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
遠處白帳點點,隱於蒼翠之中,間或裊裊炊煙。
田崇光見何晏無事,便也大著膽子上前,“何大人?”
何晏手指虛空,“可有看見那些軍帳?”
寧月關扯了脖子,“看著了。”
何晏一皺眉,“看這摸樣,那二十萬大軍想來也是號稱。”
田崇光思索片刻,“誠然,看那帳篷數目,卻也不像是有很多人。”
寧月關道:“總比咱們多。”
何晏道:“你號稱三十萬,也能震懾敵心。”
寧月關道:“卑職已經對外號稱三萬…”
何晏斜他一眼,“你就這點出息。”
田崇光道:“不知大人打算何時出擊?”
何晏冷哼一聲,“出擊?摸不清賊人的底細,我定不會冒然出征。”
田崇光道:“那依大人的意思…”
何晏道:“龜縮不出。”
寧月關稍稍側目,“將軍,怎麼你也同老夫一樣。”
何晏道:“賊人長途跋涉,北上攻城,必然比你我更耗不起,我等先示弱賊寇,待其忍不住主動出兵,再試探虛實。若強則分股而退,若劣則乘勝追擊。”
田崇光些許遲疑,“何大人,卑職前日還收到林總督密函,道的是你答應借兵半月,望你一言九鼎,到期如數歸還,這樣一來,咱們也拖不起…”
何晏面無表情,“不用管他,我同他說話從來不算數。”
寧月關連連點頭,“這個老夫能作證,說實在的,林總督守城可是更勝老夫一籌。”
田崇光動動嘴角,也不好再說什麼,只能自心裡暗暗替林昌扼腕。
何晏轉而面向田崇光,“接下來除了防固城池外,再挑兩隊人出來,日夜與城外宣傳告示,道的是皇上龍顏震怒,指派三十萬揮軍南下,誓平東南。”
田崇光頷首應一聲,“卑職這邊去辦。”
且說流賊知平軍三十萬援軍已到,不敢貿然出擊。
直到六月荷蓮尖尖,鶯鳴燕轉。
流賊這才終於受不住,為防有詐,便派一萬精騎前去試探。
何晏卻是早就磨刀霍霍,只等一試。
寧月關守城半年有餘,首次城門大開,何晏領精兵兩萬,直衝敵陣。
北疆,朔風蒼鷹。
邊城牆頭立一將首,看一眼城外彎刀鐵騎,仰天悲嘯,道的是何賊誤我,天神共憤,早死早超生。
也終知當日那一句自有辦法,歸根結底,唯‘騙’字而已。
然無奈守城數月,日日寫奏章,口誅筆伐,彈劾何督師有借無還。
奈何奏章這一去,盡數石沉大海,了無信息。
御書房。
元荊看了林昌的摺子,未有翻開,直徑扔在一邊。
何晏要的餉銀總算湊了大半,前兩日正押運出京,往東南而去。
喜連端上來一盞清茶,擱在元荊手邊兒,後又躬身退下。
有小太監自外殿趕幾步而入,恭聲垂首,“啟稟皇上,兵部侍郎求見。”
元荊擱了筆,“宣——”
小太監應一聲,轉身而出,不多久便將那大臣迎入內殿。
兵部侍郎跪在地上磕個頭,聲色發顫,
“啟稟皇上,東南大捷!接連幾役,平軍勢如破竹,殺賊十萬餘人,退敵三百里。”
元荊靜坐半晌,眼底全無平日戾氣,竟是滿滿的不能置信。
那大臣見其不語,便將戰報舉過頭頂,“皇上,臣剛得了信兒,實在等不及寫摺子明日在奏,就趕著來同皇上報喜了,此番大勝,斐大人可是居功至偉啊。”
——
田崇光總覺得自己賴在東南不回京,還是頗有價值的。
這幾月算是徹底見識了這人如何的狡詐用兵。
待首戰探清對方虛實後,接下來便是反覆的折磨。
敵退則追,敵攻則逃,最可惡,兵分兩路,敵睡偷襲,敵醒痛擊,不出一個月,那半數流賊捆了被子撤兵,任人攆都攆不上。
可這才剛退了敵,何晏卻急著將那十萬人調回北疆。
田崇光雖不解,眼底還是掩不住的敬佩,
“何大人不怕流賊捲土重來?”
