陳杰,他們得了信也能派人前去接應。
信送出去後,玄素也開始想著離開汜州,前往振州。
石僧自然樂得同行,玄素卻不放心姜盈盈母女二人留在汜州。
她二人孤兒寡母,手無縛雞之力,此前因韓陽平與計逢的威勢,無人敢動他們母女,如今是楊德當政,姜盈盈與玄素走得近,保不準會被遷怒。
姜盈盈自己倒是願意出門見識一番去,但姜夫人身體孱弱,又一心惦念著姜贇葬在汜州,汜州便是家,背井離鄉到底顯得淒涼。姜夫人不肯走,姜盈盈也不便棄了母親離開,只得勸玄素不必憂慮她們母女,只管帶著石僧離去便是。
玄素自不肯答應,為此又思索良策拖延了些日子。
忽然有一日,石僧從城中回來,得了一個消息,使得玄素覺出汜州有些不太平了。
石僧自留在慈安寺後,便琢磨著自己得做些什麼。當年他來到大周便是想著增長見識和賺錢,過去因禍事蹉跎兩年,而今自由了,便又起了心思。<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所以,青予必須由她動手。
她想得很明白,依照寧知越的計策,她除掉曹襄與青予,待汜州安寧下來,風頭過去,她就去振州尋寧知越去。
她也擔心過寧知越會因王夫人的死再度陷入自責,故而也提前囑咐過陳小川在途中留心寧知越的舉動,務必保護她安然無恙。
後來得知虞循追隨寧知越而去,她更是心安不少,比起陳小川,顯然虞循於寧知越也是一個難以撼動的牽掛。
可如今這封信,讓她心中久久不能平靜,她的擔心不是多慮,在汜州這段時日,她心中有報仇的念頭支撐著,尚且可以不必理會那些背叛與傷害,可如今她心中念想已消,再沒有什麼能支撐著她,她便又將所有的錯歸咎於自己了。
玄素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即飛到寧知越身邊陪著她,也有些怨怪虞循為何沒能好好安撫她,使得她又胡思亂想了。
姜盈盈見狀,朝石僧使了個眼色,兩人一齊勸慰起玄素:寧娘子的心結日久深長,非日月能化解,如今她胡思亂想想必也是憂慮武安侯夫人責怪,你回一封信,告訴她武安侯夫人知曉她此舉的用意,也並未因此生氣,寬慰她心緒,也好過你如今干著急。待將信送出去了,再想想何時啟程去振州。
玄素到底聽進去了,冷靜下來,當即回了一封信。
她告訴寧知越和虞循,她去越州時也曾忐忑不安,擔憂寧知清得知寧知越製造自己假死的傳聞會生氣,但見過寧知清,所有疑慮都消了。
她將到越州,寧知容得知此事預備帶她回寧家見寧公,寧知清聞訊也親自來了,不曾理會寧家眾人,徑直將她帶回侯府。
寧知清不曾問過她慈安寺說的那些話是真是假,開口問的便是寧知越如今的去處和她如今身邊都有誰跟著。
玄素登時舒了一口氣,侯夫人果然是最了解關心娘子的。
在侯府那幾日裡,她聽聞了侯夫人對寧家和平南王府的疏遠,也知曉寧知明還曾寫信來解釋,侯夫人看都沒看便將信燒了,還令府上但有三郎送來的任何東西都扔出去。足可見寧知清對她的偏愛從來沒有變過。
玄素在信中將寧知清的關心如實寫下,也沒忘了朝中要聞:京中傳出的消息,皇帝得知平寧公主死訊氣急攻心,一病不起,已有數日不理朝事,這期間只下達一條旨令——賜死馮昭,腰斬。
馮昭被漪蘭帶回京的途中已然甦醒,周圍的變化使他已然知曉自己的處境。漪蘭曾在途中審問他,但他傷了嗓子,難以言語,途中還曾有過自戕
的行徑,幸被盧毅發現,派人盯守,直至送他到京中。
聽說他在聽聞自己被賜以腰斬之刑後,反倒解脫了一般鬆了一口氣,還向獄卒打聽虞循的下落,似乎著急找他。
有人猜測,許是因當初虞循幫過馮昭幾次,這一回馮昭也希冀虞循能救他。
但直到他回京半個月後被處死,都沒等來虞循的下落,也就無人知曉他找虞循所為何事。
除此之外,因汜州內亂牽扯甚廣,朝中有人借平寧公主一事要求重新徹查當年阮御史勾結叛賊一案,聲稱阮清舒之行為與阮御史無關,卻是因阮御史之禍而累帶,縱然她害死平寧公主,也需還阮御史一個清白。
皇帝於病中稱:汜州內亂乃是虞循追查審理,他尚未歸,安知他是不是去追查逆賊同黨,此事尚未理清,不可貿然重啟舊事,恐生禍亂。
於是,如今京中都在疑問虞循的下落。
寧知清得知虞循隨寧知越離開也擔心,皇帝有心隱瞞宣王謀逆的真相,又因寧知越這一招偷天換日無法對寧家和平南王府下手,現在有以虞循拖延時間,若是虞循一直未歸,此事便可不了了之,說不好皇帝會以同樣的手段去追殺虞循呢?
玄素在信中提醒二人小心堤防身邊之人,寫完了信,又算著書信會比寧知越和虞循先到振州,如此倒不如直接將信寄給陳興文或是陳杰,他們得了信也能派人前去接應。
信送出去後,玄素也開始想著離開汜州,前往振州。
石僧自然樂得同行,玄素卻不放心姜盈盈母女二人留在汜州。
她二人孤兒寡母,手無縛雞之力,此前因韓陽平與計逢的威勢,無人敢動他們母女,如今是楊德當政,姜盈盈與玄素走得近,保不準會被遷怒。
姜盈盈自己倒是願意出門見識一番去,但姜夫人身體孱弱,又一心惦念著姜贇葬在汜州,汜州便是家,背井離鄉到底顯得淒涼。姜夫人不肯走,姜盈盈也不便棄了母親離開,只得勸玄素不必憂慮她們母女,只管帶著石僧離去便是。
玄素自不肯答應,為此又思索良策拖延了些日子。
忽然有一日,石僧從城中回來,得了一個消息,使得玄素覺出汜州有些不太平了。
石僧自留在慈安寺後,便琢磨著自己得做些什麼。當年他來到大周便是想著增長見識和賺錢,過去因禍事蹉跎兩年,而今自由了,便又起了心思。<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