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頁
自知之明,這四字,江生想必是不懂的。
當年,江生不懂。
如今,江生依舊不懂。
“江大人所言甚是,往事隨風,本相對一些往事確實是不再記得了,倒是江大人還是如此耿耿於懷。”孟明遠不無諷刺地說。
李氏,便是再不賢,你們也曾琴瑟和諧,她也為你生兒育女,和離之後你何以還要如此惡言相加?
“相爺……”江生察覺失言,一時不知如何補救為宜。
“江大人,本相應邀而來,本以為可以與江大人暢飲交談,也算是個趣味,卻不想……今日實是有些掃興了呢。”
“相爺,且慢走留步。”
“江大人認為彼此還有什麼可說的嗎?”
“相爺是否因為想讓李氏所生之子承繼江家所以才定要害我長子?”江生終於忍不住大聲嚷了出來。
這真是——意想不到!
孟明遠緩緩轉過身來,一下一下搖著手裡的扇子,臉上似笑非笑,看著那臉紅脖子粗的江生,輕飄飄地道:“江大人,敢問你之嫡次子可否大人親生?”
“自然。”
“既是大人親生,與本相何關?”
江生臉色暴紅。
孟明遠又接著道:“既與本相無關,本相何必為了一個旁人的兒子如此煞費苦心?本相是腦子進水了嗎?”
默言在一旁聽了,只覺再沒比這更好笑之事了,這位江生真真是個奇葩!
孟明遠輕嘆一聲,“大人今日之話若讓令郎得知讓他情何以堪?江大人,須知為人父母者,偏愛固然難免,但卻不可因偏愛而至生嫌隙,好端端的父子親情成了人世間最大的惡意。”
江生此時忍無可忍,拍桌狂吼道:“你以為我想嗎?李氏當年在床笫之間喊的也是你的名字,生下兒子後又時時抱著對他說如果生在相府該如何如何……”
孟明遠愣了,今日的信息量有些大,他覺得要稍微處理一下。
李氏,原來不止江生奇葩,你更奇葩啊?
還是說,你嫁予他之後精神上受到了什麼壓抑才變得如此精神兮兮,這才是導致後來你二次和離的根本原因吧?
孟明遠心頭一陣黯然,當年和離之事他確然是衝動之舉,果然是落子回不得,恩愛湮煙塵。
以為放手讓她重尋幸福,不料,她仍舊所遇非人,徒然奈何啊。
☆、第152章
世上無不透風的牆。
江生在酒樓宴請相國,結果卻鬧了一出八卦緋聞出來給京城百姓茶餘飯後增添了八卦談資。
江家成了一則笑話,江家嫡次子更是笑話中的笑話。
明明是江家嫡脈,卻被親父當成寄子。
明明樣樣比嫡兄出色,卻偏偏不被生父所喜。
如今更因嫡兄所犯之事被父親弄成了權貴圈中的笑談,情何以堪?
孟明遠聽說之後亦不免唏噓,江生是個失敗的父親,也是個失敗的男人。
至於,百姓如何說他與李氏糾葛之事,孟明遠卻沒放在心上。
孰是孰非,都已是過去之事。
他為夫時,不曾錯待於她,和離之後,亦不曾去招惹撩撥於她,她的人生是她自己走出來的,最大的原因還是在她自己的身上。
就如他的人生是他自己所走,即便有渣爹軟媽加嬌媚姨娘和渣兄,他依舊有自己的選擇。
人,在人生岔路口時,選擇往往至關重要!
在孟明遠認為此事作為談資很快就會被新的新聞八卦取代的時候,事情有了續篇。
江家嫡次子雇凶滅了江家滿門,爾後到衙門投案,自盡於堂上。
一出人倫悲劇!
江家至此無後。
偏激,長年累月的壓抑造就了人的偏激,當一個事件成為導火索爆發的時候,局勢便已無可控制,只能邁向既定的結局。
只餘一聲長嘆!
孟明遠練字之時總是在自己的“聽風閣”書房之內,當他想獨處思考時,亦是在此。程氏的馨院不過是夫妻共同生活之地,而這裡才是屬於他自己的。
獨自漫步在聽風閣院中,丞相負手而立,遙望天際新月,悠然嘆息。
他不過一時起意想去瞧瞧江生想耍些什麼,結果卻牽出了他曾經的夫妻私密,只能說令人瞠目結舌,難以置信。
江生長子所犯之事,只不過丟官去爵費些銀錢便能了結。可偏偏江生不甘就此認命,非要各處鑽營尋求解決之法,反而事與願違,一門滅絕。
養不教,父之過!