何晏嘆道:“怎麼不怕,可若這兵再不還,怕是就真不用還了。”
田崇光道:“也是,算起來大人借兵已有整整一季,想來林大人該為此而受不少苦頭。”
何晏輕點了頭,後又沉聲道:“趁著賊人暫退,我等也需加緊募兵。”
後又想起來似地,“臨行前請的餉還未到?”
田崇光驚呼一聲,連連拍頭,“我竟將這事給忘了,昨個兒餉銀已經到了,大致點過,約莫一百萬兩。”
何晏一愣,“這樣多?”
後又靜道:“他倒有幾分賢內助的摸樣。”
第72章 回京
流賊退兵三百里,回守豐城,籌謀反攻。
隔天,田崇光領十萬大軍北上回京。
何晏留守東南,以百萬軍餉就地募兵。
時入七月,城內擁甲舉刃,城外綠蔭離離。
寧月關整日裡愁雲密布。
每日都要上趟城牆,遠眺東南,生怕流賊有絲毫重來之勢。
這一日也不例外,寧月關看了半晌無果,又轉了身,俯身朝城內望去。
玄黑鐵弓,於烈日下迸出精光,鈍芒如刃。
一個士兵攢足了勁兒將其提起,面色漲紅,額角青筋暴起。
十丈開外,箭靶環環,卻只零星幾支羽箭。
旁邊的士兵雙臂抱胸,交頭接耳,
“此弓造工頗為精巧,也不知是誰從賊人手裡繳獲過來的,看樣子,該是將首之物。”
“你我駐守此地半年有餘,這流賊雖出身山野,卻是不乏驍勇之將,這弓重約三十斤,豈是人人都能單手提立的?”
“怨不得朝廷敗仗連年,你且看看咱們那些當官兒的,除了貪污徵稅,狠命撈銀,又有幾個將心思放到這戰事上。”
旁邊的士兵連連點頭,“可不就是,這回打了勝仗,還不是因為北疆鐵騎在這。那林總督手下的三十萬鐵騎乃大平兵力精髓,數年磨一劍,國家大部分的軍餉都花在養他們身上了,自然同東南那些山賊軍無法相提並論,實力懸殊至此,哪有不贏的道理?”
另一個嘆口氣,“這回北疆鐵騎也走了,那賊人必定不會善罷甘休,平軍卻只有這麼一點,想想就覺得勝望渺茫。”
“一點點兵?寧大人不是早就募兵了麼?”
“我看你是傻了吧,沒看見那新兵都是些個什麼東西麼,市井流氓,這幫人欺負老百姓是一個頂兩,可用來上戰場,只會聚眾鬥毆,是萬萬不行的。”
“倒也有理。”
“沒見著寧將軍臉都愁成什麼樣兒了麼。”
“如此一來,大平可真是…無藥可醫了”
“哎哎哎…他來了…小點聲…”
那拉弓的士兵正欲放箭,忽然聽得身後喧囂全無,一派寂靜。
這一個閃神,箭竟脫出兩指,與三尺外扎地。
回過頭,一群忍笑的臉前立著的人,竟是斐督師。
何晏將手裡馬鞭交給身後侍衛,伸一隻手,
“給我。”
士兵面兒上一熱,趕忙雙手將弓正放入何晏手中。
城牆上的寧月關正想尋何晏,見他在,正欲過去。
可當見形勢有變,又忙停了腳步,伸頭朝下看去,眼角細褶漸深。
城下之將端立一處,身姿英挺。
手指剛勁修長,搭箭上弓,勁角弦鳴,流矢中紅心。
旁邊士兵先是一愣,而後歡呼有聲。
落弓,何晏隨手將弓扔給方才那說話的士兵,直砸的接弓人連退兩步,“這弓倒也沒什麼稀奇,多練幾回就妥,也省得長敵威風滅己士氣。”
那兩人面色冷白,登時跪在地上,“督師饒命。”
寧月關見底下完事,便趕忙下了城牆,
“將軍,卑職正要尋你。”
何晏緩步朝新兵營而去,“何事?”
