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頁
“這、這……卑職回營一定如實傳達命令。”參將為難極了,小心翼翼周旋。
瑞王罕見的橫眉立目,嚴厲喝道:“不是傳達,而是執行!”
“是、是是。”
容佑棠焦急萬分,心如擂鼓,絞盡腦汁得頭疼,特別想找宋慎開幾服藥吃。
“四哥,咱們發一道手令,請蓋玉璽,傳給沅水指揮使,告訴他,抗令就是咳咳、咳咳咳……”五皇子一語未落,喉頭忽然奇癢,劇烈咳嗽得蜷縮。
“好,我來辦,你躺下歇會兒。”瑞王忙伸手把弟弟按回躺椅,扭頭道:“容大人,你是翰林學士,有權起糙詔令,快去寫。”
“是!”容佑棠心領神會,稍加思索,便提筆一揮而就,擬寫了一份關於命令沅水增兵營救皇親國戚的詔令,雙手呈上。
瑞王兄弟倆審視幾眼,迅速簽名畫押。瑞王遞過兩塊令牌,囑咐道:“過璽後,立刻派人快馬加鞭送到沅水!”
容佑棠略躬身,鄭重接過令牌,一陣風般刮去御書房,詳細和值守的兩名元老重臣解釋清楚後,懷揣手令,剛要請曹立群派禁軍傳旨時,卻被緊急召回乾明宮。
“什麼?!”
“九殿下?您是說小殿下?”容佑棠瞠目結舌,倒吸一口涼氣。
“沒錯!正是小九!”五皇子頭疼扶額,直喘粗氣。
瑞王剛接到消息,臉色蒼白,險些心疾發作,怒問慶王府侍衛:“你們九殿下少年心性,血熱衝動,為何不阻攔?任由他跑去南山,簡直胡鬧!”
“您息怒。九殿下午後回府,辦完宮裡交代的差事後,回房小憩,醒來進書房處理若干急務,傍晚洗漱換衣,自稱進宮用膳,豈料他一個招呼不打,悄悄留書帶親信出城了!說是幫忙救兄長。”侍衛語速飛快,後背汗涔涔。
“胡鬧,太胡鬧了!”五皇子徹底黑臉。
容佑棠結結實實愣了會兒,緩緩回神,強壓下所有情緒,冷靜勸慰:“二位殿下息怒,九殿下必定一心想為您們分憂,加之焦急搜救遲遲無果,生怕被阻攔,所以才不告而別。”
南山,南山……
驟然又陷進去一個弟弟,瑞王焦頭爛額,呼吸急促,咬緊牙關。全程抱著手臂守在裡間的宋慎顧不上許多,急忙現身,掏出懷裡的瓷瓶,倒出一粒藥丸,低聲安撫:“平緩呼吸,你不能著急。放心,九殿下身手不錯,又有親信保護,如今南山圍著幾萬兵馬,誰敢怠慢皇子?”
瑞王咽下藥丸,一時間說不出話。
“難道你們就沒去追?!”五皇子七竅生煙。
“守城官兵攔不住,上慶王府報信,可已經晚了,管家即刻帶人出城追趕,吩咐卑職進宮討示下。”侍衛羞慚垂首。
“唉!”五皇子重重一拍扶手。
容佑棠沉思半晌,字斟句酌請示:“二位殿下,不如讓下官傳詔令去沅水吧?順便請九殿下回城。”
“哦?”
苦於不能離宮的五皇子眼睛一亮,滿懷期待道:“那……就你去試試?”
“九弟一向和你親近,興許會聽勸。”瑞王嘆息。
“若不聽勸,直接綁回來!那渾小子!”五皇子火冒三丈。
容佑棠欲言又止,謹慎道:“具體情況等到了沅水才知道,下官一定全力以赴!事不宜遲,下官這就出發了。”
“去吧。讓曹統領點一隊禁軍護送。”
“一路小心。”
容佑棠健步如飛,誰知一出宮門,便恰巧碰上雞蛋大的冰雹噼里啪啦落地!
“啊呀——”
“這鬼天氣!”
“容大人,沒事吧?”慶王府的侍衛關切問,禁軍小頭目在旁侍立,有心想獻殷勤卻沒敢逾越。
容佑棠抬手扶了扶頭盔,被冰雹砸得腦袋發蒙,卻無暇等候,急行軍一般吩咐道:“諸位,動作快點兒,救人要緊。”
“是!”