當引以為戒!
披著銀色月光,孟明遠緩緩出了“聽風閣”,往“馨院”而去,旁人之事他唏噓慨然已足夠,卻不必讓之對自己的生活有什麼影響。
“老爺。”
見他進屋侍候的丫環婆子請了安便識趣的退下了。
已經御了釵環換了睡衣的程雪蘭從內室迎了出來,“還以為遠郎不過來了呢。”
“原來夫人是想獨睡啊,倒是為夫不識趣了,那為夫還是不惹人煩……”丞相大人作勢要轉身離開。
卻被夫人伸手牢牢拽住,有些嗔怪地道:“又來作怪,哪個想要獨睡了?”一邊說一邊將人往內室拽去。
孟明遠順著她走入臥室。
“妾身服侍遠郎沐浴更衣就寢。”
孟明遠沒有拒絕,他今日確實有些懶怠。
程雪蘭默默地幫丈夫淨身,幾十年的相依相伴,他們是最親密的人,有些事遠郎不說她也是明白的。
更衣之後,夫妻二人回到臥室就寢。
程雪蘭很快就睡著了,而孟明遠卻很久之後才睡著。
他還有許多事重要的事要做,過客一般的人是不必花費太多心神的。
第二天又是一個新的開始。
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江家之事,最後竟至演變成趙郡李氏與襄陽江家的決裂,進而引爆李氏女一夕境遇艱難。
趙郡李氏與柳州陸氏結怨,便是因李氏之女。
如今,襄陽江家與李氏決裂,依舊是因李氏之女。
李氏,這到底是你的幸還是不幸呢?
孟明遠一時也不知道怎麼形容如今的局勢演變了。
世家大族的喪鐘終於敲響了嗎?
哈!
那他這些年的努力便不算白廢,當年世家硬推他坐上丞相之位,讓他騎虎難下,艱難為相幾十載,如今該是他們還帳的時候。
人死帳不爛,該收的他不會手軟,更不會心軟。
落井下石,順手補刀這種事,丞相大人如今早已使得得心應手,開華帝沒有下手做的事,小四兒卻開始動手了,丞相大人表示甚是欣慰。
事情總要開始做才能看到希望,小四顯然已經明白了這個道理。
皇帝要有作為,丞相就得為其開道肅街,這是身為臣子的本分。
“爹,您不是說要退休好好休息的嗎?”這是孟三公子對父親的調侃。
孟丞相輕理著琴弦,小試琴音,表情有一點點的不滿意,“為父久不理琴弦,倒有些生疏了呢。”
孟三公子不滿父親顧左右而言他,在一邊搖著手裡的扇子,道:“爹,您為他們家做的事夠多了,您不是也說要休息的嗎?”
“當初不許你們入仕,你們一個兩個都不肯聽話,為父自然也只能拖著這把老骨頭陪著你們耗,總不能讓為父得罪的那些人生吃活吞了你們。”
孟叔翰忍不住輕哼一聲,“兒子豈是那般不中用之人?”
“父母之心而已。”
“爹。”
“叔翰,為父凶名已久,這是塊活招牌,不用白不用。”
孟三公子啞然。
這倒也是,父親在朝廷內外的震懾力不是其他人可以輕易取代的。
“今日為父興致不錯,你可有興趣聽上一曲?”
“兒子求之不得。”
激盪豪情的一曲琴音,讓孟叔翰聽得心旌激昂,有一種立馬揚刀的激情。
“爹,您壯心仍在啊。”
“呵呵。”丞相大人被兒子說得笑了。
“爹,您既然要善始善終,兒子當然是傾全力相助。”
“不然。”
“啊?”孟三公子吃了一驚。
“你我各行其事。”
“爹——”孟叔翰不解。
“叔翰,你有自己的路要走,而為父的路不一定適合你,知道嗎?如何走你自己的路,這是你自己要解決的事。”
孟叔翰沉默了好一會兒,才道:“兒子明白了。”
“去吧,為父還有事要處理。”
“是。”
當年,江生不懂。
如今,江生依舊不懂。
“江大人所言甚是,往事隨風,本相對一些往事確實是不再記得了,倒是江大人還是如此耿耿於懷。”孟明遠不無諷刺地說。
李氏,便是再不賢,你們也曾琴瑟和諧,她也為你生兒育女,和離之後你何以還要如此惡言相加?
