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能有何詐?京城外數萬精兵,內里禁衛軍也已為我掌控,加之朝廷上兵部吏部連同內閣又都是自己人,他這一年積聚的實力薄弱,便是將我支走也難再翻盤。”
林昌到:“我的意思,是怕你離京南下,途中恐生意外。”
何晏搖搖頭道:“不會,你且想想,他明知道你領兵過來,還將臨城那兩萬人派去援軍,寧舍帝位不舍東南,所以說,沒人比他更想解決寇患,朝中無將,眼下也就我還能用,如此,他必定會在此事上保我萬全。”
林昌自心裡斟酌半晌,“可我今日聽付雪川說,皇上是在我抵達京城當天下的密令,也就是,皇上知道時為時已晚,倘若皇上提前得了信兒,你我現在是在這裡談笑風生,還是午門侯展都還是未知。”
何宴道:“寧月光鎮守東南要塞,倘若此一番失守,流賊定成離弦之箭,到時候大平半壁江山恐落入賊手,眼下卻是再無猶豫疑慮的時間,”
林昌到:“北疆危局也是刻不容緩,我也不能在京城就留,到時候你我都自沙場搏命,京城空虛…”
何宴一擺手,不欲再聽其說,“便是皇帝不下旨,我自請東南,至於京城,不是還有付雪川謹慎行事應對萬變罷。”
頓了頓,又道:“你手底下一共有多少兵?”
林昌一愣,“…十萬。”
何晏道:“說實話。”
林昌垂了頭,“北疆八城,傭兵三十萬,前兩日剛下了軍餉募兵,可能數量還會多。”
何晏道:“給我十萬。”
林昌登時自椅子上蹦起來,“憑什麼!沒有!”
後又頗為恐懼的打量何晏,“這三十萬可是要守住我大平北疆的兵,平均到每個城池尚不足用,你說要十萬,那就是三座城池無兵可用,開什麼玩笑!”
何晏筆直靜立,看林昌發了狠的牢騷半晌。
林昌言辭咄咄,“我此番帶了三萬人回已是冒了極大的風險,這還多虧你我命大,蠻夷平軍暫時相安無事。可又給你編作京師,三萬人有去無回,我這正愁如何補這麼大的空缺,你竟還同我要人,我且告訴你,要人就我一個!多了沒有!”
何晏望著林昌,“說完了?”
林昌一歪頭,“還有許多,直到你走了也說不完。”
何晏微微蹙眉,“你能守住,東南沒兵不行。”
林昌置若罔聞,“恕難從命。”
何晏道:“我官居督師,你不過是個總督。”
林昌一回頭,“你…”
何晏道:“我借我半月,我定如數奉還。”
林昌尋思片刻,“半月長了些,七天如何?”
何晏道:“半月,十萬人,就這樣定下,你著手調兵去罷。”
林昌梗在喉嚨里一口血,“你這人,自來都只會給我添堵…”
何晏道:“我知道你行。”
林昌怒道:“那是你不知守城多難!逼著我空城計都唱了數十回,這一回怕是不能再奏效了!”
何晏皮笑肉不笑,“你都唱了十回了,也不多這一回。”
林昌眼角突跳,揮揮手,“罷了罷了,我給便是,少在這裡拿我尋開心。”
自捋了半晌心口後,繼續道:“你當真只借七日?”
何晏道:“是半月。”
林昌道:“半月就能了東南戰事?”
何晏道:“孫臏再世也不行。”
林昌疑道:“那你這是…”
何晏音色冷冽,“這十萬人是用來退賊百里,等穩住局勢,我在想法子從當地募兵。”
林昌很是好奇,“那也太快了些罷。”
何晏眼底些許狡黠,“不必擔心,我自有辦法。”
——
接連數日,元荊都未有早朝。
如此,國家政務也便都成了奏章,源源不斷的朝宮裡遞送。
何晏許久未有進宮,只在外頭將一切都打點妥當。
元荊也准了調兵的摺子,眼瞅著那十萬人就要到京城,出征在即,何晏卻也是不得不進一次宮。
且說這一日,何晏拿了請餉的奏章,進了宮朝御書房而去。
等到了御書房,何晏抬手,正欲推門而入,卻正巧裡頭有人出來。
喜連看何晏一眼,弓腰垂首,不假思索道:
“大人,皇上已經睡下了,有事改日再議。”
何晏收了手,面無表情,“這樣早,睡在這裡?”