一行人身穿盔甲摸黑趕路,頂著狂風暴雪,被冰雹砸得苦不堪言,最後半程馬兒不幹了,原地尥蹶子,他們不得不下馬,步行邁進沅水大營。
容佑棠氣喘吁吁,尚未站穩,在門外便聽見屬於九皇子的憤怒質問:
“都什麼時候了?你還不增兵?!”
九皇子趙澤安疾言厲色道:“天寒地凍的,人待在山裡多危險?緊挨著沅水駐軍的山,卻搜救不力,這個責任必須你們承擔!”
韓太傅的長子名叫韓如琨,他憋悶至極,強忍焦躁寬慰道: “殿下息怒,自事發後,家父萬分焦急,已連續三次增兵營救,目前數萬人在搜山,請耐心等候。”
“我倒是可以耐心等候,可急需援救的人能等嗎?讓開!我要親自上山看看。”趙澤安劍眉倒豎,年少氣盛,初生牛犢不怕虎,二話不說便要走。
一屋子武將登時慌了!
韓如琨張開雙臂,攔住去路,苦苦哀求:“小殿下!求求您了,給卑職們一條活路吧,您身份尊貴,豈能冒險?”
“是啊是啊。”
“天氣太惡劣了,再等等吧。”
“外面下冰雹呢,能砸破腦袋的。”
……
眾人七嘴八舌地勸,連哄帶騙,誰也不敢放任金貴的小皇子上山。
“讓開!”趙澤安氣勢十足,一抬眼卻看見容佑棠,頓時吃驚睜大眼睛:“容哥兒?你怎麼來了?”
容佑棠擺擺手以示安撫,朝旁邊一瞥,禁軍小頭目十分識趣,立即高聲宣告:“容大人奉瑞王殿下、五殿下和章老大人等聯合命令,特來傳達詔令!”
舊時曾同在北營歷練,有些許交情,但因立場不同,韓如琨垂眸,全程未直視欽使,正欲單膝下跪——
“韓將軍免禮!”
容佑棠搶步攙扶,十個指頭紅腫發紫,溫和道:“此乃代監國皇子和輔政大臣下發的命令,並非聖旨,太傅告病,您是副指揮使,請接。”語畢,將詔書遞過。
韓如琨雙手接過,迫不及待展開細看。
“外頭下冰雹呢,怎麼叫你跑腿?”趙澤安小聲問。他修長英武,勁瘦結實,已比容佑棠高了半個頭。
容佑棠嘆了口氣,耳語告知:“您悄悄出城,瑞王殿下氣得心疼、五殿下火冒三丈,吩咐我把您綁回宮。”
“我——”趙澤安眼裡湧出愧疚,無措解釋:“他們日夜操勞,都累病了,我只是很想幫忙。”
容佑棠拍拍少年胳膊,撫慰道:“明白。不過,您切勿衝動,黑燈瞎火地上山,太危險了。”
趙澤安一聲不吭地杵著,頻頻望向風雪肆nüè的營門外。
與此同時,韓如琨和自己人激烈爭執後,壓著滿肚子火,近前表態:“詔令不可違。既如此,我軍再增兵一萬。”
“好!”趙澤安大大鬆了口氣。
容佑棠誠摯道:“多謝,辛苦韓將軍了。”
“此乃分內職責。”韓如琨心事重重,始終未抬眼。
半個時辰後
“太黑了。”
“什麼也看不見啊。”趙澤安扼腕,極目眺望幽深叢林。
容佑棠疲憊不堪,左顧右盼:
夜空中,數萬人舉著火把,星星點點明明滅滅,士兵們列隊搜尋,風雪裡呼喊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
“怎麼辦?”趙澤安眼巴巴地問:“咱們上山嗎?”
容佑棠堅定搖頭,反對道:“月黑風高,上去一個填進去一個,到時應該先救誰?等為上策。”
“可是——唉!”趙澤安無話可回,長嘆息。
寒風刺骨,凍得人牙齒咯咯響,跺腳徘徊,翹首盼望。
直到後半夜,才漸漸風停雪止。
正當容佑棠睡眼惺忪,站著都打盹時,山麓叢林裡終於傳來驚喜大喊:
“郭將軍!”
“七殿下怎麼了?”
“受傷了?”
