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
不過也算是賓主盡歡。
下人進來收拾完,楊玄正要引他們去府衙,卻聽有人來報:“將軍到!”
國舅爺抬頭,只見身披銳甲的厲行大步入門。
厲行眉宇闊朗,笑容疏放,可惜說的卻是再客套不過的話:“諸位到了也不遣人來說一聲,否則厲某定當親自相迎啊。”
察覺到那潛藏的敵意,國舅爺咬了口歸州的香桃,意態悠然:“大厲啊,你這見到討厭的人就說虛話的習慣,這麼多年還是改不了?”
厲行撩袍坐下,橫了他一眼:“你也知道自己惹人厭?那還來做什麼?”
國舅爺笑著推脫:“君命臣來,臣不得不來。”
厲行冷笑一聲,沒再說話。誰不清楚趙德御耳根子軟,身邊人怎麼說,他就怎麼答應。國舅爺上回雖然被貶往瓊州,可呂會那廝夠蠢,攛掇趙德御出兵党項。結果敗了也就算了,還給機會讓國舅爺手裡握著的能量顯了出來。如今趙德御對國舅爺的寵信有增無減,他的一句話,抵得過所有東西。國舅爺要去哪兒赴任,還不是由他自己選的?
一番對話讓氣氛冷了下來,也沒了暢談的興致。一行人轉往府衙進行州務交接。
歸州畢竟是瓊州那種破落地方,府衙不算破敗。只是也有個難題,那就是前知州徐遠年前病逝,他的夫人當初又難產而死,如今只留下他的老阿母與年僅三歲的兒子徐意。徐遠為官清廉,家中也無田無地,徐母跟小徐意就在厲行的接濟下繼續住在府衙。
如今國舅爺出任新知州,徐家祖孫是不是該搬出去就得看國舅爺的意思了。
徐意比楊玄、厲行的兒子要小得多,幽黑的眼睛直巴巴地看著你,就足以讓人心生憐憫。只不過他很犟,聽到這樣的變故後愣是沒有半點淚意,拉著國舅爺的衣擺問:“你就是國舅爺?”
國舅爺俯身笑道:“我就是。”
徐意歪著頭:“他們說你不是好人。”
國舅爺笑應:“我確實不是。”
“不是好人,那是不是就是壞人?”
“也許是。”
“如果壞人對我好,那我該當他是好人還是壞人?”
“你很聰明,這問題可把我難倒了,我得想清楚才能回答你。”國舅爺把小徐意抱了起來,指著內院問:“你祖母在裡面?”
小徐意用力點點頭。
國舅爺遣人把禮物帶上,抱著小徐意去見徐母。徐母兩鬢斑白,眼睛也不太好使,不過到底是孤身養出個知州兒子的老婦人,待人接物始終有條不紊。
國舅爺無意讓這兩個孤苦無依的祖孫搬出去,兩家也就同住府衙了。而後他照舊把州務扔給方笑世跟李寶,自己倒是閒得教起了小徐意習字。
而這時有人去拜訪厲家軍的厲行,他就是程氏理學的倡導者程昶。他將今科蘇氏理學十六人進士及第的消息帶了過來,不無擔憂地說:“蘇氏理學一旦坐大,對我們不利啊。”厲行卻沒有給他答覆。
方笑世跟國舅爺說起這事,國舅爺笑了:“我可以光明正大地支持正則兄,他卻不能明目張胆地將程氏理學推上去。文武勾連,那可是犯忌的。我不怕,因為我名聲夠不好了,沒人會相信我能影響士林。可大厲不行,他手握重兵,本來就很容易讓官家猜忌,再扶持程氏理學?不要命了吧。”
方笑世也笑:“這麼說來你的惡名倒是占了便宜。”
“那當然,”國舅爺說:“干起壞事來理直氣壯,偶爾干點好事吧——還沒人相信。這樣官家可就放心了。”
方笑世問:“那程氏理學要壓制嗎?我不信你是支持它的。”
“堵不如疏。”過一陣子聯繫上川書院的人,讓他們過來這邊舉行會講。這‘理’是越辯越明的,無論哪邊能辨贏,那些盲從者都會有所得,雖然不一定醍醐灌頂大徹大悟,但至少不會盲目推崇。”
“上川書院,”方笑世把搖晃手中酒罈:“上川書院?”
“怎麼了?”
“上川書院也是你的手筆?”
