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頁
這條賽道可以說有三分之二的路相對直,在相對直路面上,車子基本可以用五擋六檔的速度直接沖,不會被頻繁出現的彎道打斷,讓車輛可以維持在高轉速中,車輛跑得都更快。
豐田車的引擎在這裡擁有很大的優勢。
吳知眷復盤路書的時候意識到這個賽道會是羅萬佩拉的優勢賽段,早已做好被拉開差距的準備。
最終看到兩者相差的時間只有0.7秒,她那個心就立馬活泛起來,想著下一次能不能在這裡奪走羅萬佩拉的優勢。
所以今天最後一站剛開始,吳知毫無收斂,直接拉到最高的速度。
上一次跑間隔時間很短,對賽道印象留存不少,讓吳知眷可以快速地掌控賽道。
她的拼命自有成效,每一個計時點通過的時候,她都是目前跑得最快的那個,比前面的車手速度都要快許多。
那她已經穩了嗎?
當然不。
羅萬佩拉是在她後面發車,吳知眷刷新的速度是前面的車手裡面最快的那個,不包含羅萬佩拉。
等羅萬佩拉同樣發車,同樣來到一個個計時點之後,他復現了不到三分鐘前出現的同一幕畫面:一次次地刷新最快,比吳知眷還快。
場內的吳知眷不能夠知道他人的成績,不清楚來自芬蘭的小怪物為了勝利也拼了命。
場外的MS-PT車隊工作人員看得心裡著急又焦慮,不忍看又一定要看。
快兩天過去了,吳知眷拼著一身病體如何努力全部人都有目共睹。
賽前會想著悠著點,現在已經來到第十二賽段,距離比賽結束只剩下三個賽段,還悠著點?去他的。
他們被吳知眷帶著也奮鬥起來了,想要贏,想要冠軍,想要證明自己。
正因為想著贏,現在一點點落後,被他人超越的畫面更讓人無法看下去。
假如吳知眷知道羅萬佩拉現在的成績,她其實也是不驚慌的。
她深知這次比賽的重要地方並不是在前面的直路,而是在後面的三分之一路段。
進入後面的三分之一路段,彎道開始頻繁出現,各種S彎不在少數。路面上的砂石變得更多,更大塊,更麻煩。
恰巧是吳知眷駕馭得最好的路況,她相信自己在那裡發揮得要比羅萬佩拉更快。
羅萬佩拉是很厲害,難得一見的拉力天才,但他太年輕了。
假若再過一兩年,羅萬佩拉的拉力經驗會變得更加豐富,他會把這種賽段駕馭得更好,從青年體轉化為完成體。
如果遇到的時候屆時的羅萬佩拉,吳知眷也不確定此刻的自己是否還能有如此巨大的信心。
可惜沒有如果,現在是28歲的吳知眷遇到21歲的羅萬佩拉,吳知眷就是有優勢。
賽段只有18公里多,直道占比得多,其實造成的差距並不會太過分,吳知眷追上來的可能性還是很大。
車輛在直道和間接的彎道中一直爬坡,終於經過最高點。
吳眷說:「50米後發夾彎,下坡。」
-
從這個向下的彎道開始,輪到吳知眷的主場。
發夾彎,三十度彎,九十度彎,一個接著一個來。
除了在完全無法抓地的發夾彎會使用漂移之後,吳知眷在剩下的彎道裡面儘量都用切最內側的彎道走線的方法,去節省哪怕只有0.01秒的時間。
後面的下山路段,山壁重新出現在身邊,地面上很多從山壁掉落下來的大塊小塊石頭,越靠近彎心越多。
「小心彎心石塊!」
吳知及時調整過彎姿勢,沒有碾上那塊足以讓車胎爆掉的石頭,險險擦過。
碎石路走多了,一般是中間的石頭多,兩邊石頭少,再到路邊石頭多起來,純粹是因為走的車多了,石頭自然就掃開了。
在吳知為了躲避那塊不知道什麼時候掉落下來的大塊石頭時,開上了亂石重疊,高低不平的路面,底盤發出石子打在上面的吧嗒聲,車子被顛地一抖一抖的,腰椎頓時發麻,人也要麻了。
吳眷嘶了一聲,路書扔在播報:「彎道後100米直路,左九十度彎。」
吳知連嘶的功夫都沒有,一回到正路上,立馬升擋加速,快速通過這條直路。
九十度彎後,賽段已經來到了最後的一段路,不需要再考慮什麼,只需考慮最終衝線。
直路,右六,直路,左六,直路,右五,直路,最後的左五。
「衝線!」
-
車輛衝過終點,她的成績毫無疑問地登頂成為目前為止最快的那輛車。
10:40.7,比目前暫時第二名的塔納克快了1.3秒。
在把吳知眷和羅萬佩拉給排除出去之後,塔納克這個分站居然沒有遇到任何的意外,實在是讓人特別驚訝——仔細想想,這種想法真的好地獄,總覺得塔納克一定會出事一樣。
讓人懷疑現代是不是把另一個車手獻祭了才得到的結果——另一個車手諾伊維爾在昨天車子出現了故障,不得不留下修車,最終遲到了24分鐘,被罰時了4分鐘,比賽自然是寄了,今天一天都是在努力爬回去積分區,能給車隊帶回一分就算贏。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豐田車的引擎在這裡擁有很大的優勢。
吳知眷復盤路書的時候意識到這個賽道會是羅萬佩拉的優勢賽段,早已做好被拉開差距的準備。
最終看到兩者相差的時間只有0.7秒,她那個心就立馬活泛起來,想著下一次能不能在這裡奪走羅萬佩拉的優勢。
所以今天最後一站剛開始,吳知毫無收斂,直接拉到最高的速度。
上一次跑間隔時間很短,對賽道印象留存不少,讓吳知眷可以快速地掌控賽道。
她的拼命自有成效,每一個計時點通過的時候,她都是目前跑得最快的那個,比前面的車手速度都要快許多。
那她已經穩了嗎?
