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頁
高滿稱了一聲「是」。
數日後,高滿、慕容觀悄悄地離京。
而三司審了崔閎、高望之謀逆案後,也上呈了結果,羅列罪狀,判為斬刑。可到底如何,還是得看高素之的意思。
被關押在牢中的高望之倒是知道怕了,一面想要拿同胞之情打動高素之,一面將所有罪責都推到崔閎以及幕僚的身上,哭得涕泗橫流。可高素之沒去看他,皇后也沒去看他。
在三司將奏疏上呈的次日,牢中便傳出崔閎畏罪自盡的消息。
高素之暗鬆了一口氣,將魏王、咸陽長公主、蘭陵公主等廢為庶人,幽禁在府中。至於崔家、陸家以及鄭家的主謀,俱是判決斬刑,其家眷流放嶺南,縱然是遇大赦,也終身不得回長安。
六月初。
泰始帝下制書命皇太子素之即位,自為太上皇,以皇后崔氏為皇太后。
自泰始帝中風重病後,以高素之監國,權勢便轉移到高素之的手中。
如今的退位只是個再走個形式而已。
可這個形式對高素之而言極為重要,她為天子,終於能名正言順地執掌天下了。
唯一的遺憾,便是不能即刻以王映霜為皇后。
王映霜柔聲勸解著憤懣不平的高素之:「如今只是看著平靜了,可朝中對你女身為帝仍舊有異議,再立女後,太過激進,還是穩妥些好。」
她們都走到了這裡了,再等上一段時間又何妨呢?
高素之知道道理,可仍舊忍不住揪心,她攬著王映霜,心中悶得厲害,良久才說:「你阿耶那邊——」她先前一直避著王珩,沒跟他談論「私事」。
王映霜眼睫披垂,嘆了一口氣,說:「不必管他。」話一出口,便先行笑了起來。哪能真的置之不理?「我去同他說吧。」
高素之輕哼。何止是王珩,還有太后那關呢,就算當了皇帝,也得被「出櫃」困住啊。不過話說回來,她跟王映霜在宮中都未曾遮掩過,依照太后的眼力,恐怕早已經知情了。
泰始二十三年,自元月高慕之謀反以來,朝堂的動盪便沒有止息過,直到六月泰始帝退位稱上皇,才勉強從亂象中恢復過來。
王珩仍舊掛著大學士、同平章事的頭銜,可除了商議朝政事外,他根本沒有機會私底下覲見高素之,談論一些「私事」。他以「大公」為要,只是憋在心中的那股氣一直沒能消除。何止是他如此?在高素之身份敗落後,整個王家的氛圍都很是古怪,尤其是盧玉柏,更因兩個女兒唉聲嘆氣。
在王映霜回到王家時,盧玉柏狀若無意地詢問,她在府中住上幾日。
王映霜對著母親期待的眼神,內心也感懷不已,可她跟高素之的計劃還未曾做完呢。她嘆了一口氣,低聲道:「一兩日吧。」
盧玉柏一愣神,忍不住道:「也太短了些。」
王珩壓不住自己的脾氣了,他板著臉道:「陛下幾時能放你出宮?」太荒謬了,竟然是女扮男裝!他家一直被蒙在鼓中。如果不是崔閎揭穿,是不是就得隱瞞一輩子?這樣他家二娘子就是那位登往權勢之位的犧牲品了嗎?他可以說服自己,是天賜之命,是大齊之主,當個前所未有的女帝也無不可,但他的女兒——至今尤掛著「太子妃」之名,住在宮裡頭,這又是什麼意思?