“怎麼可能。”國舅爺矢口否認:“上川書院可是匯聚了不少名家大儒的治學聖地,能跟我有什麼關係?沒半點關係。”
“你就扯吧。”方笑世冷笑:“你不提我還不覺得,你一提我就確認了。南渡前上川書院還籍籍無名,怎麼如今一提起來就讓人覺得它是治學聖地、底蘊深厚?能在短時間內把一個地方推上高峰,除了你還能有誰?只不過你依然隱在後邊而已。”
“你這推測真沒道理。”國舅爺笑:“而且還會傷了不少文人士子的心。”
方笑世滿臉嘲意:“傷心也活該。”
“不管有關係也好,沒關係也好,那都不是我能掌控的東西,我也不想去掌控。”國舅爺淡道:“不過順勢讓他們替我們做些事,還是可以的。”
“順勢,”方笑世說:“這麼簡單的道理,又有幾個人想得到?大都是一味地倒行逆施。狄國那邊,蕭存良也快不行了吧?”
“快了。”國舅爺不無嘆惋:“蕭國相也是個人物,可惜了。”
“可惜什麼?如果他出在東明,你一定會第一個把他除掉吧?他那種性情,當個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還好,一旦掌權就糟糕了,他會覺得只有自己是對的,剛愎自用,一意孤行——這點倒與程氏理學不謀而合。”
“所以可惜了。”國舅爺一本正經地說:“可惜他不能繼續活下去,讓狄國更亂點。”
方笑世剛灌入喉間的酒嗆住了,老半天才順過氣來,大罵:“這話說得真夠無恥。”
“謬讚。”
第36章
“請我赴宴?”
國舅爺正拿著棋子準備吃了方笑世的大龍,聽李寶說有人來了,頭也不回地問:“誰?”
李寶說:“荊南的大戶!以荊南首富朱一江為首。”
“朱一江,這名字倒是有趣,好像聽過。”國舅爺把方笑世的棋殺了大半,轉頭拿糕點逗弄坐在一邊的小徐意:“小意兒,你說該不該去?”
小徐意早就不認生了,張嘴一咬,連著國舅爺的指頭都被他咬出個小牙印。他砸吧著嘴吃完糕點,後才點頭說:“去!”
“那好,去。”國舅爺接過李寶手裡的帖子:“到時我會去,今兒我就不見他們,你讓他們回去等著吧。”
李寶已經習慣國舅爺這種做派,認命地替國舅爺跑腿。
方笑世拿過帖子:“三日後桃李園?你又做了什麼?”
國舅爺抬手把方笑世趁機移走的白子補了回去:“沒做什麼。”
國舅爺這邊有人盯著厲行,厲行那邊自然也不遑多讓。幾個荊南大戶前腳剛踏進府衙,厲行後腳就聽到了消息。
有人來報時楊玄也在,他問道:“荊南大戶一直很配合,我們也沒多注意,難道他們也歸屬於‘商聯’?”
厲行搖頭:“‘商聯’起初都是京商,後面才慢慢滲入各地。他們通常不會聯合當地大戶,只有在實在吃不下的時候才會分出一部分讓當地大戶參與。在荊南這邊,似乎沒有這種情況。”
楊玄道:“可是這次那些大戶實在太齊心了,你就從來沒有被他們一起宴請過吧?”
“‘他’在商道上確實無人能及,東明商賈似乎認他為首。”厲行倒是沒氣餒,笑著說:“你能想像荊南軍中所有將領請‘他’喝酒嗎?不能吧?所以沒必要去比。不過還是要盯緊點。”
“可是這事不尋常。”楊玄還是有些擔憂:“你說那些大戶是不是也想入商聯?”如果說以前商聯只是眾人取笑式的稱呼,那麼經過兩年前那一役,它已經打響了名頭,許多商賈都以入商聯為榮。
“入商聯也沒什麼不好,商賈向來為利所趨,他想倒行逆施也沒人會同意。”厲行眸色沉了沉,抬頭說:“從之早些時候來信,說李老正準備在把‘他’這些年的種種舉措整集成冊,印刷成書,讓各地官員擇而效之。這麼多年了,我們也該分清楚了,‘他’在主和、主戰之爭上有不同的主張,但是他的生財手段卻有可能成為我們的一大助力——看看商聯在党項、大越一役中的運轉就知道了。”
楊玄突然問:“鵬展,你有沒有想過……說服他共謀伐北?”
厲行沒有說話。
深春風暖,吹得桃花紅了,楊柳綠了,又是一年的好時節。荊南是個好地方,四季分明,春有山花爛漫,夏有沁泉漱石,秋是碩果滿枝,冬是瓊華滿山;江南也是好地方,柳腰輕軟,吳語嬌儂;臨京更是好地方,僅是十年,已稱得上是天上人間。那句詩怎麼說來著?“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梁州當汴州”,說的就是臨京的雲泉湖,說的就那兒的繁盛堪比昔日的汴京。
下人進來收拾完,楊玄正要引他們去府衙,卻聽有人來報:“將軍到!”