喜連表情極不自然,“大人有何吩咐,奴才定盡心傳告。”
何晏道:“我要見他。”
喜連噗通一聲跪在地上,“…望大人體諒。”
四月夕照,落入狹長的眸子裡,竟造出一股冷冰冰的溫情。
目光越過喜連,何晏朝著那敞開的門板里瞧去。
殿裡黑漆漆的,還未點燈火。
誰知道那裡面的人,是不是一張臉又白的不像樣子。
何晏輕嘆口氣,心底隱隱酸麻。
“罷了,將這個交予皇上。”
喜連聞言仰頭,竟早就緊張的眼眶泛紅,“多謝大人體諒。”
何晏將請餉的奏章遞給喜連,“此番前去平寇,卻也需些響銀,皇上不必太過為難,能有便好,若是不夠,我自己想辦法。”
喜連接過奏章,“奴才定一字不漏的轉告。”
見何晏遲遲不走,便大著膽子道:“大人請回罷。”
何晏見喜連如此,心頭一涼。
垂了頭,褪去悍霸之氣,竟是頹態。
“皇上這些日子吃東西了麼?”
喜連起身欲走,聽的何晏這一句,便又轉了身,
“回大人,皇上這幾日好多了。”
何晏道:“身體可好?”
喜連道:“回大人,皇上龍體還算康健。”
何晏深吸口氣,“既然如此,出征之日,望皇上能來送行。”
喜連低聲一應,“奴才知道了。”
——
元荊六年夏,當朝一品督師斐清南下平寇。
元荊帝親自於城外為斐清踐行。
京城外陳師鞠軍,金戈鐵馬,氣勢如虹。
朝廷文武衣冠濟濟,垂首立於城門西側,拱手抱拳,聲聲道珍重。
何晏黑甲肅殺,領十萬精騎,端坐高頭馬。
石道鳴沙,隱隱風雷之聲。
遠處那龍輦姍姍來遲,可終究還是來了。
何晏背對晨陽,五官都浸在陰影里,卻掩不住的傲氣分明。
待龍輦落定,華服的太監躬身上前,喜連輕一挑簾兒,自裡頭探身而出的天子,絳紗玉面,端的是無雙風華。
百官叩拜,可在何晏耳朵里,卻依舊是寂靜無聲。
隻眼望著對面兒的元荊越靠越近,一雙黑瞳寒燈似的,戾氣橫生。
何晏眼底近乎冷酷,卻是暗藏熾熱,見元荊走的近了,利落翻身下馬,單膝跪地。
元荊立定身子,垂眼去看跪在腳邊而的人。
涼風乍起,吹亂了人額前細碎的髮絲,和那蟠龍騰雲的錦緞,欲飛虛空;眼前是無盡閃著寒光的刀尖兒,硬聲嗡鳴,綿延不休。
一邊兒是衣炔翩翩,一邊兒是紅纓獵獵。
元荊冷聲道:“望你凱旋而歸。”
何晏漠然道:“臣,遵旨。”
第71章 對戰
而後,何晏翻身上馬。
旌旗飄揚,上面如血紋繡,卻是大大的一個‘斐’字。
何晏走了許久,忍不住回頭,卻見那龍輦依舊未有折回。
元荊立定一處,也正望向這邊。
馬蹄聲聲,那人刀鋒不見。
落花簌簌,那人眉眼漸遠。
——
連夜行軍三日,總算抵達。
流賊聞大平援軍將近,恐背腹受擊,安營三十里外,伺機而動。
寧月關兩鬢霜白,盯著何晏愣了好半晌,
“斐…斐大人?”
田崇光見了何晏,卻是長舒口氣,“何大人,你終於來了。”
何晏摘了盔,遞給身後副將,“怎麼不見趙立?”