王映霜蹙著眉道:「宮中尚有事要處理。」
王珩拔高聲音:「後宮中事哪裡還需要你去料理?陛下又沒有後宮。再說了,不是還有太后在嗎?哪裡有什麼事情需要你幫忙?」
「難道在父親的眼中,我只能料理後宮中事嗎?」王映霜凝視著王珩,反問道。「阿耶到底在急什麼?」
王珩仿佛沒聽見王映霜的詰問,他厲聲道:「你跟陛下都是女人,那過往的一切都不做數了,她難不成要耽誤你的一輩子嗎?」
「阿耶不會是想讓我回家,然後擇取一良婿吧?」王映霜眼神微微發寒,連笑容都變得譏誚起來。
王珩心中悶得厲害,長女和離後就一直在家中,而次女呢?更是一個大笑話了,不少人在背後指指點點他。
王映霜又問:「我這身份回府後除了出家,還有其餘出路麼?」
「那你名不正言不順地留在宮中,是有什麼出路嗎?」王珩怒氣沖沖道,他霍然起身,瞪著王映霜,「聖人是女帝,遲早要納一些郎子入宮的,甚至還會立男——」
「不可能。」王映霜沒等王珩說完,就截斷了他的話。她知道高素之的性情,可聽人一講,心中也不由得煩悶了起來。她對著王珩道,「我今日回來也是給阿耶提個醒,除我之外,後宮不會有旁人。」
王珩一時半會兒沒反應過來,等理解王映霜在說什麼,頓時如晴天霹靂砸下,愣在當場。他耳中嗡嗡作響,眼前也不由得模糊一片。他喘了一口粗氣,扶住了桌子後,渾身都在顫抖。
「阿耶當初要我嫁齊王,我嫁了,甚至比阿耶想得走得更遠,阿耶還有什麼所求的呢?」王映霜又輕笑了一聲,他看著面色煞白的王珩,突然間湧上了一抹快意,原來她也是有怨氣的嗎?遇到高素之是她的幸運,這不能抹消她最初的「棋子」身份。
「你你你——」王珩指著王映霜說不出話來。
盧玉柏眼眶發紅:「可齊王、齊王她是個女人。」
王映霜笑了一聲:「女人又如何呢?」頓了頓,在全家的靜默中,她又說,「我很慶幸她是個女人。」
數日後,高滿、慕容觀悄悄地離京。
而三司審了崔閎、高望之謀逆案後,也上呈了結果,羅列罪狀,判為斬刑。可到底如何,還是得看高素之的意思。
被關押在牢中的高望之倒是知道怕了,一面想要拿同胞之情打動高素之,一面將所有罪責都推到崔閎以及幕僚的身上,哭得涕泗橫流。可高素之沒去看他,皇后也沒去看他。
在三司將奏疏上呈的次日,牢中便傳出崔閎畏罪自盡的消息。
高素之暗鬆了一口氣,將魏王、咸陽長公主、蘭陵公主等廢為庶人,幽禁在府中。至於崔家、陸家以及鄭家的主謀,俱是判決斬刑,其家眷流放嶺南,縱然是遇大赦,也終身不得回長安。
六月初。
泰始帝下制書命皇太子素之即位,自為太上皇,以皇后崔氏為皇太后。
自泰始帝中風重病後,以高素之監國,權勢便轉移到高素之的手中。
如今的退位只是個再走個形式而已。
可這個形式對高素之而言極為重要,她為天子,終於能名正言順地執掌天下了。
唯一的遺憾,便是不能即刻以王映霜為皇后。
王映霜柔聲勸解著憤懣不平的高素之:「如今只是看著平靜了,可朝中對你女身為帝仍舊有異議,再立女後,太過激進,還是穩妥些好。」
她們都走到了這裡了,再等上一段時間又何妨呢?
