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崔闥叉手道:「五百艘戰船,五萬士兵。」

  高素之又若無其事說:「蘇州船塢有獻戰船數百,可即刻奔往山東。」

  李玄度皺了皺眉。

  王珩眼皮子一跳,非是官營,那就是民間船廠造的戰船了?哪個人敢那麼大膽,在朝廷的號令外造戰船?蘇州——那是聖人為藩王時候在蘇州推廣棉花時候,暗中進行的事情嗎?!所以那個時候便有攻下半島的計劃了?王珩一抬頭對上高素之含笑的神色,心中猶為悚然。

  高素之給宰臣們透出自己的意願,餘下的事情便有宰臣們繼續做商議。她的心中還有其餘主張,只是並未跟朝臣們明言,等到退朝後,高素之見到王映霜,才說:「百濟所言不實,朝貢多走海路,怎麼可能被截斷?它也不是誠心想要臣服,而是想要借著大齊的兵力成為半島的霸主。以往往年的情形來看,高句麗恐怕會聯合百濟,攻滅新羅。」

  「遼南八月便入冬,將持續到來年三月。」王映霜讀過不少地理志,她琢磨一陣,道,「六月的時候又是雨季開始,這意味著大軍要在三月到六月間成功。」酷寒的冬季縱然有棉衣也不適合行軍,和大雨連綿的雨季更是會讓兵馬陷入遼澤中。

  「先與新羅結盟,攻占百濟。」依照高素之兩輩子得來的經驗,知道高句麗最擅長的就是築造「山城」,這些易守難攻的軍事防禦工程會將兵馬拖入泥潭中。好在她們現在手中有火.藥,什麼山中堡壘炸了就是了。不過穩妥起見,在半島中還得有個基地。

  雖然心中有章程,可事情沒那麼容易定下,還得朝臣們進行一輪又一輪的商議,在這過程中,新羅女王再度派遣使臣來到大齊請求支援,高素之親自接見使臣,應允了此事。

  要遠征遼東,並非一道命令便能解決的,還需做籌備。高素之先命營州、幽州發小股兵力攻打遼東,高句麗並未臣服,而是直接應戰。到了十月的時候,高素之封慕容觀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統領水師,從萊州啟航。兩個月後,高素之又以慕容紹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兵部尚書崔闥為副,率領人馬向遼東逐漸推進,待到冬季結束後,正式對其用兵。

  長安冬。

  整個元月,宮中都很是忙碌。

  這是新帝登基的第一個新年,雖然「太上皇」仍舊在,可誰都知道整個大齊最有話語權的人是誰。

  祭祀、改元諸事,沿用舊制即可,但擺在禮部面前還有一件很棘手的事。

  太平元年,新登基的聖人要立後了。

  原本由太子妃王氏進為皇后即可,可偏偏聖人是女兒身。

  難道昔日的婚事還作數嗎?

  第89章

  聖人要立後,是國之大事,哪能草草?

  一切的名正言順都因著聖人是女身作廢了,詔旨一下,朝臣們便激憤地上書,根本不肯同意。對他們來說,接受一位女君已經是為難,何況是還要讓女子為後,那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朕昔日在藩邸時,奉上皇旨意納妃。王氏是朕髮妻,告過太廟祖宗,也名在宗牒上,有什麼不妥當的?」高素之冷笑一聲,根本不在意朝臣難看的臉色。

  「那時候也不知陛下是女兒身啊!」禮部尚書苦著臉道,他拿眼神去乜王珩,按理說這位最有資格說話。如果當初知道「齊王」是女人,誰還會將女兒嫁入王府!

  「難道諸位是要朕忘恩負義?拋棄糟糠之妻嗎?」高素之又問。

  「當時也是權宜之計,陛下可從其餘方面補償。」諫官義正詞嚴道。他倒是想說由聖人賜婚之類的話語,可在高素之那冷酷逼人的眼神下,到底沒敢說出口。

  朝議的結果自然是不肯同意立王映霜為後,甚至激憤的官員還要上諫言要高素之自良家擇取兒郎做皇夫。

  高素之的表現很平靜,她道:「朕已有妻。」禮部不同意也無妨,那就一直拖下去吧,反正她是不可能放王映霜出宮的。

  退了朝後,朝臣們追上王珩,埋怨道:「王公怎麼也不出言勸諫?」

  王珩面色冷沉,眼中布滿了血絲。他要怎麼攔?先前王映霜回家都將話說清楚了,她自願留在皇宮中,他還能有什麼辦法?這些都是爛帳了,要怎麼算清楚?

  「這不是狐媚惑主嗎?」諫官嘟囔一聲。

  王珩聽得心中哽,還沒等他出聲,又有一人道:「陛下留王氏在宮中也無不可,只是萬不能立後。還得選皇夫,早日生出嗣君啊。」

  「可若是選擇皇夫,又是住在哪兒?宮中都是女眷、宦官,難道男女之大防就不顧了嗎?」禮部尚書嘆氣道,只覺得事情無比棘手。這聖人變成了女身,一些舊制都要改動,可他根本就沒有什麼頭緒啊!怎麼就「齊王」登基了呢?

  「這事兒上皇和太后怎麼說?」又有人道。

  走到一塊的朝臣沒人吭聲,去年年尾的時候發生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被幽禁在魏王府中的庶人高望之不知服食了什麼中毒了,救回一條命的同時,卻失去了行動能力。原本的魏王妃呢,也因著先前的急病體弱不堪,難以照顧高望之。

  聖人體諒太后憐惜幼子之情,將高望之接到了太極宮中,與上皇一道修養。不過沒幾日,太后便提出要搬遷至「東內」。在長安有兩大皇宮,一是太極宮,二是神武帝時興建的大明宮,因在東側又稱呼為「東內。不過除神武外,泰始以及當今聖人,都在太極宮中聽政。上皇、太后搬遷至大明宮後,是徹底地不問政事了,朝臣們想見他們一面都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