田崇光道:“趙大人,前兩日戰死沙場。”
何晏冷冷道:“如此,也便免了尋他算帳了。”
寧月關怔怔立在一邊,欲言又止。
田崇光轉頭去看寧月關,“寧大人,我不是同你說了那事情原由了麼,怎麼見了人,還稱斐大人?”
寧月關這才回過神來,雙手抱拳,登時老淚縱橫,
“將軍,你可來了。”
話說太初年間何晏領兵北上是,寧月關還是其手下副將,這些年過來都如此稱呼,何晏早已見怪不怪。
倒是何晏見了寧月關就想起他那凌人的女兒,態度很是冷淡。
田崇光愁雲滿面,“何大人,你隻身南下,就不怕朝廷不穩?”
何晏道:“不如我同皇上遞個摺子,將你調回去,留在這裡也沒什麼太大用處。”
田崇光在東南待這些時日,整日裡擔驚受怕,也是熬不下去,聽何晏此言,掩不住的欣喜,可須臾之間又有些遲疑,“話雖如此,但皇上不見得能同意…”
何晏一揮手,“久了不敢說,現在他應該還算老實。”
寧月關獨自傷神許久,見何晏沒半點反應,也哭的倦了,便以衣襟拭乾眼角,“將軍,皇上太過暴戾,哪裡比的將軍眾望所歸,且將軍有兵權在手,建功立業,只在朝夕。”
何晏這才看他一眼,“你還這還有多少人?”
寧月關道:“眼下約莫一萬。”
何晏驚道:“那兩萬援軍這樣快就給你糟踐沒了?”
寧月關眼有尷色,“將軍,賊人每一回攻城,都死傷無數,能撐到現在,已屬奇蹟。”
何晏道:“城外頭有多少敵軍?”
田崇光道:“約莫二十萬。”
何晏面兒微沉,“上城牆。”
寧月關一愣,“將軍,不成啊,城牆上箭太多。”
何晏道:“拿盾上城牆。”
寧月關不知道何晏葫蘆里賣的什麼藥,見他繃一張臉,也不敢多問,只差人尋了幾隻鐵盾來,捂著上了城牆。
待三人上去後,何晏一把撥開前頭拿盾的士兵,單手擱在粗糲的牆頭上,遙望敵營。
林昌到:“我的意思,是怕你離京南下,途中恐生意外。”
何晏搖搖頭道:“不會,你且想想,他明知道你領兵過來,還將臨城那兩萬人派去援軍,寧舍帝位不舍東南,所以說,沒人比他更想解決寇患,朝中無將,眼下也就我還能用,如此,他必定會在此事上保我萬全。”
林昌自心裡斟酌半晌,“可我今日聽付雪川說,皇上是在我抵達京城當天下的密令,也就是,皇上知道時為時已晚,倘若皇上提前得了信兒,你我現在是在這裡談笑風生,還是午門侯展都還是未知。”
何宴道:“寧月光鎮守東南要塞,倘若此一番失守,流賊定成離弦之箭,到時候大平半壁江山恐落入賊手,眼下卻是再無猶豫疑慮的時間,”
林昌到:“北疆危局也是刻不容緩,我也不能在京城就留,到時候你我都自沙場搏命,京城空虛…”
何宴一擺手,不欲再聽其說,“便是皇帝不下旨,我自請東南,至於京城,不是還有付雪川謹慎行事應對萬變罷。”
頓了頓,又道:“你手底下一共有多少兵?”
林昌一愣,“…十萬。”
何晏道:“說實話。”
林昌垂了頭,“北疆八城,傭兵三十萬,前兩日剛下了軍餉募兵,可能數量還會多。”
何晏道:“給我十萬。”
林昌登時自椅子上蹦起來,“憑什麼!沒有!”
後又頗為恐懼的打量何晏,“這三十萬可是要守住我大平北疆的兵,平均到每個城池尚不足用,你說要十萬,那就是三座城池無兵可用,開什麼玩笑!”
何晏筆直靜立,看林昌發了狠的牢騷半晌。
林昌言辭咄咄,“我此番帶了三萬人回已是冒了極大的風險,這還多虧你我命大,蠻夷平軍暫時相安無事。可又給你編作京師,三萬人有去無回,我這正愁如何補這麼大的空缺,你竟還同我要人,我且告訴你,要人就我一個!多了沒有!”