寧月關下來的急,雖未著軟甲只一身輕巧羅衫,卻還是熱的滿面細汗,“將軍,卑職正想同你商量,新兵之事。”
頓了頓,眼內憂慮難當,“眼下新兵不服管教,難以駕馭。”
新兵之事,何晏雖早有耳聞,可聽寧月關親口提及,便是滿面惱火,“這還不是你幹的好事?”
寧月關面有愧色,“卑職也是無可奈何,近些年東南戰事擴大,平軍死傷慘重,致使軍隊募兵越發頻繁,百姓不願參軍,常備軍早就沒有了,先前也多是僱傭軍和不少充軍囚犯,短短數月能募到這些人,還是多虧皇上給批了不少銀子,要不然…”
何晏打斷他道:“事已至此,不必多說。”
後又道:“這一月練的如何?”
寧月關垂頭嘆氣,“效果甚微。”
何晏狠蹙了眉,“朝廷來了消息,說是林昌失一處要塞,邊城吃緊,叫我過過去看看。”
寧月關一聽,登時面色大變,“將軍不能走!雖東南近些日相安無事,可流賊駐守的豐城距此地不過百里,反攻過來也不過是幾日的事。”
何晏冷聲道:“北疆戰況吃緊,我已給朝廷回了摺子,過幾日就動身。”
寧月關見何晏下定決定,也不敢多言,只得訥訥的跟著到了新兵營地。
烈日底下,就見一群人圍在一起,嘴裡呼號有聲。
寧月關轉身去看身邊副將,“差人去看看,莫不是聚眾鬥毆了?”
那副將沉聲和諾,跟旁邊的士兵遞了個眼色,那士兵便趕步上前,擠入人群中。
周遭有不少人正蹲坐地上啃乾糧,眼瞧見這邊幾個衣著華麗的將首,也只好奇打量,無人行禮。
寧月關惡聲罵一句,“毫無軍紀!將教頭尋來!”
何晏黑一張臉,眼望著方才出去探信兒的士兵折回來,弓腰抱拳,“啟稟大人,他們在…賭博”
寧月關急火攻心:“簡直反了天了!”
正巧趕上那教頭過來,劈頭蓋臉便是一陣斥罵,
“依我大平法律,軍內嚴禁酗博,你倒是怎麼教的這些人,光天化日,簡直放肆!”
田崇光見何晏無事,便也大著膽子上前,“何大人?”
何晏手指虛空,“可有看見那些軍帳?”
寧月關扯了脖子,“看著了。”
何晏一皺眉,“看這摸樣,那二十萬大軍想來也是號稱。”
田崇光思索片刻,“誠然,看那帳篷數目,卻也不像是有很多人。”
寧月關道:“總比咱們多。”
何晏道:“你號稱三十萬,也能震懾敵心。”
寧月關道:“卑職已經對外號稱三萬…”
何晏斜他一眼,“你就這點出息。”
田崇光道:“不知大人打算何時出擊?”
何晏冷哼一聲,“出擊?摸不清賊人的底細,我定不會冒然出征。”
田崇光道:“那依大人的意思…”
何晏道:“龜縮不出。”
寧月關稍稍側目,“將軍,怎麼你也同老夫一樣。”
何晏道:“賊人長途跋涉,北上攻城,必然比你我更耗不起,我等先示弱賊寇,待其忍不住主動出兵,再試探虛實。若強則分股而退,若劣則乘勝追擊。”
田崇光些許遲疑,“何大人,卑職前日還收到林總督密函,道的是你答應借兵半月,望你一言九鼎,到期如數歸還,這樣一來,咱們也拖不起…”
何晏面無表情,“不用管他,我同他說話從來不算數。”
寧月關連連點頭,“這個老夫能作證,說實在的,林總督守城可是更勝老夫一籌。”
田崇光動動嘴角,也不好再說什麼,只能自心裡暗暗替林昌扼腕。
何晏轉而面向田崇光,“接下來除了防固城池外,再挑兩隊人出來,日夜與城外宣傳告示,道的是皇上龍顏震怒,指派三十萬揮軍南下,誓平東南。”
田崇光頷首應一聲,“卑職這邊去辦。”
且說流賊知平軍三十萬援軍已到,不敢貿然出擊。
直到六月荷蓮尖尖,鶯鳴燕轉。