……
容佑棠猛一個激靈,旁邊的趙澤安歡呼大叫,拔腿飛奔相迎。
不消片刻
“刺客使了障眼法,據俘虜稱,廣平王殿下仍在城裡,根本沒被劫持上山。”郭達渾身浴血,眼神凝重,冷靜告知:“我們被埋伏的殺手暗算,險些全軍覆沒。”
一晃數日
京城局勢波譎雲詭,西北將士們卻毫不知情,正緊張籌備和北蠻的決戰。
趙澤雍傍晚回營,風塵僕僕,面色沉靜。
“參見殿下!”留守的親信匆匆相迎。
“免禮。”
親信絲毫不敢拖延,雙手呈上道:“啟稟殿下,京城來信。”
趙澤雍解下佩刀,忙接過密信,飛快拆閱,一眼認出是五皇子筆跡,定睛一看,雪白信箋上端端正正寫道:
壬寅月壬午日丑時三刻。
暫穩,勿念。
五弟什麼意思?
趙澤雍困惑皺眉,仔細查看,確認只有幾個字——
第241章 哀慟
壬寅月壬午日丑時三刻?
趙澤雍在外奔走整日, 且連續數月廢寢忘食,兩眼下方一片青黑,眉間擰成一個“川”字,他沉思時,慣常伸手去夠茶杯,以濃茶提神, 屈指輕敲信箋, 冷靜暗忖:
五弟自幼酷愛詩畫山水,自詡世外風雅之人,為躲懶偷閒,一向藏拙, 但實則聰敏機智,可堪委以重託。
所以,數千里迢迢, 他寄這幾個字做什麼?
難道信上所寫那一天夜裡發生了——
發生了什麼?!
剎那,冥思苦想的趙澤雍呼吸一窒, 驀然雙目圓睜,瞬間連茶杯也端不穩, “噹啷”一聲,白瓷蓋碗應聲碎裂。
“壬寅月、壬午日、丑時三刻?”趙澤雍艱難開口,唇哆嗦,卻沒發出聲音。
莫非父皇在半月前的深夜就——
……了?
至今沒有消息流傳,顯見被捂住了,是五弟他們怕影響我征戰?還是父皇臨終前的旨意?
趙澤雍火速醒悟, 越想越明白,堅信五弟不可能無緣無故發來密信,苦於不能明寫,故言辭隱晦,以避免可能有人趁亂生亂。
生母早逝,如今父親也沒有了。
於浩渺天地間,從此無父無母,濃濃恐慌感瞬間噴發,令人極度哀傷。
瑞王罕見的橫眉立目,嚴厲喝道:“不是傳達,而是執行!”
“是、是是。”
容佑棠焦急萬分,心如擂鼓,絞盡腦汁得頭疼,特別想找宋慎開幾服藥吃。
“四哥,咱們發一道手令,請蓋玉璽,傳給沅水指揮使,告訴他,抗令就是咳咳、咳咳咳……”五皇子一語未落,喉頭忽然奇癢,劇烈咳嗽得蜷縮。
“好,我來辦,你躺下歇會兒。”瑞王忙伸手把弟弟按回躺椅,扭頭道:“容大人,你是翰林學士,有權起糙詔令,快去寫。”
“是!”容佑棠心領神會,稍加思索,便提筆一揮而就,擬寫了一份關於命令沅水增兵營救皇親國戚的詔令,雙手呈上。
瑞王兄弟倆審視幾眼,迅速簽名畫押。瑞王遞過兩塊令牌,囑咐道:“過璽後,立刻派人快馬加鞭送到沅水!”
容佑棠略躬身,鄭重接過令牌,一陣風般刮去御書房,詳細和值守的兩名元老重臣解釋清楚後,懷揣手令,剛要請曹立群派禁軍傳旨時,卻被緊急召回乾明宮。
“什麼?!”
“九殿下?您是說小殿下?”容佑棠瞠目結舌,倒吸一口涼氣。
“沒錯!正是小九!”五皇子頭疼扶額,直喘粗氣。
瑞王剛接到消息,臉色蒼白,險些心疾發作,怒問慶王府侍衛:“你們九殿下少年心性,血熱衝動,為何不阻攔?任由他跑去南山,簡直胡鬧!”