何晏望著林昌,“說完了?”
林昌一歪頭,“還有許多,直到你走了也說不完。”
何晏微微蹙眉,“你能守住,東南沒兵不行。”
林昌置若罔聞,“恕難從命。”
何晏道:“我官居督師,你不過是個總督。”
林昌一回頭,“你…”
何晏道:“我借我半月,我定如數奉還。”
林昌尋思片刻,“半月長了些,七天如何?”
何晏道:“半月,十萬人,就這樣定下,你著手調兵去罷。”
林昌梗在喉嚨里一口血,“你這人,自來都只會給我添堵…”
何晏道:“我知道你行。”
林昌怒道:“那是你不知守城多難!逼著我空城計都唱了數十回,這一回怕是不能再奏效了!”
何晏皮笑肉不笑,“你都唱了十回了,也不多這一回。”
林昌眼角突跳,揮揮手,“罷了罷了,我給便是,少在這裡拿我尋開心。”
自捋了半晌心口後,繼續道:“你當真只借七日?”
何晏道:“是半月。”
林昌道:“半月就能了東南戰事?”
何晏道:“孫臏再世也不行。”
林昌疑道:“那你這是…”
何晏音色冷冽,“這十萬人是用來退賊百里,等穩住局勢,我在想法子從當地募兵。”
林昌很是好奇,“那也太快了些罷。”
何晏眼底些許狡黠,“不必擔心,我自有辦法。”
——
接連數日,元荊都未有早朝。
如此,國家政務也便都成了奏章,源源不斷的朝宮裡遞送。
何晏許久未有進宮,只在外頭將一切都打點妥當。
元荊也准了調兵的摺子,眼瞅著那十萬人就要到京城,出征在即,何晏卻也是不得不進一次宮。
且說這一日,何晏拿了請餉的奏章,進了宮朝御書房而去。
等到了御書房,何晏抬手,正欲推門而入,卻正巧裡頭有人出來。
喜連看何晏一眼,弓腰垂首,不假思索道:
“大人,皇上已經睡下了,有事改日再議。”
何晏收了手,面無表情,“這樣早,睡在這裡?”
喜連表情極不自然,“大人有何吩咐,奴才定盡心傳告。”
何晏道:“我要見他。”
喜連噗通一聲跪在地上,“…望大人體諒。”
四月夕照,落入狹長的眸子裡,竟造出一股冷冰冰的溫情。
目光越過喜連,何晏朝著那敞開的門板里瞧去。
殿裡黑漆漆的,還未點燈火。
誰知道那裡面的人,是不是一張臉又白的不像樣子。
何晏輕嘆口氣,心底隱隱酸麻。
“罷了,將這個交予皇上。”
喜連聞言仰頭,竟早就緊張的眼眶泛紅,“多謝大人體諒。”
何晏將請餉的奏章遞給喜連,“此番前去平寇,卻也需些響銀,皇上不必太過為難,能有便好,若是不夠,我自己想辦法。”
喜連接過奏章,“奴才定一字不漏的轉告。”
見何晏遲遲不走,便大著膽子道:“大人請回罷。”
何晏見喜連如此,心頭一涼。
垂了頭,褪去悍霸之氣,竟是頹態。
“皇上這些日子吃東西了麼?”
喜連起身欲走,聽的何晏這一句,便又轉了身,
“回大人,皇上這幾日好多了。”
何晏道:“身體可好?”
