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頁
那些時日,石僧常在城中游來盪去,四處與人閒談,因而比旁人都更早發覺一件事:城中近來有個傳聞,有人撿到一封書信,寫信的不知是何人,但收信人卻是袁志用,信上寫著,若是袁志用能助其剷除宣王一脈餘孽,便以汜州許之。
而後又有傳言,說得是先太子病故與宣王謀逆以及永成三年的宣王府滅門案都是聖上手筆,故而引得宣王一脈餘孽聚集汜州作亂。
石僧將此事告訴了玄素與姜盈盈,兩人稍加琢磨,便覺出此事應是袁志用欲擒故縱,他約莫是打算藉此謠言動搖民心。
果然,又過了不過半月,城中已經傳得沸沸揚揚,不少人義憤填膺地宣稱皇帝失德,弒父殺兄,故而平寧公主之死便是他的報應之一。
楊德聞得這些傳聞惶惶然,勒令百姓不許傳謠,但早已止不住。就在袁志用起兵前幾日,玄素與姜盈盈已越發感覺戰事即將重起,汜州岌岌可危之時,勸說動姜夫人,一行人收拾行囊,也踏上了去往振州的行程上。
**
去振州前,玄素又給振州去了一封書信,將袁志用此舉傳知寧知越與虞循知曉。
一人行道上走走停停,三個月之後終於到了振州。
振州地處大周最南邊,轄地不算大,連接海天,氣候是沒有四季更迭的暑天。
那時正值冬月,振州正是風和日暖的好時節,能在見到玄素和姜盈盈幾人,寧知越極為歡喜,將他們帶回了振州陳宅。
陳興文和陳杰來了振州之後,用帶來的一點銀錢,在振州又開了一家米糧鋪子,店面不大,兩開間的門面,店裡只請了兩個幫工的夥計,陳興文在宅子裡養病,店裡由陳杰照看,每日光顧的客人不絕,也夠他一個人忙活的了。
與陳家鋪子一樣,陳家宅子也可以算得上簡樸,二進的宅子,宅子裡也只有了寥寥三四個僕人,陳興文住正房,陳杰則住在西廂,後院裡空無一人,寧知越來了,那兒就是她一個人的居所了,為了顯得熱鬧些,陳興文與陳杰後來又採買了三四個丫鬟。
不管是鋪子還是宅子,都與南漳縣陳家的店鋪有著天差地別,與陳家的過去相比,可以算是窮困潦倒了。
陳興文並非沒有重頭再來能力,陳杰在生意上也頗機敏,與他們來往的商戶也有勸過他們再盤幾個鋪面,他們只是笑著搖搖頭,仍舊守著這一點產業養家餬口。
旁人不知,但玄素幾人卻能想到,他們怕是擔心再發生兩年的事。
陳興文似乎病的很重,面色發灰,唇色發白,說一句話,得喘好長一口氣。見過了來客,讓陳杰和寧知越照顧客人,就被下人攙扶回房間去了。
玄素看得清楚,陳興文儼然已經恢復了從前在越州時那副慈父模樣,望向寧知越的目光滿是慈愛與期盼,只是寧知越不太能適應這種關懷,臉上的笑意浮在表面,視線也常在游離中。
玄素將他二人眼底的失落看在眼裡,心裡卻是想著寧知越如今是否還在愧責自己呢?
**
玄素一行的到來寧知越還是很高興的。
將他們一行四人安頓下來後,便想著法的帶著他們遊覽風景與風俗人情迥異於汜州的沿海風光,連著三日早出晚歸,從城南到城北,從城西到城東,胭脂鋪、成衣鋪、玉石坊、書鋪……茶館、酒肆、食店,還有各小攤上販賣的瓜果、小玩意……或徒步遊行,或乘馬車,寧知越的情緒極度高漲,對幾人的熱情也只從前不曾見過熱切。
幾日之後,玄素也漸漸覺出,寧知越雖則歡喜她的到來,這種親近中時而會感知到她有意的疏離。
玄素原本見到寧知越的歡喜一下直墜谷底,就如她一直猜測的那樣,寧知越仍沒有從過去的陰霾中走出來。
她不慣於與寧知越藏著掖著,過去十年因青予的多事,讓寧知越受盡苦楚,再來一次……絕不能再來一次了。
玄素去找了寧知越,但寧知越的情況似乎比她預想的要……好上許多。
她並不避諱談論過去那些事,對面玄素的疑問,她仍舊可以不做掩飾的表露出來。
只是……有些事想明白是是一回事,放下又是另一回事。
寧知越說,在動手刺傷馮昭時,她就想到用自己的「死」去刺激阮清舒。
那時她從馮昭的悲痛中明白,阮清舒和他一樣,被曹襄的情誼裹挾欺瞞,而曹襄也同樣對這二人寄予了他所有的真心與關懷。
要殺掉這樣一個奸滑狠毒之人,只能拿他最在意的人入手。
正如曹襄
對她做的那些,她也要如數奉還給曹襄。
在被關入南漳縣大牢前,她就已經想好要如何來布置這一局,而最終的結果——曹襄與阮清舒伏誅之時,她也會從此「死」去。
這是她為自己想到的最合適的結局,也是在很早以前就應該現在的結局,卻不知怎地拖延了十年。