“您息怒。九殿下午後回府,辦完宮裡交代的差事後,回房小憩,醒來進書房處理若干急務,傍晚洗漱換衣,自稱進宮用膳,豈料他一個招呼不打,悄悄留書帶親信出城了!說是幫忙救兄長。”侍衛語速飛快,後背汗涔涔。
“胡鬧,太胡鬧了!”五皇子徹底黑臉。
容佑棠結結實實愣了會兒,緩緩回神,強壓下所有情緒,冷靜勸慰:“二位殿下息怒,九殿下必定一心想為您們分憂,加之焦急搜救遲遲無果,生怕被阻攔,所以才不告而別。”
南山,南山……
驟然又陷進去一個弟弟,瑞王焦頭爛額,呼吸急促,咬緊牙關。全程抱著手臂守在裡間的宋慎顧不上許多,急忙現身,掏出懷裡的瓷瓶,倒出一粒藥丸,低聲安撫:“平緩呼吸,你不能著急。放心,九殿下身手不錯,又有親信保護,如今南山圍著幾萬兵馬,誰敢怠慢皇子?”
瑞王咽下藥丸,一時間說不出話。
“難道你們就沒去追?!”五皇子七竅生煙。
“守城官兵攔不住,上慶王府報信,可已經晚了,管家即刻帶人出城追趕,吩咐卑職進宮討示下。”侍衛羞慚垂首。
“唉!”五皇子重重一拍扶手。
容佑棠沉思半晌,字斟句酌請示:“二位殿下,不如讓下官傳詔令去沅水吧?順便請九殿下回城。”
“哦?”
苦於不能離宮的五皇子眼睛一亮,滿懷期待道:“那……就你去試試?”
“九弟一向和你親近,興許會聽勸。”瑞王嘆息。
“若不聽勸,直接綁回來!那渾小子!”五皇子火冒三丈。
容佑棠欲言又止,謹慎道:“具體情況等到了沅水才知道,下官一定全力以赴!事不宜遲,下官這就出發了。”
“去吧。讓曹統領點一隊禁軍護送。”
“一路小心。”
容佑棠健步如飛,誰知一出宮門,便恰巧碰上雞蛋大的冰雹噼里啪啦落地!
“啊呀——”
“這鬼天氣!”
“容大人,沒事吧?”慶王府的侍衛關切問,禁軍小頭目在旁侍立,有心想獻殷勤卻沒敢逾越。
容佑棠抬手扶了扶頭盔,被冰雹砸得腦袋發蒙,卻無暇等候,急行軍一般吩咐道:“諸位,動作快點兒,救人要緊。”
“是!”
一行人身穿盔甲摸黑趕路,頂著狂風暴雪,被冰雹砸得苦不堪言,最後半程馬兒不幹了,原地尥蹶子,他們不得不下馬,步行邁進沅水大營。
容佑棠氣喘吁吁,尚未站穩,在門外便聽見屬於九皇子的憤怒質問:
“都什麼時候了?你還不增兵?!”
九皇子趙澤安疾言厲色道:“天寒地凍的,人待在山裡多危險?緊挨著沅水駐軍的山,卻搜救不力,這個責任必須你們承擔!”
韓太傅的長子名叫韓如琨,他憋悶至極,強忍焦躁寬慰道: “殿下息怒,自事發後,家父萬分焦急,已連續三次增兵營救,目前數萬人在搜山,請耐心等候。”
“我倒是可以耐心等候,可急需援救的人能等嗎?讓開!我要親自上山看看。”趙澤安劍眉倒豎,年少氣盛,初生牛犢不怕虎,二話不說便要走。
一屋子武將登時慌了!
韓如琨張開雙臂,攔住去路,苦苦哀求:“小殿下!求求您了,給卑職們一條活路吧,您身份尊貴,豈能冒險?”
“是啊是啊。”
“天氣太惡劣了,再等等吧。”
“外面下冰雹呢,能砸破腦袋的。”
……
眾人七嘴八舌地勸,連哄帶騙,誰也不敢放任金貴的小皇子上山。
“讓開!”趙澤安氣勢十足,一抬眼卻看見容佑棠,頓時吃驚睜大眼睛:“容哥兒?你怎麼來了?”
容佑棠擺擺手以示安撫,朝旁邊一瞥,禁軍小頭目十分識趣,立即高聲宣告:“容大人奉瑞王殿下、五殿下和章老大人等聯合命令,特來傳達詔令!”
舊時曾同在北營歷練,有些許交情,但因立場不同,韓如琨垂眸,全程未直視欽使,正欲單膝下跪——
“韓將軍免禮!”