流賊這才終於受不住,為防有詐,便派一萬精騎前去試探。
何晏卻是早就磨刀霍霍,只等一試。
寧月關守城半年有餘,首次城門大開,何晏領精兵兩萬,直衝敵陣。
北疆,朔風蒼鷹。
邊城牆頭立一將首,看一眼城外彎刀鐵騎,仰天悲嘯,道的是何賊誤我,天神共憤,早死早超生。
也終知當日那一句自有辦法,歸根結底,唯‘騙’字而已。
然無奈守城數月,日日寫奏章,口誅筆伐,彈劾何督師有借無還。
奈何奏章這一去,盡數石沉大海,了無信息。
御書房。
元荊看了林昌的摺子,未有翻開,直徑扔在一邊。
何晏要的餉銀總算湊了大半,前兩日正押運出京,往東南而去。
喜連端上來一盞清茶,擱在元荊手邊兒,後又躬身退下。
有小太監自外殿趕幾步而入,恭聲垂首,“啟稟皇上,兵部侍郎求見。”
元荊擱了筆,“宣——”
小太監應一聲,轉身而出,不多久便將那大臣迎入內殿。
兵部侍郎跪在地上磕個頭,聲色發顫,
“啟稟皇上,東南大捷!接連幾役,平軍勢如破竹,殺賊十萬餘人,退敵三百里。”
元荊靜坐半晌,眼底全無平日戾氣,竟是滿滿的不能置信。
那大臣見其不語,便將戰報舉過頭頂,“皇上,臣剛得了信兒,實在等不及寫摺子明日在奏,就趕著來同皇上報喜了,此番大勝,斐大人可是居功至偉啊。”
——
田崇光總覺得自己賴在東南不回京,還是頗有價值的。
這幾月算是徹底見識了這人如何的狡詐用兵。
待首戰探清對方虛實後,接下來便是反覆的折磨。
敵退則追,敵攻則逃,最可惡,兵分兩路,敵睡偷襲,敵醒痛擊,不出一個月,那半數流賊捆了被子撤兵,任人攆都攆不上。
可這才剛退了敵,何晏卻急著將那十萬人調回北疆。
田崇光雖不解,眼底還是掩不住的敬佩,
“何大人不怕流賊捲土重來?”
何晏嘆道:“怎麼不怕,可若這兵再不還,怕是就真不用還了。”
田崇光道:“也是,算起來大人借兵已有整整一季,想來林大人該為此而受不少苦頭。”
何晏輕點了頭,後又沉聲道:“趁著賊人暫退,我等也需加緊募兵。”
後又想起來似地,“臨行前請的餉還未到?”
田崇光驚呼一聲,連連拍頭,“我竟將這事給忘了,昨個兒餉銀已經到了,大致點過,約莫一百萬兩。”
何晏一愣,“這樣多?”
後又靜道:“他倒有幾分賢內助的摸樣。”
第72章 回京
流賊退兵三百里,回守豐城,籌謀反攻。
隔天,田崇光領十萬大軍北上回京。
何晏留守東南,以百萬軍餉就地募兵。
時入七月,城內擁甲舉刃,城外綠蔭離離。
寧月關整日裡愁雲密布。
每日都要上趟城牆,遠眺東南,生怕流賊有絲毫重來之勢。
這一日也不例外,寧月關看了半晌無果,又轉了身,俯身朝城內望去。
玄黑鐵弓,於烈日下迸出精光,鈍芒如刃。
一個士兵攢足了勁兒將其提起,面色漲紅,額角青筋暴起。
十丈開外,箭靶環環,卻只零星幾支羽箭。
旁邊的士兵雙臂抱胸,交頭接耳,
“此弓造工頗為精巧,也不知是誰從賊人手裡繳獲過來的,看樣子,該是將首之物。”
“你我駐守此地半年有餘,這流賊雖出身山野,卻是不乏驍勇之將,這弓重約三十斤,豈是人人都能單手提立的?”
“怨不得朝廷敗仗連年,你且看看咱們那些當官兒的,除了貪污徵稅,狠命撈銀,又有幾個將心思放到這戰事上。”
旁邊的士兵連連點頭,“可不就是,這回打了勝仗,還不是因為北疆鐵騎在這。那林總督手下的三十萬鐵騎乃大平兵力精髓,數年磨一劍,國家大部分的軍餉都花在養他們身上了,自然同東南那些山賊軍無法相提並論,實力懸殊至此,哪有不贏的道理?”