國舅爺抬頭,只見身披銳甲的厲行大步入門。
厲行眉宇闊朗,笑容疏放,可惜說的卻是再客套不過的話:“諸位到了也不遣人來說一聲,否則厲某定當親自相迎啊。”
察覺到那潛藏的敵意,國舅爺咬了口歸州的香桃,意態悠然:“大厲啊,你這見到討厭的人就說虛話的習慣,這麼多年還是改不了?”
厲行撩袍坐下,橫了他一眼:“你也知道自己惹人厭?那還來做什麼?”
國舅爺笑著推脫:“君命臣來,臣不得不來。”
厲行冷笑一聲,沒再說話。誰不清楚趙德御耳根子軟,身邊人怎麼說,他就怎麼答應。國舅爺上回雖然被貶往瓊州,可呂會那廝夠蠢,攛掇趙德御出兵党項。結果敗了也就算了,還給機會讓國舅爺手裡握著的能量顯了出來。如今趙德御對國舅爺的寵信有增無減,他的一句話,抵得過所有東西。國舅爺要去哪兒赴任,還不是由他自己選的?
一番對話讓氣氛冷了下來,也沒了暢談的興致。一行人轉往府衙進行州務交接。
歸州畢竟是瓊州那種破落地方,府衙不算破敗。只是也有個難題,那就是前知州徐遠年前病逝,他的夫人當初又難產而死,如今只留下他的老阿母與年僅三歲的兒子徐意。徐遠為官清廉,家中也無田無地,徐母跟小徐意就在厲行的接濟下繼續住在府衙。
如今國舅爺出任新知州,徐家祖孫是不是該搬出去就得看國舅爺的意思了。
徐意比楊玄、厲行的兒子要小得多,幽黑的眼睛直巴巴地看著你,就足以讓人心生憐憫。只不過他很犟,聽到這樣的變故後愣是沒有半點淚意,拉著國舅爺的衣擺問:“你就是國舅爺?”
國舅爺俯身笑道:“我就是。”
徐意歪著頭:“他們說你不是好人。”
國舅爺笑應:“我確實不是。”
“不是好人,那是不是就是壞人?”
“也許是。”
“如果壞人對我好,那我該當他是好人還是壞人?”
“你很聰明,這問題可把我難倒了,我得想清楚才能回答你。”國舅爺把小徐意抱了起來,指著內院問:“你祖母在裡面?”
小徐意用力點點頭。
國舅爺遣人把禮物帶上,抱著小徐意去見徐母。徐母兩鬢斑白,眼睛也不太好使,不過到底是孤身養出個知州兒子的老婦人,待人接物始終有條不紊。
國舅爺無意讓這兩個孤苦無依的祖孫搬出去,兩家也就同住府衙了。而後他照舊把州務扔給方笑世跟李寶,自己倒是閒得教起了小徐意習字。
而這時有人去拜訪厲家軍的厲行,他就是程氏理學的倡導者程昶。他將今科蘇氏理學十六人進士及第的消息帶了過來,不無擔憂地說:“蘇氏理學一旦坐大,對我們不利啊。”厲行卻沒有給他答覆。
方笑世跟國舅爺說起這事,國舅爺笑了:“我可以光明正大地支持正則兄,他卻不能明目張胆地將程氏理學推上去。文武勾連,那可是犯忌的。我不怕,因為我名聲夠不好了,沒人會相信我能影響士林。可大厲不行,他手握重兵,本來就很容易讓官家猜忌,再扶持程氏理學?不要命了吧。”
方笑世也笑:“這麼說來你的惡名倒是占了便宜。”
“那當然,”國舅爺說:“干起壞事來理直氣壯,偶爾干點好事吧——還沒人相信。這樣官家可就放心了。”
方笑世問:“那程氏理學要壓制嗎?我不信你是支持它的。”
“堵不如疏。”過一陣子聯繫上川書院的人,讓他們過來這邊舉行會講。這‘理’是越辯越明的,無論哪邊能辨贏,那些盲從者都會有所得,雖然不一定醍醐灌頂大徹大悟,但至少不會盲目推崇。”
“上川書院,”方笑世把搖晃手中酒罈:“上川書院?”
“怎麼了?”
“上川書院也是你的手筆?”
