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頁
殿中又聊了聊接下來可以做的事情。
說起來現在的朝堂氛圍還是挺好的,也是徐清麥所喜歡的,那就是虛的東西比較少,大家更多的還是埋頭做實事。紙張與印刷術發明出來了,那接下來該如何利用?如何推進?
長孫無忌覺得既然是將作監發明的東西,那權利自然歸朝堂。
而魏徵和房玄齡則有不同意見。
魏徵:「此物關係重大,更宜向全天下推廣,讓更多的人得到實惠!」
房玄齡:「陛下,切勿背上與民爭利的惡名吶!」
他說得隱晦,李世民卻聽懂了。什麼與民爭利?所謂的民,無非是世家門閥與其他權貴豪紳罷了。
李世民點名:「周卿,你來說說。」
周自衡恰巧有那麼一個點子,他站了出來:「陛下,諸公,可曾聽說太醫寺的招標會?」
徐清麥輕咳一聲,知道他在想什麼了。
在座的人有聽說過的,有沒有聽說的,她便站出來將太醫寺的招標會講了一遍,然後重申:「招標會的所有收入後續都用於悲田院的運營,以及太醫寺每年組織的義診活動上。帳簿非常清晰,諸位可以調閱。」
一直負責著戶部的房玄齡對此十分欣賞,笑呵呵道:「太醫寺這幾年的確是做得非常好,雖然規模龐大,花費卻並不多。」
不來伸手向戶部要錢,這點他最開心。
李世民和其他臣子們若有所思。
說太醫院行商人之事?但他們卻是在治病救人,而且後續錢財用於的是義診和悲田院,這天然是占據了道德高地,即便是再挑剔再保守的衛道士也挑不出什麼刺來。
周自衡笑道:「微臣想的便是這個法子。」
長孫無忌挑起眉:「你想要招標?」
「然也。」周自衡坦蕩問道,「此兩種技術由將作監所發明,其所有權自然歸於將作監歸於朝廷,這在律法上是非常正當的,長孫相公認為呢?」
長孫無忌本來就是搞律法的,正在修《唐律疏議》,因而快速點頭:「然也。」
周自衡:「那朝廷若是想要將這兩項技術轉讓出去,收取一定的費用自然也是天經地義。舉辦招標會,價高者得。而所有收入可以全部用於教育。」
他頓了一下,輕聲道:「陛下,在各州縣興辦學校,可是極花錢的。」
是的,朝廷這兩年一直在討論的議題就是在各州縣興辦官學,為朝廷培養出更多的人才。之前一直受阻,一個是因為既得利益者們的不樂意,一個是因為沒錢。
但現在,李世民成為了天可汗,個人威勢達到了帝王的頂峰,而戰事已定,花錢的地方大大少了,這便到了推行官學的最佳時機。
李世民的瞳孔倏然緊縮了一瞬,差點想要興奮擊掌。
在座的幾位相公都是朝中頂樑柱,雖則身後也有錯綜複雜的門閥背景,但也知道推行官學甚至是恢復前隋的科舉制是大勢所趨,任何反對的人都如撼樹蚍蜉,因而都沒有出聲,反倒默認了這項說法。
想一想,周十三郎的這個想法,既讓下面的人能賺到錢,朝廷也賺到了錢,而且還獲得了好名聲,簡直就是一箭雙鵰,哦不,三雕的好主意!
閻立本尤其高興,要真是將作監能為朝廷創造巨額收益,日後工部的地位那要就直線上升了!
李世民當即決定:「周卿,此事便交予你去辦!務必要辦好!」
誰會嫌棄朝廷錢多呢?
周自衡立刻拜下:「微臣遵旨!」
他與徐清麥退出了殿內,走遠一段距離之後,徐清麥這才疑惑道:「你不是想要讓這兩項技術對全天下都公布嗎?」
周自衡嘴角彎了彎:「你覺得就算是競標成功,按照現在的管理模式,技術泄密出去需要多久呢?一樣的,而且還多收了一筆錢,這不挺好?」
徐清麥一愣,笑著搖了搖頭:「也是。」
技術泄密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就如同她的手工皂一般。不過在泄密之前,先行者已經賺得盆滿缽滿了,這也能算是雙贏吧!
她和自家夫君分別,去到了太醫寺。
現在徐清麥整日待在太醫寺的時候已經不多了,除了宮中輪值那幾天之外,其餘時間更多是在升道坊。但每日朝會後,還是要去太醫寺點個卯,然後參加會議之類。
感覺和後世上班並無兩樣。
到了官廨內,卻發現大家正在討論一件事情。
姚菩提笑道:「這次從四面八方趕過來的人太多了,出乎了我們的意料。許多人都托關係來想要拿到一張入場券。我等正在商量該如何是好。」
別人大老遠的花上兩三個月的時間來長安,總不能讓他們空手而歸。
而且,能來的人都是對醫學真正感興趣,想要讓自己的醫術更上一層樓的上進者,那更不能澆滅他們的熱情。
徐清麥苦笑:「咱們一開始是真沒想到能來這麼的人。」
他們在發邀請函的時候想著,能來三分之二的人就已經不錯了……
「可不是?」一位資深醫師嘆了口氣,「那日我去悲田院輪值,就聽到很多外地來的醫者都在討論,而且他們都極年輕,應該是各家前來遊歷的弟子。」<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說起來現在的朝堂氛圍還是挺好的,也是徐清麥所喜歡的,那就是虛的東西比較少,大家更多的還是埋頭做實事。紙張與印刷術發明出來了,那接下來該如何利用?如何推進?