那時的她想著,等一切結束時,她已離開汜州,這個世上已沒有陳玉,也沒有寧知越,出現在眾人眼前的只有玄素假扮的寧知越,陳家墓園裡的那具屍體,玄素本人都是最好印證,而她,離開汜州,走到哪算哪,能活則活,不能活就去死,反正一切都無所謂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而後又有傳言,說得是先太子病故與宣王謀逆以及永成三年的宣王府滅門案都是聖上手筆,故而引得宣王一脈餘孽聚集汜州作亂。
石僧將此事告訴了玄素與姜盈盈,兩人稍加琢磨,便覺出此事應是袁志用欲擒故縱,他約莫是打算藉此謠言動搖民心。
果然,又過了不過半月,城中已經傳得沸沸揚揚,不少人義憤填膺地宣稱皇帝失德,弒父殺兄,故而平寧公主之死便是他的報應之一。
楊德聞得這些傳聞惶惶然,勒令百姓不許傳謠,但早已止不住。就在袁志用起兵前幾日,玄素與姜盈盈已越發感覺戰事即將重起,汜州岌岌可危之時,勸說動姜夫人,一行人收拾行囊,也踏上了去往振州的行程上。
**
去振州前,玄素又給振州去了一封書信,將袁志用此舉傳知寧知越與虞循知曉。
一人行道上走走停停,三個月之後終於到了振州。
振州地處大周最南邊,轄地不算大,連接海天,氣候是沒有四季更迭的暑天。
那時正值冬月,振州正是風和日暖的好時節,能在見到玄素和姜盈盈幾人,寧知越極為歡喜,將他們帶回了振州陳宅。
陳興文和陳杰來了振州之後,用帶來的一點銀錢,在振州又開了一家米糧鋪子,店面不大,兩開間的門面,店裡只請了兩個幫工的夥計,陳興文在宅子裡養病,店裡由陳杰照看,每日光顧的客人不絕,也夠他一個人忙活的了。
與陳家鋪子一樣,陳家宅子也可以算得上簡樸,二進的宅子,宅子裡也只有了寥寥三四個僕人,陳興文住正房,陳杰則住在西廂,後院裡空無一人,寧知越來了,那兒就是她一個人的居所了,為了顯得熱鬧些,陳興文與陳杰後來又採買了三四個丫鬟。
不管是鋪子還是宅子,都與南漳縣陳家的店鋪有著天差地別,與陳家的過去相比,可以算是窮困潦倒了。
陳興文並非沒有重頭再來能力,陳杰在生意上也頗機敏,與他們來往的商戶也有勸過他們再盤幾個鋪面,他們只是笑著搖搖頭,仍舊守著這一點產業養家餬口。
旁人不知,但玄素幾人卻能想到,他們怕是擔心再發生兩年的事。
陳興文似乎病的很重,面色發灰,唇色發白,說一句話,得喘好長一口氣。見過了來客,讓陳杰和寧知越照顧客人,就被下人攙扶回房間去了。
玄素看得清楚,陳興文儼然已經恢復了從前在越州時那副慈父模樣,望向寧知越的目光滿是慈愛與期盼,只是寧知越不太能適應這種關懷,臉上的笑意浮在表面,視線也常在游離中。
玄素將他二人眼底的失落看在眼裡,心裡卻是想著寧知越如今是否還在愧責自己呢?
**
玄素一行的到來寧知越還是很高興的。
將他們一行四人安頓下來後,便想著法的帶著他們遊覽風景與風俗人情迥異於汜州的沿海風光,連著三日早出晚歸,從城南到城北,從城西到城東,胭脂鋪、成衣鋪、玉石坊、書鋪……茶館、酒肆、食店,還有各小攤上販賣的瓜果、小玩意……或徒步遊行,或乘馬車,寧知越的情緒極度高漲,對幾人的熱情也只從前不曾見過熱切。
幾日之後,玄素也漸漸覺出,寧知越雖則歡喜她的到來,這種親近中時而會感知到她有意的疏離。
玄素原本見到寧知越的歡喜一下直墜谷底,就如她一直猜測的那樣,寧知越仍沒有從過去的陰霾中走出來。
她不慣於與寧知越藏著掖著,過去十年因青予的多事,讓寧知越受盡苦楚,再來一次……絕不能再來一次了。
玄素去找了寧知越,但寧知越的情況似乎比她預想的要……好上許多。
她並不避諱談論過去那些事,對面玄素的疑問,她仍舊可以不做掩飾的表露出來。
只是……有些事想明白是是一回事,放下又是另一回事。
寧知越說,在動手刺傷馮昭時,她就想到用自己的「死」去刺激阮清舒。
那時她從馮昭的悲痛中明白,阮清舒和他一樣,被曹襄的情誼裹挾欺瞞,而曹襄也同樣對這二人寄予了他所有的真心與關懷。
要殺掉這樣一個奸滑狠毒之人,只能拿他最在意的人入手。
正如曹襄
對她做的那些,她也要如數奉還給曹襄。
在被關入南漳縣大牢前,她就已經想好要如何來布置這一局,而最終的結果——曹襄與阮清舒伏誅之時,她也會從此「死」去。
這是她為自己想到的最合適的結局,也是在很早以前就應該現在的結局,卻不知怎地拖延了十年。
那時的她想著,等一切結束時,她已離開汜州,這個世上已沒有陳玉,也沒有寧知越,出現在眾人眼前的只有玄素假扮的寧知越,陳家墓園裡的那具屍體,玄素本人都是最好印證,而她,離開汜州,走到哪算哪,能活則活,不能活就去死,反正一切都無所謂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