高素之知道道理,可仍舊忍不住揪心,她攬著王映霜,心中悶得厲害,良久才說:「你阿耶那邊——」她先前一直避著王珩,沒跟他談論「私事」。
王映霜眼睫披垂,嘆了一口氣,說:「不必管他。」話一出口,便先行笑了起來。哪能真的置之不理?「我去同他說吧。」
高素之輕哼。何止是王珩,還有太后那關呢,就算當了皇帝,也得被「出櫃」困住啊。不過話說回來,她跟王映霜在宮中都未曾遮掩過,依照太后的眼力,恐怕早已經知情了。
泰始二十三年,自元月高慕之謀反以來,朝堂的動盪便沒有止息過,直到六月泰始帝退位稱上皇,才勉強從亂象中恢復過來。
王珩仍舊掛著大學士、同平章事的頭銜,可除了商議朝政事外,他根本沒有機會私底下覲見高素之,談論一些「私事」。他以「大公」為要,只是憋在心中的那股氣一直沒能消除。何止是他如此?在高素之身份敗落後,整個王家的氛圍都很是古怪,尤其是盧玉柏,更因兩個女兒唉聲嘆氣。
在王映霜回到王家時,盧玉柏狀若無意地詢問,她在府中住上幾日。
王映霜對著母親期待的眼神,內心也感懷不已,可她跟高素之的計劃還未曾做完呢。她嘆了一口氣,低聲道:「一兩日吧。」
盧玉柏一愣神,忍不住道:「也太短了些。」
王珩壓不住自己的脾氣了,他板著臉道:「陛下幾時能放你出宮?」太荒謬了,竟然是女扮男裝!他家一直被蒙在鼓中。如果不是崔閎揭穿,是不是就得隱瞞一輩子?這樣他家二娘子就是那位登往權勢之位的犧牲品了嗎?他可以說服自己,是天賜之命,是大齊之主,當個前所未有的女帝也無不可,但他的女兒——至今尤掛著「太子妃」之名,住在宮裡頭,這又是什麼意思?
王映霜蹙著眉道:「宮中尚有事要處理。」
王珩拔高聲音:「後宮中事哪裡還需要你去料理?陛下又沒有後宮。再說了,不是還有太后在嗎?哪裡有什麼事情需要你幫忙?」
「難道在父親的眼中,我只能料理後宮中事嗎?」王映霜凝視著王珩,反問道。「阿耶到底在急什麼?」
王珩仿佛沒聽見王映霜的詰問,他厲聲道:「你跟陛下都是女人,那過往的一切都不做數了,她難不成要耽誤你的一輩子嗎?」
「阿耶不會是想讓我回家,然後擇取一良婿吧?」王映霜眼神微微發寒,連笑容都變得譏誚起來。
王珩心中悶得厲害,長女和離後就一直在家中,而次女呢?更是一個大笑話了,不少人在背後指指點點他。
王映霜又問:「我這身份回府後除了出家,還有其餘出路麼?」
「那你名不正言不順地留在宮中,是有什麼出路嗎?」王珩怒氣沖沖道,他霍然起身,瞪著王映霜,「聖人是女帝,遲早要納一些郎子入宮的,甚至還會立男——」
「不可能。」王映霜沒等王珩說完,就截斷了他的話。她知道高素之的性情,可聽人一講,心中也不由得煩悶了起來。她對著王珩道,「我今日回來也是給阿耶提個醒,除我之外,後宮不會有旁人。」
王珩一時半會兒沒反應過來,等理解王映霜在說什麼,頓時如晴天霹靂砸下,愣在當場。他耳中嗡嗡作響,眼前也不由得模糊一片。他喘了一口粗氣,扶住了桌子後,渾身都在顫抖。
「阿耶當初要我嫁齊王,我嫁了,甚至比阿耶想得走得更遠,阿耶還有什麼所求的呢?」王映霜又輕笑了一聲,他看著面色煞白的王珩,突然間湧上了一抹快意,原來她也是有怨氣的嗎?遇到高素之是她的幸運,這不能抹消她最初的「棋子」身份。
「你你你——」王珩指著王映霜說不出話來。
盧玉柏眼眶發紅:「可齊王、齊王她是個女人。」
王映霜笑了一聲:「女人又如何呢?」頓了頓,在全家的靜默中,她又說,「我很慶幸她是個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