“怎麼可能。”國舅爺矢口否認:“上川書院可是匯聚了不少名家大儒的治學聖地,能跟我有什麼關係?沒半點關係。”
“你就扯吧。”方笑世冷笑:“你不提我還不覺得,你一提我就確認了。南渡前上川書院還籍籍無名,怎麼如今一提起來就讓人覺得它是治學聖地、底蘊深厚?能在短時間內把一個地方推上高峰,除了你還能有誰?只不過你依然隱在後邊而已。”
“你這推測真沒道理。”國舅爺笑:“而且還會傷了不少文人士子的心。”
方笑世滿臉嘲意:“傷心也活該。”
“不管有關係也好,沒關係也好,那都不是我能掌控的東西,我也不想去掌控。”國舅爺淡道:“不過順勢讓他們替我們做些事,還是可以的。”
“順勢,”方笑世說:“這麼簡單的道理,又有幾個人想得到?大都是一味地倒行逆施。狄國那邊,蕭存良也快不行了吧?”
“快了。”國舅爺不無嘆惋:“蕭國相也是個人物,可惜了。”
“可惜什麼?如果他出在東明,你一定會第一個把他除掉吧?他那種性情,當個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還好,一旦掌權就糟糕了,他會覺得只有自己是對的,剛愎自用,一意孤行——這點倒與程氏理學不謀而合。”
“所以可惜了。”國舅爺一本正經地說:“可惜他不能繼續活下去,讓狄國更亂點。”
方笑世剛灌入喉間的酒嗆住了,老半天才順過氣來,大罵:“這話說得真夠無恥。”
“謬讚。”
第36章
“請我赴宴?”
國舅爺正拿著棋子準備吃了方笑世的大龍,聽李寶說有人來了,頭也不回地問:“誰?”
李寶說:“荊南的大戶!以荊南首富朱一江為首。”
“朱一江,這名字倒是有趣,好像聽過。”國舅爺把方笑世的棋殺了大半,轉頭拿糕點逗弄坐在一邊的小徐意:“小意兒,你說該不該去?”
小徐意早就不認生了,張嘴一咬,連著國舅爺的指頭都被他咬出個小牙印。他砸吧著嘴吃完糕點,後才點頭說:“去!”
“那好,去。”國舅爺接過李寶手裡的帖子:“到時我會去,今兒我就不見他們,你讓他們回去等著吧。”
李寶已經習慣國舅爺這種做派,認命地替國舅爺跑腿。
方笑世拿過帖子:“三日後桃李園?你又做了什麼?”
國舅爺抬手把方笑世趁機移走的白子補了回去:“沒做什麼。”
國舅爺這邊有人盯著厲行,厲行那邊自然也不遑多讓。幾個荊南大戶前腳剛踏進府衙,厲行後腳就聽到了消息。
有人來報時楊玄也在,他問道:“荊南大戶一直很配合,我們也沒多注意,難道他們也歸屬於‘商聯’?”
厲行搖頭:“‘商聯’起初都是京商,後面才慢慢滲入各地。他們通常不會聯合當地大戶,只有在實在吃不下的時候才會分出一部分讓當地大戶參與。在荊南這邊,似乎沒有這種情況。”
楊玄道:“可是這次那些大戶實在太齊心了,你就從來沒有被他們一起宴請過吧?”
“‘他’在商道上確實無人能及,東明商賈似乎認他為首。”厲行倒是沒氣餒,笑著說:“你能想像荊南軍中所有將領請‘他’喝酒嗎?不能吧?所以沒必要去比。不過還是要盯緊點。”
“可是這事不尋常。”楊玄還是有些擔憂:“你說那些大戶是不是也想入商聯?”如果說以前商聯只是眾人取笑式的稱呼,那麼經過兩年前那一役,它已經打響了名頭,許多商賈都以入商聯為榮。
“入商聯也沒什麼不好,商賈向來為利所趨,他想倒行逆施也沒人會同意。”厲行眸色沉了沉,抬頭說:“從之早些時候來信,說李老正準備在把‘他’這些年的種種舉措整集成冊,印刷成書,讓各地官員擇而效之。這麼多年了,我們也該分清楚了,‘他’在主和、主戰之爭上有不同的主張,但是他的生財手段卻有可能成為我們的一大助力——看看商聯在党項、大越一役中的運轉就知道了。”
楊玄突然問:“鵬展,你有沒有想過……說服他共謀伐北?”
厲行沒有說話。
深春風暖,吹得桃花紅了,楊柳綠了,又是一年的好時節。荊南是個好地方,四季分明,春有山花爛漫,夏有沁泉漱石,秋是碩果滿枝,冬是瓊華滿山;江南也是好地方,柳腰輕軟,吳語嬌儂;臨京更是好地方,僅是十年,已稱得上是天上人間。那句詩怎麼說來著?“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梁州當汴州”,說的就是臨京的雲泉湖,說的就那兒的繁盛堪比昔日的汴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