容佑棠搶步攙扶,十個指頭紅腫發紫,溫和道:“此乃代監國皇子和輔政大臣下發的命令,並非聖旨,太傅告病,您是副指揮使,請接。”語畢,將詔書遞過。
韓如琨雙手接過,迫不及待展開細看。
“外頭下冰雹呢,怎麼叫你跑腿?”趙澤安小聲問。他修長英武,勁瘦結實,已比容佑棠高了半個頭。
容佑棠嘆了口氣,耳語告知:“您悄悄出城,瑞王殿下氣得心疼、五殿下火冒三丈,吩咐我把您綁回宮。”
“我——”趙澤安眼裡湧出愧疚,無措解釋:“他們日夜操勞,都累病了,我只是很想幫忙。”
容佑棠拍拍少年胳膊,撫慰道:“明白。不過,您切勿衝動,黑燈瞎火地上山,太危險了。”
趙澤安一聲不吭地杵著,頻頻望向風雪肆nüè的營門外。
與此同時,韓如琨和自己人激烈爭執後,壓著滿肚子火,近前表態:“詔令不可違。既如此,我軍再增兵一萬。”
“好!”趙澤安大大鬆了口氣。
容佑棠誠摯道:“多謝,辛苦韓將軍了。”
“此乃分內職責。”韓如琨心事重重,始終未抬眼。
半個時辰後
“太黑了。”
“什麼也看不見啊。”趙澤安扼腕,極目眺望幽深叢林。
容佑棠疲憊不堪,左顧右盼:
夜空中,數萬人舉著火把,星星點點明明滅滅,士兵們列隊搜尋,風雪裡呼喊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
“怎麼辦?”趙澤安眼巴巴地問:“咱們上山嗎?”
容佑棠堅定搖頭,反對道:“月黑風高,上去一個填進去一個,到時應該先救誰?等為上策。”
“可是——唉!”趙澤安無話可回,長嘆息。
寒風刺骨,凍得人牙齒咯咯響,跺腳徘徊,翹首盼望。
直到後半夜,才漸漸風停雪止。
正當容佑棠睡眼惺忪,站著都打盹時,山麓叢林裡終於傳來驚喜大喊:
“郭將軍!”
“七殿下怎麼了?”
“受傷了?”
……
容佑棠猛一個激靈,旁邊的趙澤安歡呼大叫,拔腿飛奔相迎。
不消片刻
“刺客使了障眼法,據俘虜稱,廣平王殿下仍在城裡,根本沒被劫持上山。”郭達渾身浴血,眼神凝重,冷靜告知:“我們被埋伏的殺手暗算,險些全軍覆沒。”
一晃數日
京城局勢波譎雲詭,西北將士們卻毫不知情,正緊張籌備和北蠻的決戰。
趙澤雍傍晚回營,風塵僕僕,面色沉靜。
“參見殿下!”留守的親信匆匆相迎。
“免禮。”
親信絲毫不敢拖延,雙手呈上道:“啟稟殿下,京城來信。”
趙澤雍解下佩刀,忙接過密信,飛快拆閱,一眼認出是五皇子筆跡,定睛一看,雪白信箋上端端正正寫道:
壬寅月壬午日丑時三刻。
暫穩,勿念。
五弟什麼意思?
趙澤雍困惑皺眉,仔細查看,確認只有幾個字——
第241章 哀慟
壬寅月壬午日丑時三刻?
趙澤雍在外奔走整日, 且連續數月廢寢忘食,兩眼下方一片青黑,眉間擰成一個“川”字,他沉思時,慣常伸手去夠茶杯,以濃茶提神, 屈指輕敲信箋, 冷靜暗忖:
五弟自幼酷愛詩畫山水,自詡世外風雅之人,為躲懶偷閒,一向藏拙, 但實則聰敏機智,可堪委以重託。
所以,數千里迢迢, 他寄這幾個字做什麼?
難道信上所寫那一天夜裡發生了——
發生了什麼?!
剎那,冥思苦想的趙澤雍呼吸一窒, 驀然雙目圓睜,瞬間連茶杯也端不穩, “噹啷”一聲,白瓷蓋碗應聲碎裂。
“壬寅月、壬午日、丑時三刻?”趙澤雍艱難開口,唇哆嗦,卻沒發出聲音。
莫非父皇在半月前的深夜就——
……了?
至今沒有消息流傳,顯見被捂住了,是五弟他們怕影響我征戰?還是父皇臨終前的旨意?
趙澤雍火速醒悟, 越想越明白,堅信五弟不可能無緣無故發來密信,苦於不能明寫,故言辭隱晦,以避免可能有人趁亂生亂。
生母早逝,如今父親也沒有了。
於浩渺天地間,從此無父無母,濃濃恐慌感瞬間噴發,令人極度哀傷。