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無事,已經解決了。」高素之揚起了一抹笑容,沒有說太多。她朝著床上僵著身體試圖坐起的泰始帝走了兩步,低頭看著他道,「聖人且放心,亂臣賊子未曾打入太極宮中。」

  泰始帝揪著被褥,眼睛鼓得像青蛙,到底誰才是亂臣賊子?!他的太子——竟然是個女人,他就這樣被皇后欺瞞了二十來年!

  崔元元看也不看泰始帝,只是道:「聖人慾比跡洪古,希風太皇。」

  高素之輕嘆一口氣,垂眸道:「阿娘,此事不急,待朝中亂象平去後再說。」

  高慕之早已經身死,勛貴們沒有依靠,當然不會傻到在這個時候發難。此刻的亂象,除了魏王一黨,還能夠有誰呢?崔元元神色僵了僵,眉眼間浮現出幾分憂慮來。她道:「崔閎怎麼知情的?」

  「他說是燕國夫人。」高素之搖頭,身份的揭穿比她計劃得要早。好在她準備的武器有足夠的威懾力。僅僅靠什麼「天命」「功業」可不成,最終還不是得看武力嗎?要壓服的是朝臣和士人,至於百姓——在這個信息閉塞的時代,連縣令都不聞,何況是天子?

  「你打算如何處置他們?」崔元元又問,其實走到這一步,也有她們的逼迫。為了保住兩個女兒,她決定捨棄高望之這個兒子,可真到了要論生死的時候,她的心中難免有如刀割。

  高素之道:「兒昔日所言皆作數。」頓了頓,又說,「只是舅父那邊——恐怕不大好處置。」有見諸王謀逆未曾被賜死的,可不曾宰臣興兵能得活。當然,她也不希望崔閎活著出大牢。

  崔元元沉默良久,低聲說:「這也是他自己的選擇。」

  「阿娘。」高素之輕輕地喊了一聲,面上流露出幾分歉疚之色來。崔皇后幫她良多,可要對付的卻是她的親人,在這一點上,畢竟有所虧欠。可她還是要繼續走的,不能因為一時心軟而給人留下機會。

  「我無事。」崔元元道,她深吸了一口氣,苦笑道,「早知該有這一日。你尚有要事要忙,不必憂心我。」

  高素之的確有許多事情要做,她不能在皇后的身邊侍奉。朝著王映霜看了一眼,眸光交匯間,王映霜已然心領神會。她柔聲道:「我在宮中陪著皇后殿下。」

  小半日的動盪就那樣過去,首犯、從犯都被扔入了大牢中。

  可崔閎那番關於高素之女身的議論就那麼傳了出去,在長安鬧得紛紛揚揚。那些大放厥詞的都是些有點閒錢的士人,滿口之乎者也,說甚麼「此事從未見」。

  不過東宮也沒有任由各種流言持續發酵,她的人馬早已經融匯在人群裡頭,一說是高素之的天命,二說是高素之的功業,對於尋常百姓而言,天是可敬畏的,而糧食又是立身活命之機,一切都是東宮所賜,日後或有更多好處,那他們還有什麼不滿的?反正再怎麼議論,皇位都不會掉到他們的頭上。

  除了引導朝野的輿論外,高素之又重新任用了在泰始帝時辭官的慕容紹,以及東宮出身的將領。這是為了應對一些心懷不軌的宗室,他們為了自身的利益,不會聽「天命」那套說辭,只會覺得連女人都能當皇帝,他們憑什麼不能?

  平陽公主府中。

  高滿得知消息後,也陷入怔愣中許久不能回神。

  她跟高素之合作很多,但對高素之的身世秘密是不知情的。她原以為高素之只是聽從王映霜的,所以才關懷女子的事業,可如今看來,那是因為她自己就是女兒身!驚詫歸驚詫,她倒是沒有什麼「不可」的想法。她跟樂善學宮的小娘子們一樣,想到高素之以女身為帝,就熱血沸騰,有一種與有榮焉的激動。

  「你怎麼不驚訝?」高滿扭頭問來公主府拜訪的慕容觀。

  慕容觀一揚眉,沒直接回答,而是道:「我要去江南了。」

  高滿一愣,抓緊了慕容觀的手,問她:「你去南方做什麼?」

  慕容觀沉聲道:「楚王在藩。」頓了頓,她又道,「還有一事,殿下當年在蘇州時候,買下了不少船隻,要組建水師,我先過去看看。」

  「可你也不習水戰啊!」高滿抱住慕容觀的手臂,在西北疆場縱馬馳騁是一回事,水戰又是一回事。

  慕容觀笑了一聲:「所以只是去瞧瞧進度。」

  高滿想了想,斬釘截鐵道:「我跟你一起去。」吳楚之地是她父親的舊封,有產業在那處,她在京中長成,卻一次都沒能去江南。

  高滿念頭一起就沒那麼容易打消了,她風風火火的,第一時間前往東宮拜見高素之,表達了自己想與慕容觀同行的訴求。如今樂善學宮已經步上正軌,高素之自個兒在長安,已經用不著她做什麼了。況且,高神嘉也十二歲了,是可以學著處理事務的年紀了。

  高素之見高滿執意要離京,也不好反對什麼。她沉思片刻後,道:「將樂善學宮學成的一些人也帶過去。」樂善學宮卓有成效,在長安外,也該有類似的學宮創建。蘇州是個很合適的地方,她在那兒一年已經打下了基礎。棉花推廣種植,江南紡織業正盛。未來東南沿海還要興建港口,遲早是富庶之地。

  高滿:「……殿下倒是會壓榨人。」唉,她只想陪著慕容觀到處走動,壓根沒想要做成什麼事。

  「以你的本領,不過是小菜一碟。」高素之一揚眉,莞爾笑道,「你要離京,記得與皇后說一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