當然不。
羅萬佩拉是在她後面發車,吳知眷刷新的速度是前面的車手裡面最快的那個,不包含羅萬佩拉。
等羅萬佩拉同樣發車,同樣來到一個個計時點之後,他復現了不到三分鐘前出現的同一幕畫面:一次次地刷新最快,比吳知眷還快。
場內的吳知眷不能夠知道他人的成績,不清楚來自芬蘭的小怪物為了勝利也拼了命。
場外的MS-PT車隊工作人員看得心裡著急又焦慮,不忍看又一定要看。
快兩天過去了,吳知眷拼著一身病體如何努力全部人都有目共睹。
賽前會想著悠著點,現在已經來到第十二賽段,距離比賽結束只剩下三個賽段,還悠著點?去他的。
他們被吳知眷帶著也奮鬥起來了,想要贏,想要冠軍,想要證明自己。
正因為想著贏,現在一點點落後,被他人超越的畫面更讓人無法看下去。
假如吳知眷知道羅萬佩拉現在的成績,她其實也是不驚慌的。
她深知這次比賽的重要地方並不是在前面的直路,而是在後面的三分之一路段。
進入後面的三分之一路段,彎道開始頻繁出現,各種S彎不在少數。路面上的砂石變得更多,更大塊,更麻煩。
恰巧是吳知眷駕馭得最好的路況,她相信自己在那裡發揮得要比羅萬佩拉更快。
羅萬佩拉是很厲害,難得一見的拉力天才,但他太年輕了。
假若再過一兩年,羅萬佩拉的拉力經驗會變得更加豐富,他會把這種賽段駕馭得更好,從青年體轉化為完成體。
如果遇到的時候屆時的羅萬佩拉,吳知眷也不確定此刻的自己是否還能有如此巨大的信心。
可惜沒有如果,現在是28歲的吳知眷遇到21歲的羅萬佩拉,吳知眷就是有優勢。
賽段只有18公里多,直道占比得多,其實造成的差距並不會太過分,吳知眷追上來的可能性還是很大。
車輛在直道和間接的彎道中一直爬坡,終於經過最高點。
吳眷說:「50米後發夾彎,下坡。」
-
從這個向下的彎道開始,輪到吳知眷的主場。
發夾彎,三十度彎,九十度彎,一個接著一個來。
除了在完全無法抓地的發夾彎會使用漂移之後,吳知眷在剩下的彎道裡面儘量都用切最內側的彎道走線的方法,去節省哪怕只有0.01秒的時間。
後面的下山路段,山壁重新出現在身邊,地面上很多從山壁掉落下來的大塊小塊石頭,越靠近彎心越多。
「小心彎心石塊!」
吳知及時調整過彎姿勢,沒有碾上那塊足以讓車胎爆掉的石頭,險險擦過。
碎石路走多了,一般是中間的石頭多,兩邊石頭少,再到路邊石頭多起來,純粹是因為走的車多了,石頭自然就掃開了。
在吳知為了躲避那塊不知道什麼時候掉落下來的大塊石頭時,開上了亂石重疊,高低不平的路面,底盤發出石子打在上面的吧嗒聲,車子被顛地一抖一抖的,腰椎頓時發麻,人也要麻了。
吳眷嘶了一聲,路書扔在播報:「彎道後100米直路,左九十度彎。」
吳知連嘶的功夫都沒有,一回到正路上,立馬升擋加速,快速通過這條直路。
九十度彎後,賽段已經來到了最後的一段路,不需要再考慮什麼,只需考慮最終衝線。
直路,右六,直路,左六,直路,右五,直路,最後的左五。
「衝線!」
-
車輛衝過終點,她的成績毫無疑問地登頂成為目前為止最快的那輛車。
10:40.7,比目前暫時第二名的塔納克快了1.3秒。
在把吳知眷和羅萬佩拉給排除出去之後,塔納克這個分站居然沒有遇到任何的意外,實在是讓人特別驚訝——仔細想想,這種想法真的好地獄,總覺得塔納克一定會出事一樣。
讓人懷疑現代是不是把另一個車手獻祭了才得到的結果——另一個車手諾伊維爾在昨天車子出現了故障,不得不留下修車,最終遲到了24分鐘,被罰時了4分鐘,比賽自然是寄了,今天一天都是在努力爬回去積分區,能給車隊帶回一分就算贏。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