喜連道:“回大人,皇上龍體還算康健。”
何晏深吸口氣,“既然如此,出征之日,望皇上能來送行。”
喜連低聲一應,“奴才知道了。”
——
元荊六年夏,當朝一品督師斐清南下平寇。
元荊帝親自於城外為斐清踐行。
京城外陳師鞠軍,金戈鐵馬,氣勢如虹。
朝廷文武衣冠濟濟,垂首立於城門西側,拱手抱拳,聲聲道珍重。
何晏黑甲肅殺,領十萬精騎,端坐高頭馬。
石道鳴沙,隱隱風雷之聲。
遠處那龍輦姍姍來遲,可終究還是來了。
何晏背對晨陽,五官都浸在陰影里,卻掩不住的傲氣分明。
待龍輦落定,華服的太監躬身上前,喜連輕一挑簾兒,自裡頭探身而出的天子,絳紗玉面,端的是無雙風華。
百官叩拜,可在何晏耳朵里,卻依舊是寂靜無聲。
隻眼望著對面兒的元荊越靠越近,一雙黑瞳寒燈似的,戾氣橫生。
何晏眼底近乎冷酷,卻是暗藏熾熱,見元荊走的近了,利落翻身下馬,單膝跪地。
元荊立定身子,垂眼去看跪在腳邊而的人。
涼風乍起,吹亂了人額前細碎的髮絲,和那蟠龍騰雲的錦緞,欲飛虛空;眼前是無盡閃著寒光的刀尖兒,硬聲嗡鳴,綿延不休。
一邊兒是衣炔翩翩,一邊兒是紅纓獵獵。
元荊冷聲道:“望你凱旋而歸。”
何晏漠然道:“臣,遵旨。”
第71章 對戰
而後,何晏翻身上馬。
旌旗飄揚,上面如血紋繡,卻是大大的一個‘斐’字。
何晏走了許久,忍不住回頭,卻見那龍輦依舊未有折回。
元荊立定一處,也正望向這邊。
馬蹄聲聲,那人刀鋒不見。
落花簌簌,那人眉眼漸遠。
——
連夜行軍三日,總算抵達。
流賊聞大平援軍將近,恐背腹受擊,安營三十里外,伺機而動。
寧月關兩鬢霜白,盯著何晏愣了好半晌,
“斐…斐大人?”
田崇光見了何晏,卻是長舒口氣,“何大人,你終於來了。”
何晏摘了盔,遞給身後副將,“怎麼不見趙立?”
田崇光道:“趙大人,前兩日戰死沙場。”
何晏冷冷道:“如此,也便免了尋他算帳了。”
寧月關怔怔立在一邊,欲言又止。
田崇光轉頭去看寧月關,“寧大人,我不是同你說了那事情原由了麼,怎麼見了人,還稱斐大人?”
寧月關這才回過神來,雙手抱拳,登時老淚縱橫,
“將軍,你可來了。”
話說太初年間何晏領兵北上是,寧月關還是其手下副將,這些年過來都如此稱呼,何晏早已見怪不怪。
倒是何晏見了寧月關就想起他那凌人的女兒,態度很是冷淡。
田崇光愁雲滿面,“何大人,你隻身南下,就不怕朝廷不穩?”
何晏道:“不如我同皇上遞個摺子,將你調回去,留在這裡也沒什麼太大用處。”
田崇光在東南待這些時日,整日裡擔驚受怕,也是熬不下去,聽何晏此言,掩不住的欣喜,可須臾之間又有些遲疑,“話雖如此,但皇上不見得能同意…”
何晏一揮手,“久了不敢說,現在他應該還算老實。”
寧月關獨自傷神許久,見何晏沒半點反應,也哭的倦了,便以衣襟拭乾眼角,“將軍,皇上太過暴戾,哪裡比的將軍眾望所歸,且將軍有兵權在手,建功立業,只在朝夕。”
何晏這才看他一眼,“你還這還有多少人?”
寧月關道:“眼下約莫一萬。”
何晏驚道:“那兩萬援軍這樣快就給你糟踐沒了?”
寧月關眼有尷色,“將軍,賊人每一回攻城,都死傷無數,能撐到現在,已屬奇蹟。”
何晏道:“城外頭有多少敵軍?”
田崇光道:“約莫二十萬。”
何晏面兒微沉,“上城牆。”
寧月關一愣,“將軍,不成啊,城牆上箭太多。”
何晏道:“拿盾上城牆。”
寧月關不知道何晏葫蘆里賣的什麼藥,見他繃一張臉,也不敢多問,只差人尋了幾隻鐵盾來,捂著上了城牆。
待三人上去後,何晏一把撥開前頭拿盾的士兵,單手擱在粗糲的牆頭上,遙望敵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