“相爺……”江生察覺失言,一時不知如何補救為宜。
“江大人,本相應邀而來,本以為可以與江大人暢飲交談,也算是個趣味,卻不想……今日實是有些掃興了呢。”
“相爺,且慢走留步。”
“江大人認為彼此還有什麼可說的嗎?”
“相爺是否因為想讓李氏所生之子承繼江家所以才定要害我長子?”江生終於忍不住大聲嚷了出來。
這真是——意想不到!
孟明遠緩緩轉過身來,一下一下搖著手裡的扇子,臉上似笑非笑,看著那臉紅脖子粗的江生,輕飄飄地道:“江大人,敢問你之嫡次子可否大人親生?”
“自然。”
“既是大人親生,與本相何關?”
江生臉色暴紅。
孟明遠又接著道:“既與本相無關,本相何必為了一個旁人的兒子如此煞費苦心?本相是腦子進水了嗎?”
默言在一旁聽了,只覺再沒比這更好笑之事了,這位江生真真是個奇葩!
孟明遠輕嘆一聲,“大人今日之話若讓令郎得知讓他情何以堪?江大人,須知為人父母者,偏愛固然難免,但卻不可因偏愛而至生嫌隙,好端端的父子親情成了人世間最大的惡意。”
江生此時忍無可忍,拍桌狂吼道:“你以為我想嗎?李氏當年在床笫之間喊的也是你的名字,生下兒子後又時時抱著對他說如果生在相府該如何如何……”
孟明遠愣了,今日的信息量有些大,他覺得要稍微處理一下。
李氏,原來不止江生奇葩,你更奇葩啊?
還是說,你嫁予他之後精神上受到了什麼壓抑才變得如此精神兮兮,這才是導致後來你二次和離的根本原因吧?
孟明遠心頭一陣黯然,當年和離之事他確然是衝動之舉,果然是落子回不得,恩愛湮煙塵。
以為放手讓她重尋幸福,不料,她仍舊所遇非人,徒然奈何啊。
☆、第152章
世上無不透風的牆。
江生在酒樓宴請相國,結果卻鬧了一出八卦緋聞出來給京城百姓茶餘飯後增添了八卦談資。
江家成了一則笑話,江家嫡次子更是笑話中的笑話。
明明是江家嫡脈,卻被親父當成寄子。
明明樣樣比嫡兄出色,卻偏偏不被生父所喜。
如今更因嫡兄所犯之事被父親弄成了權貴圈中的笑談,情何以堪?
孟明遠聽說之後亦不免唏噓,江生是個失敗的父親,也是個失敗的男人。
至於,百姓如何說他與李氏糾葛之事,孟明遠卻沒放在心上。
孰是孰非,都已是過去之事。
他為夫時,不曾錯待於她,和離之後,亦不曾去招惹撩撥於她,她的人生是她自己走出來的,最大的原因還是在她自己的身上。
就如他的人生是他自己所走,即便有渣爹軟媽加嬌媚姨娘和渣兄,他依舊有自己的選擇。
人,在人生岔路口時,選擇往往至關重要!
在孟明遠認為此事作為談資很快就會被新的新聞八卦取代的時候,事情有了續篇。
江家嫡次子雇凶滅了江家滿門,爾後到衙門投案,自盡於堂上。
一出人倫悲劇!
江家至此無後。
偏激,長年累月的壓抑造就了人的偏激,當一個事件成為導火索爆發的時候,局勢便已無可控制,只能邁向既定的結局。
只餘一聲長嘆!
孟明遠練字之時總是在自己的“聽風閣”書房之內,當他想獨處思考時,亦是在此。程氏的馨院不過是夫妻共同生活之地,而這裡才是屬於他自己的。
獨自漫步在聽風閣院中,丞相負手而立,遙望天際新月,悠然嘆息。
他不過一時起意想去瞧瞧江生想耍些什麼,結果卻牽出了他曾經的夫妻私密,只能說令人瞠目結舌,難以置信。
江生長子所犯之事,只不過丟官去爵費些銀錢便能了結。可偏偏江生不甘就此認命,非要各處鑽營尋求解決之法,反而事與願違,一門滅絕。
養不教,父之過!