長孫無忌覺得既然是將作監發明的東西,那權利自然歸朝堂。
而魏徵和房玄齡則有不同意見。
魏徵:「此物關係重大,更宜向全天下推廣,讓更多的人得到實惠!」
房玄齡:「陛下,切勿背上與民爭利的惡名吶!」
他說得隱晦,李世民卻聽懂了。什麼與民爭利?所謂的民,無非是世家門閥與其他權貴豪紳罷了。
李世民點名:「周卿,你來說說。」
周自衡恰巧有那麼一個點子,他站了出來:「陛下,諸公,可曾聽說太醫寺的招標會?」
徐清麥輕咳一聲,知道他在想什麼了。
在座的人有聽說過的,有沒有聽說的,她便站出來將太醫寺的招標會講了一遍,然後重申:「招標會的所有收入後續都用於悲田院的運營,以及太醫寺每年組織的義診活動上。帳簿非常清晰,諸位可以調閱。」
一直負責著戶部的房玄齡對此十分欣賞,笑呵呵道:「太醫寺這幾年的確是做得非常好,雖然規模龐大,花費卻並不多。」
不來伸手向戶部要錢,這點他最開心。
李世民和其他臣子們若有所思。
說太醫院行商人之事?但他們卻是在治病救人,而且後續錢財用於的是義診和悲田院,這天然是占據了道德高地,即便是再挑剔再保守的衛道士也挑不出什麼刺來。
周自衡笑道:「微臣想的便是這個法子。」
長孫無忌挑起眉:「你想要招標?」
「然也。」周自衡坦蕩問道,「此兩種技術由將作監所發明,其所有權自然歸於將作監歸於朝廷,這在律法上是非常正當的,長孫相公認為呢?」
長孫無忌本來就是搞律法的,正在修《唐律疏議》,因而快速點頭:「然也。」
周自衡:「那朝廷若是想要將這兩項技術轉讓出去,收取一定的費用自然也是天經地義。舉辦招標會,價高者得。而所有收入可以全部用於教育。」
他頓了一下,輕聲道:「陛下,在各州縣興辦學校,可是極花錢的。」
是的,朝廷這兩年一直在討論的議題就是在各州縣興辦官學,為朝廷培養出更多的人才。之前一直受阻,一個是因為既得利益者們的不樂意,一個是因為沒錢。
但現在,李世民成為了天可汗,個人威勢達到了帝王的頂峰,而戰事已定,花錢的地方大大少了,這便到了推行官學的最佳時機。
李世民的瞳孔倏然緊縮了一瞬,差點想要興奮擊掌。
在座的幾位相公都是朝中頂樑柱,雖則身後也有錯綜複雜的門閥背景,但也知道推行官學甚至是恢復前隋的科舉制是大勢所趨,任何反對的人都如撼樹蚍蜉,因而都沒有出聲,反倒默認了這項說法。
想一想,周十三郎的這個想法,既讓下面的人能賺到錢,朝廷也賺到了錢,而且還獲得了好名聲,簡直就是一箭雙鵰,哦不,三雕的好主意!
閻立本尤其高興,要真是將作監能為朝廷創造巨額收益,日後工部的地位那要就直線上升了!
李世民當即決定:「周卿,此事便交予你去辦!務必要辦好!」
誰會嫌棄朝廷錢多呢?
周自衡立刻拜下:「微臣遵旨!」
他與徐清麥退出了殿內,走遠一段距離之後,徐清麥這才疑惑道:「你不是想要讓這兩項技術對全天下都公布嗎?」
周自衡嘴角彎了彎:「你覺得就算是競標成功,按照現在的管理模式,技術泄密出去需要多久呢?一樣的,而且還多收了一筆錢,這不挺好?」
徐清麥一愣,笑著搖了搖頭:「也是。」
技術泄密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就如同她的手工皂一般。不過在泄密之前,先行者已經賺得盆滿缽滿了,這也能算是雙贏吧!
她和自家夫君分別,去到了太醫寺。
現在徐清麥整日待在太醫寺的時候已經不多了,除了宮中輪值那幾天之外,其餘時間更多是在升道坊。但每日朝會後,還是要去太醫寺點個卯,然後參加會議之類。
感覺和後世上班並無兩樣。
到了官廨內,卻發現大家正在討論一件事情。
姚菩提笑道:「這次從四面八方趕過來的人太多了,出乎了我們的意料。許多人都托關係來想要拿到一張入場券。我等正在商量該如何是好。」
別人大老遠的花上兩三個月的時間來長安,總不能讓他們空手而歸。
而且,能來的人都是對醫學真正感興趣,想要讓自己的醫術更上一層樓的上進者,那更不能澆滅他們的熱情。
徐清麥苦笑:「咱們一開始是真沒想到能來這麼的人。」
他們在發邀請函的時候想著,能來三分之二的人就已經不錯了……
「可不是?」一位資深醫師嘆了口氣,「那日我去悲田院輪值,就聽到很多外地來的醫者都在討論,而且他們都極年輕,應該是各家前來遊歷的弟子。」<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