另一個嘆口氣,“這回北疆鐵騎也走了,那賊人必定不會善罷甘休,平軍卻只有這麼一點,想想就覺得勝望渺茫。”
“一點點兵?寧大人不是早就募兵了麼?”
“我看你是傻了吧,沒看見那新兵都是些個什麼東西麼,市井流氓,這幫人欺負老百姓是一個頂兩,可用來上戰場,只會聚眾鬥毆,是萬萬不行的。”
“倒也有理。”
“沒見著寧將軍臉都愁成什麼樣兒了麼。”
“如此一來,大平可真是…無藥可醫了”
“哎哎哎…他來了…小點聲…”
那拉弓的士兵正欲放箭,忽然聽得身後喧囂全無,一派寂靜。
這一個閃神,箭竟脫出兩指,與三尺外扎地。
回過頭,一群忍笑的臉前立著的人,竟是斐督師。
何晏將手裡馬鞭交給身後侍衛,伸一隻手,
“給我。”
士兵面兒上一熱,趕忙雙手將弓正放入何晏手中。
城牆上的寧月關正想尋何晏,見他在,正欲過去。
可當見形勢有變,又忙停了腳步,伸頭朝下看去,眼角細褶漸深。
城下之將端立一處,身姿英挺。
手指剛勁修長,搭箭上弓,勁角弦鳴,流矢中紅心。
旁邊士兵先是一愣,而後歡呼有聲。
落弓,何晏隨手將弓扔給方才那說話的士兵,直砸的接弓人連退兩步,“這弓倒也沒什麼稀奇,多練幾回就妥,也省得長敵威風滅己士氣。”
那兩人面色冷白,登時跪在地上,“督師饒命。”
寧月關見底下完事,便趕忙下了城牆,
“將軍,卑職正要尋你。”
何晏緩步朝新兵營而去,“何事?”
寧月關下來的急,雖未著軟甲只一身輕巧羅衫,卻還是熱的滿面細汗,“將軍,卑職正想同你商量,新兵之事。”
頓了頓,眼內憂慮難當,“眼下新兵不服管教,難以駕馭。”
新兵之事,何晏雖早有耳聞,可聽寧月關親口提及,便是滿面惱火,“這還不是你幹的好事?”
寧月關面有愧色,“卑職也是無可奈何,近些年東南戰事擴大,平軍死傷慘重,致使軍隊募兵越發頻繁,百姓不願參軍,常備軍早就沒有了,先前也多是僱傭軍和不少充軍囚犯,短短數月能募到這些人,還是多虧皇上給批了不少銀子,要不然…”
何晏打斷他道:“事已至此,不必多說。”
後又道:“這一月練的如何?”
寧月關垂頭嘆氣,“效果甚微。”
何晏狠蹙了眉,“朝廷來了消息,說是林昌失一處要塞,邊城吃緊,叫我過過去看看。”
寧月關一聽,登時面色大變,“將軍不能走!雖東南近些日相安無事,可流賊駐守的豐城距此地不過百里,反攻過來也不過是幾日的事。”
何晏冷聲道:“北疆戰況吃緊,我已給朝廷回了摺子,過幾日就動身。”
寧月關見何晏下定決定,也不敢多言,只得訥訥的跟著到了新兵營地。
烈日底下,就見一群人圍在一起,嘴裡呼號有聲。
寧月關轉身去看身邊副將,“差人去看看,莫不是聚眾鬥毆了?”
那副將沉聲和諾,跟旁邊的士兵遞了個眼色,那士兵便趕步上前,擠入人群中。
周遭有不少人正蹲坐地上啃乾糧,眼瞧見這邊幾個衣著華麗的將首,也只好奇打量,無人行禮。
寧月關惡聲罵一句,“毫無軍紀!將教頭尋來!”
何晏黑一張臉,眼望著方才出去探信兒的士兵折回來,弓腰抱拳,“啟稟大人,他們在…賭博”
寧月關急火攻心:“簡直反了天了!”
正巧趕上那教頭過來,劈頭蓋臉便是一陣斥罵,
“依我大平法律,軍內嚴禁酗博,你倒是怎麼教的這些人,光天化日,簡直放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