當引以為戒!
披著銀色月光,孟明遠緩緩出了“聽風閣”,往“馨院”而去,旁人之事他唏噓慨然已足夠,卻不必讓之對自己的生活有什麼影響。
“老爺。”
見他進屋侍候的丫環婆子請了安便識趣的退下了。
已經御了釵環換了睡衣的程雪蘭從內室迎了出來,“還以為遠郎不過來了呢。”
“原來夫人是想獨睡啊,倒是為夫不識趣了,那為夫還是不惹人煩……”丞相大人作勢要轉身離開。
卻被夫人伸手牢牢拽住,有些嗔怪地道:“又來作怪,哪個想要獨睡了?”一邊說一邊將人往內室拽去。
孟明遠順著她走入臥室。
“妾身服侍遠郎沐浴更衣就寢。”
孟明遠沒有拒絕,他今日確實有些懶怠。
程雪蘭默默地幫丈夫淨身,幾十年的相依相伴,他們是最親密的人,有些事遠郎不說她也是明白的。
更衣之後,夫妻二人回到臥室就寢。
程雪蘭很快就睡著了,而孟明遠卻很久之後才睡著。
他還有許多事重要的事要做,過客一般的人是不必花費太多心神的。
第二天又是一個新的開始。
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江家之事,最後竟至演變成趙郡李氏與襄陽江家的決裂,進而引爆李氏女一夕境遇艱難。
趙郡李氏與柳州陸氏結怨,便是因李氏之女。
如今,襄陽江家與李氏決裂,依舊是因李氏之女。
李氏,這到底是你的幸還是不幸呢?
孟明遠一時也不知道怎麼形容如今的局勢演變了。
世家大族的喪鐘終於敲響了嗎?
哈!
那他這些年的努力便不算白廢,當年世家硬推他坐上丞相之位,讓他騎虎難下,艱難為相幾十載,如今該是他們還帳的時候。
人死帳不爛,該收的他不會手軟,更不會心軟。
落井下石,順手補刀這種事,丞相大人如今早已使得得心應手,開華帝沒有下手做的事,小四兒卻開始動手了,丞相大人表示甚是欣慰。
事情總要開始做才能看到希望,小四顯然已經明白了這個道理。
皇帝要有作為,丞相就得為其開道肅街,這是身為臣子的本分。
“爹,您不是說要退休好好休息的嗎?”這是孟三公子對父親的調侃。
孟丞相輕理著琴弦,小試琴音,表情有一點點的不滿意,“為父久不理琴弦,倒有些生疏了呢。”
孟三公子不滿父親顧左右而言他,在一邊搖著手裡的扇子,道:“爹,您為他們家做的事夠多了,您不是也說要休息的嗎?”
“當初不許你們入仕,你們一個兩個都不肯聽話,為父自然也只能拖著這把老骨頭陪著你們耗,總不能讓為父得罪的那些人生吃活吞了你們。”
孟叔翰忍不住輕哼一聲,“兒子豈是那般不中用之人?”
“父母之心而已。”
“爹。”
“叔翰,為父凶名已久,這是塊活招牌,不用白不用。”
孟三公子啞然。
這倒也是,父親在朝廷內外的震懾力不是其他人可以輕易取代的。
“今日為父興致不錯,你可有興趣聽上一曲?”
“兒子求之不得。”
激盪豪情的一曲琴音,讓孟叔翰聽得心旌激昂,有一種立馬揚刀的激情。
“爹,您壯心仍在啊。”
“呵呵。”丞相大人被兒子說得笑了。
“爹,您既然要善始善終,兒子當然是傾全力相助。”
“不然。”
“啊?”孟三公子吃了一驚。
“你我各行其事。”
“爹——”孟叔翰不解。
“叔翰,你有自己的路要走,而為父的路不一定適合你,知道嗎?如何走你自己的路,這是你自己要解決的事。”
孟叔翰沉默了好一會兒,才道:“兒子明白了。”
“去吧,為父還有事要處理。”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